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春天江南地区的气温要比往年偏高。在天气晴朗的午后,走在大街上甚至只穿件衬衫就够了。虽然气温已经升到了20多摄氏度,但节令尚未到夏季,只要没有剧烈运动,就不至于大量出汗。可有些人就不同了,稍一活动就汗流浃背,以至连衣服都湿透了。在中医看来,这属于一种病态,与营卫不合有很大关系。若听之任之,将使症状日趋严重,甚至影响免疫功能。
长期出汗过多可导致身体虚弱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排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调节体温和机体的水、电解质代谢,还能促进一些代谢产物的排出。若出汗过多就会导致代谢紊乱、血液浓缩乃至面色苍白、无力、口干及头晕等,严重时还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中医称出汗过多的情况为汗症,是因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汗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为绝汗。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常有盗汗,风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况就比较复杂,如内伤虚损、气虚及阴虚等都可有多汗的症状。一般说来,气阴两虚者发生汗症的几率较高。
具有敛汗作用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使用一些酸味明显的中药能起到显著的收敛作用,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便是常用药材。除此之外,常见的乌梅、黑豆、桃干等食品也有敛汗。
常用敛汗食疗方
对任何一种疾病,中医讲究的都是辨证施治,汗症也不例外。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阴虚型、气虚型、营卫不和型和邪热郁蒸型四种。
阴虚型
该型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有时甚至在静息的状态下也会汗出如浆,于睡梦中盗汗的现象也很常见。此外,尚有午后潮热、两颊发红、口干舌燥等表现。
方药:当归六黄汤
当归25克,生地18克,黄芩10克,黄柏9克,白芍18克,五味子15克,乌梅15克,黄芪20克,牡蛎30克。上述诸药煎汤服用,每日2次。
气虚型
这类患者很容易感冒,稍一着凉就会打喷嚏、鼻塞、流涕。更麻烦的是不能运动,行 走时脚步稍快就会大汗淋漓。
方药:玉屏风散
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党参25克。如兼阴虚,见舌红、脉细数者,加白芍18克,五味子15克,乌梅15克。服用方法同上,但因方剂中补药较多,故而外感风寒或内有邪热时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营卫不和型
属此症者特别害怕吹风,略一经风便周身酸楚,而且会感到时冷时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常有半身或局部出汗的症状。
方药: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龙骨30克,牡蛎30克,生姜5片。每日1剂,宜在睡前服用。
邪热郁蒸型
嗜好酸辣口味以及爱喝咖啡的女性,多属于这一类型。患者不仅出汗多,而且汗液黏稠,常把内衣染成黄色,不易洗涤。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8克,栀子15克,黄芩12克,柴胡9克,车前子18克(布包),泽泻15克,川木通10克,石膏25克,白芍18克。需要提醒的是:方中的木通应该选择产于西南的川木通,若是产自东北的关木通,因含有马兜铃酸,易导致肾脏损害。所以,配药之时一定要慎重。为安全起见,服用此方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中症即止。
多汗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也会出现多汗,故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饮食中应及时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如肉、蛋、奶等。调料中花椒、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有发汗的作用,不宜多食。
长期出汗过多可导致身体虚弱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排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调节体温和机体的水、电解质代谢,还能促进一些代谢产物的排出。若出汗过多就会导致代谢紊乱、血液浓缩乃至面色苍白、无力、口干及头晕等,严重时还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中医称出汗过多的情况为汗症,是因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汗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为绝汗。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常有盗汗,风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况就比较复杂,如内伤虚损、气虚及阴虚等都可有多汗的症状。一般说来,气阴两虚者发生汗症的几率较高。
具有敛汗作用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使用一些酸味明显的中药能起到显著的收敛作用,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便是常用药材。除此之外,常见的乌梅、黑豆、桃干等食品也有敛汗。
常用敛汗食疗方
对任何一种疾病,中医讲究的都是辨证施治,汗症也不例外。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阴虚型、气虚型、营卫不和型和邪热郁蒸型四种。
阴虚型
该型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有时甚至在静息的状态下也会汗出如浆,于睡梦中盗汗的现象也很常见。此外,尚有午后潮热、两颊发红、口干舌燥等表现。
方药:当归六黄汤
当归25克,生地18克,黄芩10克,黄柏9克,白芍18克,五味子15克,乌梅15克,黄芪20克,牡蛎30克。上述诸药煎汤服用,每日2次。
气虚型
这类患者很容易感冒,稍一着凉就会打喷嚏、鼻塞、流涕。更麻烦的是不能运动,行 走时脚步稍快就会大汗淋漓。
方药:玉屏风散
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党参25克。如兼阴虚,见舌红、脉细数者,加白芍18克,五味子15克,乌梅15克。服用方法同上,但因方剂中补药较多,故而外感风寒或内有邪热时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营卫不和型
属此症者特别害怕吹风,略一经风便周身酸楚,而且会感到时冷时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常有半身或局部出汗的症状。
方药: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龙骨30克,牡蛎30克,生姜5片。每日1剂,宜在睡前服用。
邪热郁蒸型
嗜好酸辣口味以及爱喝咖啡的女性,多属于这一类型。患者不仅出汗多,而且汗液黏稠,常把内衣染成黄色,不易洗涤。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8克,栀子15克,黄芩12克,柴胡9克,车前子18克(布包),泽泻15克,川木通10克,石膏25克,白芍18克。需要提醒的是:方中的木通应该选择产于西南的川木通,若是产自东北的关木通,因含有马兜铃酸,易导致肾脏损害。所以,配药之时一定要慎重。为安全起见,服用此方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中症即止。
多汗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也会出现多汗,故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饮食中应及时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如肉、蛋、奶等。调料中花椒、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有发汗的作用,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