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路径初探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是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促进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主要尝试。本文结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际,探索建构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路径,首先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框架和网格单元;其次,要逐步明确网格化管理内容,分层分类加强阵地建设;最后,要着力健全网格化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以期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引领、阵地管理、舆情监控的管理模式,织紧织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33-04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困境,需要高校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守护者的责任,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形成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各职能部门层面)—党支部(团支部)层面三级纵向联动网格,从而形成网络闭环,不断织紧织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络。
  一、网格化定义浅析
  (一)网格化概念
  “网格化”简言之即是将一个整体划分为若干部分,网格化概念的核心是“载体+保障+手段”,主要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实行条块分割与纵向上下联动,形散而神聚,形成一种全新有效的管控结构。
  网格化在管理中最先被使用,例如,在社区管理中,将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无数个单元网格,实施统一管理的方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基层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预防、宣传、服务为一体的突出优势 [1]。
  通过网格化管理,各级组织可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处理,保证管理工作的快捷、精准,形成一个管理闭环。
  (二)“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
  根据目前基层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情况,特别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功实践,为高校网格化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根据高校特殊的组织架构,其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可以划分为学校党委层面、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层面、党支部(团支部)三个层级,第三层网格作为最基本的单元(可称作基层网格),逐级细化后,可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2]。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师生人数不断增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凸显,问题也愈明晰呈现,譬如,各职能部门工作协调性不强,基层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流程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越发突出。网格化管理在学校意识形态管理过程中应运而生,其有效性也使之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克服各职能部门责任不明,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各高校已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3]的体制机制。但根据目前现状分析,各职能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职责还不明晰,相关工作界限不明确,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互相推诿现象,导致工作推进速度缓慢,解决问题效率低。
  实行网格化管理,可以将横向部门工作进行细化,明晰各单位主要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业务工作之中,每個单位设立网格员,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对接路径,加强协作能力,确保相关交叉工作不再成为“脱管”区域。
  (二)克服基层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权责不明,工作滞后的问题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了校党委领导班子、各二级单位党总支书记的职责及主要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安排。但不少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上仍然存在一定误区,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仍处于“学校布置—单位落实”的单循环,导致意识形态工作重心始终停留在学校层面。
  实行意识形态网格化管理可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心下移,改变“从上至下”的单向管理模式,探索“校院”双向互动模式,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克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流程不完整不规范,闭环机制还未完全形成的问题
  目前,意识形态工作大部分停留于上级安排、下级落实,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流程上,缺少事先研判和督导检查。如何形成意识形态工作的闭环,需全面把控“分析研判”“统筹协调”“总结汇报”“督导检查”四项工作要点,形成完整闭环。
  实行意识形态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长、网格员职责,每一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形成“事先—事中—事后”各阶段性管理,规范意识形态工作流程和内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路径探索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要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就需要创新工作方法。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组织党总支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但基层组织的具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依靠主要负责人和党总支书记一人力量是无法全面掌握全方位的工作。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制度,可引入管理学相关概念,应用基层网格化管理经验,探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新路径,全面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一)建构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框架,完善网格单元
  进一步细化管理格局,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三级联动管理层。第一层级为学校层面,第二层级为各学院党总支和各职能部门;第三层级为各党支部、团支部,同步设立网格长和网格员。第三层级作为网格基础,依托基层师生细化网格结构,教师层面分为四层网格:二级学院党总支,教师党支部,支部书记,支部宣传委员;学生层面分为六层网格:二级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和支部书记、学生团支部和团总支书记、支部宣传委员、班干部、宿舍舍长。   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结构,进一步明确了各层面的责任主体,做到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到人,权责统一。通过调研,初步绘制意识形态网格化管理图谱,建构起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主体框架 [4]。
  (二)明确网格化管理内容,分层分类加强阵地建设
  要准确理解、分层分类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在校党委领导层面进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总体把握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定期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各职能部门等二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开展集体理论学习,全校教职工严格按照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生层面的意识形态教育包括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逐级逐层开展广泛意识形态教育,形成全校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全面掌握、把控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对教学楼、宿舍楼、课堂、社团组织、图书出版物、宣传栏、讲座、论坛、新闻、网络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督查和管控,实行网格化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到人。
  要履职尽责、及时做好各类网络平台监管。对于新闻、网络媒体平台的管理,始终坚持传递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同时要警惕舆情事件发生,网管员、网评员、宣传委员肩负重任,要认真履行职责,实时监管,守好网络阵地 [5]。
  (三)健全网格化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按照网格化管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严格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其次,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激励评价机制,避免出现由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繁杂产生懈怠心理,积极肯定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劳动成果,通过校院共建融媒体、校院共办学习讲堂等多种方式进行正面引导激励,调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积极性。
  最后,加强对意识形態工作队伍培训,锻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信仰引领、意识形态传播等业务工作能力,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四、结语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急需找到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本文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结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际,探索建构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路径,对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引领、阵地管理、舆情监测的管理模式,织紧织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重大的参考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春呈. 疫情社区防控中对网格化管理的再审视[J]. 理论月刊,2020(06):69-79.
  [2] 秦上人,郁建兴. 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走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态[J]. 南京社会科学,2017(01):87-93.
  [3]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论纲》编写组.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论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0.
  [4] 粟显进.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路径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2):189-190.
  [5] 陈远东.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7):33-35.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背景下,全面理解“两性一度”并据此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教学工作重点。因此,高校应厘清“高阶知识”“高阶思维”“高阶能力”概念并明确其与“高阶学习”的关系:高阶学习是影响个体思维发展和知识获取的核心影响因素,高阶知识与高阶思维又将对学习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本文从“高阶学习与低阶学习的融合”“学习、思维、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两个层面建构一流课程“高阶性”生成路径,明确了
摘 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和引进高新技术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的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借鉴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与高校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治理关系紧密,是完善校园治理、开展多元化培训、深化产教融
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活动,这是全面抗疫形势下教育系统积极应对之举,也是实现育人方式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契机,更是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挑战。本文采用经验总结法和分析归纳法,以疫情常态化防控为视角,对疫情中高校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对策。结合教师在线教学的经验,明确在线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常态化模式,以期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提供重要借鉴。
摘 要:为探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平产接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60名2017级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专助产专业的二年级女性学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针对助产学实训课程的平产接生部分,观察组采用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评价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96.67%的学生认为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训教学能够辅
摘 要:医学术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在正式参加工作前,需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习,在此期间要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如此才能更好地胜任相关工作。本文主要就影响外科实习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外科实习;教学质量;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0
摘 要:“00后”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路径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生涯教育的实施,鞏固思政教育着力点。关于大学生群体特点与生涯规划教育关系的理论和研究流派纷呈。本文选择了以代际差异视域下“00后”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具有代际差异的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不同生涯规划心理、存在的问题,结合OBE理念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路径,探索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科学性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代际差异
摘 要: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资源分配失衡,资源配置依旧存在区域差异性;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完善,资源质量低下;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等。面对这些挑战,职业院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互联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挑战以及对策,为职业教育资源建
摘 要:“产教融合”是当前高教界热点问题之一,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有效把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这也是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探究其在推进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对策和建议,为深入、持续推进地方应用性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创建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各种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局限性,提出创建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合理构建,以期弥补专业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构建的空白,提高专业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27-03  一、平台构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就要对老年人开展教育。由于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屡见不鲜,通过开放式教育可以确保老年人获得全面的服务,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提炼观点,对我国老年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归纳老年开放教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说明与传统的老年教育相比,开放式教育使老年人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