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也有假 郑 影
在众多因“失眠”而就诊的患者中,有些是真的患有失眠症,而有一些则属于睡眠正常范围的波动或假失眠。那么,哪些“失眠”是假失眠呢?
一是把每天睡眠时间低于6~7小时的即认为是失眠。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青少年需8~9小时,成年人需7~8小时,而老年人只需6~7小时就够了。而且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个体差异也很大,例如,一个平常每晚睡9小时的人,如果只睡6小时就会产生失眠感觉;反之,一个平常习惯于每晚只睡5小时的人,只要他本人感到自己睡够了,体力恢复了,那就是正常的睡眠。因此,衡量正常睡眠时间要以本人平时的睡眠习惯作为衡量标准。绝不能因为少于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而称之为失眠。
二是把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当作失眠。例如,老年人与年轻时相比,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深度变浅,夜间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早晨也醒得较早,这是正常的。又如,外界环境因素和精神刺激引起的暂时失眠,是人体的正常反应,但如果这些干扰因素过强、持续时间过久,或者处理不当,使人对失眠产生恐惧心理,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则有可能发展为失眠症。
三是自我感觉上的错误。有些人总说自己睡眠不好,但实际上睡得很好;明明已经睡着,醒后坚持认为自己未睡着,有人称这种现象为“主观性睡眠”。对于假失眠患者。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睡眠正常,症状就会随之消失,不必使用镇静催眠药。
老年人不必怕失眠 晴 天
坊间流行一句话谈到人老化的四个征兆:“坐着一直睡,躺着睡不着,新的记不住,旧的一直提”。前两句贴切地道出了老年人的睡眠形态,甚是有趣。
其实,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睡眠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很多人都以为,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比较少,这是错误的观念。应该说,他们的睡眠“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这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演变过程,而且它往往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为它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状况,甚至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根据脑电波及其他生理变化,睡眠可分为“快速动眼期”及“非快速动眼期”,而非快速动眼期中,第一、二期(浅眠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而第三、四期(深睡期)则是缩短的,因此,老年人大部分的夜间睡眠都呈浅睡状态。
另外,年长者卧床的时间虽然增加,但是睡眠效率却变差,所以,老年人经常抱怨入睡困难、夜间觉醒、白天爱睡等。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除了因老化导致睡眠结构的改变外,常见原因还有身体的疾病,如气喘、夜间频尿,或精神疾病(如忧郁、焦虑)所引起的次发性失眠障碍。而某些为治疗慢性病所服用的药物。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溃疡等用药,也容易影响睡眠。
另外,老年人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碍,也应重视。有此症的老年人睡眠时常常打鼾,有短暂呼吸中止,因而白天会嗜睡、有疲倦感、打哈欠等精神不济的情形。若呼吸停止指数(1小时中,发生大于10秒钟呼吸停止的次数)太高,会使得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加剧,需要适时而尽早地去看医生。
中风或老年痴呆症老人也常因为控制生理时钟节律性及睡眠中枢的脑组织发生病变或退化,造成生理时钟不规则,而产生睡眠周期混乱,可能会有日夜颠倒的现象,白天睡觉、晚上清醒,或每天睡眠、清醒的时间不规律,生活作息和社交活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然,也有些老年人并没有情绪障碍。也没有其他身体疾病且未服用任何药物,但仍有睡眠障碍。这属于原发性失眠的困扰,可能是因为社交生活减少、工作所消耗的体力减少所致。
在众多因“失眠”而就诊的患者中,有些是真的患有失眠症,而有一些则属于睡眠正常范围的波动或假失眠。那么,哪些“失眠”是假失眠呢?
一是把每天睡眠时间低于6~7小时的即认为是失眠。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青少年需8~9小时,成年人需7~8小时,而老年人只需6~7小时就够了。而且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个体差异也很大,例如,一个平常每晚睡9小时的人,如果只睡6小时就会产生失眠感觉;反之,一个平常习惯于每晚只睡5小时的人,只要他本人感到自己睡够了,体力恢复了,那就是正常的睡眠。因此,衡量正常睡眠时间要以本人平时的睡眠习惯作为衡量标准。绝不能因为少于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而称之为失眠。
二是把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当作失眠。例如,老年人与年轻时相比,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深度变浅,夜间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早晨也醒得较早,这是正常的。又如,外界环境因素和精神刺激引起的暂时失眠,是人体的正常反应,但如果这些干扰因素过强、持续时间过久,或者处理不当,使人对失眠产生恐惧心理,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则有可能发展为失眠症。
三是自我感觉上的错误。有些人总说自己睡眠不好,但实际上睡得很好;明明已经睡着,醒后坚持认为自己未睡着,有人称这种现象为“主观性睡眠”。对于假失眠患者。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睡眠正常,症状就会随之消失,不必使用镇静催眠药。
老年人不必怕失眠 晴 天
坊间流行一句话谈到人老化的四个征兆:“坐着一直睡,躺着睡不着,新的记不住,旧的一直提”。前两句贴切地道出了老年人的睡眠形态,甚是有趣。
其实,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睡眠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很多人都以为,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比较少,这是错误的观念。应该说,他们的睡眠“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这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演变过程,而且它往往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为它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状况,甚至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根据脑电波及其他生理变化,睡眠可分为“快速动眼期”及“非快速动眼期”,而非快速动眼期中,第一、二期(浅眠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而第三、四期(深睡期)则是缩短的,因此,老年人大部分的夜间睡眠都呈浅睡状态。
另外,年长者卧床的时间虽然增加,但是睡眠效率却变差,所以,老年人经常抱怨入睡困难、夜间觉醒、白天爱睡等。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除了因老化导致睡眠结构的改变外,常见原因还有身体的疾病,如气喘、夜间频尿,或精神疾病(如忧郁、焦虑)所引起的次发性失眠障碍。而某些为治疗慢性病所服用的药物。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溃疡等用药,也容易影响睡眠。
另外,老年人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碍,也应重视。有此症的老年人睡眠时常常打鼾,有短暂呼吸中止,因而白天会嗜睡、有疲倦感、打哈欠等精神不济的情形。若呼吸停止指数(1小时中,发生大于10秒钟呼吸停止的次数)太高,会使得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加剧,需要适时而尽早地去看医生。
中风或老年痴呆症老人也常因为控制生理时钟节律性及睡眠中枢的脑组织发生病变或退化,造成生理时钟不规则,而产生睡眠周期混乱,可能会有日夜颠倒的现象,白天睡觉、晚上清醒,或每天睡眠、清醒的时间不规律,生活作息和社交活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然,也有些老年人并没有情绪障碍。也没有其他身体疾病且未服用任何药物,但仍有睡眠障碍。这属于原发性失眠的困扰,可能是因为社交生活减少、工作所消耗的体力减少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