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创造性的解读文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可以说,个性解读是我们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本主义的理念。问题是我们必须回归文本的本身,从中读出对今天的孩子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来。我们考虑文本的教育价值时,更要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在文本原意和个性解读之间需要作一个平衡,从而寻找到基于特定文本阅读意义,也就是说个性解读不等于随意解读。
将文本的“个性解读”理解为“随意解读”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之一。在随意解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会将学生引向歧途。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越来越多,但在个性解读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表现形式不一而足:教师放手让学生理解课文,不加引导;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教师自身的解读偏离轨道,致使学生解读失误……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些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学科性质方面理解的一定偏差,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孩子愿意做狐狸(违背社会道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解放,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也趋于多元化。但是我认为,思想与方法的解放,并不意味着道德伦理的丧失,反而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符合时代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引导。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老师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在分析完课文即将对课文进行收尾时,老师鼓励学生对狐狸和乌鸦进行个性解读,说说自己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收获,于是孩子们便纷纷发言。不少孩子从同情乌鸦的角度说以后要汲取教训,不能让坏人得逞。老师见回答没有什么出彩的,只是点头示意孩子坐下。后来一个孩子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如果想得到一样东西,直接向别人要,人家可能不会给你,你得想办法和别人兜圈子,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老师听了以后对学生的个性解读大加赞赏,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不错,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能联系生活来解决问题,真聪明!”接下来,老师再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愿意做狐狸还是乌鸦呢?”结果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要做狐狸,做那只会说好话会骗人的狐狸。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却不难发现:这则寓言中的狐狸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也十分清楚,那就是“爱听好话就容易上当!”这位老师想突破原有的解读也是可以的,因为如果对自然界的各种动物进行评价,就不能简单地分“好动物”和“坏动物”两类。但是像这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不仅严重地扭曲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还玷污了那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孩子们只知道对自己有利,却没有考虑到除了个人利益还有社会公德、正义。他们解读视野的狭隘我们可以原谅,但是作为教师,在学生个性解读发生重大偏差的时候非但没有及时点拨、引导,反而推波助澜,加以肯定与赞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恐怕就不限于阅读本身了。
二、“花生派”败给“苹果石榴派”(有悖作者初衷)
课文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文价值是价值的核心。阅读中如果这一核心不能得以体现,那么,无论学生的个性解读多么出色,这节课都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课。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位教师教《落花生》。这位教师在讲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平心而论,这样的安排并没有什么问题,学生们也非常配合,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由于争论没有什么结果,于是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开展辩论,最后“花生派”败给“苹果石榴派”,“做人不仅要有用,而且还要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
从过程上来看,这位教师看起来确实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对文本进行多元的解读,可是却忽视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违背作者的初衷。可以说,文本本身并没有否定苹果石榴的价值,而是突出的赞扬了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更加实用。作者借落花生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品格,就是默默无闻、不图虚名、不求炫耀。这种品格在现在仍然是值得小学生学习与倡导的。
再往深度想,即使真的只在苹果石榴与花生之间选择,充满理想色彩的小学生选择前者的可能性大概要大得多。但是在现实中,真正成为苹果石榴似的风光人物毕竟少数,大部分人将成为花生式的默默无闻的、却是社会脊梁的普通劳动者。只要有用的,就是值得尊敬的。我想,这才是这篇文章想要给的价值观。
三、王母娘娘值得学习(研读不够透彻)
在执教《牛郎织女》时,我预设一个问题:“你喜欢文章里的谁?”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说喜欢牛郎的、织女的、老牛的不一而足,这些是意料之中的回答并且他们还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是偏偏有个学生说自己更喜欢王母娘娘,而且理直气壮:因为王母娘娘是美的使者,她让仙女织出彩霞,才有美丽的天空;王母娘娘年严格执法,织女触犯天规,理应受到处罚;王母娘娘善良仁慈,每年她都让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孩子们所表现的个性解读、个性解读的意识和能力都令人刮目相看。我很欣赏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行为,也赞赏他们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但是这种理解显然是对课文的误解,它严重偏离、曲解课文的原意与本质,而且出现价值的偏差。于是我略加思索后问学生:“你们认为王母娘娘的真、善、美与牛郎、织女的真、善、美在本质上一致吗?”经过学生的再次研读与交流,学生明白:织女织就的装饰天空的灿烂云霞是王母狠心相逼、残酷剥削的产物;王母娘娘依照天条惩罚织女,是对人间真情的摧残;王母娘娘所谓的仁慈,让牛郎织女每年鹊桥相会是牛郎织女努力抗争的结果。王母并不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而是一个备受批判的角色。
我想,如果我一味的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势必会误导他们的价值观;如果我生硬机械的加以否定,一定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他们内心会永远结着疙瘩。这样的二次研读所形成的个性解读,凸显了文本的价值,澄清认识上的迷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长城是“民族骄傲“还是“害人工程”(教师偏离重点)
如果说教师在学生进行个性解读是没有合理进行引导是失误的话,那么教师自身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时如果出现了偏差,可以说就有误人子弟之嫌。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学录像学习活动中,笔者看到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的《长城》一文。他们在处理同一教材内容(第二自然段),甚至教学设计都有相似之处的教学情境中,因两位教师思想引领的迥异,却使学生“透过同样文字”发现了不同的“风景”。
第一位教师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长城是鲜血凝成的”,而第二位教师则让我们读出了“长城是智慧凝成的”。这真是“血”和“智”的交锋,“恨”与“赞”的对垒。这让我们不得不沉思:我们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后,长城留在学生心中的,到底应该是“民族骄傲”还是“害人工程”?
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回到个性解读文本的问题上来。的确,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给了我们大而自由的解读空间。还原史实本身,长城建筑作为防御工程,应该说有其当时的时代意义。当然,修筑长城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来说,在现代人的眼中,不能不算一个“害人工程”。第一位执教教师,着力渲染了“血”的场面,大概在引领学生体会建造长城的艰难,悲天悯人地“注视”着我们的先祖,进而落实对文中“劳动人民的血汗”的感悟,致使后来先入为主的“害人工程”的阅读趋向,已经无法“承”其“民族骄傲”之重。而第二位执教教师,则在引导学生体会修筑长城艰辛的基础上,放大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个性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新课程赋予语文教学的一个新任务。然而,无论怎样解读,都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因为创新,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提倡多角度阅读,或有创意阅读,但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标准不能被扭曲,教材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不能被削弱,我们应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让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把“学文”与“做人”真正统一起来。
将文本的“个性解读”理解为“随意解读”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之一。在随意解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会将学生引向歧途。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越来越多,但在个性解读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表现形式不一而足:教师放手让学生理解课文,不加引导;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教师自身的解读偏离轨道,致使学生解读失误……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些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学科性质方面理解的一定偏差,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孩子愿意做狐狸(违背社会道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解放,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也趋于多元化。但是我认为,思想与方法的解放,并不意味着道德伦理的丧失,反而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符合时代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引导。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老师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在分析完课文即将对课文进行收尾时,老师鼓励学生对狐狸和乌鸦进行个性解读,说说自己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收获,于是孩子们便纷纷发言。不少孩子从同情乌鸦的角度说以后要汲取教训,不能让坏人得逞。老师见回答没有什么出彩的,只是点头示意孩子坐下。后来一个孩子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如果想得到一样东西,直接向别人要,人家可能不会给你,你得想办法和别人兜圈子,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老师听了以后对学生的个性解读大加赞赏,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不错,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能联系生活来解决问题,真聪明!”接下来,老师再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愿意做狐狸还是乌鸦呢?”结果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要做狐狸,做那只会说好话会骗人的狐狸。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却不难发现:这则寓言中的狐狸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也十分清楚,那就是“爱听好话就容易上当!”这位老师想突破原有的解读也是可以的,因为如果对自然界的各种动物进行评价,就不能简单地分“好动物”和“坏动物”两类。但是像这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不仅严重地扭曲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还玷污了那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孩子们只知道对自己有利,却没有考虑到除了个人利益还有社会公德、正义。他们解读视野的狭隘我们可以原谅,但是作为教师,在学生个性解读发生重大偏差的时候非但没有及时点拨、引导,反而推波助澜,加以肯定与赞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恐怕就不限于阅读本身了。
二、“花生派”败给“苹果石榴派”(有悖作者初衷)
课文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文价值是价值的核心。阅读中如果这一核心不能得以体现,那么,无论学生的个性解读多么出色,这节课都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课。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位教师教《落花生》。这位教师在讲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平心而论,这样的安排并没有什么问题,学生们也非常配合,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由于争论没有什么结果,于是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开展辩论,最后“花生派”败给“苹果石榴派”,“做人不仅要有用,而且还要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
从过程上来看,这位教师看起来确实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对文本进行多元的解读,可是却忽视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违背作者的初衷。可以说,文本本身并没有否定苹果石榴的价值,而是突出的赞扬了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更加实用。作者借落花生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品格,就是默默无闻、不图虚名、不求炫耀。这种品格在现在仍然是值得小学生学习与倡导的。
再往深度想,即使真的只在苹果石榴与花生之间选择,充满理想色彩的小学生选择前者的可能性大概要大得多。但是在现实中,真正成为苹果石榴似的风光人物毕竟少数,大部分人将成为花生式的默默无闻的、却是社会脊梁的普通劳动者。只要有用的,就是值得尊敬的。我想,这才是这篇文章想要给的价值观。
三、王母娘娘值得学习(研读不够透彻)
在执教《牛郎织女》时,我预设一个问题:“你喜欢文章里的谁?”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说喜欢牛郎的、织女的、老牛的不一而足,这些是意料之中的回答并且他们还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是偏偏有个学生说自己更喜欢王母娘娘,而且理直气壮:因为王母娘娘是美的使者,她让仙女织出彩霞,才有美丽的天空;王母娘娘年严格执法,织女触犯天规,理应受到处罚;王母娘娘善良仁慈,每年她都让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孩子们所表现的个性解读、个性解读的意识和能力都令人刮目相看。我很欣赏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行为,也赞赏他们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但是这种理解显然是对课文的误解,它严重偏离、曲解课文的原意与本质,而且出现价值的偏差。于是我略加思索后问学生:“你们认为王母娘娘的真、善、美与牛郎、织女的真、善、美在本质上一致吗?”经过学生的再次研读与交流,学生明白:织女织就的装饰天空的灿烂云霞是王母狠心相逼、残酷剥削的产物;王母娘娘依照天条惩罚织女,是对人间真情的摧残;王母娘娘所谓的仁慈,让牛郎织女每年鹊桥相会是牛郎织女努力抗争的结果。王母并不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而是一个备受批判的角色。
我想,如果我一味的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势必会误导他们的价值观;如果我生硬机械的加以否定,一定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他们内心会永远结着疙瘩。这样的二次研读所形成的个性解读,凸显了文本的价值,澄清认识上的迷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长城是“民族骄傲“还是“害人工程”(教师偏离重点)
如果说教师在学生进行个性解读是没有合理进行引导是失误的话,那么教师自身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时如果出现了偏差,可以说就有误人子弟之嫌。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学录像学习活动中,笔者看到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的《长城》一文。他们在处理同一教材内容(第二自然段),甚至教学设计都有相似之处的教学情境中,因两位教师思想引领的迥异,却使学生“透过同样文字”发现了不同的“风景”。
第一位教师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长城是鲜血凝成的”,而第二位教师则让我们读出了“长城是智慧凝成的”。这真是“血”和“智”的交锋,“恨”与“赞”的对垒。这让我们不得不沉思:我们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后,长城留在学生心中的,到底应该是“民族骄傲”还是“害人工程”?
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回到个性解读文本的问题上来。的确,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给了我们大而自由的解读空间。还原史实本身,长城建筑作为防御工程,应该说有其当时的时代意义。当然,修筑长城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来说,在现代人的眼中,不能不算一个“害人工程”。第一位执教教师,着力渲染了“血”的场面,大概在引领学生体会建造长城的艰难,悲天悯人地“注视”着我们的先祖,进而落实对文中“劳动人民的血汗”的感悟,致使后来先入为主的“害人工程”的阅读趋向,已经无法“承”其“民族骄傲”之重。而第二位执教教师,则在引导学生体会修筑长城艰辛的基础上,放大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个性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新课程赋予语文教学的一个新任务。然而,无论怎样解读,都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因为创新,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提倡多角度阅读,或有创意阅读,但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标准不能被扭曲,教材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不能被削弱,我们应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让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把“学文”与“做人”真正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