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重大常规性的新闻事件都较难评论,一则因为评论的取材点难以创新,二则评论所运用的事实材料以及需要说明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因此很多类似的新闻评论往往流于形式,让读者难以阅读。面对奥运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写出有深刻见解、既符合奥运需求又符合受众需要、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表述的评论便成了摆在各媒体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8月9日,人民网奥运频道相继发表11篇“奥运来了”系列评论,其中“奥运来了,想对××说”8篇,分别涉及中国、媒体、观众、网友、志愿者、运动员、顾拜旦、外国朋友等,另外3篇分别涉及中国文化形象、“地位最低下的公民”、中国“和”的精神。上述评论虽然都以奥运精神为主要论述对象,但方式、方法、方向均有所不同,从而改变了理性诉求的单调性。具体来说,“奥运来了”系列评论有以下特点。
形式上变教训号召为内心独白
传播学者彼得斯认为,在人类传播史上从来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话,只有绝对意义上的独白。独白是展示人类思想,促进“对话”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独白即是对话。因为独白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暴露于世,摆脱了其在社会中固有的社会角色,从而使阅读者能深入到写作者的心灵深处,体味其细致的思想感情。系列评论标题即为《想对××说》,虽没有“我”字,但我已蕴涵其中,而且去掉“我”字更能减轻教训意味,内心独白情境更加凸显,从而使得文章个性化十足,消除了受众的心理抗拒。
选材角度上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做到以“人”为主
宏大主题的新闻评论最大的难点在于:寻找评论的角度以及如何将该评论角度加以细化,而奥运会开幕前的新闻评论肯定是要宣扬奥运精神。由此宣传需要与受众的需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因此,评论的重点在于如何将精神要义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精神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它从哪里来?系列评论找到了奥运精神的最终归宿,即“人”。整个系列评论的立足点分别涉及民族、媒体、观众、运动员、志愿者、场馆建设者、奥运之父等多种角色。系列评论共计11篇文章,分别由8位作者写作而成,系列文章以人的社会角色定位来作出评论,极大地避免了将人一般化、同质化,这样就活跃了主题,使得对奥运主题的阐释不至于过于枯燥。
深沉的历史感,大气浑厚
评论中既使用了“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的纪念馆”、“刘长春”、马可波罗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等,也使用了乔云萍、陈肖霞、李宁、体操女皇霍尔金娜等运动员作为例子,让人们见人思德,充分了解奥运的真谛。
系列评论不但是评论,更为我们展示了整个奥运会的历史、中国人的奥运历程和奥运情结,让人们在了解奥运历史的过程中体味奥运会的精神,从而摆脱了教训的意味,作者们巧妙地将观点寓于事实与叙事之中。
落脚点较小,充分发挥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评论最终的目的是让受众接受其观点,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受众很难接受宏大主题。因此,大凡这类主题的评论都会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以小见大,用自己的叙述框架让受众接受道理。以《北京奥运会不是‘毕业舞会’——奥运来了,想对中国说》为例:文章第一段开头即“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的纪念馆里,珍藏着这样一幅世界地图,地图上所有参加1932年第10届奥运会的国家都被染成了绿色。但绿色的中国却被切掉了一大块,整个中国东北是令人心酸的白色”。文章从一幅地图说起,立足点相当小,类似于电视拍摄中的特写镜头,一下子将读者带到了旧中国,此时由于选材点做得好,具体的情感诉求也不必由作者再提了。通过比较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从而展望中国的未来,文章最后阐述中国的精神、北京奥运会的精神:“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沿着作者的叙事框架,受众自然而然会出现强烈的爱国情感,体验到奥运对中国的重要性——展现民族精神,从而为后面对奥运精神的接受奠定了基础。
号召呼吁性结尾较多,符合奥运氛围
百年奥运梦,一朝终圆,没有人能否认他的爱国激情,没有人能否认他的奥运梦想。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感性诉求,进行号召呼吁,较为符合奥运的氛围。体育激情、爱国激情说到底就是一种群体的思维意识,因此即使是理性诉求,最后采用的方法依旧是号召呼吁性的,情感诉求依然是表达理性的主旋律。
作为评论的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判别群体性思维,从而为评论的写作做好准备。贾尼斯认为,有三个条件会促进群体思维的产生:1.决策群体具有高度凝聚力;2.群体所在环境的结构特征;3.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压力。①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环境:它让中华民族空前统一,整个国家都处在喜洋洋的节日般的氛围之中。因此,各篇评论在结尾将这种号召呼吁运用得一览无余。“热闹完了,我们还要接着去奋斗!”、“做一个文明的奥运观众,并且以奥运为起点,从此改掉过往的一些不文明的观赛习惯和行为,这是同胞们的殷切期待”、“今天,我们都是志愿者!”等比比皆是。
总的来说,系列评论的选题及论述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摆在重大事件评论面前的两个矛盾:道理与感情之间的矛盾以及静态与动态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增添了说理的强势,避免了说理的重复感,另一方面很好地识别了受众的群体情感,从而使“奥运来了”系列评论成为一个很好的策划专题。
注 释:
①转引自韦斯特/特纳[美],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66~268页。
(胡沈明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熊茵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编校:张红玲
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8月9日,人民网奥运频道相继发表11篇“奥运来了”系列评论,其中“奥运来了,想对××说”8篇,分别涉及中国、媒体、观众、网友、志愿者、运动员、顾拜旦、外国朋友等,另外3篇分别涉及中国文化形象、“地位最低下的公民”、中国“和”的精神。上述评论虽然都以奥运精神为主要论述对象,但方式、方法、方向均有所不同,从而改变了理性诉求的单调性。具体来说,“奥运来了”系列评论有以下特点。
形式上变教训号召为内心独白
传播学者彼得斯认为,在人类传播史上从来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话,只有绝对意义上的独白。独白是展示人类思想,促进“对话”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独白即是对话。因为独白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暴露于世,摆脱了其在社会中固有的社会角色,从而使阅读者能深入到写作者的心灵深处,体味其细致的思想感情。系列评论标题即为《想对××说》,虽没有“我”字,但我已蕴涵其中,而且去掉“我”字更能减轻教训意味,内心独白情境更加凸显,从而使得文章个性化十足,消除了受众的心理抗拒。
选材角度上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做到以“人”为主
宏大主题的新闻评论最大的难点在于:寻找评论的角度以及如何将该评论角度加以细化,而奥运会开幕前的新闻评论肯定是要宣扬奥运精神。由此宣传需要与受众的需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因此,评论的重点在于如何将精神要义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精神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它从哪里来?系列评论找到了奥运精神的最终归宿,即“人”。整个系列评论的立足点分别涉及民族、媒体、观众、运动员、志愿者、场馆建设者、奥运之父等多种角色。系列评论共计11篇文章,分别由8位作者写作而成,系列文章以人的社会角色定位来作出评论,极大地避免了将人一般化、同质化,这样就活跃了主题,使得对奥运主题的阐释不至于过于枯燥。
深沉的历史感,大气浑厚
评论中既使用了“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的纪念馆”、“刘长春”、马可波罗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等,也使用了乔云萍、陈肖霞、李宁、体操女皇霍尔金娜等运动员作为例子,让人们见人思德,充分了解奥运的真谛。
系列评论不但是评论,更为我们展示了整个奥运会的历史、中国人的奥运历程和奥运情结,让人们在了解奥运历史的过程中体味奥运会的精神,从而摆脱了教训的意味,作者们巧妙地将观点寓于事实与叙事之中。
落脚点较小,充分发挥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评论最终的目的是让受众接受其观点,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受众很难接受宏大主题。因此,大凡这类主题的评论都会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以小见大,用自己的叙述框架让受众接受道理。以《北京奥运会不是‘毕业舞会’——奥运来了,想对中国说》为例:文章第一段开头即“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的纪念馆里,珍藏着这样一幅世界地图,地图上所有参加1932年第10届奥运会的国家都被染成了绿色。但绿色的中国却被切掉了一大块,整个中国东北是令人心酸的白色”。文章从一幅地图说起,立足点相当小,类似于电视拍摄中的特写镜头,一下子将读者带到了旧中国,此时由于选材点做得好,具体的情感诉求也不必由作者再提了。通过比较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从而展望中国的未来,文章最后阐述中国的精神、北京奥运会的精神:“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沿着作者的叙事框架,受众自然而然会出现强烈的爱国情感,体验到奥运对中国的重要性——展现民族精神,从而为后面对奥运精神的接受奠定了基础。
号召呼吁性结尾较多,符合奥运氛围
百年奥运梦,一朝终圆,没有人能否认他的爱国激情,没有人能否认他的奥运梦想。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感性诉求,进行号召呼吁,较为符合奥运的氛围。体育激情、爱国激情说到底就是一种群体的思维意识,因此即使是理性诉求,最后采用的方法依旧是号召呼吁性的,情感诉求依然是表达理性的主旋律。
作为评论的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判别群体性思维,从而为评论的写作做好准备。贾尼斯认为,有三个条件会促进群体思维的产生:1.决策群体具有高度凝聚力;2.群体所在环境的结构特征;3.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压力。①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环境:它让中华民族空前统一,整个国家都处在喜洋洋的节日般的氛围之中。因此,各篇评论在结尾将这种号召呼吁运用得一览无余。“热闹完了,我们还要接着去奋斗!”、“做一个文明的奥运观众,并且以奥运为起点,从此改掉过往的一些不文明的观赛习惯和行为,这是同胞们的殷切期待”、“今天,我们都是志愿者!”等比比皆是。
总的来说,系列评论的选题及论述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摆在重大事件评论面前的两个矛盾:道理与感情之间的矛盾以及静态与动态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增添了说理的强势,避免了说理的重复感,另一方面很好地识别了受众的群体情感,从而使“奥运来了”系列评论成为一个很好的策划专题。
注 释:
①转引自韦斯特/特纳[美],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66~268页。
(胡沈明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熊茵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