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学术期刊的思考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和传播载体,是学术思想系统化和社会化的基本手段,是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建设科学文明的主要途径,也是体现相关领域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窗口。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期刊面临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学术期刊要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积极塑造自己的强势品牌,加强学术期刊的品牌创建。
  
  一 期刊品牌的内涵
  
  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人将期刊独特而鲜明的品质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品位加以规范和传达,使之在社会及整个传播领域中享有较高的赞誉度和认同感,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期刊的一切活动中,从而建立起形象超群、个性独特的期刊形象。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期刊的品牌,其文化品位、知名度和赞誉度是其基本内涵。
  好的品牌不会白天而降,它需要办刊人的苦心经营,需要方方面面的创造和培育。只有将文化品位、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培养得很高的期刊,才具有品牌效应,才能在读者心目中确立自己恒久而美好的形象。而创品牌的关键就是要打造精品期刊,只有每期都刊登一些文化、学术精品,才能使读者对刊物从一无所知到逐渐知晓,期刊也才会逐渐拥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誉,才能最终创出自己的品牌。
  
  二 打造品牌期刊的必要性
  
  首先,品牌是期刊核心价值的体现。品牌是期刊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中的高度认同。它能给读者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传达着期刊差异化的个性,表达着期刊特有的商品属性,体现着期刊的价值感,成为期刊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品牌是期刊和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鲜明特征,是期刊个性和实力的表现。
  其次,品牌是期刊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品牌代表期刊的质量档次,代表期刊的信誉。办刊人为创立期刊品牌,就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以高品位、高质量的形象,使读者保持一定的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三,品牌是期刊的效益。期刊品牌的确立,意味着在读者眼中它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唯一的,享有极高的读者忠诚度。品牌期刊,使广告商高度认同,成为品牌商品的最佳代言人,实现期刊的广告效益;品牌期刊,是发行商在风云变幻的期刊市场中的风向标,是期刊实现经济效益的又一源泉。
  
  三 打造品牌学术期刊的有效途径
  
  1.栏目特色化——打造期刊品牌的核心
  特色栏目是品牌栏目的主要形式,虽然说特色栏目不一定都是品牌栏目,但品牌栏目中多数都是体现本刊物特点的特色栏目。品牌栏目是学术期刊之间竞争的最有效途径,它构成了期刊品牌的骨架,展示着期刊的特色与亮点,是期刊用以吸引读者和作者的磁石。期刊的优势、期刊的品位、期刊的层次和期刊的风格,都可以从期刊的特色栏目中体现出来。期刊的品牌经营,首先是栏目的品牌经营,因为读者和作者往往由关注一个栏目进而关注一个期刊,先记住一个品牌栏目然后记住一个期刊。品牌栏目是读者选择期刊的重要依据。目前,读者在众多期刊栏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遵循的就是品牌认知度,借助品牌,即使栏目不断创新,读者也会在其对品牌信任的驱使下产生新的阅读需求,作者也会因此而产生写作的动机,栏目品牌培育的成功标志着一个期刊的成功。因此,要打造期刊的品牌,就必须逐一地打造特色栏目,也就自然地将期刊打造成了品牌期刊。
  
  2.与时俱进——打造期刊品牌的不竭动力
  期刊的特色栏目要突出的是“特色”,这种特色要不断加以爱护和培植,否则,特色也就会逐渐消失。期刊求新、求特,需要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不等于蛮干,而是要进行科学的探索。因此,要求期刊工作者,特别是主编,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一要掌握本刊的性质和任务,了解相关刊物的主要特色,做到知己知彼;二要了解本专业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与热点,以便正确策划选题;三要具备创新意识,学会逆向思维,多视角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敢于创新,才能办出特色。任何期刊要打造并保持自己的响亮品牌,就需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创新,只有不断锐意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才能在品牌战中保持不败之势。
  
  3.掌握信息化时代的综合知识水平——打造期刊品牌的有力保证
  期刊业作为信息传播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推到发展和竞争的前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不仅要应对本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而且还要在报纸、影视、IT等媒体的强势进逼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在当今多元化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充分发挥期刊自身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编辑人才是关键。随着知识爆炸,专业、多学科问的相互渗透,期刊的出版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编辑业务知识,而且还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从期刊的特点、社会功能,到期刊的类型;从期刊的整体编辑构思到期刊风格;从期刊的选题策划到约稿工作与审读、加工工作;从期刊的系统结构到期刊的编排形式等,期刊编辑都要熟知和掌握。
  
  4.学术上的前瞻性、权威性——期刊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面面俱到俱强很难,这就要求在品牌建立时期要学会放弃,没有放弃就不可能有重点,只有将重点集中精力做到极致,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而创建自己的品牌。如重点体现在某个专业学术领域甚至支领域,使其成长为该支领域的国内甚至国际数一数二的科技研究信息发布地;重点体现在某个专栏,如某专栏定期有国际顶级知名科学家的论文或重大发现论文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读者,扩大优秀稿源,期刊品牌才能可持续发展。
  
  5.名编辑、名作者——打造品牌期刊质量的保障
  打造品牌,人才是关键,质量是保证。编辑是期刊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因为刊物的定位和风格是通过编辑的劳动呈现给广大读者的。而期刊存在价值的最集中的体现则是质量,它是品睥期刊的生命线,二者的有效结合体现的正是品牌期刊“以人为本”的办刊机制和“以质求胜”的办刊理念。这种机制和理念反映了一种“专家”办期刊的魄力和风度。如果把期刊比作一艘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经得起任何风浪的大船,那么,笔者认为驾驭它的必定是名编辑和名作者。名编辑,就是要造就一支有思想、有见地、有事业心的优秀编辑队伍。他们不仅能写出有分量、有力度的重头稿件,而且还要具有为他人作嫁衣的牺牲精神,编辑出令读者动心的稿件。编辑要与品牌刊物共同成长,成为懂编、会写、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美国《华尔街日报》麾下一批又一批名编、名记支撑着该刊百余年来以文字深度见长的特色,从不用照片。即使是“9·11”这样大的事件,也未能让他们模仿现今的读图时代的刊物。为什么?就是编辑“文字”的魅力抓住了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
  名作家,就是要建立广泛而有效的作者网络。好的品牌期刊应运用自己的魅力和感召力吸引团结一批优秀作者、专家和社会名流,使之成为自己的“参谋部”、“智囊团”。他们定期为栏目撰稿,发挥群体智力优势,确保刊物的地位和影响,期刊品牌的光芒会因此与日俱增,期刊发展也会步入良性循环。《家庭》杂志多年来一直保持自己的高品位,是与它有着巨大的作者资源分不开的。巴金、冰心、王蒙等知名作家专门为该刊开辟的“专家写专家”栏目写稿;全国许多大报大刊记者是《家庭》作者队伍的主体;邓伟光、杨大文等一批著名学者将他们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办刊理念,使《家庭》刊物始终保持较高的思想内涵。
  品牌竞争已成为当前学术期刊竞争的主题,强大的品牌经营与延伸,注重知识产权,推崇创意,品睥与财富的积累都将成为学术期刊运作的方略。
其他文献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定西,要借助优势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一个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认识、发掘和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确立主导产业,经过资源整合和市场运作,精心打造出
一、现代化进程与中国政党制度的萌动中国政党制度模式探索的道路,也正是中国百年探索现代化所走过的极为复杂和曲折之路。所谓现代化,一般是指人类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分析和认识八字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不仅有助于我
那个年代,新华书店曾经是多数地方唯一卖书的地方,也就是常人所言“出售精神产品”之处。由于文娱生活单调,书店便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新华书店的位置,无人不晓,用现在人的话表达,此处为地标建筑。  虽说是地标建筑,却也不大,外表与其他铺面别无二致,只是因为其所售产品与众不同。当年全国的年出书品种不过几千个,这其中还有许多是不适合当地销售的,与时下30万种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那时书店的营业面积都不很大
信息时代是继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的人类发展的又一时代,其以网络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以资讯丰富、知识爆炸为特点。在信息时代传统报刊行业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强势竞争,尤其是作为纯学术性刊物的大学学报,当前,如何有效地坚守和巩固这块前沿理论阵地已成为学报编辑所必须担负的重任。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与大众传播的结合体,因此学报编辑和一般编辑一样要遵循编辑的校雠、建模和传播,但
有消息说,雅虎将于4月份宣布加入社交网站平台OpenSocial。
抗战时期中间力量的形成,是由中国社会当时的阶级状况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联想:联想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与600百余名员工自发为灾区同胞献血。截至13日下午4点,600余名联想员工自发献
在期刊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都不同程度面临着边缘化、同质化、期刊数字化迟滞发展的不利局面.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创新编辑理念和工作机制,加强期刊数字化建设力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侵华日军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了国土沦丧,人民被蹂躏。华北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步深入,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逐渐发生着变化,即逐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