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教学主张是“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目前,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传承语文文化。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宗旨应以语文学科的功能为逻辑起点,关注语文对人的影响:语文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创新的载体;语文是融思想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文化,是让人的生命得以发展的精神养分。语文教学不只是学习语文,还应用语文滋养人的生命,并促进语文的成长。
  一、语文是成长的
   语文,无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还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一门文化艺术,还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载体,她都是不断发展的。
   随着社会需要的拓展,语文概念的内涵在不断成长。“语文”概念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先生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从学科内涵来看,起初,人们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这种理解源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语文指“语言和文字”。后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觉得这种解释内涵太窄,大家根据社会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对“语文”的内涵进行拓展——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今天,我们又从社会文化层面界定语文内涵——让“语文”指向“语言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概念的内涵就是这样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在不断发展的。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语文学科的内容在不断成长。“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的产物;语文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她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无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描绘”。从语文表达或体现的内容来看,她有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临摹和畅想,是某个时代人的生活处事方式,也是这个时代人共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人类自己在创造着生活,也在通过自己的文章、口语表达汲取和创造着语文。儿童也是如此,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创立着自己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语言,创作着自己的文学,创生着自己的文化。
   随着时代思想的变化,语文内容的意义在不断成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可以说有“根”而无“干”,一直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的多元,体现在不同时代的人写出的作品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同一时代的人对传统语文作品的理解也出现多义,这便使得语文内容的意义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语文内容意义的变化不是对历史的割裂,也不是对语言的摒弃,而是从传统中成长起来的,源于传统语文,基于现在生活,又向未来发展。众所周知,《三字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语文的精华产生于不同时代,体现着不同思想,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其表达的意义也在不断成长。这些经典作品中既有源远的历史“印记”,也闪烁着丰富的现代思想。
  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他自己”。换一句话说,教育就是让人的生命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语文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作为教育的载体,便应以适合人生命成长为基点,以促进人生命成长为目的。
   从语文存在的本质看,语文存在的方式是传承文化和交流思想,文化和思想的传承滋养着人生命的发展。语文和人类同诞生,也为了人类存在而诞生,更为了人类发展而发展。语文是传承文化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所有动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语言交流”。可以这样说,没有语文,人类便无法交流,也无法繁衍,更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可以这样说,语文的魅力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用:“深味人间真情,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语文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语文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语文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人们用语文记载着世间的真善美,交流着人间的情和爱,也哺育着人类自身的生命发展。
   从生命价值的需求看,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生命的发展,生命的发展需要语文提供适合的营养。人生命的发展包括物质机能的成长和精神机能的成长。物质机能的成长,主要靠食物和身体的运动实现生命体的成长;精神机能的成长,主要通过教育获取文化养分实现道德、智慧和情感的成长。人的精神生命成长渴求教育不断充实精神食粮:从内容上看,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提供语言、智慧、道德、情感等诸多适合生命成长的元素;从方式上看,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成为探究的工具,成为学习和交流的手段,成为适合每个人建构自己成长方式的教育。
   从语文教学的目的看,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发展语文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价值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目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的工具性已形成共识:语文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工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语文的性质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具体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不是传承语文知识,也不是为了培养语文技能,而是为了滋养生命成长;不是为了追求语文成绩,也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成功,而是为了促进生命成长。也就是说,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
  三、如何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
   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其本质是用语文滋养学生生命成长,让学生促进语文成长。这一价值追求从表面上看,语文教育似乎既要关注学生,又要关注语文;但核心应以“学生”为逻辑起点,因为用语文滋养生命成长的主体是学生,促进语文成长的主体也是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方式学习和运用语文便能实现“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
   1.让学生带着“写什么”和“怎么写”读文章,在作者和文本情感体验的对话中同成长。人的阅读通常包括“休闲式阅读”和“发展式阅读”两种价值追求。“休闲式阅读”,读者更多是为了解文本的信息,通过探究“写什么”建构文本的内容。“发展式阅读”读者追求通过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和个体语文素养的发展,通过探究“怎么写”实现其意义。应该说,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主要是“发展式阅读”:让学生带着“写什么”和“怎么写”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体验作者和文本的情感,通过个体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促进文本意义和读者生命的成长。
   一是让学生经历作者“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构思过程。学生阅读文章,一方面,要知道“写什么”,这是文本生命存在的基本意义;另一方面,要探究“怎么写”,这是读者生命发展的价值意义。阅读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弄清楚课文“写什么”,不知道课文“写什么”,“怎么写”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对于学生来说,除隐含意义较深的或距离他们时空久远的课文“写什么”难以读出,其他的课文自己一般都能够读懂。即使有些道理深奥的内容,教师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必要点拨学生也能明白。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先建构“写什么”;然后,让他们围绕“写什么”探究“怎么写”——作者如何“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尤其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在写作时那种“物我相融”“不吐不快”的心境。学生通过这样和文本、作者的对话不仅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而且促进个体对文本生成新的诠释;不仅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而且陶冶个体的高尚情操,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语文与学生的共成长。例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从语言文字中很容易感受到课文是写“北大荒的秋天真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较难体会且终生受用的是作者看到北大荒秋天情景时心情怎么样,作者“怎么写北大荒的秋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怎么写北大荒秋天的美”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知道北大荒的秋天有落叶的树木、草黄的土地……这些景象没有什么特点,也无法让人感受美,作者便没有去描写。他从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看到了北大荒的独特“美”:五彩斑斓的云、透明如镜的水、热闹非凡的植物。他们在读中体验作者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北大荒的秋天美”,品味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写云的美、水的美和植物的美,由此产生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是让学生感受作者“谋整篇”到“遣句段”的表达方式。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阅读过程也是这样:整体感知——部分感觉——整体感受。无论是低年级或中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无论是阅读自然世界,还是阅读文本,读者都是先感知“整体”,再认识“部分”。引导学生阅读时,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先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让他们探究作者是怎么样表达的。通过感受作者的写作过程,体验作者的生活情感,体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创生文本的表达意义,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例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美丽的丹顶鹤》,首先,让学生感受课文写什么——丹顶鹤的美丽;其次,让他们品读作者怎么样介绍丹顶鹤的美丽:先写丹顶鹤的飞行美,再写丹顶鹤的颜色美,接着写丹顶鹤的姿态美,最后写丹顶鹤的生活美。在读每段时,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直接描写和形象比喻的表达方式,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这种让学生感受作者“‘谋整篇’到‘遣句段’”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阅读之初就建立整体的意识,建构谋篇的技能,形成阅读的策略,促进阅读创造素养和应用写作能力的成长。
   2.让学生带着“悟什么”和“怎么悟”做作文,在见闻和个体感悟表达的创造中同成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绝大多数尚处于“要他作”阶段,每次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常常没有心理准备,虽不是“无米之炊”,但仍需要“找米下锅”。目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关注“写作文”,将“米”找好后交给学生去“做饭”。学生虽也完成了作文,但是缺少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作文教学应追求让学生“做作文”:引导他们自己去“种稻”“机米”“做饭”,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经历“悟什么”和“怎么悟”感悟生活见闻和个体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见闻”和“感受”表达出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生活,丰富了语文内容;完成了写作任务,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智慧和情感生命的成长。
   一是让学生忆往事,在作文事料的寻找中酝酿写作情感。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写记叙文,记叙文写作重点是对生活的描述和提炼。每次习作前,教师需将习作内容和要求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根据习作内容和要求从生活记忆中寻找自己经历或耳闻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围绕习作内容和要求对往事进行回忆,在大脑存储的许多生活材料中找到与本次习作相关的事料。这个忆往事的过程,回顾和提炼了生活记忆,丰富和发展了语文内容,培养和激发了生活情趣,产生和酝酿了写作情感,促进学生与生活同成长。
   二是让学生创生活,在作文事料的丰富中积累写作情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生作文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凝练与描绘。目前,我们要求学生作文时并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很多习作训练的内容学生没有生活经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每次习作前可按习作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进行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生活过程,体验生活情趣。例如:记一次植树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让他们亲历植树过程,了解植树方法,感受植树乐趣,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从习作角度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了作文事料,积累了生活情感,激发了写作兴趣,丰富了写作内容;从生活层面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了劳动,创造了生活,建构了语文内容,促进了生命成长。
   三是让学生读范文,在作文事料的选择中激发写作情感。我国文学史上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当代也有许多优秀儿童作品,生活中的同伴还有不少优秀习作,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的典范。模仿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方式,学生知道本次习作内容和要求后,可让他们自己选读相关的优秀范文,学习这些文章的表达方式。根据范文的表达方式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作文事料,提炼作文意旨,构思作文结构,酝酿作文情感,走进作文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如何作文,而且重构生活内容;不仅为作文进行事料准备和感情积累,而且激发自己的写作情感。
   四是让学生写作文,在作文事料的表达中倾吐写作情感。作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习作表达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写作文和修改作文。作文表达方式指导主要通过具有共性特点的范文让学生自己感悟本次习作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作文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写作文——把自己在作文前通过“忆往事”“创生活”和“读范文”获得的作文事料和“储蓄”的情感,结合教师课堂上的“导表达”进行自我作文。学生把生活材料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重组和提炼,并将自己对生活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倾诉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作文事料的重构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作文情感的抒发陶冶自己的生活境界,实现自己和作文同成长。
   语文是有生命的,她在不停地成长。语文本身不会自然成长,而是由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其成长。语文教学不仅要通过语文滋养学生生命成长,而且也要引导学生按照社会和生活需要促进语文成长,让他们和语文一起成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