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一九)共分六册,其中前后三册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已经大面积使用。
七年级上册共包括八章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中的四个领域。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约需6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约7课时
第2章 有理数 约5课时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约11课时
第4章 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 约6课时
第5章 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约10课时
第6章 整式的加减 约6课时
第7章 估算 约5课时
第8章 一元一次方程 约13课时
课题学习——你知道的数学公式 约2课时
1 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和课程目标
1.1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教科书首先从三维空间中的大量实例入手,设计了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发现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然后,以此为基础,由三维过渡到二维、一维,重点研究了线段的度量和比较的有关知识,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章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点、线、面、体本身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又是组成其他几何图形的元素,而直线、射线、线段是研究数轴、函数图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开始第三学段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以及几种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性,并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
(2)经历观察、测量、展开、折叠、切截、模型制作与图案设计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基本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3)通过立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以及制作立方体模型等例子,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图形,能按要求画出直线、射线或线段,并能用符号表示它们。了解直线、线段的有关性质。经历对简单图形的观察、实验、猜想、做出推断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在用符号表示点、线的过程中,感受符号在描述图形中的重要作用。
(5)在探究和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直觉思维,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几何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1.2 第2章——有理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包括负数概念、有理数的分类、数轴、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以及有理数的绝对值等。有理数的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继续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学习本章可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充是数学自身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本章内容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把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3)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位置,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能够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5)在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数感。
(6)在学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在借助于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
(7)在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探索中,体会归纳、思考、交流、发现等数学活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8)感受负数的引入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1.3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实数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等运算的基础。同时它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介绍了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的方法。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意义,并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掌握科学记数法。
(3)能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分类、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
1.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数据的方式、数据的分组整理、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和三种统计图的转换。这些内容既是以后学习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的基础,又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意识的良好素材。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
(2)知道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会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通过参与收集、整理数据和初步分析数据,发展数感,培养统计观念。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4)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相互转化。经历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的过程,提高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与描述的数学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提高收集与处理数据的能力,并初步形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1.5 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代数式的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代数式的值,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对函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的基础上,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学习 代数式和函数的初步知识,从研究数及其运算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引进代数式,是学生学习中的一次飞跃又从代数式发展到函数,开始研究变量,实现了代数式与函数的有机整合,为后面的继续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奠基作用。本章内容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的重要素材和载体。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能根据给定的问题列出代数式,并会求代数式的值。
(3)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常量和变量,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函数概念。通过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初步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感受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
(4)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利用字母或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5)经历从语言到代数式表示,从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和表述问题的方法,发展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通过提供有价值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问题,初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在列代数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1.6 第6章——整式的加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等。这些内容既是对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后继学习整式的乘除、分式和根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需要,还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次数、项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的法则,能正确的去括号。
(4)经历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在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数学及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符号既是解决数学问题又是描述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
(6)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
(7)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符号运算,在符号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培养并发展符号意识。
1.7 第7章——数值估算
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计算,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下的精确计算。对有些问题只要做出大体的估算就可以。学习估算的有关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提高估算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已经接触估算的基础上,本教科书把“数值估算”的内容相对集中在这一章进行学习,突出了估算与近似计算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估算的基本方法、估算的应用和调整策略、近似数的截取、有效数字与误差的有关知识。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现实情境中,体验估算的意义;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有效数字与误差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能估算一些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经历估算的过程,能结合具体的问题,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
(3)能正确收集、选择和处理实际问题中的有关信息,以便于更科学、更合理的进行估算。能对估算的结果进行检验。
(4)在估算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获得进行科学、合理估算的经验。
1.8 第8章——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和方程组是第三学段“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它们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它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以及其它后继内容的基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学生在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中蕴含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用到的化归思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所以本章内容无论从实践上或者从进一步学习看,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运用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的课程目标为: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
(2)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解方程中的作用。
(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经历形成方程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在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全过程。
(5)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思维品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6)在学习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和应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拼搏精神。
1.9 课题学习
在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后面,安排了“课题学习——你知道的数学公式”。
众所周知,“课题学习”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创设与学生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相结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课题学习的课程目标是:
(1)通过对数学公式的收集与整理,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等式、代数式以及常量等已经学过知识的认识,体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公式对于解决一类 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收集、整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获得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经验。
(3)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2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2.1 学习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现实,反映了社会的需要
数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学习主题、学习的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本册教科书的素材尽量从学生所关注的自然、社会等实际问题中选取,这些素材既紧密配合学习内容,又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实际。这样安排既充分考虑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我们所说的“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
2.1.1 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在第三学段,由于学生的活动空间有了较大的扩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经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这就是学生的“生活现实”。在本册教科书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百多个直接来自社会生活的实际例子、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数据。无论各章章头图中的情境导航、各节中的学习材料,还是配备的例题、练习及习题,有许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亲身实践,或者涉及工农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重大现实课题,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教科书在4.1节开始引用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形势严峻图”就用翔实的数据报道了全球和我国土地荒漠化范围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学生面对这些活生生的数据,不仅认识到人类防治荒漠化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还会自然地提出问题: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到的,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再如,8.5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所选的6个例题都具有实际的生活背景。学生通过6个例题的学习,能把学过的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选取这样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载体,不仅使教科书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1.2 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它们理应成为后继学习的基础素材。从学生已经具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知识,是本册教科书最重要的呈现方式之一。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新知识,有利于揭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的认知结构。例如,第2。3节“交流与发现”中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利用数轴去理解相反数,“实验与探究”给出的三个问题就是利用数轴去学习绝对值的概念,等等。
2.2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
教科书绝不是把一个个的数学知识点向同学们作简单的介绍,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本册教科书采取的是在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点,精选恰当的学习素材,介绍相关知识背景的同时,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体现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编排模式。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方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 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册教科书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注意了展现“知识背景一知识形成一揭示联系”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同时,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寻找规律,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广阔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程中学会学习,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案例1 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
教科书8.3通过“交流与发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6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a=b),那么再过c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吗?
(3)从问题(2)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你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学生在上述问题串的引导下,经历了思考、交流、猜想等数学活动,自己就能总结出等式的第一条基本性质。
2.2.2 解决问题的活动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对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后,教科书都设计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因为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学到的知识解答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数学能力,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的习惯,促进了数学素质的提高。
例如,教科书在8.5“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有关应用的题目就有42个,这些题目是分四个层次进行安排的:例题7个(含引例1)、练习12个、习题15个、综合练习8个。我们在选择题目时尽可能考虑了以下几点:符合学生实际,学以致用;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当代生活的实际。其主旨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把学生学过的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会用方程的思想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相等关系,用方程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3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说起来容易,但难以落实。彻底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这个理念,本册教科书设计了“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三个固定栏目,努力把学习素材用最适合于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展开,这样安排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猜想、推理、反思”等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案例2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归纳过程。
教科书通过“交流与发现”栏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3个,已知第一场输球4个,第二场的输赢情况如何?
如果将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那么两场比赛共输球3个记作-3个,第一场输球4个记作-4个,怎样才能求出第二场进球个数?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减法的意义得到的算式,第二场进球个数为:(-3)-(-4)=?
根据题意,第二场赢球1个,应有(-3)-(4)=1。
另,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则有(-3) ( 4)=1。
由此可得:
(-3)-(-4)=(-3) ( 4)
这个案例说明,-3“减去-4”与“加上 4”的结果是相等的。从而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得出奠定了基础。这种处理方法就一改传统教科书的处理方法,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完成了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认知过程。
再如,在1.2“点、线、面、体”一节中,在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基本的感知后,教科书用“实验与探究”以问题串为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和相互交流中完成对立方体的再认识,理解几何体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觉,通过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及其制作立方体模型,很自然地展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这样处理,学生就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了。这种呈现方式把思维活动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未完待续)
七年级上册共包括八章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中的四个领域。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约需6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约7课时
第2章 有理数 约5课时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约11课时
第4章 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 约6课时
第5章 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约10课时
第6章 整式的加减 约6课时
第7章 估算 约5课时
第8章 一元一次方程 约13课时
课题学习——你知道的数学公式 约2课时
1 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和课程目标
1.1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教科书首先从三维空间中的大量实例入手,设计了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发现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然后,以此为基础,由三维过渡到二维、一维,重点研究了线段的度量和比较的有关知识,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章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点、线、面、体本身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又是组成其他几何图形的元素,而直线、射线、线段是研究数轴、函数图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开始第三学段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以及几种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性,并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
(2)经历观察、测量、展开、折叠、切截、模型制作与图案设计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基本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3)通过立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以及制作立方体模型等例子,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图形,能按要求画出直线、射线或线段,并能用符号表示它们。了解直线、线段的有关性质。经历对简单图形的观察、实验、猜想、做出推断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在用符号表示点、线的过程中,感受符号在描述图形中的重要作用。
(5)在探究和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直觉思维,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几何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1.2 第2章——有理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包括负数概念、有理数的分类、数轴、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以及有理数的绝对值等。有理数的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继续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学习本章可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充是数学自身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本章内容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把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3)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位置,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能够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5)在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数感。
(6)在学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在借助于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
(7)在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探索中,体会归纳、思考、交流、发现等数学活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8)感受负数的引入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1.3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实数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等运算的基础。同时它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介绍了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的方法。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意义,并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掌握科学记数法。
(3)能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分类、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
1.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数据的方式、数据的分组整理、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和三种统计图的转换。这些内容既是以后学习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的基础,又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意识的良好素材。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
(2)知道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会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通过参与收集、整理数据和初步分析数据,发展数感,培养统计观念。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4)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相互转化。经历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的过程,提高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与描述的数学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提高收集与处理数据的能力,并初步形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1.5 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代数式的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代数式的值,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对函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的基础上,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学习 代数式和函数的初步知识,从研究数及其运算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引进代数式,是学生学习中的一次飞跃又从代数式发展到函数,开始研究变量,实现了代数式与函数的有机整合,为后面的继续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奠基作用。本章内容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的重要素材和载体。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能根据给定的问题列出代数式,并会求代数式的值。
(3)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常量和变量,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函数概念。通过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初步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感受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
(4)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利用字母或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5)经历从语言到代数式表示,从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和表述问题的方法,发展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通过提供有价值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问题,初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在列代数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1.6 第6章——整式的加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等。这些内容既是对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后继学习整式的乘除、分式和根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需要,还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次数、项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的法则,能正确的去括号。
(4)经历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在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数学及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符号既是解决数学问题又是描述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
(6)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
(7)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符号运算,在符号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培养并发展符号意识。
1.7 第7章——数值估算
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计算,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下的精确计算。对有些问题只要做出大体的估算就可以。学习估算的有关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提高估算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已经接触估算的基础上,本教科书把“数值估算”的内容相对集中在这一章进行学习,突出了估算与近似计算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估算的基本方法、估算的应用和调整策略、近似数的截取、有效数字与误差的有关知识。
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是:
(1)在现实情境中,体验估算的意义;了解近似数与准确数、有效数字与误差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能估算一些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经历估算的过程,能结合具体的问题,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
(3)能正确收集、选择和处理实际问题中的有关信息,以便于更科学、更合理的进行估算。能对估算的结果进行检验。
(4)在估算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获得进行科学、合理估算的经验。
1.8 第8章——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和方程组是第三学段“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它们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它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以及其它后继内容的基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学生在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中蕴含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用到的化归思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所以本章内容无论从实践上或者从进一步学习看,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运用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的课程目标为: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
(2)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解方程中的作用。
(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经历形成方程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在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全过程。
(5)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思维品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6)在学习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和应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拼搏精神。
1.9 课题学习
在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后面,安排了“课题学习——你知道的数学公式”。
众所周知,“课题学习”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创设与学生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相结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课题学习的课程目标是:
(1)通过对数学公式的收集与整理,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等式、代数式以及常量等已经学过知识的认识,体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公式对于解决一类 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收集、整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获得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经验。
(3)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2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2.1 学习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现实,反映了社会的需要
数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学习主题、学习的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本册教科书的素材尽量从学生所关注的自然、社会等实际问题中选取,这些素材既紧密配合学习内容,又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实际。这样安排既充分考虑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我们所说的“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
2.1.1 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在第三学段,由于学生的活动空间有了较大的扩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经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这就是学生的“生活现实”。在本册教科书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百多个直接来自社会生活的实际例子、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数据。无论各章章头图中的情境导航、各节中的学习材料,还是配备的例题、练习及习题,有许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亲身实践,或者涉及工农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重大现实课题,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教科书在4.1节开始引用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形势严峻图”就用翔实的数据报道了全球和我国土地荒漠化范围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学生面对这些活生生的数据,不仅认识到人类防治荒漠化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还会自然地提出问题: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到的,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再如,8.5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所选的6个例题都具有实际的生活背景。学生通过6个例题的学习,能把学过的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选取这样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载体,不仅使教科书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1.2 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它们理应成为后继学习的基础素材。从学生已经具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探索新的知识,是本册教科书最重要的呈现方式之一。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新知识,有利于揭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的认知结构。例如,第2。3节“交流与发现”中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利用数轴去理解相反数,“实验与探究”给出的三个问题就是利用数轴去学习绝对值的概念,等等。
2.2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
教科书绝不是把一个个的数学知识点向同学们作简单的介绍,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本册教科书采取的是在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点,精选恰当的学习素材,介绍相关知识背景的同时,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体现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编排模式。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方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 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册教科书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注意了展现“知识背景一知识形成一揭示联系”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同时,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寻找规律,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广阔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程中学会学习,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案例1 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
教科书8.3通过“交流与发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6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a=b),那么再过c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吗?
(3)从问题(2)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你能用等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学生在上述问题串的引导下,经历了思考、交流、猜想等数学活动,自己就能总结出等式的第一条基本性质。
2.2.2 解决问题的活动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对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后,教科书都设计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因为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学到的知识解答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数学能力,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的习惯,促进了数学素质的提高。
例如,教科书在8.5“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有关应用的题目就有42个,这些题目是分四个层次进行安排的:例题7个(含引例1)、练习12个、习题15个、综合练习8个。我们在选择题目时尽可能考虑了以下几点:符合学生实际,学以致用;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当代生活的实际。其主旨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把学生学过的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会用方程的思想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相等关系,用方程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3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说起来容易,但难以落实。彻底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这个理念,本册教科书设计了“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三个固定栏目,努力把学习素材用最适合于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展开,这样安排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猜想、推理、反思”等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案例2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归纳过程。
教科书通过“交流与发现”栏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3个,已知第一场输球4个,第二场的输赢情况如何?
如果将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那么两场比赛共输球3个记作-3个,第一场输球4个记作-4个,怎样才能求出第二场进球个数?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减法的意义得到的算式,第二场进球个数为:(-3)-(-4)=?
根据题意,第二场赢球1个,应有(-3)-(4)=1。
另,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则有(-3) ( 4)=1。
由此可得:
(-3)-(-4)=(-3) ( 4)
这个案例说明,-3“减去-4”与“加上 4”的结果是相等的。从而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得出奠定了基础。这种处理方法就一改传统教科书的处理方法,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完成了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认知过程。
再如,在1.2“点、线、面、体”一节中,在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基本的感知后,教科书用“实验与探究”以问题串为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和相互交流中完成对立方体的再认识,理解几何体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觉,通过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及其制作立方体模型,很自然地展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这样处理,学生就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了。这种呈现方式把思维活动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