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从公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造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千五百多个年头,也早在近两千年的东汉就已经传入中国,相较之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要早上许多,虽然和他们想比佛教的信徒要少很多,可在亚洲地区,尤其是印度和中国,无疑是第一大宗教,而最能代表佛教的,无疑就是佛像雕塑了。
关键词:佛教历史;佛像雕塑;佛像雕塑的发展
在佛教初入中国的一百五十年里,东汉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东汉时期无论是文化、科技和军事都都有着显著的成就。我们熟知的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与浑天仪都是在这个时期,也正是在这个强盛的实力下,佛教进入了中国,在中国扎下了根。到目前为止,能够确定的东汉时期佛像似乎只有昭通东汉陶佛像和东汉晚期摇钱树佛像,有所不同的仅仅知识发型、胡须、衣领和项光之上,昭通东汉陶佛像无发髻、没有胡须、V型衣领和没有项光,而东汉晚期摇钱树佛像则是束着发髻、留有八字胡、圆领且有项光;而这两种佛像上相似之处就相对来说多了很多,都是穿着较为松垮的通肩大衣,且大衣上都勾勒出了较为密集的褶皱,与此同时,佛像也都是采用了坐姿,并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紧握衣角,双眼微闭与面带微笑则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一副慈祥的面孔,而且轻易就能看出所塑造出来的佛像并非我国人,而是带有浓郁的西域特殊。不过总的来说,从这些佛像的细致性上来看,想必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已经受到很大的重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十六国时期到隋朝以前,这动荡的几百年成了佛教发展的温床,在这段时期里人们因为受到战争的波及,迫切的需要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从而间接的促进了佛教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佛教的快速发展也同时促进了佛像雕塑艺术的快速发展,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也都是在这期间先后一百余年的时间里相继开始建造,而其中麦积山石窟更是直至清朝都在不断的开凿扩建着,可以说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中最为“长寿”的石窟。
众所周知,宗教如果想要得到快速发展,被政治利用想必是最有效也最穩定的方式,就如同云冈石窟被成为云冈大佛的释迦牟尼座像,其脸上和脚上所镶嵌的黑色石头,就是根据北魏当时皇帝的模样和身体上的黑痣而制,而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亦是以武则天为蓝本制作而成的,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极为明显,就和古时候称皇帝为天子类似,将佛教与皇家仅仅的结合在了一起,统治者也希望自己作为佛的化身能够永远统治人间。
在北魏时期,佛像的表情往往都是较为明显的微笑,而这微笑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已然知道了一切,知道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難,知道了人们所承受的疾苦,即使在那战乱的年代也丝毫不会让他有任何的惊慌失措,反而展现出了那种蔑视人世间的纷乱争夺,展现出了属于“佛”应有的那份宁静、飘逸和睿智,也以此来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让人们可以在这动荡的人世间依然有着坚强的心。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出,虽然在衣着与姿态上有着不同,可北魏时期的佛像大多都有着一些古印度的风格,这说明着在北魏时期虽然佛教已经逐渐在中国扎下了根并本土化,可依然受着古印度方面的影响,但从侧面也表现出当时古印度的佛像造像艺术与我国传统的雕像艺术相融合,在受到古印度方面影响的同时,当时的工匠与艺术家也都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与理解,将之带入到佛像的建造之中。
随着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越来越久,中国文化强大的兼容性也逐渐将中国化和民族化的风格带入到了佛像的建造当中,逐渐的脱离了古印度佛像造型上的影响,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佛像的身体比例和各方面的问题也都得到了改善,也正是如此我国的佛像才看起来更为美观。例如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就基本已经彻底脱离了古印度的影响,彻底的被“中国风格”所影响,当然也不能排除掉卢舍那佛像是根据武则天所建造的原因,而同时因为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所造,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感觉佛并不是超脱自然的存在,并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灵,与此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武则天的存在,将武则天与传统意义上的神定义在了同一层次。大佛虽然粗略一看觉得很是一般,可是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大佛的面部虽然看起来较为简洁,可实际上却极为细腻,更多的体现出了我国工匠在佛像的雕刻之上追求大气的效果,衣着上看似简单的“几笔”却无形中衬托了大佛的面部,使大佛的面部看起来容光焕发;龙门石窟极南洞中力士的雕塑,佛像发达的胸肌与腹肌无一不表现着男性的阳刚之气,体现出了身为金刚力士的勇猛和力大无穷。在随后的佛像雕塑发展中,因为艺术家的加入,菩萨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以往严肃、端庄的菩萨像慢慢变得身材曼妙、婀娜多姿,再辅以华丽的装饰,俨然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菩萨形象,而更像是一个贵妇人一般,例如敦煌石窟中194窟的菩萨就是如此。
佛教在我国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尤其是在宋朝以前更是近乎于全民的信仰,所以随之带来的就是佛像雕塑的飞速发展,相比较现如今大多已经形成定式的佛像来说,反而是盛唐时期的佛像更为多样化,回看那个时期的佛像雕塑艺术,最终似乎将佛与人结合在了一起,带给人一种“人即是佛、佛即是人”的感觉,使佛不再高高在上、虚幻飘渺,而是如同走进了人间。然而本应当得到大肆发展的佛像雕塑艺术,却因为书画的风靡而走了下坡路,那近在眼前的辉煌反而成了佛像雕塑艺术最后的绝唱,不过书画的风靡在今天也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底蕴,也让我们看到了古时候人们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郭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教义对佛教绘画艺术影响[D].南昌大学,2013.
[2]张晓霞.唐代佛教造像中的世俗化及其现代启示[D].山西大学,2015.
[3]陈晨.印度为媒 西风东渐——佛教和中国雕塑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
作者简介:林志峰(1969.04.1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莆田,当前职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上塘珠宝玉石学院副院长,当前职称:中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观音佛像雕刻技术。
关键词:佛教历史;佛像雕塑;佛像雕塑的发展
在佛教初入中国的一百五十年里,东汉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东汉时期无论是文化、科技和军事都都有着显著的成就。我们熟知的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与浑天仪都是在这个时期,也正是在这个强盛的实力下,佛教进入了中国,在中国扎下了根。到目前为止,能够确定的东汉时期佛像似乎只有昭通东汉陶佛像和东汉晚期摇钱树佛像,有所不同的仅仅知识发型、胡须、衣领和项光之上,昭通东汉陶佛像无发髻、没有胡须、V型衣领和没有项光,而东汉晚期摇钱树佛像则是束着发髻、留有八字胡、圆领且有项光;而这两种佛像上相似之处就相对来说多了很多,都是穿着较为松垮的通肩大衣,且大衣上都勾勒出了较为密集的褶皱,与此同时,佛像也都是采用了坐姿,并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紧握衣角,双眼微闭与面带微笑则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一副慈祥的面孔,而且轻易就能看出所塑造出来的佛像并非我国人,而是带有浓郁的西域特殊。不过总的来说,从这些佛像的细致性上来看,想必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已经受到很大的重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十六国时期到隋朝以前,这动荡的几百年成了佛教发展的温床,在这段时期里人们因为受到战争的波及,迫切的需要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从而间接的促进了佛教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佛教的快速发展也同时促进了佛像雕塑艺术的快速发展,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也都是在这期间先后一百余年的时间里相继开始建造,而其中麦积山石窟更是直至清朝都在不断的开凿扩建着,可以说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中最为“长寿”的石窟。
众所周知,宗教如果想要得到快速发展,被政治利用想必是最有效也最穩定的方式,就如同云冈石窟被成为云冈大佛的释迦牟尼座像,其脸上和脚上所镶嵌的黑色石头,就是根据北魏当时皇帝的模样和身体上的黑痣而制,而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亦是以武则天为蓝本制作而成的,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极为明显,就和古时候称皇帝为天子类似,将佛教与皇家仅仅的结合在了一起,统治者也希望自己作为佛的化身能够永远统治人间。
在北魏时期,佛像的表情往往都是较为明显的微笑,而这微笑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已然知道了一切,知道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難,知道了人们所承受的疾苦,即使在那战乱的年代也丝毫不会让他有任何的惊慌失措,反而展现出了那种蔑视人世间的纷乱争夺,展现出了属于“佛”应有的那份宁静、飘逸和睿智,也以此来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让人们可以在这动荡的人世间依然有着坚强的心。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出,虽然在衣着与姿态上有着不同,可北魏时期的佛像大多都有着一些古印度的风格,这说明着在北魏时期虽然佛教已经逐渐在中国扎下了根并本土化,可依然受着古印度方面的影响,但从侧面也表现出当时古印度的佛像造像艺术与我国传统的雕像艺术相融合,在受到古印度方面影响的同时,当时的工匠与艺术家也都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与理解,将之带入到佛像的建造之中。
随着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越来越久,中国文化强大的兼容性也逐渐将中国化和民族化的风格带入到了佛像的建造当中,逐渐的脱离了古印度佛像造型上的影响,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佛像的身体比例和各方面的问题也都得到了改善,也正是如此我国的佛像才看起来更为美观。例如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就基本已经彻底脱离了古印度的影响,彻底的被“中国风格”所影响,当然也不能排除掉卢舍那佛像是根据武则天所建造的原因,而同时因为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所造,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感觉佛并不是超脱自然的存在,并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灵,与此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武则天的存在,将武则天与传统意义上的神定义在了同一层次。大佛虽然粗略一看觉得很是一般,可是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大佛的面部虽然看起来较为简洁,可实际上却极为细腻,更多的体现出了我国工匠在佛像的雕刻之上追求大气的效果,衣着上看似简单的“几笔”却无形中衬托了大佛的面部,使大佛的面部看起来容光焕发;龙门石窟极南洞中力士的雕塑,佛像发达的胸肌与腹肌无一不表现着男性的阳刚之气,体现出了身为金刚力士的勇猛和力大无穷。在随后的佛像雕塑发展中,因为艺术家的加入,菩萨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以往严肃、端庄的菩萨像慢慢变得身材曼妙、婀娜多姿,再辅以华丽的装饰,俨然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菩萨形象,而更像是一个贵妇人一般,例如敦煌石窟中194窟的菩萨就是如此。
佛教在我国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尤其是在宋朝以前更是近乎于全民的信仰,所以随之带来的就是佛像雕塑的飞速发展,相比较现如今大多已经形成定式的佛像来说,反而是盛唐时期的佛像更为多样化,回看那个时期的佛像雕塑艺术,最终似乎将佛与人结合在了一起,带给人一种“人即是佛、佛即是人”的感觉,使佛不再高高在上、虚幻飘渺,而是如同走进了人间。然而本应当得到大肆发展的佛像雕塑艺术,却因为书画的风靡而走了下坡路,那近在眼前的辉煌反而成了佛像雕塑艺术最后的绝唱,不过书画的风靡在今天也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底蕴,也让我们看到了古时候人们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郭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教义对佛教绘画艺术影响[D].南昌大学,2013.
[2]张晓霞.唐代佛教造像中的世俗化及其现代启示[D].山西大学,2015.
[3]陈晨.印度为媒 西风东渐——佛教和中国雕塑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
作者简介:林志峰(1969.04.1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莆田,当前职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上塘珠宝玉石学院副院长,当前职称:中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观音佛像雕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