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融合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82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是对常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一个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等特性,克服“满堂灌讲授法”的模式。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道德、法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尽量扬长避短,加强本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融合。与学生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潜心研究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主题及设计好具体的活动方案,细心辅导学习生参加探究活动。同时教师在确定主题时,应结合教材对探究的主题进行细化、优化,形成一个与教學内容相关的,与学生亲身经历相关、操作性强的话题,贯穿一节课教学的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比如: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少年有梦”为主题,可以通过开展“少年有梦”的演讲比赛或手抄报,黑板报比赛,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梦想”的名言警句、诗歌、散文、名人故事等,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少年有梦就有希望,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以及实现梦想的做法,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了课本知识,易于学生掌握和接受,并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因此通过老师细化、优化后的探究主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任务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实对于每一节课教材内容设置的问题探究,都属于任务型教学,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学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任务的布置上应该选择合理的时间、方式,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及时解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融入学生中去,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从而体现师生的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活动的最佳效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如:在以“青年志愿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去真正理解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知识学在课堂,用在行动。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观体验。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社会责任感以及志愿者知识讲授给学生,并介绍敬老院的相关情况,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敬老院相关人员的介绍,了解敬老院的社会功能,以及国家开设敬老院的意义。在活动参观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不仅领会了国家开设敬老院的社会功能,又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促进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
  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学会了待人接物,通过实验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教育的课堂,真正把该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开放的、综合的学习,把该学科的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学校走向社会,有由课堂走向生活,这样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有效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自觉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知识技能,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行程成和发展。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同的主题呈现的任务各具特色,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既然如此,老师就应该做一个换位思考,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做学生行动的参谋,把有效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课前课后经常性地询问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尝试分享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乐趣,积极主动要求加入学生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让学生在老师的参与下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智,进而养成团结协助的习惯。
  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来源于教材,而且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发现,围绕学生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提出问题。它与课本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区别,课本上所学的内容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学生活动的内容是根据生活场景和不同生活体验提出来的,而且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的有自然方面的问题,社会方面的问题,学生自身的问题以及文化方面的问题,有时也可能涉及到全球性问题,但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必须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然后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找准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这样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坚持“亲身实践,深度探究,自主发展”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智,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自己的责任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当代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三者的协调与沟通。在情感上提前准备,丰盈教师的情感世界,培植学生的情感因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文本上精心诠释。遵循教学规律,设计认知的小台阶;关注文本细节,捕捉情感的触发点;尊重儿童文化,铺设想象的大舞台。在充分的体验中,力求实现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共鸣,从而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关键词:激发情感诠释文本注重体验
期刊
近几年,“核心素养”一词成为教育的流行语,今天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我们关注的是,这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学过物理和没学过物理有什么差异?物理能留给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  关键词:核心素养翻转课堂颠倒课堂起源概念4276成长课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
期刊
多文本读写结合使学生的读写实现从课内到课外多角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获取概括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实现由阅读到写作的迁移、转化。多文本读写结合改变了学生长期以来没时间阅读,不会阅读,不会读写的现状,培养学生语文读写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语文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对选定的几篇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并通过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学生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能够营造出浓厚的团队
期刊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行,学科素养的考察将成为以后高考的命题方向。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学科素养的五大素养,分别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为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理解为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进行训练。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还能够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避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严重的挫伤,进而能够促进田径运动员长远发展。结合多年来高中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经验及规律,结合田径运动员的自身状况、项目的特点及个人兴趣爱好等进行了分析,在提高田径运动员训练水平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1)科学地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可以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是为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工作、学习还有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微课、慕课等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的方式盛行,可以说是近年来教学的一项比较大的创新,同時这一种学习方式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方式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同志这些年来一直提倡语文教师要教“真语文”,多次炮轰“假语文”。我且不论“真”、“假”,但看好王旭明的这么几句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和教研员,能够接受并支持语文回归到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上来;能够接受并认同语文的人文性,凝聚并体现在语文的工具性当中;语文的现代化不等于声、光、电并用,而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语文的现代化要坚持以语文
期刊
摘要:教师备课直接作用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对学生发展影响重大,是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在操作层面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小学教师备课中教案抄袭、应付检查、逃避备课任务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称之为备课问题。本文以金华市秋滨小学教师备课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查阅、随机访谈等方式发现了教师备课问题的诸多现状,比如直接抄袭优秀教案;上网下载成形教案;将备课与教案等同;依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给班主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班主任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予以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班级管理。  一、理念创  (1)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班级管理理念。班主任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爱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地有个性地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问问
期刊
对于初中数学提前自主预习一般是指上数学课之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对于刚刚升上初中的学生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而初中数学自主预习又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自主预习,尤其是语文课中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自主预习内容,比如自主预习字词,浏览课文等等。这对于其他的文科类都比较适合。而初中数学课则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操作课,课题学习,自学阅读等,但是有些课适合自主预习,有些类型的课则不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