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上,不少老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教师费尽心机,口干舌燥;学生卷掩愁容,搜索枯肠……经过长时间煎熬,文稿终于收上来了,可老师一看,都能把鼻子气歪了:有的故事荒诞离奇,前言不搭后语;有的篇幅短得可怜;稍微像样儿一点的多半是全盘“拿来”别人的成果……“作文难!”是不少语文老师共同的反映。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让我们从剖析传统的作文教学入手,分析其中的原因。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进度进行,学完一个单元后作一篇文章,文章的体裁、内容甚至中心思想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动笔前,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各个环节逐一指导。这样的模式对学生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应付考试,确实有帮助,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作文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到:“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可见,作者总是在受到外部世界的某种触动之后,内心受到的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感的波涛在胸中激荡,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时候才能创作出好作品的。可以说生活在先而创作在后,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和动力。小学生作文也是一种创作,当然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而传统的作文却人为地颠倒了生活和作文的顺序,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小学生并不缺乏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疏于观察,即使看到眼里,其感受和印象也不会保持太久。等到有作文课时,早已时过境迁,当时令他们激动不已的事早已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毫无印象了。于是作文课上只好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或者干脆抄一篇了事。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一点儿尝试,其中布置“随机作文”(这是笔者给它起的名字)取得了一点儿收获,现合盘托出,请同道品评。
所谓“随机作文”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或学生周围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文。我们要随时抓住生活的契机,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以真实的见闻、亲身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为习作的内容,这才是使生活真正成为教学之源。它选题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1、围绕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布置,如写“春游”、“野炊”、“运动会”、“大扫除”等。
2、密切关注大自然的变化适时布置,如“暴雨”、“第一场雪”、“花坛”等。
3、围绕课文内容布置,如学了《再见了,亲人》,要求学生想象“敌机来了”,大娘是如何抢救伤员而失去唯一的小孙孙的;学了《凡卡》,要求学生续写凡卡梦醒以后的情况;学习了《桂林山水》,要求学生仿照原文的写作特点写自己的校园等。
4、抓住学生周围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布置。
5、教师可有意地安排一些情境刺激学生,再布置作文。如我带的一个班中,总有个别学生不注意环境卫生,在教室里乱丢果皮纸屑。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请同学们落座后,我盯着地面巡视了一番。同学们都莫名其妙,瞪大眼睛盯着我。我面色冷峻,一语不发,把学生丢弃的果皮、纸屑、包装袋等都捡起来,放入教室里的垃圾箱里。我的行动使不少同学不好意思了,纷纷检查自己的脚下,教室很快变得干净多了。做完后,我马上布置了一篇《我脸红了》。
总之,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使二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我布置“随机作文”时遵循的总原则。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确实有不少好处。
1、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由于“随机作文”所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发生的情况,他们对此耳闻目睹,甚至对他们触动较大,产生了心灵震撼,萌发了表达的愿望,这时布置作文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学生爱写,完成较好。
2、有内容可写。面对文题,学生不必东拼西凑,编造故事了,更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3、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养成遇事认真分析的习惯。生活是作文无尽的宝藏,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发现并充分的利用它,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白白地在他们眼皮底下溜走!教师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闪即逝的现象或故事,引导他们去观察,帮助他们挖掘其深刻的蕴含,发现其中的价值,实际是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生活宝藏的金钥匙。
4、有利于学生养成平时练笔的习惯,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随机作文”是搞好作文教学的有力武器,使学生在情境体验的情况下,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表达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获得突破和提高。但是只有正确使用,才会使这件武器发挥最大的威力。我觉得在使用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随机作文”不是“随意作文”,教师不能随便心血来潮便突发奇想,任意安排,它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教师要在学期或学年初便对整个阶段的作文篇数、体裁、内容有一个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切忌“羊吃碰头草”。“随机”是相对的。
(2)“随机作文”不能取代每个单元的作文,只能是它的补充。要适当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3)教师的素质要提高。他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能力,机制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忌生搬硬套。
(4)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必不可少。“随机作文”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至于“怎么写”,仍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小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是容易看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条理性差。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教给他们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直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条理地转化成文字。
(5)篇幅可长可短,机动灵活。
(6)次数不宜过频。
以上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今把它整理成文字,奉献于同道者面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同道者对作文教学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让我们从剖析传统的作文教学入手,分析其中的原因。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进度进行,学完一个单元后作一篇文章,文章的体裁、内容甚至中心思想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动笔前,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各个环节逐一指导。这样的模式对学生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应付考试,确实有帮助,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作文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到:“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可见,作者总是在受到外部世界的某种触动之后,内心受到的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感的波涛在胸中激荡,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时候才能创作出好作品的。可以说生活在先而创作在后,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和动力。小学生作文也是一种创作,当然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而传统的作文却人为地颠倒了生活和作文的顺序,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小学生并不缺乏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疏于观察,即使看到眼里,其感受和印象也不会保持太久。等到有作文课时,早已时过境迁,当时令他们激动不已的事早已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毫无印象了。于是作文课上只好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或者干脆抄一篇了事。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一点儿尝试,其中布置“随机作文”(这是笔者给它起的名字)取得了一点儿收获,现合盘托出,请同道品评。
所谓“随机作文”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或学生周围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文。我们要随时抓住生活的契机,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以真实的见闻、亲身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为习作的内容,这才是使生活真正成为教学之源。它选题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1、围绕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布置,如写“春游”、“野炊”、“运动会”、“大扫除”等。
2、密切关注大自然的变化适时布置,如“暴雨”、“第一场雪”、“花坛”等。
3、围绕课文内容布置,如学了《再见了,亲人》,要求学生想象“敌机来了”,大娘是如何抢救伤员而失去唯一的小孙孙的;学了《凡卡》,要求学生续写凡卡梦醒以后的情况;学习了《桂林山水》,要求学生仿照原文的写作特点写自己的校园等。
4、抓住学生周围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布置。
5、教师可有意地安排一些情境刺激学生,再布置作文。如我带的一个班中,总有个别学生不注意环境卫生,在教室里乱丢果皮纸屑。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请同学们落座后,我盯着地面巡视了一番。同学们都莫名其妙,瞪大眼睛盯着我。我面色冷峻,一语不发,把学生丢弃的果皮、纸屑、包装袋等都捡起来,放入教室里的垃圾箱里。我的行动使不少同学不好意思了,纷纷检查自己的脚下,教室很快变得干净多了。做完后,我马上布置了一篇《我脸红了》。
总之,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使二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我布置“随机作文”时遵循的总原则。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确实有不少好处。
1、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由于“随机作文”所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发生的情况,他们对此耳闻目睹,甚至对他们触动较大,产生了心灵震撼,萌发了表达的愿望,这时布置作文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学生爱写,完成较好。
2、有内容可写。面对文题,学生不必东拼西凑,编造故事了,更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3、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养成遇事认真分析的习惯。生活是作文无尽的宝藏,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发现并充分的利用它,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白白地在他们眼皮底下溜走!教师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闪即逝的现象或故事,引导他们去观察,帮助他们挖掘其深刻的蕴含,发现其中的价值,实际是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生活宝藏的金钥匙。
4、有利于学生养成平时练笔的习惯,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随机作文”是搞好作文教学的有力武器,使学生在情境体验的情况下,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表达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获得突破和提高。但是只有正确使用,才会使这件武器发挥最大的威力。我觉得在使用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随机作文”不是“随意作文”,教师不能随便心血来潮便突发奇想,任意安排,它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教师要在学期或学年初便对整个阶段的作文篇数、体裁、内容有一个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切忌“羊吃碰头草”。“随机”是相对的。
(2)“随机作文”不能取代每个单元的作文,只能是它的补充。要适当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3)教师的素质要提高。他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能力,机制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忌生搬硬套。
(4)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必不可少。“随机作文”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至于“怎么写”,仍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小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是容易看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条理性差。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教给他们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直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条理地转化成文字。
(5)篇幅可长可短,机动灵活。
(6)次数不宜过频。
以上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今把它整理成文字,奉献于同道者面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同道者对作文教学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