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激发课前预习兴趣、点燃课堂学习热情,养成课后学习反思这一学习全过程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中语文学习。
【关键词】激发兴趣;点燃热情;学习反思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掌握知识,却从根本上漠视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据此,笔者尝试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的改进入手,打破以教师、课堂及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主线的新的学习方式。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情感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课前的预习兴趣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步骤,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但至今在语文学习中对预习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这是语文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之前要备课,学生上课学习之前当然也要有充分的准备。据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新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并将预习活动规范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主动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乐于预习的热情呢?首先,要改变通常的做法,把俗称的“预习本”改名为“耕读录”,鼓励每一位同学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耕读录”漂亮起来,与众不同,富有个性。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一新鲜提法与做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预习。其次,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积累有关的生字词以及自认为精彩的语汇;查找有关的资料;找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自疑自答等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前熟悉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还主动发现疑难问题,拓展有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主动参与预习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从容不迫,主动地听讲,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点燃课堂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上面,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只是同化,学习成了单纯地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禁锢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在《教学理论的建构》一书中,很好地表达了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念:“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习如何思维;教他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据此,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走进课本,独立阅读、探究文本。在走进课本、探究文本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自读的步骤和方法,并要求在“耕读录”做好读书笔记,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强化语文自读能力和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现代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突出对知识的发现和研究。问题意识不仅能体现思维个体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同样可以反映出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陶行之先生在一首诗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笔者以为要点燃课堂的学习热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凸现问题意识,在“有疑”处深掘,在“无疑”处质疑。例如学习《故都的秋》时设计“我阅读,我快乐,我向老师提问题。”的环节,这种有趣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点燃了课堂活动的热情。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又经过一番阅读感悟,分别提出:1.文中第三段写道:“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作者为什么说天色是碧绿的呢?2.文中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为什么说在中国北方才能将秋味感受到底,其它地方就不行了呢?3.作者对北国的秋如此热爱源于什么?4.本文写的是“故都的秋”,可为什么要在文中写北平人念错字?5.第一段“……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就只是想尝一尝秋味吗?6.既然北国的秋是“悲凉”的,为什么还会喜欢呢?7.秋天总给人以悲凉的感觉,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问题”的大量出现无疑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使得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以充分的调动与发挥。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学生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锻炼了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学习时,学习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一直以来语文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通过讲来“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听来学习知识,解除疑难。现代教学论则改变了这种认识,主张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不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对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因此,笔者在质疑环节后,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足够的的时间进行阅读、分析、讨论。例如:欣赏《荷塘月色》时,有同学质疑道:“作者正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时,怎么就‘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有的说:“上文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就想起江南的热闹场面呀。”有的说:“江南是我的故乡。”有的说:“因为看着这么美的荷塘,就有唱歌的冲动,就想唱歌,就想起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五花八门的答案,虽然与我的预设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的还显简单幼稚。但从他们的讨论、交流中,我很欣喜地发现我的学生大多已能从等待老师给标准答案的陋习中摆脱出来,能自觉走进文本,个性解读文本,甚至能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走进作者的心灵,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学生在主动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活动中有的放矢地进行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质疑问难,不仅能愉快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并提高他们作为学生主体的各种能力。
三、养成课后的学习反思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同理,笔者以为,不仅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学生也很有必要进行学习反思。
笔者指导学生在每节课后或每篇课文、每个单元后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或学习感悟、学习体验、学习收获等进行反思,并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在“耕读录”中,这样既达到反思的目的,又提高了写作水平,效果很好。
从激发兴趣,点燃热情,学习反思这一系列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逐步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的“疑难自能决,是非能自辨,高精能自探”的境界,那么学生就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激发兴趣;点燃热情;学习反思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掌握知识,却从根本上漠视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据此,笔者尝试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的改进入手,打破以教师、课堂及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主线的新的学习方式。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情感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课前的预习兴趣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步骤,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但至今在语文学习中对预习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这是语文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之前要备课,学生上课学习之前当然也要有充分的准备。据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新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并将预习活动规范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主动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乐于预习的热情呢?首先,要改变通常的做法,把俗称的“预习本”改名为“耕读录”,鼓励每一位同学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耕读录”漂亮起来,与众不同,富有个性。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一新鲜提法与做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预习。其次,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积累有关的生字词以及自认为精彩的语汇;查找有关的资料;找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自疑自答等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前熟悉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还主动发现疑难问题,拓展有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主动参与预习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从容不迫,主动地听讲,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点燃课堂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上面,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只是同化,学习成了单纯地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禁锢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在《教学理论的建构》一书中,很好地表达了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念:“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习如何思维;教他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据此,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走进课本,独立阅读、探究文本。在走进课本、探究文本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自读的步骤和方法,并要求在“耕读录”做好读书笔记,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强化语文自读能力和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现代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突出对知识的发现和研究。问题意识不仅能体现思维个体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同样可以反映出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陶行之先生在一首诗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笔者以为要点燃课堂的学习热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凸现问题意识,在“有疑”处深掘,在“无疑”处质疑。例如学习《故都的秋》时设计“我阅读,我快乐,我向老师提问题。”的环节,这种有趣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点燃了课堂活动的热情。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又经过一番阅读感悟,分别提出:1.文中第三段写道:“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作者为什么说天色是碧绿的呢?2.文中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为什么说在中国北方才能将秋味感受到底,其它地方就不行了呢?3.作者对北国的秋如此热爱源于什么?4.本文写的是“故都的秋”,可为什么要在文中写北平人念错字?5.第一段“……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就只是想尝一尝秋味吗?6.既然北国的秋是“悲凉”的,为什么还会喜欢呢?7.秋天总给人以悲凉的感觉,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问题”的大量出现无疑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使得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以充分的调动与发挥。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学生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锻炼了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学习时,学习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一直以来语文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通过讲来“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听来学习知识,解除疑难。现代教学论则改变了这种认识,主张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不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对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因此,笔者在质疑环节后,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足够的的时间进行阅读、分析、讨论。例如:欣赏《荷塘月色》时,有同学质疑道:“作者正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时,怎么就‘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有的说:“上文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就想起江南的热闹场面呀。”有的说:“江南是我的故乡。”有的说:“因为看着这么美的荷塘,就有唱歌的冲动,就想唱歌,就想起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五花八门的答案,虽然与我的预设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的还显简单幼稚。但从他们的讨论、交流中,我很欣喜地发现我的学生大多已能从等待老师给标准答案的陋习中摆脱出来,能自觉走进文本,个性解读文本,甚至能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走进作者的心灵,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学生在主动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活动中有的放矢地进行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质疑问难,不仅能愉快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并提高他们作为学生主体的各种能力。
三、养成课后的学习反思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同理,笔者以为,不仅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学生也很有必要进行学习反思。
笔者指导学生在每节课后或每篇课文、每个单元后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或学习感悟、学习体验、学习收获等进行反思,并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在“耕读录”中,这样既达到反思的目的,又提高了写作水平,效果很好。
从激发兴趣,点燃热情,学习反思这一系列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逐步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的“疑难自能决,是非能自辨,高精能自探”的境界,那么学生就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