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物教学中创新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力,促进生物课程的创新化改革是当前生物学科新课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实例探究的方式,就如何培养创新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创新力 学习兴趣 新课改
  在新课程改革中,创新力的培养已经被视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如今各个学科都努力在各方面采取各类革新举措,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学生有天然亲缘关系的学科,学生的衣食住行,周围环境中的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等等,人们各种每天接触的东西都与生物学科有关,生物学科的这些特点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包括创新力。抓住优势,将创新力的培养有机渗入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在这个改革创新的大潮中异常关键。
  一、以兴趣为触发点培养创新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力必须建立在高度自觉性的心理基础之上,在学习过程中,高度自觉性的动力来自哪里呢?当然就是兴趣。只有在兴趣参与下,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呈现出主动态势,在兴趣的触发之下再来谈创新,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将一些看似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如,在讲到渗透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家里腌咸菜时的情景:将白菜放在盐水中一会儿就变软,并且会有水渗出的情景,而再将白菜放入清水里,过一会儿又会重新变硬;在讲到“免疫”的知识时,可以将它与学生小时候进行的疫苗注射联系起来。另外,可以将生物知识同一些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跟学生聊一聊克隆人的问题、日本的核泄漏问题等,将话题引出课本以外,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些都是创新力形成的有利温床。
  二、以情境创设为途径培养创新力
  生物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提炼概括得来的,在上课时,如果教师直接照本宣读,则不仅会让上课内容显得干巴巴的毫无生气,而且少了情景依托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困难重重。因此,在生物课堂上,积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将知识置于情境之中,利用学生对情境的感受性和认知经验辅助知识的理解,这样会显著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创新力当然也会在此过程中有长足进步。利用多媒体渲染画面情景,用各种游戏活动营造实践情景等都是不错的手段。通过五花八门的情境创设途径,可以让生物知识还原出本来的原始面貌,让生物知识变得更鲜活有趣,在多种多样的情景实践下,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提高,创新力当然也会得到有效锻炼。
  三、以实验为窗口培养创新力
  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培养创新力的众多举措中,当然少不了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培养创新力:第一,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实验准备环节中。在以往开展实验活动前,实验准备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单独完成的,但事实上,实验准备工作也是实验活动的一部分。在准备工作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活动,例如,在检测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准备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苹果汁、豆浆、显微镜等[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试剂和器材,这样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接下来实验过程中的创新创造条件;第二,积极改进验证性实验。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是通过进行重复性实验验证已知实验结果,最终达到巩固知识基础和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而验证性的实验,它自身的特点就制约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创新力的培养。因此,在面对这类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对实验进行适当改进,努力给学生留有一些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对实验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探讨是否有其他实验方法。例如,在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验证性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除了洋葱表皮细胞,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这个实验?如果实验用的溶液浓度发生了改变,细胞的失水现象会不会也发生改变?类似这样的实验核心问题,教师将他们拿出来供学生思考,就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其他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创新的可能;第三,适当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探究性实验在创新力的培养上具有很多优势,这是因为,这类实验更能体现出实验者的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创新力形成的基础。增加探究实验比例,以增加学生实验创新的机会,这是提高创新力的有效方式。
  四、以课外活动为支撑培养创新力
  与课堂环境相比,课外环境更开阔,在课外,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现象,获取更多信息,这样一来,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而创新也会在活跃的思考中更容易迸发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深入现实,接触更多活生生的生活现象,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强大动力。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十分贴近的学科,这就为生物课堂搬到课外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根的背地性、根茎的向地性等,这些实验条件要求不高,实验材料简单的实验都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探究的主题。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干预会更少,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独立性会更强,这些都更有利于创新力的提高。
  创新力是一种核心综合能力,创新力的提升背后是多种能力共同提高的结果,反过来看,创新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创新力的培养,尤其是面对生物这样一门在创新力培养上有诸多优势的学科,教师更要花心思进行设计,通过多个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实现创新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鹤.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唐玲.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王仁君.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2(30).
  [4]王俊华.高中生物课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4).
  [5]杨春辉.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其他文献
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制度是土地产权制度中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土地的经济权利还是存在的,规划制度的使用保障了土地发展权的实行,发展权的权利由规划的总体方向和进程进行确
摘 要: 为了让学困生能够有所提高,激发其物理学习兴趣,文章认为:教学过程离不开激励策略的应用,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付出耐心而且要有感情的投入。师生互动,师生交流,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困生成因 转化策略  我在山区中学任教多年,对山区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多年观察和研究。山区物理学困生人数众多,成因复杂,就此状况写出见解和应对策略。  一、初中学困生的成因  (一)外部原因。  1
要想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民族战略发展目标,就不能仅仅是改善、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必须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这样才
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就是建筑工程,而建筑工程的特点是规模大、工期长且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财务上有较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风险、拖欠工程款风险以及大额垫资风险
摘 要: “微课”作为新课程教育领域新的宠儿,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针对性、重现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其本质就是以视频为载体,在授课过程中围绕某一问题或观点,对教学内容和情景的展现。作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课堂导入、化学实验、知识难点突破等诸多教学环节,大胆尝试运用“微课”这一崭新的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
一、引言rn在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我国财政部长项怀诚明确宣布,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事隔不久,在1999年3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学习中兴趣是最关键的“催化剂”,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兴趣必不可少的前提。作者在前人总结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谈了激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初中生 化学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化学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并充当着学习化学的“催化剂”。可是,
电梯的震动现象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同时还会出现“嗡嗡”的声音.在电梯实际运行中引发振动与声音的因素有多种,但是这种振动会对乘坐电梯之人形成一定的危害,假如电梯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以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地区军民抗战为背景,描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不惧牺牲,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河北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该剧音乐的地域
摘 要: 目前,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的标准,这就要求学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中生物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人们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者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课学习质量,从生物课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总结出新的教学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新课程教学 现状 对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