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提升人才素质的关键。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建立教育思想体系的一种走向,是促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做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着实大胆地进行创新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创新;现状;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1、过分注重升学率。把提高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彰显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现实中很多小学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却违背了这个初衷。很多学校虽然灵活采用了很多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虽然说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习的目的是提高素质,素质并不等同于学习成绩,更不等同于升学率。如此与创新教育背道而驰的目的,能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做好吗?
2、传统教学手段模式不当。我国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依照传统教学模式来看,缺乏对新知识的探讨和思考.在这种教学培养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抑制了他们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多方位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在直观性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然而在许多小学里,仍然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训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仍然难在小学课堂上争得一席之地。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绞尽脑汁的应付各种考试,而各种计算机教学浪费时间。而少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师,也在“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难成气候。
3、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足
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目标单一,只重视升学和分数,教学内容则偏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知识,学校为了达到教学评估目标,教师则成为提高学生分数的“铸造品”.另外,部分教师由于多年教学经验,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应试教育教学,不注重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实行讲授法、记忆法、练习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及其不利的.然而,不少教师虽然意识到需要创新,但是由于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同时又担心创新教育实施的不系统、不全面,完成不了制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了他们在教学创新上只能力不从心,望而却步.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心理态度,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评价奖励优等生而忽视批判差等生,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观念都抑制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动脑性,不利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二、提升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途径
1、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要实施创新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 ,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首先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着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改革过于“大一统”的教学制度,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重视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使他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再次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和有效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既说明了发现疑问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质疑问难。韩愈在《师说》中视“解惑”与“传道”、“授业”并重,足见古代为师者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的。古人尚已认识,作为当代的我们不更应该认识并执行吗?但审视现代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几例?他们或认为学生太小,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是担心学生提问会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原定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是小学生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会令自己手足无措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确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和课堂开放观,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发展思维,增强求知欲望、阅读能力,锻炼培养创造能力。
3、构建文化学习空間,引导学生懂得选择,走出人生的最佳路径对于学生的发展,文化空间的创设是很重要的,有时这种文化空间就是创造性的外物化。杨振宁博士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以为自己人文素养的形成很重要是得益于随机性阅读,这种随机性阅读其实就是选择性学习,是以具体的时间为背景的。所以,对学生的发展,文化空间的创设是也是必要的,而如果教师用题战术、加班加点把学生
的生活空间、生命空间都填满了,实质上他是在胡乱之中把自己也填进去了,他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他的生命力,他的创造力也可能就被自己统统扼杀了,使自己成为扼学生灵气和活力的殉葬品。创设文化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让学生在主动的自由的心境下去选择、去学习、去探觅、去发展,找到他成长的最佳路径。这肯定是一种科学的策略。
4、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一是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来改进教学,如建立校园网,连结全世界,把整个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资源库;二是用开放的思想,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文化,不仅注重挖掘校园历史中的文化积淀,而且注重吸纳一切有用的观念和思想,造就独特的教学文化。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创新;现状;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1、过分注重升学率。把提高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彰显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现实中很多小学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却违背了这个初衷。很多学校虽然灵活采用了很多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虽然说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习的目的是提高素质,素质并不等同于学习成绩,更不等同于升学率。如此与创新教育背道而驰的目的,能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做好吗?
2、传统教学手段模式不当。我国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依照传统教学模式来看,缺乏对新知识的探讨和思考.在这种教学培养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抑制了他们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多方位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在直观性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然而在许多小学里,仍然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训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仍然难在小学课堂上争得一席之地。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绞尽脑汁的应付各种考试,而各种计算机教学浪费时间。而少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师,也在“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难成气候。
3、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足
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目标单一,只重视升学和分数,教学内容则偏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知识,学校为了达到教学评估目标,教师则成为提高学生分数的“铸造品”.另外,部分教师由于多年教学经验,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应试教育教学,不注重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实行讲授法、记忆法、练习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及其不利的.然而,不少教师虽然意识到需要创新,但是由于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同时又担心创新教育实施的不系统、不全面,完成不了制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了他们在教学创新上只能力不从心,望而却步.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心理态度,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评价奖励优等生而忽视批判差等生,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观念都抑制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动脑性,不利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二、提升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途径
1、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要实施创新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 ,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首先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着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改革过于“大一统”的教学制度,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重视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使他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再次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和有效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既说明了发现疑问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质疑问难。韩愈在《师说》中视“解惑”与“传道”、“授业”并重,足见古代为师者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的。古人尚已认识,作为当代的我们不更应该认识并执行吗?但审视现代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几例?他们或认为学生太小,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是担心学生提问会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原定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是小学生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会令自己手足无措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确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和课堂开放观,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发展思维,增强求知欲望、阅读能力,锻炼培养创造能力。
3、构建文化学习空間,引导学生懂得选择,走出人生的最佳路径对于学生的发展,文化空间的创设是很重要的,有时这种文化空间就是创造性的外物化。杨振宁博士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以为自己人文素养的形成很重要是得益于随机性阅读,这种随机性阅读其实就是选择性学习,是以具体的时间为背景的。所以,对学生的发展,文化空间的创设是也是必要的,而如果教师用题战术、加班加点把学生
的生活空间、生命空间都填满了,实质上他是在胡乱之中把自己也填进去了,他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他的生命力,他的创造力也可能就被自己统统扼杀了,使自己成为扼学生灵气和活力的殉葬品。创设文化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让学生在主动的自由的心境下去选择、去学习、去探觅、去发展,找到他成长的最佳路径。这肯定是一种科学的策略。
4、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一是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来改进教学,如建立校园网,连结全世界,把整个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资源库;二是用开放的思想,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文化,不仅注重挖掘校园历史中的文化积淀,而且注重吸纳一切有用的观念和思想,造就独特的教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