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如是》是孙琇的专著。书名看起来浅显,却蕴含着深刻的编辑人生哲理。如是,就是规律;如是,就是真理。“编辑如是”,是作者几十年编辑《编辑之友》得来的切身感悟。
那么,孙琇的“如是”是什么样的呢?
1 视野与识见
刊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导向性。《编辑之友》是给办刊人看的,它的读者又是其他刊物的编者,因此,《编辑之友》的导向性,又间接地影响其他刊物的导向性。作为《编辑之友》的掌门人,孙琇深谙:“以其昏昏”,是难以“使人昭昭”的。要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主编必须有学科视野,有理论自觉,有实践思考。
孙琇的学科视野,集中表现在对编辑、出版理论的探索上。他在《当代中国的出版研究》《编辑学研究二十年之回顾》《编辑出版研究一二三》《建立编辑学概念体系随想》等文章中,对编辑学、出版学学科发展情况做了宏观评述。在孙琇看来,学科建立有五个层次、两个标志。五个层次是:“第一,本学科领域内的事实和经验;第二,揭示本学科研究对象本质的概念系统;第三,本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第四,从已有知识上提出的假说、一般原理、原则和定律;第五,高度概括与系统化的结论”(p120[1])。 两个标志是:“其一是该学科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其二是研究课题基本固定,研究方法基本形成和成熟,并有其学术自主性。”(p140)针对编辑学学科而言,概念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2)一般概念;(3)术语;(4)以上三者的逻辑结构,即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153)。因之,他提出编辑学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理沿用概念;(2)创造新的概念;(3)移植别科概念(p155),他指出出版学研究的三点不足(p123),编辑学研究的五个问题(p133—134),提出研究编辑规律时,要进行多方位思考,尤其要多从反方面拷问自己的理论是否无懈可击。他还对编辑学、出版学的研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问题要真,二是基础要实,三是探究要深(p143—147)。这些理论探索,显示了作者自觉的学科意识和理论素养。
针对当前的出版改革和实践,孙琇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培育和建立出版市场体系的战略思索》一文中,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出版体制的基本框架,应包括建立市场体系、完善调控体系、确立法律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三者之中,出版市场体系是核心,是难点,也是与出版单位及出版从业人员关系最密切的三点”(p176)。在《出版集团化的“冷”与“实”》中,提醒人们要冷静思考,“现在该强调的是‘冷’与‘实’两个字。……造舆论是必要的,但一哄而起却不可取”(p188)。在他看来,集团化未必能使改革深入,而关键在于出版业必须转成完全意义的企业。
为了更好地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孙琇采取访谈的形式,请于友先、刘杲、邵益文、梁衡等编辑界、出版界的闻人,阐述对出版改革与管理、编辑史出版史、学科建设以及报刊整顿、产业化运作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看法。本书“聆听篇”就是这些方面的内容。受访者的那些纵观全局、高屋建瓴的概括和切中肯綮的分析,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2 务实与创新
1985年孙琇参与《编辑之友》创办,离开八九年之后,1994年他受命重回《编辑之友》主持工作。与当时一般地方刊物“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目标不同,他分析了形势,根据读者群的变化,提出了《编辑之友》“面向全国,照顾本地”的方针,确立了“保持全国水平,保持学术层次,贴近编辑实际,贴近出版实际”的定位目标(p67)。他说:“我们不能放弃编辑基本理论的探索,但是我们更应着力于出版现实对策的研究,因为后者与出版界实际工作者关系更大。我们赞美理论研究的务实态度,也希望在我们这份刊物上体现一些务实精神,那就是从中国出版业面临的现实出发,讲真情况,摆实道理”(p86),“编辑出版研究应该从讲实话讲真话开始。如果一切只是空讲道理……那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也失去了办这种刊物的意义”(p87)。他非常赞赏邹韬奋的话:“要造成刊物的个性和特色,非要有创造精神不可”,“办刊要肯思考,要能形成自己的理念,这是刊物主编者最重要的素养之一”(p87)。
孙琇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时有创见的火花。他利用参加各种编辑研究学术活动和接触出版界各路精英的机会,不断从他们那里“偷”取知识、见解,从中悟出自己的“道道”,进而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刘杲提出“图书编辑的最高追求是推出传世之作”,孙琇由此推及“期刊编辑的最高追求又该是什么?”他认为,“期刊编辑,尤其是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最高追求是推出‘领世之作’,即努力编出在一个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处于最前沿的研究成果”(p267)。
再比如,一度“意识”一词蹿红,关于编辑应有的意识,林林总总出现了一大堆,诸如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市场意识、读者意识,等等,他认为这些提法太普通了,具体到期刊编辑就显得稍远了些,也空了些。他结合期刊编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条,即空间意识、平台意识和形象意识(p268)。对于空间意识,他又作了进一步阐释:“作为基本同质的期刊又要在理念上、行为上、方向上与它们有所不同,加大不同、扩大区别,从而寻求优势、占据优势,占领一些它们没有进入或进入不足的市场,在发行量上就容易高出一截”(p269)。
对于“三审制”,孙琇从现状、本原、讨论、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他说:“在出版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三审制’是从苏联学来的一套做法,而它的本质只是‘官本位’的体现,根本不符合出版规律;再查查历史资料,更发现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审制’已经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原意相去甚远。”(p276)孙琇认为,“三审制”不是不可采用,但对照现在的实际,似乎应该做些改进,而改进的要点,似乎应该是:一、明确资格、标准、责任;二、变革组织方式(p215)。即使在编辑界最高领导者主持的会议上,他也能直言不讳地阐述对“三审制”的看法,并在他主持的《编辑之友》上集中刊发一组关于“三审制”的文章(p217)。 关于核心期刊,由于多年来一些单位、机构在职称评定中,要求必须有一定篇数的论文发表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导致“核心期刊”价码陡增,有的刊物一篇文章的版面费竟高达万元,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孙琇在主持《编辑之友》期间,曾多次在多种场合表示对“核心期刊”之类的评价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他赞赏《南通大学学报》主编钱荣贵对“核心期刊”的批评(p82)。
关于收摘率,孙琇说:“收摘率是刊物水平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全面的。因收摘率高些就认为刊物办得不错,则太缺乏自知之明了(p80)。他指出“论文发表后被转载、摘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论文引起了社会反映,用于出版界惯用的概念,就是有了社会效益。但这种效益也如同物理学中的虚像,并不就代表论文的真实价值。眼下的收摘率,也只是短期的热闹而已……所以对收摘率之类,还是既肯定又不必太看重为好”(p81)。
关于学报,孙琇指出,现在办得像期刊的学报不少,但办得不像期刊的也不少。在形式上,有的学报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在内容上,不少学报的“学术性”正被“职称性”所取代。充斥于学报上的是越来越多为评职称而写、为评职称而发的“泡沫论文”。这类论文于学术进步,实在意义不大(p195—196)。
关于社办期刊,孙琇说,要为社办期刊提供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关键在局,根本在社。社局两级“动”不起来,“热”不起来,社办期刊就“办”不起来,“立”不起来(p206)。
孙琇对“三审制”“核心期刊”“收摘率”“学报”“社办期刊”等问题上的观点,既务实又有新见,在编辑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对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一些问题,有启发作用。
3 读者的良师与益友
孙琇高度重视读者,把读者视为办刊的基础。他说:“出版离不开作者,离不开编辑,离不开这个那个,但最基本的是离不开读者。没有读者,出版物流通的基础就消失了。”(p218)“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份刊(《编辑之友》)的发行量居全国同类刊物之首,全凭了读者捧场。”(p84-85)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琇全心全意依靠读者,想方设法帮助读者,满腔热情服务读者。读者对刊物误期提出意见,他写出《抱愧读者》(p70);读者对刊物的差错提出批评,他写出《深鞠一躬》(p83)。他把自己多年的办刊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读者。《编辑之友》的读者,与一般刊物的读者不同,即他们又都是其他刊物的编者。他告诉这些特殊的读者——编辑同仁们如何选稿,如何改稿,如何修炼基本功。
在《选稿四弃》中,他说,编刊先要选稿,选稿不外乎看内容也看形式,具体点就是论述什么题目和论述得如何。他认为,综览型、通用型、例证型、教材型的稿子都应该舍弃(p91—92)。在《选稿四取》中,他又提出了选取稿件的四条标准,即新、实、深、耐,并对这四字标准逐一加以阐释(p93—95)。
在《编辑改稿,有规律可“寻”》中,他提出了改稿三原则:第一条,不能不改,尽量不改;第二条,改对不改好;第三条,保留原意,保留原味。他指出,稿件中常常出现观点不适宜、深度不到位、表达不规范、语法有错误、篇幅过于长等问题,因此,不能不改。但又必须注意“尽量不改”。这样做最根本的是防止改错(p248)。他特意引用巴金的名言:“要小心哪,你改别人的文章,即使改对了九十八处,你改错了两处,那就是犯了错误。”(p249) 在《站在地上的回应——再谈编辑改稿及其他》中,他又引用了老出版家陈原的话:“一个合格的编辑,绝不轻易改动人家的文稿——尤其不轻易改变作家习惯的语言文字用法。但是一个合格的编辑知道,他必须改正文稿中偶尔写错的、用错的字或词,他必须坚决改正原稿中的一切笔误或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
在《戏说编辑功夫》中,他把编辑的基本功概括为“偷、仿、悟、达”四个字。所谓“偷”,就是要善于留心别人的高见、高招,自行揣摩;所谓“仿”,就是善于模仿、仿照,这是创新的基础;所谓“悟”,就是善于从实践中悟出一些道道来,这对成为一个合格编辑乃至好编辑至关重要。所谓“达”,就是编辑要有健康的心灵(p227—231)。
《编辑之友》上刊发的许多好文章,都是广大年轻编辑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的极好教材。一些读者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也有了一些切身体会,逐渐悟出了一些道道,于是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孙琇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发表机会,如在刊物上开辟《自题小像》专栏,就是推出新人的一种举措(p76)。李祥洲就是从给《自题小像》投稿开始他的写作的。他在《我的编辑朋友:孙琇》中说:“我特别感谢孙老师帮助我把这块砖头(指《试论科技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抛了出去,更感谢孙老师扶持我这个无名小卒,是他给了我勇气和信心。”(p295)南开大学编辑专业的学生李欣写了一篇1.3万字的长文章《从选题竞争到价格竞争:论我国出版社的现状及发展》。她的导师赵航教授担心该文题目太大,字数太多,难以被《编辑之友》接受,而孙琇不但全文照发,还加了编者按。该文引起了原新闻出版署署长的高度关注。赵航在《啊,我的编辑老师们》中不无感慨地说:“就凭这一点,我就敬佩老孙,他的学识,他的犀利,他的能量,他的魄力统统都表现出来。是脚手架,但更是钢筋,我这么想,是你们——这一批批中国出版界的编辑们,在搭建着我们、支撑着我们。”(p290)孙琇推出新人最突出的代表当是任火。《编辑之友》作为双月刊,两年内连续发表了任火11篇编辑论系列文章。当任火担心这样是否会引起别人议论时,孙琇却说:“没关系,连着推!”2009年10月,任火被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河北省获此殊荣的仅任火1人)。如果把任火比作千里马,那么孙琇就是编辑界的伯乐。
4 结 语
在《编辑如是》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以自己的努力,借别人的作品为世界留下一丝痕迹,编辑,如此而已。”这是孙琇对本书的书名诠释和内容概括,也是对他本人编辑生涯的凝炼总结。虽然只有27个字,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没有穷尽的。
(《编辑如是》,孙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297页,定价39.0元。)
注 释
[1] 文中所标页码均出自孙琇. 编辑如是[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收稿日期:2015-02-03)
那么,孙琇的“如是”是什么样的呢?
1 视野与识见
刊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导向性。《编辑之友》是给办刊人看的,它的读者又是其他刊物的编者,因此,《编辑之友》的导向性,又间接地影响其他刊物的导向性。作为《编辑之友》的掌门人,孙琇深谙:“以其昏昏”,是难以“使人昭昭”的。要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主编必须有学科视野,有理论自觉,有实践思考。
孙琇的学科视野,集中表现在对编辑、出版理论的探索上。他在《当代中国的出版研究》《编辑学研究二十年之回顾》《编辑出版研究一二三》《建立编辑学概念体系随想》等文章中,对编辑学、出版学学科发展情况做了宏观评述。在孙琇看来,学科建立有五个层次、两个标志。五个层次是:“第一,本学科领域内的事实和经验;第二,揭示本学科研究对象本质的概念系统;第三,本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第四,从已有知识上提出的假说、一般原理、原则和定律;第五,高度概括与系统化的结论”(p120[1])。 两个标志是:“其一是该学科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其二是研究课题基本固定,研究方法基本形成和成熟,并有其学术自主性。”(p140)针对编辑学学科而言,概念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2)一般概念;(3)术语;(4)以上三者的逻辑结构,即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153)。因之,他提出编辑学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理沿用概念;(2)创造新的概念;(3)移植别科概念(p155),他指出出版学研究的三点不足(p123),编辑学研究的五个问题(p133—134),提出研究编辑规律时,要进行多方位思考,尤其要多从反方面拷问自己的理论是否无懈可击。他还对编辑学、出版学的研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问题要真,二是基础要实,三是探究要深(p143—147)。这些理论探索,显示了作者自觉的学科意识和理论素养。
针对当前的出版改革和实践,孙琇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培育和建立出版市场体系的战略思索》一文中,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出版体制的基本框架,应包括建立市场体系、完善调控体系、确立法律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三者之中,出版市场体系是核心,是难点,也是与出版单位及出版从业人员关系最密切的三点”(p176)。在《出版集团化的“冷”与“实”》中,提醒人们要冷静思考,“现在该强调的是‘冷’与‘实’两个字。……造舆论是必要的,但一哄而起却不可取”(p188)。在他看来,集团化未必能使改革深入,而关键在于出版业必须转成完全意义的企业。
为了更好地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孙琇采取访谈的形式,请于友先、刘杲、邵益文、梁衡等编辑界、出版界的闻人,阐述对出版改革与管理、编辑史出版史、学科建设以及报刊整顿、产业化运作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看法。本书“聆听篇”就是这些方面的内容。受访者的那些纵观全局、高屋建瓴的概括和切中肯綮的分析,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2 务实与创新
1985年孙琇参与《编辑之友》创办,离开八九年之后,1994年他受命重回《编辑之友》主持工作。与当时一般地方刊物“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目标不同,他分析了形势,根据读者群的变化,提出了《编辑之友》“面向全国,照顾本地”的方针,确立了“保持全国水平,保持学术层次,贴近编辑实际,贴近出版实际”的定位目标(p67)。他说:“我们不能放弃编辑基本理论的探索,但是我们更应着力于出版现实对策的研究,因为后者与出版界实际工作者关系更大。我们赞美理论研究的务实态度,也希望在我们这份刊物上体现一些务实精神,那就是从中国出版业面临的现实出发,讲真情况,摆实道理”(p86),“编辑出版研究应该从讲实话讲真话开始。如果一切只是空讲道理……那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也失去了办这种刊物的意义”(p87)。他非常赞赏邹韬奋的话:“要造成刊物的个性和特色,非要有创造精神不可”,“办刊要肯思考,要能形成自己的理念,这是刊物主编者最重要的素养之一”(p87)。
孙琇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时有创见的火花。他利用参加各种编辑研究学术活动和接触出版界各路精英的机会,不断从他们那里“偷”取知识、见解,从中悟出自己的“道道”,进而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刘杲提出“图书编辑的最高追求是推出传世之作”,孙琇由此推及“期刊编辑的最高追求又该是什么?”他认为,“期刊编辑,尤其是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最高追求是推出‘领世之作’,即努力编出在一个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处于最前沿的研究成果”(p267)。
再比如,一度“意识”一词蹿红,关于编辑应有的意识,林林总总出现了一大堆,诸如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市场意识、读者意识,等等,他认为这些提法太普通了,具体到期刊编辑就显得稍远了些,也空了些。他结合期刊编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条,即空间意识、平台意识和形象意识(p268)。对于空间意识,他又作了进一步阐释:“作为基本同质的期刊又要在理念上、行为上、方向上与它们有所不同,加大不同、扩大区别,从而寻求优势、占据优势,占领一些它们没有进入或进入不足的市场,在发行量上就容易高出一截”(p269)。
对于“三审制”,孙琇从现状、本原、讨论、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他说:“在出版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三审制’是从苏联学来的一套做法,而它的本质只是‘官本位’的体现,根本不符合出版规律;再查查历史资料,更发现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审制’已经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原意相去甚远。”(p276)孙琇认为,“三审制”不是不可采用,但对照现在的实际,似乎应该做些改进,而改进的要点,似乎应该是:一、明确资格、标准、责任;二、变革组织方式(p215)。即使在编辑界最高领导者主持的会议上,他也能直言不讳地阐述对“三审制”的看法,并在他主持的《编辑之友》上集中刊发一组关于“三审制”的文章(p217)。 关于核心期刊,由于多年来一些单位、机构在职称评定中,要求必须有一定篇数的论文发表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导致“核心期刊”价码陡增,有的刊物一篇文章的版面费竟高达万元,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孙琇在主持《编辑之友》期间,曾多次在多种场合表示对“核心期刊”之类的评价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他赞赏《南通大学学报》主编钱荣贵对“核心期刊”的批评(p82)。
关于收摘率,孙琇说:“收摘率是刊物水平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全面的。因收摘率高些就认为刊物办得不错,则太缺乏自知之明了(p80)。他指出“论文发表后被转载、摘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论文引起了社会反映,用于出版界惯用的概念,就是有了社会效益。但这种效益也如同物理学中的虚像,并不就代表论文的真实价值。眼下的收摘率,也只是短期的热闹而已……所以对收摘率之类,还是既肯定又不必太看重为好”(p81)。
关于学报,孙琇指出,现在办得像期刊的学报不少,但办得不像期刊的也不少。在形式上,有的学报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在内容上,不少学报的“学术性”正被“职称性”所取代。充斥于学报上的是越来越多为评职称而写、为评职称而发的“泡沫论文”。这类论文于学术进步,实在意义不大(p195—196)。
关于社办期刊,孙琇说,要为社办期刊提供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关键在局,根本在社。社局两级“动”不起来,“热”不起来,社办期刊就“办”不起来,“立”不起来(p206)。
孙琇对“三审制”“核心期刊”“收摘率”“学报”“社办期刊”等问题上的观点,既务实又有新见,在编辑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对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一些问题,有启发作用。
3 读者的良师与益友
孙琇高度重视读者,把读者视为办刊的基础。他说:“出版离不开作者,离不开编辑,离不开这个那个,但最基本的是离不开读者。没有读者,出版物流通的基础就消失了。”(p218)“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份刊(《编辑之友》)的发行量居全国同类刊物之首,全凭了读者捧场。”(p84-85)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琇全心全意依靠读者,想方设法帮助读者,满腔热情服务读者。读者对刊物误期提出意见,他写出《抱愧读者》(p70);读者对刊物的差错提出批评,他写出《深鞠一躬》(p83)。他把自己多年的办刊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读者。《编辑之友》的读者,与一般刊物的读者不同,即他们又都是其他刊物的编者。他告诉这些特殊的读者——编辑同仁们如何选稿,如何改稿,如何修炼基本功。
在《选稿四弃》中,他说,编刊先要选稿,选稿不外乎看内容也看形式,具体点就是论述什么题目和论述得如何。他认为,综览型、通用型、例证型、教材型的稿子都应该舍弃(p91—92)。在《选稿四取》中,他又提出了选取稿件的四条标准,即新、实、深、耐,并对这四字标准逐一加以阐释(p93—95)。
在《编辑改稿,有规律可“寻”》中,他提出了改稿三原则:第一条,不能不改,尽量不改;第二条,改对不改好;第三条,保留原意,保留原味。他指出,稿件中常常出现观点不适宜、深度不到位、表达不规范、语法有错误、篇幅过于长等问题,因此,不能不改。但又必须注意“尽量不改”。这样做最根本的是防止改错(p248)。他特意引用巴金的名言:“要小心哪,你改别人的文章,即使改对了九十八处,你改错了两处,那就是犯了错误。”(p249) 在《站在地上的回应——再谈编辑改稿及其他》中,他又引用了老出版家陈原的话:“一个合格的编辑,绝不轻易改动人家的文稿——尤其不轻易改变作家习惯的语言文字用法。但是一个合格的编辑知道,他必须改正文稿中偶尔写错的、用错的字或词,他必须坚决改正原稿中的一切笔误或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
在《戏说编辑功夫》中,他把编辑的基本功概括为“偷、仿、悟、达”四个字。所谓“偷”,就是要善于留心别人的高见、高招,自行揣摩;所谓“仿”,就是善于模仿、仿照,这是创新的基础;所谓“悟”,就是善于从实践中悟出一些道道来,这对成为一个合格编辑乃至好编辑至关重要。所谓“达”,就是编辑要有健康的心灵(p227—231)。
《编辑之友》上刊发的许多好文章,都是广大年轻编辑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的极好教材。一些读者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也有了一些切身体会,逐渐悟出了一些道道,于是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孙琇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发表机会,如在刊物上开辟《自题小像》专栏,就是推出新人的一种举措(p76)。李祥洲就是从给《自题小像》投稿开始他的写作的。他在《我的编辑朋友:孙琇》中说:“我特别感谢孙老师帮助我把这块砖头(指《试论科技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抛了出去,更感谢孙老师扶持我这个无名小卒,是他给了我勇气和信心。”(p295)南开大学编辑专业的学生李欣写了一篇1.3万字的长文章《从选题竞争到价格竞争:论我国出版社的现状及发展》。她的导师赵航教授担心该文题目太大,字数太多,难以被《编辑之友》接受,而孙琇不但全文照发,还加了编者按。该文引起了原新闻出版署署长的高度关注。赵航在《啊,我的编辑老师们》中不无感慨地说:“就凭这一点,我就敬佩老孙,他的学识,他的犀利,他的能量,他的魄力统统都表现出来。是脚手架,但更是钢筋,我这么想,是你们——这一批批中国出版界的编辑们,在搭建着我们、支撑着我们。”(p290)孙琇推出新人最突出的代表当是任火。《编辑之友》作为双月刊,两年内连续发表了任火11篇编辑论系列文章。当任火担心这样是否会引起别人议论时,孙琇却说:“没关系,连着推!”2009年10月,任火被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河北省获此殊荣的仅任火1人)。如果把任火比作千里马,那么孙琇就是编辑界的伯乐。
4 结 语
在《编辑如是》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以自己的努力,借别人的作品为世界留下一丝痕迹,编辑,如此而已。”这是孙琇对本书的书名诠释和内容概括,也是对他本人编辑生涯的凝炼总结。虽然只有27个字,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没有穷尽的。
(《编辑如是》,孙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297页,定价39.0元。)
注 释
[1] 文中所标页码均出自孙琇. 编辑如是[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收稿日期: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