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没到最冷的时候是不生炉子的。记忆中我们江边的城市冬天是来得迟点,可只要来了就是又冷又湿的。即使这样,洗了的衣服总得晒吧,我总是看见在白的没有热气的太阳下,寒风中的妈妈端着洗衣盆,搓着手,往手心里吹着气。而这个时候,我是多么盼望一个可以烧得噼啪作响的火炉啊! 只是那火炉并不常常点燃的,因为柴炭是很贵的。看看我们周边的邻居,常常都是从腊月开始生那个火炉,到春节后就熄火。在我感觉中妈妈也和我一样盼望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到最冷的时候是不生炉子的。记忆中我们江边的城市冬天是来得迟点,可只要来了就是又冷又湿的。即使这样,洗了的衣服总得晒吧,我总是看见在白的没有热气的太阳下,寒风中的妈妈端着洗衣盆,搓着手,往手心里吹着气。而这个时候,我是多么盼望一个可以烧得噼啪作响的火炉啊!
只是那火炉并不常常点燃的,因为柴炭是很贵的。看看我们周边的邻居,常常都是从腊月开始生那个火炉,到春节后就熄火。在我感觉中妈妈也和我一样盼望着这样的日子和这样一盆火。她穿着那件绿色灯心绒的棉外套,轻快地走来走去,忙着拿柴炭,点炉子,还哼着歌曲:“一束红花照碧海,一朵红云出水来……”等那些火慢慢燃起来,我看到那些红云都爬到妈妈的脸颊上,屋子就渐渐地暖和起来了。
火炉就是那只陶的盆,厚而光滑的沿,古朴的花,结实,釉色闪亮。盆子里永远都有半盆灰白色的炭灰。那些炉子里架好的木炭,看起来是黑乎乎的,等燃起来却是明亮和火红的,那些炭燃烧的时候就好像长了嘴巴在吞火苗一样,一寸一寸的。盆子那时候是很烫的,不过却意外地发出格外的光彩,好像那些釉色都可以流动。
最盼望的当然就是烤些吃的,板栗非常香,而且会炸开响的,红薯呢,很老实的样子被埋在炭灰里,我们常常还把柑皮放在周围闻香。那些橘柑若是加热,吃起来有一股怪怪的苦味。玉米是最好吃的。还有花生,花生米自然不用说香得很,而花生的壳则是最好的燃料,可以让火苗蹿起老高。
其他文献
一只苍蝇, 他想找天堂。 东飞飞, 西飞飞, 他被发霉的臭味吸引了, 往下一看, 有香蕉皮、烂水果…… 他大喊:我找到天堂了! 我相信,每个小读者读完这首小诗,都会哑然失笑,这真可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效果。 这种气味的置换,当然是通过作者的想象,根据物性加以推测的结果。有时也会受感情因素作用。例如,台湾桃源县东门小学五年级黄嘉平写的《爸爸的汗》: 爸爸从工厂回来,
小罗在大家眼里是一个属于“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他经常抢小朋友的玩具、搞乱小朋友的活动。小朋友都不爱和他玩。 当教师想和他沟通时,他干脆眼睛一闭,不看不听不回应。我们也曾试图从他的优点入手,以优促优,树立他的自信,然而他似乎没有什么优点。 4月,班里开展了“小蜗牛与小蝌蚪”主题活动,每个小朋友都饲养了蜗牛与蝌蚪。小罗每天都会去照看自己饲养的蝌蚪,给它们喂食、换水,他还给每只蝌蚪取了超酷的名字
为什么幼儿常常说自己“不会画”,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这是教师要求他画的,不是他自己要画的。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是自發的,他们天生就爱涂涂画画,从能够拿笔开始,他们就会画任何想画的东西,这是他们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绘画。这就是为什么在成人不作要求的时候,幼儿的绘画表现更自由、大胆,一旦绘画活动中加入了成人的要求,幼儿便不敢表现了,变得不敢画、不会画了。第二,可能与幼儿过早接受绘画技能训练有关。
我园前段时间对沙池进行了改造。新沙池让孩子們觉得很过瘾,不仅沙池面积大大增加,而且最让他们兴奋的是沙池一端沿着沙池壁并排安装了10个水龙头。大班孩子第一次去新沙池玩,不约而同地被这排水龙头吸引了过去。他们打开了所有水龙头,水沿着沙池壁流到沙池中。见此情景,孩子们把沿壁的沙子挖开,并左右打通,形成了一条沟,水流到沟里,形成了一条“小溪”。看到这么多水龙头同时开着,水就这么哗哗地流着,我有些心疼,便走
国庆节前夕,很多幼儿园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举办中国知识问答赛、祖国特产展等,其中不乏内容或形式成人化、活动碎片化、活动之间不关联等问题,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这些成人认为与国庆有关的内容是否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国庆活动与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是否存在关联性?儿童可以过一个怎样的国庆节? 多年来,我园坚持研究儿童的需要与学习方式,将节日活动纳入园本课程,重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让儿童在真实情
梁山实行“限塑令” 这篇作文让我感触很深,如今白色污染那么严重,连梁山108名好汉都出来制止了。让我们也一起行动吧,共建美丽羊城。 ——朱灏然 暴风雨来了 过分的爱会让孩子变成温室里的小花。天下的父母谁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了怎样能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呢? ——唐刘浩宇 回到童年 人人都想时光倒流,回到童年,再次享受童年的快乐!《时间老人来了》的作者,回到了他
一、识别幼儿的真兴趣、真需要 在案例中,做柿饼是幼儿的兴趣,还是教师刻意引导的结果?从案例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幼儿第一次看到柿子树时,对树上掉下来的果实是什么进行了讨论。当读到绘本时,幼儿好奇的是“柿饼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的”。幼儿真正感兴趣、想要去探索的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教师将柿子投放在区角后能够观察和记录下幼儿更多的行为、语言,也许就能解答柿饼制作活动该不该发起或该怎样发起
我们可爱的新中国60岁啦!这可是件隆重的事,我该送什么生日礼物呢?哟,就送一支画笔吧,这支画笔外形虽然普通,但本事可大着呢!它能够让去年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汶川恢复面貌,变得更加漂亮! 首先,我会用画笔绘出一幢幢高楼大厦,尤其是漂亮的校园。我要让所有在地震中失去房屋的人们都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里面的家具更是一应俱全。老百姓在自己的家里快乐地看电视,和家人开心地交谈。让同学们在现代化的教室里尽情遨游
一线幼儿园教师经常反映,好的音乐资源很有限,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有困难。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音乐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呢?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通过分析音乐素材,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利用原音乐、经过删减或增加的音乐来设计不同情境、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活动。这样不仅使音乐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还能让幼儿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多样化体验,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下面,我以音乐《遇见》为例来谈一个音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