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问题,比素质问题还大一些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9043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人和内地客因为婴儿的便溺问题发生争吵:大陆妈妈带孩子排队上厕所,队太长,拿出尿不湿,让孩子撒在上面,却被几个年轻香港人围住,对着孩子拍照,据说孩子的爸爸不满对方对着孩子私处拍照,抢相机拿存储卡。
  去拍儿童,侵犯了未成年人隐私,用犯罪手段对付素质问题是不可以的。不知法律管辖问题如何解决,否则应直接控告他们。在美国,如果这几个香港人这么做,绝对是要上法庭的。曾经有留学生在美国求学期间,把自家小孩子洗澡的照片拿到照相馆冲洗,结果被控告。做父母的都不能这么暴露孩子,何况路人?
  话说到这里,也需要反省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不拘何地,想吃就吃,想拉就拉?就事论事地说,父母也确实需要反省。这个问题可能比“素质”的话题更大一些。我去年回国,亲眼看见有孩子在地铁上小便。那父母亲嘻嘻哈哈,居然不断拿孩子的尿尿来说事,好像孩子当众尿尿十分光荣似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孩子1~3岁属“肛门期”,应该让孩子体验到操纵和控制自己便溺的快感。这种快感和成就感,来源于独立上厕所,使用马桶,让自己干干净净。父母应该在儿童上厕所后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不是在公共场所失控的时候,和那对上海地铁上的小夫妻那样为“尿尿”说笑,使得孩子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赏罚不分,使得没有过多判断力的孩子无法形成良好习惯。兴许是受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影响,美国的父母在特定时期内(多为2岁后),有义务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没有训练过的孩子,是不可以入托的。不要说孩子,养宠物的家庭,都要学着训练宠物不要在家里随地大小便。
  孩子小的时候,不论身体上、心理上,控制能力都有限,父母得未雨绸缪。每次出门,尤其是开车开远路的时候,我们总让孩子事先上厕所。中间任何一个人要去加油站上厕所的时候,我老婆也督促孩子们去上厕所,孩子们说没尿也要让他们试一下,免得高速公路上内急。迄今为止,孩子们还没失控过。这个训练很费工夫,但总的来说,最终应该让孩子体会到不能憋了才去撒尿,而应事先准备。人有时候得跟赶场的政客学学,一看到厕所就撒尿,一有空就睡觉。
  当然给孩子便溺的训练(以及其它任何训练)都不容易。关于人的发展和成长的所有学问,都是软科学,不是火箭工程,所以育儿专家在这方面也有争议。1999年《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这个话题,其中有一个专家提出 “裸体,75块钱”的办法,是说等孩子两岁后,父母在家和孩子专门呆3天,不让孩子穿衣服,让他(她)想拉就拉(因为便溺到光腿上很不舒服),这样3天据说可以训练出来。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所以那75块钱,是清洗地毯的花费。不让孩子犯错误,又想让孩子学东西,恐怕难以得兼。
  训练不容易,但不是说你不应该去试。孩子做错了,也要不断去纠正。做对了,要不断去鼓励。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花时间,是曲折前进的一个过程,需要家长有耐心慢慢训练。现在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机会看哥哥姐姐上厕所、学习入厕。另外,好多孩子是祖辈带大,动不动给把屎把尿,“按钮”控制在祖辈手里,孩子学不会好习惯,哪里会有“3天,75块钱”之类父母亲自训练的过程。
  即便你万事俱备,该做的都做了,也未必能保证孩子能给练好。这得在环境上做些文章。比如在美国这里,厕所就很多,而且很多有专门给婴儿换尿布的地方,甚至有供全家使用的家庭厕所,非常人性化。凡事从人的弱点出发,照顾不方便的人,或许这些地方更值得香港去学习。不要一有事情,就居高临下教训大陆客的素质。除了孩子不当众撒尿,不在地铁上吃东西,喝汤不发声,他们还从发达国家学到了什么?
其他文献
孩子上高二了,正是学习压力大、长身体需要增加营养的阶段。可是一到中午这顿饭,我就不知道炒什么菜好,加上工作忙,整天凑合。  每次买菜的时候,就在菜摊前晃悠,总会忍不住念叨:“买什么菜呢?”  问老公、孩子想吃什么,都说“随便”,我说:可惜没这道菜,要不我天天给你们做“随便”。  孩子早饭在家吃,晚上上晚自习,所以晚饭在学校吃。有人建议中饭也让孩子在学校吃,或者让“小饭桌”给送,“小饭桌”的饭菜口味
期刊
游戏时不端着,  放开了耍宝  之前,我带孩子玩游戏都是一本正经。比如,这个游戏:我先说出一样从市场买到的东西:我去赶集,买了苹果;小小悦在我的基础上,再加一样:我去赶集,买了苹果、梨;我再加:我去赶集,买了苹果、梨、西瓜……一直这样添下去,直到有人说漏,或颠倒了顺序。这游戏挺锻炼孩子记忆力,可问题是:不那么好玩。  既然陪孩子玩了,还那么端着干嘛?怎么好玩怎么来吧!我决定不顾形象耍一下宝。先这样
期刊
孩子的腿突然不能走路了  早晨一上班,就看到一家三口(孩子坐在轮椅上)在咨询室门口等着了。  轮椅上的男孩叫小泽,十二岁,身体比较瘦弱,额头上还冒着许多汗珠。小泽父母四十出头,三个人都显得很安静,我想知道这个家庭的互动模式,就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片刻,小泽的爸爸先开口了。  一周前的一个早晨,妈妈照常叫小泽起床,可小泽感觉自己两条腿就像棉花,一点劲儿都没有。虽然能勉强坐起来,却完全不能走路了。一系列
期刊
这是一个发生在父母和12岁女儿之间的小故事,讲述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也是一位母亲,故事是这样的:  12岁的大女儿为了逗妹妹开心而打扮了自己。当时我和丈夫正在卧室里激烈地讨论某件事,小女儿先跳着进来了,后面跟着大女儿——她,把黑色长发盘在头顶,穿着紧身黑上衣,还撕裂了一边,黑色网袜红色吊袜带漆皮高跟鞋,就和站街女一样……我当时就震惊了,我丈夫想掩饰但还是下意识地喘气,喘气声被女儿和吓坏了的我清楚地听
期刊
天气好的时候我出去散步,小花园里有一个爷爷带着孙子玩耍。小孩子一岁多,大概刚刚会跑——中国话是很精确的,是会“跑”而不是会“走”,因为他还不会走,只会跑。走其实比跑要难,需要更强的平衡能力。  小孩子虽然小,却被打扮得很成熟,小分头,小西服,皱巴巴的牛仔裤——可爱是可爱,我是不会这么给孩子穿的,因为不舒服。套用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话就是,“可爱是你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忽然爷爷登高望远了一下,
期刊
听过《歪批三国》吧,那叫幽默;  看过《大话西游》吧,时称情幻;  见过“尸解西游”吗?闻者惊呼“见鬼”!  朋友的儿子在北京某著名大学附中上初一。一天,无意中见识到了他们整个初一年级闭卷考《西游记》的试题,叹为观止:  猪八戒的耙子几个齿?  孙悟空毁掉人参果树后,是被扒皮?油炸?还是被棍打?  某某菩萨的坐骑是什么?  某某洞里住着什么妖怪?  从书中抽出一句诗,请问下句是?  我这个古代文学
期刊
为孩子做家务准备耐摔的盘碗  当初给闺女起名,他爸一拍大腿:既然闺女跟我姓刘,不如干脆就叫刘畅,愿她一生流畅、顺利吧。光祝愿哪儿够?得来点实在的。  “流畅”不是有多大成就,将来能照顾好自己,做个快乐健康正直的人就行。刚学会走路,刘畅就能摇晃着把自己的尿布放到洗衣盆里。吃饭、穿脱衣服、收拾玩具,这些老早就不用我操心了。学着做事,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刚开始学着洗手洗脸,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就跟在后面拖
期刊
我“曾经”是个爱看书的人,“曾经”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过不少名著。  上班以后就很少读书了,直到2011年邂逅了“最家长”,从杂志上第一次知道了“绘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给女儿买了各样的绘本故事,亲子阅读也就此展开。  后来,通过网络,我遇到了好多绘本阅读方面的大咖,大家一起交流互动,我学到了更多的亲子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深度。虽然我水平不高,但当看到身边家长对亲子阅读持无所谓的态度时,我就
期刊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期刊
问:我家宝宝42天时第一次剃头发,再长就不是齐头并进了,脑袋顶上长长的,挺好,下边怎么就不长呢?现在都57天了,才1毫米。  答:小宝宝头发长不匀称,或者稀少,都是正常的,一般1岁以后就好了。  问:我儿子两岁半了,怎么还是不长头发呢?我都不好意思问,连眉毛也没长。以前总以为孩子还小,等大点儿就好了,可到现在还是啥玩意没有。去医院检查,医生也说不出啥道道来,我真快哭了。  答:毛发问题,有些复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