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锤击次数的时域识别

来源 :测绘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常规人工记录锤击数的低效率,以及模拟电路自动记录锤击数受温度影响性能易变的情况,文中首先利用打桩现场采集的声音在时域中进行统计量的分析,发现最大值这个统计量可以作为锤击的特征量,用来准确的实时识别锤击次数。继而在考虑锤击声音可能受到附近噪音污染的情况下,确定出一组精确识别锤击次数的参数。应用于对其他采样文件的识别,统计出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8.4%,优于模拟电路的识别精度,完全可以满足打桩规范对锤击数记录的要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产品出现的质量缺陷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1998年德国ICE884次列车Bochum84橡胶弹性车轮发生变形、2011年韩国KTX-Sancheon动
【摘 要】本文分析小组合作的意义,阐明小组合作的内外条件和小组合作的操作流程,以椭圆的定义的教学为例,讲解小组合作教学过程,诠释这种自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 自主 开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035-03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