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提升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以“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一节为例,从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延伸评价三个主要阶段阐述教学改革实践过程,提出教学设计优化方案。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问题探究;交通运输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3-0070-03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革新,高等教育背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催生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带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的重构,近年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交通运输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理论方法研究交通运输系统问题的一门学科。将交通运输经济学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已成为当前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设置的共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运输现象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对日常生活中及专业领域内的运输现象能够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进而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把握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运输企业的发展决策[1]。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化,“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已成为改革的主旋律,譬如研究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被引入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生动。然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在课程教学中仍占主要地位,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扮演着“主角”,学生仍然是沉默的“聆听者”,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学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翻转课堂秉持“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关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在线视频等技术进行知识呈现,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并以“问题”“任务”等项目形式为导向,激发科学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建构开放性知识,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2]。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引入交通运输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以“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一节为例,采用基于问题探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教学设计方案。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关键支撑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了什么,更应该让其知道如何去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与学生在自学基础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翻转课堂建设的基础。翻转课堂的关键支撑是创设问题探究性教学,问题引导与探究贯穿翻转课堂的全过程[3]。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延伸评价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4]。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地位,重构教学双过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以“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一节为例
交通拥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也是交通运输专业领域内的难题。交通拥挤收费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共识,这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值得探究。本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学视角下交通拥挤问题的破解之道。教学过程按照翻转课堂的“三阶段”进行设计。
(一)课前知识传授
1.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设定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执行翻转课堂,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點,充分分析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学习特征、心理发展状况,这有利于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应做好学情分析,综合考虑学科属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师生状态等因素,“宜翻则翻”。
本案例中,授课对象为2016级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学生已经掌握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以及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表现等相关知识。因此在内容上,针对学生的不足和短板,查漏补缺,适当补充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外部性”的相关知识。其次,北京交通大学由国家级教学团队打造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运输经济学已在爱课程网站实现共享,无界限共享体制为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资源支持。
在充分的学情分析下,本次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交通拥挤均衡点的变化引起社会边际出行成本和个人边际出行成本之间关系变化的情况;理解交通拥挤外部性产生的原因;理解如何消除交通拥挤的外部性。
能力目标: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运用交通工程学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分析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能做到学以致用并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课程内容及教学重、难点确定
翻转课堂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整理和梳理,根据难点预判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增删、整合尤为重要。本教学案例的重难点在于对交通拥挤外部性的分析,因此探究式问题的设置应紧紧围绕以下三点:(1)外部性的理解;(2)外部性产生的原因;(3)如何消除外部性。
3.微视频制作与上传
合理确定新旧知识之间的“学习跨度”,确定微课视频讲授主线。主线与课程内容处理的思路相同,即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供需失衡是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思考: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政府如何干预?其次,围绕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根据翻转的目的和学习难点预判,对微课视频内容框架进行重构,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明确学习方向,掌握整体知识架构。 本微课视频的制作遵循人类探索世界的一般思维方式,在“What-Why-How”理论指导下,视频内容分为三个部分:“What?——什么是交通拥挤?”“Why?——交通拥挤产生的根本原因何在?”“How?——如何缓解交通拥挤?”视频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5-7]。
视频录制好在网络平台发布。同时,上传视频之外的辅助教学资料,便于协助学生的课前学习。
4.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设计学习任务单、上传自测习题等教学导案,告知学生学习要求和方法,自测习题设置应以学生学习完视频即能解答为佳 。教师收集和分析学生测试结果,提升课前自主学习质量。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和材料,在线完成自我测试,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能掌握其中60%~80%的知识,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课中讲授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解决。
(二)课中知识内化
课中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提出难度适中、层次递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设置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去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原理。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关注差异,是“引导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发现新事物,实现个性化学习,是“探究者”。可见,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牵制。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如下。
1.讨论小组划分
根据学生人数,合理分组,每组5人,每小组成员围坐一起,便于学生自我学习成果的展现和问题的讨论,这也能为学生的个人表现、相互合作搭建平台。
2.统一讲解问题
将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适当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课中探究问题的设置:(1)为什么市场机制无法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达到平衡?(2)交通拥堵均衡点的形成与变化趋势?(3)如何将外部成本内在化?
3.组织讨论交流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诱导探究的方向,把控讨论进度,并在此过程中细化考察学生的性格特征,对于积极型和被动型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督导。
4.巡回解决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小组间巡回,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超越,激发思维碰撞,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课后检验评价与延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生和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反思。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课前问题发现与课堂知识的内化,课后知识巩固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自我评价与延伸的机会。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推动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所学知识,并通过案例学以致用,使学习变得更具挑战性。这一环节便于教师分析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案,也有益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扩大知识范围。
布置课后作业: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新加坡、伦敦的发展经验分析,深入思考:实施交通拥挤收费策略必需的社会条件有哪些?缓解南通市交通拥堵现状采用交通拥挤收费方法是否可行?要求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汇报。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互为补充,并非要替代传统课堂。当前, 传统课堂教学与微课、慕课等多种课堂形式并存,翻转课堂也是诸多教学形式的一种,与其他形式共生互补。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其可取之处,如何将传统课堂的“重知识系统传授”,微课、慕课的“教学资源丰富”等突出优势与翻转课堂的“教学互动”特点进行有机结合,是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未来思考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葉晓飞,赵丽君,赵丹,等.基于翻转课堂的《运输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20):104-106.
[2] 刘英. 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6(18):36-38.
[3] 赵俊芳,崔莹. 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16(6):105-110.
[4] 郑瑞强,卢宇.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 高校教育管理,2017(1):97-103.
[5] 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M].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6] 贾顺平,周洋帆,张思佳.交通拥堵收费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条件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1):14-19.
[7] 彭碧丹.交通拥挤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内部化手段的环境经济学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3):72-75.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问题探究;交通运输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3-0070-03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革新,高等教育背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催生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带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的重构,近年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交通运输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理论方法研究交通运输系统问题的一门学科。将交通运输经济学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已成为当前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设置的共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运输现象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对日常生活中及专业领域内的运输现象能够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进而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把握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运输企业的发展决策[1]。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化,“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已成为改革的主旋律,譬如研究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被引入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生动。然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在课程教学中仍占主要地位,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扮演着“主角”,学生仍然是沉默的“聆听者”,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学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翻转课堂秉持“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关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在线视频等技术进行知识呈现,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并以“问题”“任务”等项目形式为导向,激发科学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建构开放性知识,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2]。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引入交通运输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以“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一节为例,采用基于问题探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教学设计方案。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关键支撑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了什么,更应该让其知道如何去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与学生在自学基础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翻转课堂建设的基础。翻转课堂的关键支撑是创设问题探究性教学,问题引导与探究贯穿翻转课堂的全过程[3]。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延伸评价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4]。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地位,重构教学双过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以“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一节为例
交通拥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也是交通运输专业领域内的难题。交通拥挤收费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共识,这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值得探究。本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学视角下交通拥挤问题的破解之道。教学过程按照翻转课堂的“三阶段”进行设计。
(一)课前知识传授
1.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设定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执行翻转课堂,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點,充分分析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学习特征、心理发展状况,这有利于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应做好学情分析,综合考虑学科属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师生状态等因素,“宜翻则翻”。
本案例中,授课对象为2016级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学生已经掌握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以及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表现等相关知识。因此在内容上,针对学生的不足和短板,查漏补缺,适当补充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外部性”的相关知识。其次,北京交通大学由国家级教学团队打造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运输经济学已在爱课程网站实现共享,无界限共享体制为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资源支持。
在充分的学情分析下,本次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交通拥挤均衡点的变化引起社会边际出行成本和个人边际出行成本之间关系变化的情况;理解交通拥挤外部性产生的原因;理解如何消除交通拥挤的外部性。
能力目标: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运用交通工程学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分析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能做到学以致用并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课程内容及教学重、难点确定
翻转课堂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整理和梳理,根据难点预判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增删、整合尤为重要。本教学案例的重难点在于对交通拥挤外部性的分析,因此探究式问题的设置应紧紧围绕以下三点:(1)外部性的理解;(2)外部性产生的原因;(3)如何消除外部性。
3.微视频制作与上传
合理确定新旧知识之间的“学习跨度”,确定微课视频讲授主线。主线与课程内容处理的思路相同,即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供需失衡是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思考: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政府如何干预?其次,围绕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根据翻转的目的和学习难点预判,对微课视频内容框架进行重构,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明确学习方向,掌握整体知识架构。 本微课视频的制作遵循人类探索世界的一般思维方式,在“What-Why-How”理论指导下,视频内容分为三个部分:“What?——什么是交通拥挤?”“Why?——交通拥挤产生的根本原因何在?”“How?——如何缓解交通拥挤?”视频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5-7]。
视频录制好在网络平台发布。同时,上传视频之外的辅助教学资料,便于协助学生的课前学习。
4.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设计学习任务单、上传自测习题等教学导案,告知学生学习要求和方法,自测习题设置应以学生学习完视频即能解答为佳 。教师收集和分析学生测试结果,提升课前自主学习质量。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和材料,在线完成自我测试,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能掌握其中60%~80%的知识,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课中讲授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解决。
(二)课中知识内化
课中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提出难度适中、层次递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设置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去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原理。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关注差异,是“引导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发现新事物,实现个性化学习,是“探究者”。可见,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牵制。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如下。
1.讨论小组划分
根据学生人数,合理分组,每组5人,每小组成员围坐一起,便于学生自我学习成果的展现和问题的讨论,这也能为学生的个人表现、相互合作搭建平台。
2.统一讲解问题
将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适当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课中探究问题的设置:(1)为什么市场机制无法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达到平衡?(2)交通拥堵均衡点的形成与变化趋势?(3)如何将外部成本内在化?
3.组织讨论交流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诱导探究的方向,把控讨论进度,并在此过程中细化考察学生的性格特征,对于积极型和被动型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督导。
4.巡回解决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小组间巡回,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超越,激发思维碰撞,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课后检验评价与延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生和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反思。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课前问题发现与课堂知识的内化,课后知识巩固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自我评价与延伸的机会。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推动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所学知识,并通过案例学以致用,使学习变得更具挑战性。这一环节便于教师分析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案,也有益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扩大知识范围。
布置课后作业: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新加坡、伦敦的发展经验分析,深入思考:实施交通拥挤收费策略必需的社会条件有哪些?缓解南通市交通拥堵现状采用交通拥挤收费方法是否可行?要求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汇报。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互为补充,并非要替代传统课堂。当前, 传统课堂教学与微课、慕课等多种课堂形式并存,翻转课堂也是诸多教学形式的一种,与其他形式共生互补。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其可取之处,如何将传统课堂的“重知识系统传授”,微课、慕课的“教学资源丰富”等突出优势与翻转课堂的“教学互动”特点进行有机结合,是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未来思考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葉晓飞,赵丽君,赵丹,等.基于翻转课堂的《运输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20):104-106.
[2] 刘英. 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6(18):36-38.
[3] 赵俊芳,崔莹. 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16(6):105-110.
[4] 郑瑞强,卢宇.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 高校教育管理,2017(1):97-103.
[5] 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M].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6] 贾顺平,周洋帆,张思佳.交通拥堵收费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条件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1):14-19.
[7] 彭碧丹.交通拥挤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内部化手段的环境经济学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3):72-7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