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深刻理解物理概念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物理现象与规律的理解停留在“想当然”层面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一些现象的误导,缺乏对自然现象的深层分析,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深刻地理解概念,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物理概念及定义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学生只有具备了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才能正确认识物理现象与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一、联系生活实践,获取概念感性
  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从生活经验出发,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例如,在讲“简单机械”时,教师可以就滑轮、动滑能、定滑轮的概念作描述,然后通过吊车、电梯这样的具体实例,为学生讲解滑轮的定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又如,在讲“摩擦起电”时,教师可以带一根已经磨擦过的塑料棒进入教室,并用它来吸住桌面上的纸屑,使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提高学习兴趣.
  二、利用实验探究,抽象出概念的
  属性
  认知规律表明,在实验中探究可以对概念的属性进行概括、抽象.物理概念大多不是具象化的,如果从文字方面入手让学生去记忆课本上的概念语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别的有效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里教师应当采用讲解和实践并行的方式为学生解答疑惑.这种具体可行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且使学生又快又好地理解了物理基本概念.
  例如,在讲“比热”时,课本上给出的定义是抽象的,学生仅是从课本上所给的内容入手往往只会一头雾水,摸不清其中的缘由所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加热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来比较它们同一时间内上升温度的快慢来理解比热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探究出比热的定义,并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易懂的语句:比热容,它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改变温度时所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教师采用这样的实验方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又能使学生对物理这门科目不感到乏味.
  三、运用概念分析,分析概念间的
  联系
  规律来源于长久的实践.许多物理定律都是经过前人不断地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而这些分散的物理概念中,也往往存在着许多关联性,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寻找这些规律和联系,并进一步分析,以此延伸出新的定律和知识.许多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困难,学习某一章节的内容后,对该章节的物理知识也十分熟悉,理解也十分到位,但是一旦在考试中涉及多方面的物理知识时,往往会感到难以解答.这表明学生缺乏对物理知识相互联系的能力,他们无法将一系列所学知识关联起来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带领他们加强关联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讲“电功和电功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比较计算电功和电热的公式的异同之处.学生通过对比得出,两者的公式其实没有多大区别.那么,为什么公式会如此相似呢?原来,电流的做功,也是需要遵循能量转化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这就把学过的能量知识与现在学习的电学知识结合起来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知识整理能力.
  四、通过事实论证,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
  科学是需要不断发掘、不断质疑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多问问题,多去质疑,才是他们当前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必须要学会猜想,当然这种猜想必须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在提出猜想后,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例如,在讲“惯性定律”时,首先应该猜想:运动着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而不是一直运动下去?通过观察实验,可以知道由于摩擦力的影响,使原本运动的物体受到阻碍停止运动.那么,如果排除一系列的外力阻碍,让物体处于真空状态下,是不是就会一直运动下去呢?学生可以设计思考出一个绝对平滑且没有任何阻力的平面,让物体在上面进行运动,它会保持匀速运动一直运动下去.这样一步一步论证猜想,从而得出了,惯性定律的概念和定义,接着进一步发现得出,物体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有惯性大小才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这样的事实论证,教师通过一系列实验,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肉眼观察出课本上所描述的情况,加深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得到提升.
  总之,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学生要想学好物理知识,就必须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定义.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了相关基础知识之后,才能进一步去探究物理实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才能真正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其他文献
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金融创新可望成为医治这一痼疾的良方。    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和问题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和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竭尽所能采取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但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主要有一是采取催收追讨、诉讼等手段依法收贷。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资产保全部门,指定专人对不良贷款组织催收。对不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出台,当前我国在生态殡葬方面所处的背景,介绍相关生态殡葬的措施及推行的意义,运用问卷调查法调研和访谈法调研上海市民对
自2005年教改方案实施以来,中央从教材、学科、师资队伍、组织机构等方面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近年来各高校新的工作重点和亮点。当前,教学吸引力的提升凝练、统领课程建设的全部工作,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教学吸引力的形成机制    教学吸引力直接表现为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产
广播剧【故事梗概】这是一部根据中国海拔最高的派出所那曲车站派出所警察的故事创作的广播剧。田峰是一位武警出身的铁路警察,多年来从乘警到刑警再到派出所长全干过来了。
期刊
外地居京的人春节返乡,拥挤不堪的首都有了些轻松的表情。新立在国家博物院北门的9米多高的孔子像,在热闹过后会有一些寂寞了,不如回家乡曲阜看看吧,虽然老宅已经破旧,但老乡们不缺钱,那可都是托您老人家的福。家庙香火旺盛,您也再不会有当年周游列国时的狼狈,名扬世界,学生无数,重修家谱,血脉纯正,后代散落五湖四海。  当辛苦一年的国人依靠现代交通工具,或茫然或坚定地想要给最亲的家人一个交代,完成年复一年的祭
学生课堂睡觉现象在校园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愈演愈烈,特别是一些理论课教学,学生课堂睡觉的现象尤为严重,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睡着了,授课内容无法领悟,教师
近年来,因缺陷汽车进入市场而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缺陷汽车管理制度业已成
20世纪后期以来,金融全球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行方式,这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    美国银行业:经营稳健、增长潜力大、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美国银行业积极进行银行发展战略的大调整,银行业经过并购重组和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