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入”的“导”即引导,“入”即進入,“导入”,即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中来。精妙的导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导入的设计,本文是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导入设计上的总结。
【关键词】盲校高中语文;导入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是,教师却常常忽略了导入的重要性,要么没有导入,直接进入主题;要么仅是简单地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就算完成了一节课的导入;要么随意抛出几个粗制滥造的问题,即进入课题的学习;要么为了在公开课上吸引眼球做一个哗众取宠的导入。由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蓄势不够或低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 盲校高中语文课导入设计的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师、教材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兴趣等情况,设计出适合学情的导入方式。视觉障碍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感知的广度、速度、深度均受到影响,视觉障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不完整、不准确、不深刻。视觉障碍学生的个性心理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既有惰性心理,又有好奇意识,既有自卑自闭的消极心态,又有自强不息的积极心态。盲校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必须要以尊重视觉障碍学生为原则。
2.2 目标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必须对教材有整体且深层的把握,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导入设计。盲校的语文课程在性质、特点、功能、地位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相同,盲校语文课程不仅要把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积淀文化、增长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追求,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走出黑暗、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等。
2.3 充分性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的导入设计讲究简洁、高效,在用时上,一般为2到5分钟。对于盲校语文教学来说,这点时间显然是不够的。与普通学生相比,视障学生认知、领悟的速度都比较慢。盲校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放慢脚步,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确保他们已经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的前提下,与之共同展开下一环节。
3 盲校高中语文课导入设计的实践
3.1 以音乐感染心灵,拉近视障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因为视觉障碍学生的听觉形象记忆能力比普通学生要高,又因为音乐是他们唯一能够完整欣赏的艺术。所以用适当的音乐导入新课,是盲校语文教学导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林黛玉进贾府》是四大名著之首,随着林黛玉的脚步,贾府的环境与人物渐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本课的教学目标正是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进行鉴赏与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可是对视力障碍者来说,要想欣赏这部巨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盲文出版物纸张是8开纸,每张纸正反面可以排620个盲文点字,《红楼梦》盲文版有17本盲文书,叠放在一起,书高超过一米,视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一行一行地摸过去,谈何容易。而且这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古代社会,描写的都是些生活中的小事,即使对于普通学校的高中生来说,也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未读全书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走入到文本中去呢。有一天,我在午间休息时间路过一个教室,看到学生们正围坐在一起,静静地欣赏电脑中播放的歌曲,令他们如痴如醉的歌曲正是《枉凝眉》。后来我在这个班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就用了《枉凝眉》来导入,当哀婉幽怨的音乐声一响起,学生即刻受到感染,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携手林黛玉,走进了贾府。
视觉障碍学生也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音乐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就像如画的山水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一样。我还曾经用歌颂毛主席的歌曲《东方红》导入《沁园春·长沙》,用刘欢的《好汉歌》导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罗大佑的《东方之珠》导入《别了,“不列颠尼亚”》,用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导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让视障学生在美好的音乐旋律的引领下走进文本,比用单纯的语言引导效果要好得多。
3.2 调动其他感官,降低视力残疾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视障学生由于视力缺陷,感知通道主要是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借这些感觉通道,视障学生也可以进行语文的学习,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得到审美能力的培养。盲校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一节语文课的导入环节时,应有意识地调动视障学生的其他感官,使视障学生在多感官的共同参与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
《故都的秋》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文中蕴含了作者对故都深沉的爱。普通学生对文中描绘的景物或者亲眼看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即使没有亲眼看见过或亲身经历过,也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想,与作者形成共鸣。而视障学生,对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的日光,树影下扫帚扫过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该怎样获得感知呢?我们没有办法让视障学生像普通学生那样用眼睛去观察生活。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让视障学生通过自己其它感官的参与,获得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减少视力残疾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在这篇课文的导入阶段,我带来了很多枯黄的落叶,让学生触摸枯叶,感受秋天。又为每位学生泡了一碗浓茶,我们喝着大碗茶,摸着枯树叶,开始我们的学习,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愉快,很容易就走进了文本。
《包身工》是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待遇。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已经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孩子们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对学校食堂的饭菜总是挑三拣四,幸福感不强。我们盲校的学生也是这样。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我按照书上的描写,用最差的米、锅焦、豆腐渣熬了一锅“浆糊一般的薄粥”,上课之前先喝“粥”。学生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我告诉他们,这可是包身工每天的早饭和晚饭,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一碗粥,让学生领悟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激发了他们对包身工的同情,又让他们感到了自己生活的幸福,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盲校语文教學中,多感官共同参与法是应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在教学《雨巷》时,使用了实物油纸伞进行导入;在学习《氓》时,用新鲜的桑叶和枯陨的桑叶来导入;在学习《涉江采芙蓉》时,使用了荷花导入。
3.3 通过与文本相关的游戏活动,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起于疑而激于趣”,愉悦的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盲人学校里,视力障碍学生的活动有限,通常他们都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或思考。可是,他们也和普通学生一样,对游戏有着强烈的渴望。语文课用适当的游戏活动导入,既可以满足视障学生游戏的需要,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东晋穆帝时期的四十余文人政客雅集于山阴兰亭,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场面何等欢乐。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感受到那样的欢乐呢?流觞曲水,又怎样向学生解释明白呢?我们虽然没有玩过流觞曲水,可是我们都玩过击鼓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里,谁就表演节目,这和流觞曲水不是一样的吗?于是,我用击鼓传花的小游戏来导入,谁拿到花,谁就背一首古诗,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之后的学习也不亦乐乎。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则通讯,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可是,对于学生来说,课文的内空是枯燥无味的,没有什么吸引力。为了吸引学生,我在导入的时候,请学生折纸飞机,并且比一比,看谁折的纸飞机飞得最远,大家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折纸飞机、飞纸飞机的活动中来。这个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了解到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多么的不易。
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盲校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作为一名盲校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普校的语文教学方法,还要具有一些特殊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盲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钱志亮.盲校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盛永进.特殊儿童教育导读[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盛永进.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盲人学校 浙江省杭州市 311400
【关键词】盲校高中语文;导入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是,教师却常常忽略了导入的重要性,要么没有导入,直接进入主题;要么仅是简单地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就算完成了一节课的导入;要么随意抛出几个粗制滥造的问题,即进入课题的学习;要么为了在公开课上吸引眼球做一个哗众取宠的导入。由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蓄势不够或低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 盲校高中语文课导入设计的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师、教材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兴趣等情况,设计出适合学情的导入方式。视觉障碍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感知的广度、速度、深度均受到影响,视觉障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不完整、不准确、不深刻。视觉障碍学生的个性心理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既有惰性心理,又有好奇意识,既有自卑自闭的消极心态,又有自强不息的积极心态。盲校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必须要以尊重视觉障碍学生为原则。
2.2 目标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必须对教材有整体且深层的把握,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导入设计。盲校的语文课程在性质、特点、功能、地位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相同,盲校语文课程不仅要把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积淀文化、增长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追求,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走出黑暗、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等。
2.3 充分性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的导入设计讲究简洁、高效,在用时上,一般为2到5分钟。对于盲校语文教学来说,这点时间显然是不够的。与普通学生相比,视障学生认知、领悟的速度都比较慢。盲校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放慢脚步,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确保他们已经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的前提下,与之共同展开下一环节。
3 盲校高中语文课导入设计的实践
3.1 以音乐感染心灵,拉近视障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因为视觉障碍学生的听觉形象记忆能力比普通学生要高,又因为音乐是他们唯一能够完整欣赏的艺术。所以用适当的音乐导入新课,是盲校语文教学导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林黛玉进贾府》是四大名著之首,随着林黛玉的脚步,贾府的环境与人物渐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本课的教学目标正是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进行鉴赏与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可是对视力障碍者来说,要想欣赏这部巨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盲文出版物纸张是8开纸,每张纸正反面可以排620个盲文点字,《红楼梦》盲文版有17本盲文书,叠放在一起,书高超过一米,视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一行一行地摸过去,谈何容易。而且这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古代社会,描写的都是些生活中的小事,即使对于普通学校的高中生来说,也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未读全书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走入到文本中去呢。有一天,我在午间休息时间路过一个教室,看到学生们正围坐在一起,静静地欣赏电脑中播放的歌曲,令他们如痴如醉的歌曲正是《枉凝眉》。后来我在这个班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就用了《枉凝眉》来导入,当哀婉幽怨的音乐声一响起,学生即刻受到感染,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携手林黛玉,走进了贾府。
视觉障碍学生也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音乐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就像如画的山水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一样。我还曾经用歌颂毛主席的歌曲《东方红》导入《沁园春·长沙》,用刘欢的《好汉歌》导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罗大佑的《东方之珠》导入《别了,“不列颠尼亚”》,用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导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让视障学生在美好的音乐旋律的引领下走进文本,比用单纯的语言引导效果要好得多。
3.2 调动其他感官,降低视力残疾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视障学生由于视力缺陷,感知通道主要是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借这些感觉通道,视障学生也可以进行语文的学习,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得到审美能力的培养。盲校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一节语文课的导入环节时,应有意识地调动视障学生的其他感官,使视障学生在多感官的共同参与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
《故都的秋》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文中蕴含了作者对故都深沉的爱。普通学生对文中描绘的景物或者亲眼看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即使没有亲眼看见过或亲身经历过,也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想,与作者形成共鸣。而视障学生,对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的日光,树影下扫帚扫过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该怎样获得感知呢?我们没有办法让视障学生像普通学生那样用眼睛去观察生活。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让视障学生通过自己其它感官的参与,获得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减少视力残疾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在这篇课文的导入阶段,我带来了很多枯黄的落叶,让学生触摸枯叶,感受秋天。又为每位学生泡了一碗浓茶,我们喝着大碗茶,摸着枯树叶,开始我们的学习,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愉快,很容易就走进了文本。
《包身工》是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待遇。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已经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孩子们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对学校食堂的饭菜总是挑三拣四,幸福感不强。我们盲校的学生也是这样。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我按照书上的描写,用最差的米、锅焦、豆腐渣熬了一锅“浆糊一般的薄粥”,上课之前先喝“粥”。学生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我告诉他们,这可是包身工每天的早饭和晚饭,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一碗粥,让学生领悟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激发了他们对包身工的同情,又让他们感到了自己生活的幸福,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盲校语文教學中,多感官共同参与法是应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在教学《雨巷》时,使用了实物油纸伞进行导入;在学习《氓》时,用新鲜的桑叶和枯陨的桑叶来导入;在学习《涉江采芙蓉》时,使用了荷花导入。
3.3 通过与文本相关的游戏活动,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起于疑而激于趣”,愉悦的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盲人学校里,视力障碍学生的活动有限,通常他们都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或思考。可是,他们也和普通学生一样,对游戏有着强烈的渴望。语文课用适当的游戏活动导入,既可以满足视障学生游戏的需要,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东晋穆帝时期的四十余文人政客雅集于山阴兰亭,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场面何等欢乐。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感受到那样的欢乐呢?流觞曲水,又怎样向学生解释明白呢?我们虽然没有玩过流觞曲水,可是我们都玩过击鼓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里,谁就表演节目,这和流觞曲水不是一样的吗?于是,我用击鼓传花的小游戏来导入,谁拿到花,谁就背一首古诗,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之后的学习也不亦乐乎。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则通讯,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可是,对于学生来说,课文的内空是枯燥无味的,没有什么吸引力。为了吸引学生,我在导入的时候,请学生折纸飞机,并且比一比,看谁折的纸飞机飞得最远,大家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折纸飞机、飞纸飞机的活动中来。这个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了解到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多么的不易。
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盲校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作为一名盲校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普校的语文教学方法,还要具有一些特殊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盲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钱志亮.盲校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盛永进.特殊儿童教育导读[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盛永进.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盲人学校 浙江省杭州市 3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