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省亲与鲁迅《故乡》之对比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后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范妮回到家乡生活的三个月,范妮在回家之前是思乡,回家之后去发现自己的家乡已经“面目全非”,因而导致她再次离乡。这和鲁迅《故乡》有着很大的相似,但是又有许多的不同。本文通过对对比两部作品异同,发掘导致两位主人公结局不同的原因;另外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奥斯丁和鲁迅小说的深切内涵。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故乡》;范妮;“我”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67-03
  
  在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是个从小寄养在姨妈家的可怜的女孩。长大后的范妮因为心里爱慕着自己的表哥埃德蒙而拒绝了花花公子亨利·克劳福德的求婚,由此引发了托马斯爵士一家的诧异与不满。托马斯爵士认为范妮“一定是头脑出毛病了”,“在丰裕富贵的人家住了八九年,使她失去了比较和鉴别好坏的能力”,因而决定送范妮回到自己家去住一段时间,使她认识到有钱是多么重要。然而这对于范妮来说却是一个喜讯,不难想象,一个离开家八九年,并且在外面过的并不顺心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当范妮回到家才发现,故乡已不是从前的故乡了,因而产生了一个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环形结构。这与鲁迅的《故乡》的结构十分相近,但是细较之又有许多不同,其中涉及了主人公情感心态的转变和价值观的相异,也包括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不同解读。
  
  一、回故乡
  
  《曼斯菲尔德庄园》与《故乡》中的两位主人公在回故乡的路上其思乡之情几乎是一致的,范妮和“我”都拥有对故乡、对童年的美好记忆。此外,范妮在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生活始终是不太愉快的,也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同样,《故乡》中“我”在外地的生活也是“辛苦辗转”的,因此也格外怀念故乡的“美丽”和儿时愉快的记忆。所以在回乡的路上两个人的境况是相同的:对童年欢乐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抱着相似的心情,两个人上路了。当范妮来到家门口的时候,“她满怀希望,又满腹疑虑。”范妮在疑虑什么,作者没有明白的交待,但是从作者对朴茨茅斯的描写上我们可以窥见一斑。马车驶进一条“狭窄的街道”,在一座“小屋的门前”停下,走来一个邋遢模样的女仆,而且她不是来帮忙而是来报信说:“画眉”号已经出港……这样的描写实际上和《故乡》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我”冒了严寒,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翻两部作品不约而同的先写到了故乡的景色,一个是狭窄、矮小,一个是苍黄、萧索。虽然都还没有直接写到主人公的不满,但是已经用景色烘托出了现实中的故乡已经不再温暖美好。
  发现了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不同之后,两位主人公都有些怀疑,但是都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心理暗示。范妮的家人并没有范妮预期的那样热情并且有礼貌地欢迎自己回家,范妮就在心里想只要他们爱自己,自己就心满意足了。《故乡》中“我”看到那些萧索的村庄,心中不禁悲鸣,但是“我”自己对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两位主人公见过了更多的家(乡)人,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二、在故乡
  
  范妮在曼斯菲尔德一直扮演着被冷落的角色,这个和范妮的身份地位有着密切关系。一个没有家世背景、名下没有巨额财产、不言不语寄人篱下的女孩很难成为中心人物。但是回到自己家的范妮依然是一个边缘人。从见到家里的第一个人开始,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的是“画眉”号出港的事情,他们没有表现出对于一个多年不见的亲人的热情。范妮的父亲,从一进门看到堆放在走廊的行李时就开始不满,其实这时候他应该是能想到女儿的归来的,但是当他看见儿子威廉后就开始大谈有关“画眉”号的事情,直到威廉提醒他范妮的回来,父亲才匆匆地应付了几句转而继续他们“画眉”号的问题。与在曼斯菲尔德的受冷落不同的是,这里的范妮不再是因为金钱等外界原因得不到重视,而是家人对于范妮从情感深处的忘却和疏远。
  《故乡》“我”回到家中地位看起来并不边缘化,但实际上“我’郴范妮一样——和故乡格格不入。杨二嫂看到“我”不记得她了,边说“我”贵人多忘事,见无法得到“我”的旧家具就说:“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愤愤地回转身,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顺手拿走。这个曾经抱过“我”的杨二嫂,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静静地坐着的豆腐西施,在她的眼中,“我”升了“道台”,“阔”了许多,不再是从前的讯哥,是一个即将离开这个小村子,奔自己的大好前程的人。就连儿时的小伙伴——闰土也“终于”态度恭敬地喊了一声老爷。“我”因为离开多年成为了一个故乡的异乡人。
  有趣的是,在这两篇作品中,主人公的语言上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是众所周知的嘴拙。她要么大段大段的引用缺乏真情实感的冗长的句子;要么就在不能引用时溃不成句,嗫嚅不能言。与此相比,《故乡》中的“我”也同样是语言的贫困者。当杨二嫂套近乎的说“我还抱过你”,我的反应是“愕然”和“愈加愕然”。但是两位主人公的嘴拙的原因却不相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其嘴拙的原因,正如黄梅女士所说:“奥斯丁在这里触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社会、文化问题:即语言和权力(金钱)的关系。”如果说在曼斯菲尔德的范妮缄口不言是因为没有“两万磅资产”支持自己的语言。但是回到家里的范妮似乎更受冷落,更加像一个“语言贫困”者。回到家的范妮头脑中充满的是对家的不满,所以她不能说,“还有很多令她不快的事情,她不想让他们知道”,另外在朴茨茅斯的家里“没有一个人讲话会有人听”。《故乡》中的“我”面对杨二嫂只能无话可说,默默地站着的原因是“我”作为一个接受进步思想的知识精英面对蒙昧落后的人的无从下口,和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自己无法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的无奈。当“我”亲切的对着闰土叫一声“闰土哥”的时候,听到的回答却是“老爷!……”这一声老爷,喊出了落后的伦理秩序在乡村的根深蒂固,也喊得“我”再次哑口无言。
  
  三、离故乡
  
  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两部作品的主人公终于认识到,故乡已不是记忆中的故乡,因而都萌生了返意。《故乡》中的“我”是回来搬家的,因而离开的更早一些,收拾完东西,边带着母亲和宏儿离开了故乡。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不得不等待托马斯爵士的安排,因而一呆就是三个月。
  两位主人公想要离故乡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是离开后的精神归属却大相径庭。《故乡》中“我”对故乡的不满并不能促使“我”退而求其次的爱上现在所工作、生活的地方;而范妮就不断的回忆起曼斯菲尔 德庄园的好来,甚至最终导致了“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情感变化。范妮回到朴茨茅斯后,对自己的家非常不满意,不止一次的拿自己家与曼斯菲尔德庄园作对比。《故乡》中的“我”也对故乡很不满意,但是却不是拿故乡与自己现在生活的地方作对比,“我”总是想到记忆中的故乡,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
  范妮甚至认为,“虽然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会有一些痛苦,但在朴茨茅斯却没有任何快乐。”至于诺里斯姨妈有时导致的小小的不愉快,与她现在这个家的不停吵闹相比,那真是又短暂又微不足道,犹如滴水与沧海之比。范妮甚至会因为自己家经济上的贫困和缺乏风度的“粗俗的至亲”而感到羞耻。与之不同的是,《故乡》的“我”并不将自己和乡亲们分成三六九等。“我”知道他们是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变得麻木,因而“我”对他们带着浓浓的悲悯之情。离开故乡的时候,“我”想到了希望,“我”希望宏儿与水生不要再像“我”和闰土一般起隔膜,但是也不希望他们“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范妮觉得‘这里的男人个个粗鲁,女人个个唐突,男男女女没有一个不缺乏教养。”相比之下,《故乡》中“我”的乡里人也有唐突的女人,如杨二嫂;但是更让“我”觉得可悲的不是那粗鲁的、唐突的人,而是有礼有节,规规矩矩喊了一声“老爷”的人。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主人公最后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范妮认为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自己理想的归属,那里的一切都是有秩序的,美好的。《故乡》中“我”却真正的失掉了“故乡”。
  
  四、结语
  
  导致两位主人公的同途殊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首先是两位主人公的社会分工和定位的不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被人称作“家庭天使”,她作为一个中产阶级(从小在姨父家寄养是已经融入到托马斯爵士的那个阶级)女性,她一生的目标就是嫁一个好人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然后将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彬彬有礼。但是《故乡》中的“我”,虽然不能将他与鲁迅本人等同起来,但是实际上鲁迅已经把自己融化到了角色中。因此,“我”不是范妮那样的“道德淑女”也不是“基督教的女英雄”,而是一个接受新思想和进步知识的启蒙者。由于两者的身份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两位主人公的不同的结局。此外,小说的作者,奥斯丁和鲁迅两个人对社会和小说功能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奥斯丁的小说主旋律是婚姻和爱情,奥斯丁在小说中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她的女主人公嫁得好。而鲁迅,作为一个觉醒了的时代先锋,他的小说关心的是社会,是人性,是如何唤醒更多蒙昧的人。这是导致两部小说主人公同途殊归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正>一、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立意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新课标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事实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
摘 要:有清一代新疆史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清朝入关至乾隆末年(以下称为清初),是清代新疆史地的兴起时期;嘉道咸年间(以下称为清中叶),是清代新疆史地从发展走向繁荣的时期;同光宣年间(以下称为晚清),是清代新疆史地发展的末期。  关键词:新疆;史地;特点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027-03    一、清初新疆史地的兴起  (一)清初新疆史
摘要: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其作品能打动人心,是使读者产生真实的共鸣感,越是这样的作品越有惊心动魄的美感。历史的真实与创作的真实永远存在空间距离,这既是创作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历史性在文本记录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字:创作;文学;历史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73-03    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在文字下重塑历史的过程。有的是真实历史的还原,有的是虚拟架构历史
摘 要:“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而采用的一项具体政策。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领导地位以及采用这种政权模式有什么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033-03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