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是在这里遇见她,谁都不会猜出,她竟是一家条件简陋的小浴池的搓背工。在她用心工作的时候,我打量着她。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画着精致的淡妆,衣装整洁,乌黑的头发用漂亮的发卡盘着,一丝不乱。脸上的笑容映着浴池窗外透进的一缕阳光,泼洒在我的身上、心上。
我们通常对那些体力劳动者的印象是,一张木然的脸,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无奈地干着手里的粗活儿。可是在这个粗陋的环境中,在四溅着水花的浴池里,在被世人看做是低下的、日复一日的体力劳作中,她究竟为谁而美丽?
我想,这个普通的女人,不是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就是造物主给了她美丽的天性。
孔圣人曾说,在工作学习、发奋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可以忘了忧愁。一个人,在简陋的环境中,如果依然快乐,这个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孔子的弟子颜回经常受到老师夸赞。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一条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样艰苦的生活,一般人肯定是要抱怨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安然处之。孔子感叹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这种简陋,君子若泰然处之,就会熠熠生辉。
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进城去看望在抢险救灾中受了伤的孙子,公路被洪水冲断了,老奶奶只好沿着山上的小路步行100多公里来到城里。孙子惊讶地问:“奶奶,这么远的路,您是怎么走来的?”
老奶奶笑了笑说:“如果一口气跑100公里,也许觉得不容易,是需要勇气的。但是走一步路,心里就觉得很容易,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公里路也就走完了。”
老奶奶的话耐人寻味。做任何事情,你想着轻松就会轻松,你想着艰难就会变得艰难,苦不苦由你自己来选择。正如曾国藩所言:“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便去了边疆支教,一去就是十多年。我们同学一起去看他时,他正在上课。那是一个坐落在小山腰的小学,只有破败的校舍和几十名学生陪伴他度过一年四季。学校里就他一个老师,他要上小学全年级的课程,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可工资还不到一千块钱。看着他因营养不良而显得消瘦、苍白的脸,同学们都在心里盘问,“值吗”?
可我的这位同学却十分乐观,他自豪地对我们说:“每当我走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朴实、单纯又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的心里就一下子被幸福感包围了!”
钱钟书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我们只有用热情来“融化”抱怨,才能真正爱上并享受自己的工作。
有人问法国作家大仲马:“你长年累月地苦写,怎么精神仍然这么好?”
大仲马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无论做什么事,你把它当作很自然的事,不要在行动之前就设想出许多负面的结论,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菜市场里卖豆腐的老大妈、经营小诊所的姐弟、超市里收银的小姑娘、开饭馆的夫妻,这些平凡人演绎的人生百态,汇成了一股暖流,在都市的河道里奔涌。
那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命汇集成的人间烟火的河流,游弋其间,触摸到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温馨的体香,和暖的体温。想想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日而复始地做着平凡工作的普通人,正是由他们的内心的悲欢,构成了那样浩瀚无尽的简单和幸福!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如果都拿来抱怨,只能让自己成为“祥林嫂”,在抱怨的同时,抱怨已正无声息地吞噬着我们曾经有的许多优秀品质,比如善良、勇敢、执着、感恩、宽容……
工作和快乐,缺一不可。这是自己与自己建立的心灵契约,是一种阳光的、独特的心灵体验。
甄皓评说
记得二战期间有一个著名的预言,那就是在德军阵地被苏军攻陷后,一名战地记者在德军战壕横七竖八的尸体旁边,发现一束鲜花。这名记者深嗅着花香,在他的战地报道中,感慨地发出了著名预言:德意志民族没有被摧垮,他们会很快强大起来!
那位记者何以得出如此英明结论?那就是他从鲜花中看到了德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实,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经久不衰,也是因为它有着浩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其中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都闪耀着一种对真善美不懈追求、坚守信仰的人性光环。
“财富是纸做的风筝,精神是金做的丝线”。在“现金为王”、通讯发达的今天,许多媒体炫富,强烈的贫富对比使许多人内心失衡,有的悲观失望,有的慌不择路。一些人为名为利,摒弃公理信义,甚至铤而走险,飞蛾扑火,前仆后继。如果把人们浮躁的内心比作风筝,那么是不是要系紧那根“看不见的线”?这根线是一座无价的宝库,是社会和谐、平稳发展之根,是人民幸福、安心乐道之源。
我们通常对那些体力劳动者的印象是,一张木然的脸,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无奈地干着手里的粗活儿。可是在这个粗陋的环境中,在四溅着水花的浴池里,在被世人看做是低下的、日复一日的体力劳作中,她究竟为谁而美丽?
我想,这个普通的女人,不是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就是造物主给了她美丽的天性。
孔圣人曾说,在工作学习、发奋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可以忘了忧愁。一个人,在简陋的环境中,如果依然快乐,这个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孔子的弟子颜回经常受到老师夸赞。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一条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样艰苦的生活,一般人肯定是要抱怨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安然处之。孔子感叹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这种简陋,君子若泰然处之,就会熠熠生辉。
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进城去看望在抢险救灾中受了伤的孙子,公路被洪水冲断了,老奶奶只好沿着山上的小路步行100多公里来到城里。孙子惊讶地问:“奶奶,这么远的路,您是怎么走来的?”
老奶奶笑了笑说:“如果一口气跑100公里,也许觉得不容易,是需要勇气的。但是走一步路,心里就觉得很容易,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公里路也就走完了。”
老奶奶的话耐人寻味。做任何事情,你想着轻松就会轻松,你想着艰难就会变得艰难,苦不苦由你自己来选择。正如曾国藩所言:“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便去了边疆支教,一去就是十多年。我们同学一起去看他时,他正在上课。那是一个坐落在小山腰的小学,只有破败的校舍和几十名学生陪伴他度过一年四季。学校里就他一个老师,他要上小学全年级的课程,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可工资还不到一千块钱。看着他因营养不良而显得消瘦、苍白的脸,同学们都在心里盘问,“值吗”?
可我的这位同学却十分乐观,他自豪地对我们说:“每当我走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朴实、单纯又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的心里就一下子被幸福感包围了!”
钱钟书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我们只有用热情来“融化”抱怨,才能真正爱上并享受自己的工作。
有人问法国作家大仲马:“你长年累月地苦写,怎么精神仍然这么好?”
大仲马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无论做什么事,你把它当作很自然的事,不要在行动之前就设想出许多负面的结论,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菜市场里卖豆腐的老大妈、经营小诊所的姐弟、超市里收银的小姑娘、开饭馆的夫妻,这些平凡人演绎的人生百态,汇成了一股暖流,在都市的河道里奔涌。
那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命汇集成的人间烟火的河流,游弋其间,触摸到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温馨的体香,和暖的体温。想想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日而复始地做着平凡工作的普通人,正是由他们的内心的悲欢,构成了那样浩瀚无尽的简单和幸福!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如果都拿来抱怨,只能让自己成为“祥林嫂”,在抱怨的同时,抱怨已正无声息地吞噬着我们曾经有的许多优秀品质,比如善良、勇敢、执着、感恩、宽容……
工作和快乐,缺一不可。这是自己与自己建立的心灵契约,是一种阳光的、独特的心灵体验。
甄皓评说
记得二战期间有一个著名的预言,那就是在德军阵地被苏军攻陷后,一名战地记者在德军战壕横七竖八的尸体旁边,发现一束鲜花。这名记者深嗅着花香,在他的战地报道中,感慨地发出了著名预言:德意志民族没有被摧垮,他们会很快强大起来!
那位记者何以得出如此英明结论?那就是他从鲜花中看到了德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实,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经久不衰,也是因为它有着浩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其中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都闪耀着一种对真善美不懈追求、坚守信仰的人性光环。
“财富是纸做的风筝,精神是金做的丝线”。在“现金为王”、通讯发达的今天,许多媒体炫富,强烈的贫富对比使许多人内心失衡,有的悲观失望,有的慌不择路。一些人为名为利,摒弃公理信义,甚至铤而走险,飞蛾扑火,前仆后继。如果把人们浮躁的内心比作风筝,那么是不是要系紧那根“看不见的线”?这根线是一座无价的宝库,是社会和谐、平稳发展之根,是人民幸福、安心乐道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