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受期待的《碟中谍Ⅳ》将于1月25日登陆各大影院,这次阿汤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视觉盛宴,阿汤哥在背后又付出了什么呢?
阿汤哥被“淘宝价”
首先给大家讲个段子:话说去年《碟中谍Ⅳ》开拍之前,派拉蒙高层专门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开了个会。老板在会上提了一个问题:那些驰名世界的间谍角色都有哪些深入人心的个人特色?有人立刻念出了007的经典对白:“邦德,詹姆斯·邦德”一一美女、阿斯顿·马丁、PPK手枪;另一人接着说:波恩,一個极度厌恶枪械、喜欢用钢笔和拳头将人慢慢虐死的复仇者。老板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那么,伊森·亨特是谁?众人沉默,10秒后,有人回答:汤姆·克鲁斯!
如果从电影的角色来看,这个答案对于《碟中谍》系列无疑是一种甜蜜的尴尬:15年来,三部曲靠着汤帅的名头,在全球敛财逾14亿美元(还不包括DVD销量等其他收入),而汤帅的名字也成了人们对于《碟中谍》的唯一印象。说白了,《碟中谍》系列是最典型的“演员高于角色”,它不像007可以用铁打的角色规则来驯化流水的主演,也不像施瓦辛格之于终结者、史泰龙之于洛奇、或者约翰尼·德普之于杰克船长这种“演员与角色高度合体模板”,因为很多观众甚至连伊森·亨特的名字都记不住,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会用非常本土并疑似成人电影海报的宣传语来回答你:“超级巨星汤姆·克鲁斯激情主演。”观众对于《碟中谍》系列的普遍反映是“阿汤哥太帅了”,而不是“伊森·亨特”真牛。
让我们再回到派拉蒙的会议上,在形式主义的讨论下,会议的真正目的其实在于最后的两个决定上:一是如果汤姆·克鲁斯的新片《骑士与白天》(2010年)能够盈利,才可以为《碟中谍Ⅳ》亮绿灯;二是必须大幅度消减汤姆·克鲁斯的前期片酬(原定2500万,消减额度在一半以上),采用票房分账。
这个在前三部制作过程中从未出现的状况,引得众媒体纷纷猜测:汤姆·克鲁斯已经彻底丧失了话语权,阿汤哥时代真的结束了。其实平心而论,自从2005年的“沙发门”(在奥普拉节目上跳沙发,一度被人怀疑有精神问题)之后,汤帅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公众形象和吸金力大不如前,并正迈入“想当年的好莱坞一哥”行列。但对于派拉蒙来说,他们作此决定不过是想拍一部更实惠的动作大片,这就好比购买一部IPhone 4,同样是行货,门店不打折,淘宝却便宜很多一一派拉蒙自然明白阿汤哥对于《碟中谍Ⅳ》的意义,只不过,他们这次花的是“淘宝价”而已。
“非人类”是怎么炼成的
当我们得知《碟中谍Ⅳ》的导演一职最终落入了布拉德·伯德身上时,我们就已经可以想象出电影将会是一个什么模样:爆炸、枪战、肉搏、追车……对于一个动作迷、一个顶级动画片导演来说,这些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常规的动作戏,到了布拉德·伯德这里,就被赋予了一种超级英雄电影中才有的卡通风格,因此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超前三部。这一点,从影片开场克里林宫被炸毁,片中伊森·亨特徒手攀登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这两场戏中就可窥一斑。
作为布拉德·伯德第一部“凡人电影”,导演力求把阿汤哥打造成一个“非人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阿汤哥在多场高危动作中都不用替身,亲自上阵。
这一好习惯其实是在第一部的时候养成的。当时在拍摄爆破水族箱的戏时(这也是汤帅的主意),导演布莱思·德·帕尔玛原本要求特技替身完成,结果因为有正面特写镜头,怎么拍都没法蒙混过关,于是帕尔玛说服阿汤哥,冒着被16吨水淹没的危险完成了这场戏。结果后者拍完之后大呼过瘾,之后的特技动作只要自己能够完成,就绝不劳烦替身(比如最后在高速列车上的动作戏)。
而第二部中的攀岩戏,便轮到阿汤哥说服吴宇森让他在没有防护网的情况下完成拍摄,结果完事之后他又爱上了攀岩。所以说,爬迪拜塔对于阿汤哥而言只是一次额外的户外活动,顺便成为在迪拜塔玩蹦极的第一人而已。而这种非cG特效、非绿幕、非替身,百分之百实拍的传统特技动作场面,在IMA银幕上却显得无比魔幻一一留下一场前无古人的经典桥段,这是伯德为《碟中谍》系列作出的最大贡献。
来源:《看电影》
阿汤哥被“淘宝价”
首先给大家讲个段子:话说去年《碟中谍Ⅳ》开拍之前,派拉蒙高层专门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开了个会。老板在会上提了一个问题:那些驰名世界的间谍角色都有哪些深入人心的个人特色?有人立刻念出了007的经典对白:“邦德,詹姆斯·邦德”一一美女、阿斯顿·马丁、PPK手枪;另一人接着说:波恩,一個极度厌恶枪械、喜欢用钢笔和拳头将人慢慢虐死的复仇者。老板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那么,伊森·亨特是谁?众人沉默,10秒后,有人回答:汤姆·克鲁斯!
如果从电影的角色来看,这个答案对于《碟中谍》系列无疑是一种甜蜜的尴尬:15年来,三部曲靠着汤帅的名头,在全球敛财逾14亿美元(还不包括DVD销量等其他收入),而汤帅的名字也成了人们对于《碟中谍》的唯一印象。说白了,《碟中谍》系列是最典型的“演员高于角色”,它不像007可以用铁打的角色规则来驯化流水的主演,也不像施瓦辛格之于终结者、史泰龙之于洛奇、或者约翰尼·德普之于杰克船长这种“演员与角色高度合体模板”,因为很多观众甚至连伊森·亨特的名字都记不住,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会用非常本土并疑似成人电影海报的宣传语来回答你:“超级巨星汤姆·克鲁斯激情主演。”观众对于《碟中谍》系列的普遍反映是“阿汤哥太帅了”,而不是“伊森·亨特”真牛。
让我们再回到派拉蒙的会议上,在形式主义的讨论下,会议的真正目的其实在于最后的两个决定上:一是如果汤姆·克鲁斯的新片《骑士与白天》(2010年)能够盈利,才可以为《碟中谍Ⅳ》亮绿灯;二是必须大幅度消减汤姆·克鲁斯的前期片酬(原定2500万,消减额度在一半以上),采用票房分账。
这个在前三部制作过程中从未出现的状况,引得众媒体纷纷猜测:汤姆·克鲁斯已经彻底丧失了话语权,阿汤哥时代真的结束了。其实平心而论,自从2005年的“沙发门”(在奥普拉节目上跳沙发,一度被人怀疑有精神问题)之后,汤帅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公众形象和吸金力大不如前,并正迈入“想当年的好莱坞一哥”行列。但对于派拉蒙来说,他们作此决定不过是想拍一部更实惠的动作大片,这就好比购买一部IPhone 4,同样是行货,门店不打折,淘宝却便宜很多一一派拉蒙自然明白阿汤哥对于《碟中谍Ⅳ》的意义,只不过,他们这次花的是“淘宝价”而已。
“非人类”是怎么炼成的
当我们得知《碟中谍Ⅳ》的导演一职最终落入了布拉德·伯德身上时,我们就已经可以想象出电影将会是一个什么模样:爆炸、枪战、肉搏、追车……对于一个动作迷、一个顶级动画片导演来说,这些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常规的动作戏,到了布拉德·伯德这里,就被赋予了一种超级英雄电影中才有的卡通风格,因此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超前三部。这一点,从影片开场克里林宫被炸毁,片中伊森·亨特徒手攀登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这两场戏中就可窥一斑。
作为布拉德·伯德第一部“凡人电影”,导演力求把阿汤哥打造成一个“非人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阿汤哥在多场高危动作中都不用替身,亲自上阵。
这一好习惯其实是在第一部的时候养成的。当时在拍摄爆破水族箱的戏时(这也是汤帅的主意),导演布莱思·德·帕尔玛原本要求特技替身完成,结果因为有正面特写镜头,怎么拍都没法蒙混过关,于是帕尔玛说服阿汤哥,冒着被16吨水淹没的危险完成了这场戏。结果后者拍完之后大呼过瘾,之后的特技动作只要自己能够完成,就绝不劳烦替身(比如最后在高速列车上的动作戏)。
而第二部中的攀岩戏,便轮到阿汤哥说服吴宇森让他在没有防护网的情况下完成拍摄,结果完事之后他又爱上了攀岩。所以说,爬迪拜塔对于阿汤哥而言只是一次额外的户外活动,顺便成为在迪拜塔玩蹦极的第一人而已。而这种非cG特效、非绿幕、非替身,百分之百实拍的传统特技动作场面,在IMA银幕上却显得无比魔幻一一留下一场前无古人的经典桥段,这是伯德为《碟中谍》系列作出的最大贡献。
来源:《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