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来了”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在2014年举办的第2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的评审和展示过程中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最终荣获了一等奖。回顾这个活动项目的创意策划和组织执行过程,我有些感受和收获与科技馆的各位同事们一起分析,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经验。
在推出“赛先生来了”这个项目之前,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展厅以外的独立区域举办的。比如探索角活动区和小课堂教室,主要原因是为了为活动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传播空间、有桌椅方便观众们就坐、有投影或者黑板方便书写等。但是,教育活动独立于展厅之外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在博物馆里开展的教育活动,具备了大量课堂教育所需要的条件,却恰恰浪费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所区别的最独特的资源——展厅里的展览。我回想起自己在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看到的特色解说活动“大王鱿鱼”,这个活动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厅每月固定活动,由1位志愿解说员带着1辆放满了各类鱿鱼标本的简易推车在展厅中开展,就鱿鱼这一物种为观众们作专题解说。参观的观众们均席地而坐,随时可以举手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我们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的雏形。
有了初步的想法,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谋划项目的具体细节。我们首先考虑这个项目必须在展厅内举办,围绕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开展。其次,我们希望作一项导览解说式的服务,以科学知识的讲解传播为主,而不是以“动手做”活动为主。另外,我们希望这个项目的互动形式多种多样,讲解员与观众的交流也是多向的。当然了,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不断更新主题和内容,成为展厅中的一项特色解说服务。
经过讨论,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的框架基本确定了:这是一个面向各年龄段的参观观众,尤其面向青少年受众,在展厅展示内容、标本等教育资源基础之上,以博物馆馆藏标本、模型及图片等其他手段结合讲解员特别设计的讲解内容,让观众对某一方面专业知识或话题作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触摸、观察、与讲解人员言语肢体互动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对科学知识有更切身的了解和感知的特色讲解活动。我们将这个活动命名为“赛先生来了”,取意这项活动将百年前到来中国的“科学”请进自然博物馆的展厅,重新燃点起我们对于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的学习和追求。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人数比较有限,但是,我们的优势在于具有一支极富热情且讲解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团队。我们的具体项目交给了志愿讲解员的负责人去进行具体工作的组织和部署。在日常讲解活动中,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形成了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体这4个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小组。志愿者负责人安排各小组分头为每一期“赛先生来了”准备新的主题,各小组成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专长的领域方向提出想法,得到负责老师的初步认可,之后着手查阅资料撰写讲解词和具体的活动方案与规划。在基本完成这些前期的内容准备后,还需要通过我馆科研部门的相关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科学性审核。最后,由志愿者负责老师来完成活动所需的材料购买、展板设计、标本借出、模型制作等各项具体准备工作。
2013年4月“赛先生来了”首期活动“鸟与鸟蛋”推出。在活动过程中,“赛先生”为大家介绍了鸟类适应飞翔的身体机制、鸟类的生态类群,以及关于鸟蛋的一些知识,继而为观众们展示了部分鸟类的骨骼标本、图片和20余种珍贵的鸟蛋标本。讲解过程中,通过亲手触摸鸟蛋的现场体验环节,增加了观众对鸟类的认知与亲近感。首期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场观众参与积极、反响热烈。之后,“赛先生来了”每个月都推出一个新的主题,截至2014年6月,“赛先生来了”共举办13期活动。
“赛先生来了”项目从推出伊始需要展厅反复广播、工作人员去展厅内组织观众,到现在观众们提前查询活动举办日期和时间而主动追捧,已经成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又一成功推出的品牌活动。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热情追捧,能够获得业界专家和同仁们的较高评价与认可,离不开我们的优秀志愿讲解员独特而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项目策划中的准确定位和组织实施过程的细致严密,我们总结为5个“多”。
让展厅的信息承载量变多
北京自然博物馆8000平方米的展示和陈列面积显得有些局促,展览能够呈现的信息比较有限。展厅互动式解说以展厅环境和展示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扩展和延伸,以讲解服务向受众提供展板以外更多更深入的知识与信息。
让信息传播的手段变多
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追根究底还是展厅讲解服务的一种独特形式,语言传播是其基础。但是,在解说的过程中我们额外添加了更丰富的传播手段,比如专门制作的图板、专门借用的标本、专门制作的模型和具有明确表征意义的指向性的动作手势等。这些辅助的传播手段能够帮助观众增强感官认识和体验,让观众的学习过程从接受单一的语言信息,变为视觉、触觉、味觉、肢体体验等多途径的信息接收,不但让认知的过程不那么枯燥,也让认知的效果得以增强。
让传播者与受众交流的方向变多
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其中一个灵魂主旨就在于互动。每一期活动的设计,都要求充分考虑观众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于互动体验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每一期活动都要尽可能地加入现场提问、鼓励观众发声、要求观众回应、提供触摸机会、给予观众参与现场操作等多种互动形式。因此,“赛先生来了”完全颠覆了传统讲解服务的“讲解人→观众”的单向交流,而是呈现出讲解人与多个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传播载体之间的多向交流。整个过程不仅是受众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反馈的过程。
让讲解的主线变多
“赛先生来了”是主题式的特色讲解。主题式讲解与日常展厅讲解不同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日常展厅讲解按照展览陈列的顺序来进行,即由展览线索而决定的线性学习顺序,而是按照主讲人所选择的主题阐释的顺序来进行。比如,自然博物馆古哺乳动物展厅按照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等的分类顺序展示,日常讲解一般均会按照这一顺序来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但是“赛先生来了”在2014年5月推出的“伴随世界屋脊成长的远古巨兽”活动,则以板块运动的不同阶段作为主线,讲述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各种代表性哺乳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迁而在形态、习性上发生的改变。这就打破了展览陈列相对固定的既有顺序,从而实现了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更多种主线的讲解。
让讲解服务的对象变多
长期以来,公众普遍对自然类科普场馆的认识就是“小孩子适合去的地方”,因为大多数公众认为进自然博物馆无非就是看老虎、狮子各种动物的标本和蝴蝶、甲虫各种昆虫的标本,那些都是孩子才会喜欢的东西。因此,平常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家长会在意让孩子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解,而自己则远远地站着百无聊赖地等候。“赛先生来了”执行团队中的一部分优秀志愿讲解员发现,在“赛先生来了”活动中,家长与讲解人之间距离相对近,为吸引住家长们的注意力提供了可能。于是他们积极思考,在语言、内容、态度、手势及内容选择方面,如何兼顾低龄观众和成年观众需求的交集,如何激发成年观众的学习热情,如何让成年观众更加积极地投入现场互动……经过为期近一年半的实践和摸索,“赛先生来了”有若干期主题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场不少成年观众在活动过程中不但紧紧跟随,而且还成为最踊跃、最热情的互动参与者。有不少家长之后表示,“赛先生来了”不止是自己的孩子喜欢,也让自己受益不浅。
“赛先生来了”目前还存在着亟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基于志愿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大多批次的活动还是以低龄观众为主要受众,会更加注重语言、形式和手段的趣味性、鲜活性,因此在专业性、科学性方面尚有欠缺。要真正实现同时满足成年观众知识需求和学习习惯,又能兼顾儿童学习特点和能力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摸索。另外,在不断推出新的主题之余,还需要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修改和提高过去做过的主题,让每一期的无形投入和物料投入能够实现更大的使用价值,让“赛先生”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里影响更多的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最后,我有几句“获奖感言”想跟每一位科学教育人分享,希望有同仁能够有所共鸣,因为这正是我认为的面对现实局限我们应该保有的坚持和信念:展厅的空间是有限的,背后看不见的资源是无限的,只要教育者对知识传播的热情足够充沛炽烈,博物馆的宝藏就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推出“赛先生来了”这个项目之前,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展厅以外的独立区域举办的。比如探索角活动区和小课堂教室,主要原因是为了为活动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传播空间、有桌椅方便观众们就坐、有投影或者黑板方便书写等。但是,教育活动独立于展厅之外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在博物馆里开展的教育活动,具备了大量课堂教育所需要的条件,却恰恰浪费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所区别的最独特的资源——展厅里的展览。我回想起自己在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看到的特色解说活动“大王鱿鱼”,这个活动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厅每月固定活动,由1位志愿解说员带着1辆放满了各类鱿鱼标本的简易推车在展厅中开展,就鱿鱼这一物种为观众们作专题解说。参观的观众们均席地而坐,随时可以举手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我们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的雏形。
有了初步的想法,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谋划项目的具体细节。我们首先考虑这个项目必须在展厅内举办,围绕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开展。其次,我们希望作一项导览解说式的服务,以科学知识的讲解传播为主,而不是以“动手做”活动为主。另外,我们希望这个项目的互动形式多种多样,讲解员与观众的交流也是多向的。当然了,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不断更新主题和内容,成为展厅中的一项特色解说服务。
经过讨论,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的框架基本确定了:这是一个面向各年龄段的参观观众,尤其面向青少年受众,在展厅展示内容、标本等教育资源基础之上,以博物馆馆藏标本、模型及图片等其他手段结合讲解员特别设计的讲解内容,让观众对某一方面专业知识或话题作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触摸、观察、与讲解人员言语肢体互动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对科学知识有更切身的了解和感知的特色讲解活动。我们将这个活动命名为“赛先生来了”,取意这项活动将百年前到来中国的“科学”请进自然博物馆的展厅,重新燃点起我们对于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的学习和追求。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人数比较有限,但是,我们的优势在于具有一支极富热情且讲解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团队。我们的具体项目交给了志愿讲解员的负责人去进行具体工作的组织和部署。在日常讲解活动中,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形成了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体这4个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小组。志愿者负责人安排各小组分头为每一期“赛先生来了”准备新的主题,各小组成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专长的领域方向提出想法,得到负责老师的初步认可,之后着手查阅资料撰写讲解词和具体的活动方案与规划。在基本完成这些前期的内容准备后,还需要通过我馆科研部门的相关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科学性审核。最后,由志愿者负责老师来完成活动所需的材料购买、展板设计、标本借出、模型制作等各项具体准备工作。
2013年4月“赛先生来了”首期活动“鸟与鸟蛋”推出。在活动过程中,“赛先生”为大家介绍了鸟类适应飞翔的身体机制、鸟类的生态类群,以及关于鸟蛋的一些知识,继而为观众们展示了部分鸟类的骨骼标本、图片和20余种珍贵的鸟蛋标本。讲解过程中,通过亲手触摸鸟蛋的现场体验环节,增加了观众对鸟类的认知与亲近感。首期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场观众参与积极、反响热烈。之后,“赛先生来了”每个月都推出一个新的主题,截至2014年6月,“赛先生来了”共举办13期活动。
“赛先生来了”项目从推出伊始需要展厅反复广播、工作人员去展厅内组织观众,到现在观众们提前查询活动举办日期和时间而主动追捧,已经成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又一成功推出的品牌活动。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热情追捧,能够获得业界专家和同仁们的较高评价与认可,离不开我们的优秀志愿讲解员独特而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项目策划中的准确定位和组织实施过程的细致严密,我们总结为5个“多”。
让展厅的信息承载量变多
北京自然博物馆8000平方米的展示和陈列面积显得有些局促,展览能够呈现的信息比较有限。展厅互动式解说以展厅环境和展示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扩展和延伸,以讲解服务向受众提供展板以外更多更深入的知识与信息。
让信息传播的手段变多
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追根究底还是展厅讲解服务的一种独特形式,语言传播是其基础。但是,在解说的过程中我们额外添加了更丰富的传播手段,比如专门制作的图板、专门借用的标本、专门制作的模型和具有明确表征意义的指向性的动作手势等。这些辅助的传播手段能够帮助观众增强感官认识和体验,让观众的学习过程从接受单一的语言信息,变为视觉、触觉、味觉、肢体体验等多途径的信息接收,不但让认知的过程不那么枯燥,也让认知的效果得以增强。
让传播者与受众交流的方向变多
展厅互动式解说项目其中一个灵魂主旨就在于互动。每一期活动的设计,都要求充分考虑观众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于互动体验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每一期活动都要尽可能地加入现场提问、鼓励观众发声、要求观众回应、提供触摸机会、给予观众参与现场操作等多种互动形式。因此,“赛先生来了”完全颠覆了传统讲解服务的“讲解人→观众”的单向交流,而是呈现出讲解人与多个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传播载体之间的多向交流。整个过程不仅是受众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反馈的过程。
让讲解的主线变多
“赛先生来了”是主题式的特色讲解。主题式讲解与日常展厅讲解不同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日常展厅讲解按照展览陈列的顺序来进行,即由展览线索而决定的线性学习顺序,而是按照主讲人所选择的主题阐释的顺序来进行。比如,自然博物馆古哺乳动物展厅按照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等的分类顺序展示,日常讲解一般均会按照这一顺序来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但是“赛先生来了”在2014年5月推出的“伴随世界屋脊成长的远古巨兽”活动,则以板块运动的不同阶段作为主线,讲述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各种代表性哺乳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迁而在形态、习性上发生的改变。这就打破了展览陈列相对固定的既有顺序,从而实现了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更多种主线的讲解。
让讲解服务的对象变多
长期以来,公众普遍对自然类科普场馆的认识就是“小孩子适合去的地方”,因为大多数公众认为进自然博物馆无非就是看老虎、狮子各种动物的标本和蝴蝶、甲虫各种昆虫的标本,那些都是孩子才会喜欢的东西。因此,平常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家长会在意让孩子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解,而自己则远远地站着百无聊赖地等候。“赛先生来了”执行团队中的一部分优秀志愿讲解员发现,在“赛先生来了”活动中,家长与讲解人之间距离相对近,为吸引住家长们的注意力提供了可能。于是他们积极思考,在语言、内容、态度、手势及内容选择方面,如何兼顾低龄观众和成年观众需求的交集,如何激发成年观众的学习热情,如何让成年观众更加积极地投入现场互动……经过为期近一年半的实践和摸索,“赛先生来了”有若干期主题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场不少成年观众在活动过程中不但紧紧跟随,而且还成为最踊跃、最热情的互动参与者。有不少家长之后表示,“赛先生来了”不止是自己的孩子喜欢,也让自己受益不浅。
“赛先生来了”目前还存在着亟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基于志愿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大多批次的活动还是以低龄观众为主要受众,会更加注重语言、形式和手段的趣味性、鲜活性,因此在专业性、科学性方面尚有欠缺。要真正实现同时满足成年观众知识需求和学习习惯,又能兼顾儿童学习特点和能力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摸索。另外,在不断推出新的主题之余,还需要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修改和提高过去做过的主题,让每一期的无形投入和物料投入能够实现更大的使用价值,让“赛先生”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里影响更多的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最后,我有几句“获奖感言”想跟每一位科学教育人分享,希望有同仁能够有所共鸣,因为这正是我认为的面对现实局限我们应该保有的坚持和信念:展厅的空间是有限的,背后看不见的资源是无限的,只要教育者对知识传播的热情足够充沛炽烈,博物馆的宝藏就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