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朴初,原名荣续,字朴初,后以字行,号开翁,笔名饮水,“以无尽菩萨之名名吾斋”,斋号“无尽意”。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市天台里“世太史第”,祖籍安徽省太湖县。赵氏家族是一个典型世代官宦的书香世家,自13世祖赵文楷于清嘉庆元年高中头名状元以后,连续四代被授予翰林,光绪皇帝御笔赐匾“四代翰林”耀其门庭。赵朴初的父亲赵恩彤,字炜如。自幼饱览诗书,清末科举废除后,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严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安徽高等学堂,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于仕途,专意在家乡开设经馆课徒授业。他学识渊博,文风雄健,文字功底十分深厚,以能诗善画闻名乡里。赵朴初的母亲陈慧,字仲碹,号拜石,湖北武汉人,是一位才女,能诗善赋,文学修养极高,尤长剧本创作,有《冰玉影传奇》行世。聪颖过人的赵朴初就是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十分浓厚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五岁始承庭训,八岁即能吟诗属对,耳濡目染,铸就了他的聪明和才智,说他家学渊源深厚,决非溢美之辞。
赵朴初先生的书法属于文人字一类,以行楷、行草见长。明清之际,书坛甚为活跃,名家辈出,各领风骚,风格纷呈,行草是艺术性最强、变化最多、最能表现个性的书体,尤其在清末民初,文人大多崇尚尺牍翰札,喜欢玩意趣于短笺片纸之上,信手挥洒,自然天真,意味无穷。朴老的书法受孙过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影响很大。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不拘绳墨,食古而化,脱尽古人窠臼。总观先生的书法,整体章法取疏淡格局,间距明显,字字形断而意连,整齐疏密,自然一气,不骜造作,形似苏体,但又比苏字灵秀。喜欢墨量饱和,墨韵丰腴,偶有飞白而无枯笔,古拙而灵动,苍劲而洒脱,胜在趣韵,给人一种平和大度、雍容不迫之感。其用笔劲爽,不拖泥带水,点画干净利落,线条刚劲卓越,下笔处不做虚尖,收笔戛然而止,一笔下去就是一笔,坚实有力,决不草率。字与字,点画与点画之间很少有上下勾连、丝牵纠结,撇、捺、悬针长短合度,恰到好处,没有飘荡不定的任意延长,提处不飘,按处不滞,在生动的线条形象中显示出来的是一种厚重、道劲,使人感到一种凝重的气氛,正如刘熙载所说的“书能笔笔还其本分,不消闪避取巧,便是极诣。”在作品中行笔的轻重疾徐、飘逸与厚重、沉着与飞舞、流畅与凝练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都能得到和谐的处理,映现出的是雅逸清丽的韵致、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和资质聪慧的才子气格。因而他的行书经久耐看,给人以清新、高雅、平和、大方、质朴的艺术享受。
在诸多的书法表现形式中,最能表达先生性情的是帖学风格浓郁的行书信札和文稿。这些信札和文稿,由于书写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有的潇洒,有的奇崛,有的凝重,有的轻松,有的朴茂,有的灵秀,笔墨之间皆醰然有味。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那种挺劲典雅,不为一家一法所约束,不作任何矫饰,了无造作之痕,从心所欲,水到渠成,看似平淡,实蕴神妙,意味纯正,“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颇有“行笔来风云”之感。既有书卷气,又充满金石味。欣赏这些信札,让人矜平躁释,心情愉悦。
先生的书法大量的还是诗稿,日课一诗以代日记,是他长年的习惯。这些诗稿,就诗来说,多为直抒胸臆的“乘兴”之笔,可谓笔笔发于胸而达于神,忽古忽今,亦庄亦谐,斟酌推敲,韵趣无穷,不求点画之精,唯求气势之盛。但就书法而言,往往毫不经意,率意而书,纯以神行,信手涂抹,满纸烟云,表现出他深厚的功底和雄浑质朴、宕逸神飞的艺术追求。如他1969年的“戏作”五绝《闲情偶记五首》,写得疾徐有节,错落有致,形同将马,紧而不追,缓而不松,行气、章法、笔墨均佳。笔势圆逸,藏锋不露,虽不作倾险浮急之态,也没有天马脱御、追风逐电、快刀斫阵的宣泄。但骨气犹存,“铁骨犹留枝”写得绵里裹铁,如钢针刺骨;“摧拉枯朽”显得隽拔刚断,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含蓄地表达了他盼望“文革”早日结束。字里行间并没有因为“文革”罚他做煤球而给他带来多少压抑,也不见半点牢骚。“好待东风信,新花众妙持”其气势如急流飞瀑,一泻千里。其胸怀、其抱负、其信心,是常人不可比拟的。
他的书法作品中,还有一种是无意于书法刨作的便条、明信片等。这些“急就章”没有“奉命”或应酬之作,多为行草书体,书写时随意性大于规范性,看似毫不经意,欣赏再三后始知其真放在精微。它的精神游逸胜于技巧研磨,泯灭了刀斧痕迹,超越了“雕琢”的意境,表现出朴老最真实、最个人的本然面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期工而自工,又能在不经意处达之情性,能传古人遗风,入妙至微。由笔墨的“不求工而自工”进入精神的“返璞归真”,充分体现其天性并展现出随意之间的大家风范。在结字上由于其功能性的辨认需要,都取正统一路的行、草规范结体,绝无乖舛难认之笔,风格瘦硬秀润,清而不薄,瘦而丰腴,气息醇和,用笔老辣,呈现古拙、朴茂的奇趣。这与他的“平等心”、“平常心”,追求自然、天真、平淡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正因为他抛弃了世间的功利欲望,以虚静超旷的审美心胸去作书,所以他的书法才能达到“无意于佳乃佳”,具有天真烂漫之美的艺境。
最能展现先生风采、表现其书法功力的,当是有意为书而构思再三的匾额、刊头题字、条幅、对联,这些都是力能扛鼎的大气之作。嘉峪关上的“天下第一雄关”、“司空山”、“二祖禅堂”、“甲午忠烈祠”都能看到他的笔力苍劲浑厚、豪迈凝重、雄奇奔放。他为安徽文艺界刊物题签的《艺谭》,字体隽秀,浑厚饱满,兼有汉碑雄劲和晋唐俊骨,刚劲清新,幽雅俊拔;为刘海栗题签的《存天阁谈艺录》,点画道劲,浑穆雅静,沉稳自然;为《班禅额尔德尼大师》的封面题签,虽已年届82岁高龄,其结字仍然十分严谨,意态又极放纵,圆中见方,雄肆古茂。沈鹏看到这幅题签后对朴老说:“您的这幅字,有点碑的味道。”这是针对朴老一贯的帖派风格而言的,他真的没想到,朴老这样的高龄,还在追求新的变化,力图以碑的意境纳入原有的帖派风格中,想来此中必有一番甘苦。这种壮心不已、不断追求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
先生的书法融进了他的心血和风骨,流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雄关、古寺,也流到了异国他乡。外交部长钱其琛出访柬埔寨,行前特意请朴老写了一幅字作为珍贵礼品送给西哈努克亲王,亲王如获至宝。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也喜爱以朴老的墨宝作为珍贵礼品,各国无不争相宝重。
朴老是一位特别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认真治学,平淡处世,严格律己,宽容对人。他对待书法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甚至是虔诚的,他执着地认为,书法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他强调“先器识而后文艺”,书学艺术如果脱离了中国传统的背景无疑将是一个空中楼阁。自儒、释、道开始影响传统艺术以来,其精神强烈地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审美习 俗和理想之中,书法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传统美学的熏陶,在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实践和创作。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无不充满着传统的审美哲学思想,而且形成了较为恒定的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一个真正的书家他在书法上的探索过程也就是他人格的修养过程。垂暮之年的朴老仍然辛勤劳作于砚田,不断地追求着新的变化。“老年作书用退笔,不求妍润存骨力。”“九十犹期日日新,读书万卷欲通神。”他深谙书法的感染力是妍美功用者居下,而风神骨气者居上。
齐白石说“老缶衰年别有才”,齐白石自己也是年届衰年才变法的,黄苗子“学书七十老顽童,退笔如山苦未工。”而朴老是在耄耋之年还在思变,还在追求“老年作书用退笔,不求妍润存骨力”,“不言廉颇老,犹愿共翱翔。”其壮心不已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朴老是绩学大儒,其传统旧学根基之深自不待言。他深知书法创作至为关键的中心环节是笔法,所谓“退笔”,不仅指用笔方法,更重要的是笔势、笔意。有“笔”无“墨”缺少丰润之美,有“墨”无“笔”,被讥为墨猪、蒸饼。正如沈鹏先生所说“真正的书法家同真正的音乐家一样,内含的哲理为哲学家难以表达。”先生深谙中国书法首先被称道的是“笔法之美”,书法作为艺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算是高雅的而不是俗气的,他是以能见天质为指归的。
朴老所书的《贺秉之老妹九十生日诗》笔墨精熟,熔铸古今,融会贯通,修养高深,其萧散虚和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一马春风过微雨,竹间归路净无尘”的飘逸淳古的韵味。从“既雕既琢”到“返璞归真”,濯古来新,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生命运动气息,无怪沈鹏先生说他的书法总有一种青春气。从古人的程式中蜕变出来,既有传统的根底,又有创新的精神。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借用李可染的一句话来说,“能以最大的勇气打进传统,又能以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打进传统不易,打出传统更难。沈鹏先生在《平常心》中回忆说,欣赏朴老的书法,“都有一股静穆之气拂面而来,使你如沐春风,如对高士,忘却浮躁和喧嚣,潜入深山古寺,参悟大千哲理。”“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如来。”我们欣赏朴老的书法,就是参悟佛理,就是窥探禅机啊。
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师,对书论的研究更是精到,可是在他浩如烟海的文稿中却少见哗众取宠的故作惊人之论,有的只是谦虚和“平常心”。他从未以书法家自居,于是他的书法“创作”指向是那么清晰——人家喜欢自己的诗和字,就书之奉赠。不论是司机还是警卫,人家请他题画、题额,就展纸写就,人家请他为记、作序,他从不拒绝反而恭敬地完成。他认为这都是“文债”,“写字为文,无论自愿他求皆债也”,“寻常还不尽,待将赊欠付来生”。他把闲暇时间几乎都花在纵情山水和诗歌创作上了,捉笔挥毫多是记行、记事、题迹名胜,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先生重书品,更重人品,惊世绝才选择了“朴初”的生活态度,影响至今的不仅仅是他书法艺术的魅力,人们更看重的还是他人品气节在其中所起着的作用。
赵朴初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人,对古典律诗有极深的研究。言近旨远,笔短意长,意态高深,咀之味永。犹如地下伏流,随处钻取即得甘泉,兴托高远而臻入化境。
先生的书法作品多为自撰的诗词,以诗词之意境增书法之韵味,塑造了朴老艺术家的形象。他积年累月沉浸于葩骚汉魏、唐诗宋词,涉猎于梦窗屯田的长短句,恬吟蜜咏,挹取其清晖芳泽,然后宣泄于尺缣,不是为书法而书法,而是有感而作、而发。其书外之境,弦外之音,情外之理,相互交融,每看一遍,几乎都能发现新的妙趣,不但见法,还能见情,生动感人就自不待言了。其识见与个性更能得到充分体现。前贤论诗云:“诗功之深,非胸中有万卷书不能挥洒自如也。”当代书法家撰写传统诗文的日渐式微,以至今日书法内容大多摘录前人章句或干脆抄录古诗,“龙”、“鹅”满天飞,省心又省力。姑且不论其笔力如何,书者不能书写自己创作的诗文,与欣赏者在情感交流上已是“隔了一层”,其情趣就大打折扣;不见书者自己的心灵与感受,直如“抄书染纸”,岂不愈见生分,味同嚼蜡。
赵朴初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佛学家,他精熟经典、淹贯百氏,是继道一、智永、怀素和弘一之后,中国第五位僧侣大书法家。他的很多书法作品都与佛学有关。书外的工夫和对佛教精髓的深刻领悟,渗透到笔墨点画之中。才情并茂而不浅露,字里行间充满禅意,似有一股静穆之气拂面而来。似近似远、似隐似现,让你如沐春风,如浴甘泉,忘却浮躁与喧嚣;让你静心省醒,如对高士,参悟大千哲理。独立特行而贯以众生共有的平常心、平等心的朴老,毕生走着佛、诗、书结合的道路。
2000年5月21日,先生乘鹤西去,留下遗偈:“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今天,值得告慰先生的是,赵朴初故居——“世太史第”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万后学在这里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面对他精审端雅、清新秀丽的融诗、书、禅于一炉的书法作品,寻觅它的妍润,寻觅它的骨力!
(责编:唐陌楚)
赵朴初先生的书法属于文人字一类,以行楷、行草见长。明清之际,书坛甚为活跃,名家辈出,各领风骚,风格纷呈,行草是艺术性最强、变化最多、最能表现个性的书体,尤其在清末民初,文人大多崇尚尺牍翰札,喜欢玩意趣于短笺片纸之上,信手挥洒,自然天真,意味无穷。朴老的书法受孙过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影响很大。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不拘绳墨,食古而化,脱尽古人窠臼。总观先生的书法,整体章法取疏淡格局,间距明显,字字形断而意连,整齐疏密,自然一气,不骜造作,形似苏体,但又比苏字灵秀。喜欢墨量饱和,墨韵丰腴,偶有飞白而无枯笔,古拙而灵动,苍劲而洒脱,胜在趣韵,给人一种平和大度、雍容不迫之感。其用笔劲爽,不拖泥带水,点画干净利落,线条刚劲卓越,下笔处不做虚尖,收笔戛然而止,一笔下去就是一笔,坚实有力,决不草率。字与字,点画与点画之间很少有上下勾连、丝牵纠结,撇、捺、悬针长短合度,恰到好处,没有飘荡不定的任意延长,提处不飘,按处不滞,在生动的线条形象中显示出来的是一种厚重、道劲,使人感到一种凝重的气氛,正如刘熙载所说的“书能笔笔还其本分,不消闪避取巧,便是极诣。”在作品中行笔的轻重疾徐、飘逸与厚重、沉着与飞舞、流畅与凝练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都能得到和谐的处理,映现出的是雅逸清丽的韵致、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和资质聪慧的才子气格。因而他的行书经久耐看,给人以清新、高雅、平和、大方、质朴的艺术享受。
在诸多的书法表现形式中,最能表达先生性情的是帖学风格浓郁的行书信札和文稿。这些信札和文稿,由于书写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有的潇洒,有的奇崛,有的凝重,有的轻松,有的朴茂,有的灵秀,笔墨之间皆醰然有味。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那种挺劲典雅,不为一家一法所约束,不作任何矫饰,了无造作之痕,从心所欲,水到渠成,看似平淡,实蕴神妙,意味纯正,“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颇有“行笔来风云”之感。既有书卷气,又充满金石味。欣赏这些信札,让人矜平躁释,心情愉悦。
先生的书法大量的还是诗稿,日课一诗以代日记,是他长年的习惯。这些诗稿,就诗来说,多为直抒胸臆的“乘兴”之笔,可谓笔笔发于胸而达于神,忽古忽今,亦庄亦谐,斟酌推敲,韵趣无穷,不求点画之精,唯求气势之盛。但就书法而言,往往毫不经意,率意而书,纯以神行,信手涂抹,满纸烟云,表现出他深厚的功底和雄浑质朴、宕逸神飞的艺术追求。如他1969年的“戏作”五绝《闲情偶记五首》,写得疾徐有节,错落有致,形同将马,紧而不追,缓而不松,行气、章法、笔墨均佳。笔势圆逸,藏锋不露,虽不作倾险浮急之态,也没有天马脱御、追风逐电、快刀斫阵的宣泄。但骨气犹存,“铁骨犹留枝”写得绵里裹铁,如钢针刺骨;“摧拉枯朽”显得隽拔刚断,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含蓄地表达了他盼望“文革”早日结束。字里行间并没有因为“文革”罚他做煤球而给他带来多少压抑,也不见半点牢骚。“好待东风信,新花众妙持”其气势如急流飞瀑,一泻千里。其胸怀、其抱负、其信心,是常人不可比拟的。
他的书法作品中,还有一种是无意于书法刨作的便条、明信片等。这些“急就章”没有“奉命”或应酬之作,多为行草书体,书写时随意性大于规范性,看似毫不经意,欣赏再三后始知其真放在精微。它的精神游逸胜于技巧研磨,泯灭了刀斧痕迹,超越了“雕琢”的意境,表现出朴老最真实、最个人的本然面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期工而自工,又能在不经意处达之情性,能传古人遗风,入妙至微。由笔墨的“不求工而自工”进入精神的“返璞归真”,充分体现其天性并展现出随意之间的大家风范。在结字上由于其功能性的辨认需要,都取正统一路的行、草规范结体,绝无乖舛难认之笔,风格瘦硬秀润,清而不薄,瘦而丰腴,气息醇和,用笔老辣,呈现古拙、朴茂的奇趣。这与他的“平等心”、“平常心”,追求自然、天真、平淡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正因为他抛弃了世间的功利欲望,以虚静超旷的审美心胸去作书,所以他的书法才能达到“无意于佳乃佳”,具有天真烂漫之美的艺境。
最能展现先生风采、表现其书法功力的,当是有意为书而构思再三的匾额、刊头题字、条幅、对联,这些都是力能扛鼎的大气之作。嘉峪关上的“天下第一雄关”、“司空山”、“二祖禅堂”、“甲午忠烈祠”都能看到他的笔力苍劲浑厚、豪迈凝重、雄奇奔放。他为安徽文艺界刊物题签的《艺谭》,字体隽秀,浑厚饱满,兼有汉碑雄劲和晋唐俊骨,刚劲清新,幽雅俊拔;为刘海栗题签的《存天阁谈艺录》,点画道劲,浑穆雅静,沉稳自然;为《班禅额尔德尼大师》的封面题签,虽已年届82岁高龄,其结字仍然十分严谨,意态又极放纵,圆中见方,雄肆古茂。沈鹏看到这幅题签后对朴老说:“您的这幅字,有点碑的味道。”这是针对朴老一贯的帖派风格而言的,他真的没想到,朴老这样的高龄,还在追求新的变化,力图以碑的意境纳入原有的帖派风格中,想来此中必有一番甘苦。这种壮心不已、不断追求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
先生的书法融进了他的心血和风骨,流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雄关、古寺,也流到了异国他乡。外交部长钱其琛出访柬埔寨,行前特意请朴老写了一幅字作为珍贵礼品送给西哈努克亲王,亲王如获至宝。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也喜爱以朴老的墨宝作为珍贵礼品,各国无不争相宝重。
朴老是一位特别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认真治学,平淡处世,严格律己,宽容对人。他对待书法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甚至是虔诚的,他执着地认为,书法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他强调“先器识而后文艺”,书学艺术如果脱离了中国传统的背景无疑将是一个空中楼阁。自儒、释、道开始影响传统艺术以来,其精神强烈地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审美习 俗和理想之中,书法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传统美学的熏陶,在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实践和创作。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无不充满着传统的审美哲学思想,而且形成了较为恒定的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一个真正的书家他在书法上的探索过程也就是他人格的修养过程。垂暮之年的朴老仍然辛勤劳作于砚田,不断地追求着新的变化。“老年作书用退笔,不求妍润存骨力。”“九十犹期日日新,读书万卷欲通神。”他深谙书法的感染力是妍美功用者居下,而风神骨气者居上。
齐白石说“老缶衰年别有才”,齐白石自己也是年届衰年才变法的,黄苗子“学书七十老顽童,退笔如山苦未工。”而朴老是在耄耋之年还在思变,还在追求“老年作书用退笔,不求妍润存骨力”,“不言廉颇老,犹愿共翱翔。”其壮心不已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朴老是绩学大儒,其传统旧学根基之深自不待言。他深知书法创作至为关键的中心环节是笔法,所谓“退笔”,不仅指用笔方法,更重要的是笔势、笔意。有“笔”无“墨”缺少丰润之美,有“墨”无“笔”,被讥为墨猪、蒸饼。正如沈鹏先生所说“真正的书法家同真正的音乐家一样,内含的哲理为哲学家难以表达。”先生深谙中国书法首先被称道的是“笔法之美”,书法作为艺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算是高雅的而不是俗气的,他是以能见天质为指归的。
朴老所书的《贺秉之老妹九十生日诗》笔墨精熟,熔铸古今,融会贯通,修养高深,其萧散虚和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一马春风过微雨,竹间归路净无尘”的飘逸淳古的韵味。从“既雕既琢”到“返璞归真”,濯古来新,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生命运动气息,无怪沈鹏先生说他的书法总有一种青春气。从古人的程式中蜕变出来,既有传统的根底,又有创新的精神。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借用李可染的一句话来说,“能以最大的勇气打进传统,又能以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打进传统不易,打出传统更难。沈鹏先生在《平常心》中回忆说,欣赏朴老的书法,“都有一股静穆之气拂面而来,使你如沐春风,如对高士,忘却浮躁和喧嚣,潜入深山古寺,参悟大千哲理。”“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如来。”我们欣赏朴老的书法,就是参悟佛理,就是窥探禅机啊。
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师,对书论的研究更是精到,可是在他浩如烟海的文稿中却少见哗众取宠的故作惊人之论,有的只是谦虚和“平常心”。他从未以书法家自居,于是他的书法“创作”指向是那么清晰——人家喜欢自己的诗和字,就书之奉赠。不论是司机还是警卫,人家请他题画、题额,就展纸写就,人家请他为记、作序,他从不拒绝反而恭敬地完成。他认为这都是“文债”,“写字为文,无论自愿他求皆债也”,“寻常还不尽,待将赊欠付来生”。他把闲暇时间几乎都花在纵情山水和诗歌创作上了,捉笔挥毫多是记行、记事、题迹名胜,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先生重书品,更重人品,惊世绝才选择了“朴初”的生活态度,影响至今的不仅仅是他书法艺术的魅力,人们更看重的还是他人品气节在其中所起着的作用。
赵朴初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人,对古典律诗有极深的研究。言近旨远,笔短意长,意态高深,咀之味永。犹如地下伏流,随处钻取即得甘泉,兴托高远而臻入化境。
先生的书法作品多为自撰的诗词,以诗词之意境增书法之韵味,塑造了朴老艺术家的形象。他积年累月沉浸于葩骚汉魏、唐诗宋词,涉猎于梦窗屯田的长短句,恬吟蜜咏,挹取其清晖芳泽,然后宣泄于尺缣,不是为书法而书法,而是有感而作、而发。其书外之境,弦外之音,情外之理,相互交融,每看一遍,几乎都能发现新的妙趣,不但见法,还能见情,生动感人就自不待言了。其识见与个性更能得到充分体现。前贤论诗云:“诗功之深,非胸中有万卷书不能挥洒自如也。”当代书法家撰写传统诗文的日渐式微,以至今日书法内容大多摘录前人章句或干脆抄录古诗,“龙”、“鹅”满天飞,省心又省力。姑且不论其笔力如何,书者不能书写自己创作的诗文,与欣赏者在情感交流上已是“隔了一层”,其情趣就大打折扣;不见书者自己的心灵与感受,直如“抄书染纸”,岂不愈见生分,味同嚼蜡。
赵朴初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佛学家,他精熟经典、淹贯百氏,是继道一、智永、怀素和弘一之后,中国第五位僧侣大书法家。他的很多书法作品都与佛学有关。书外的工夫和对佛教精髓的深刻领悟,渗透到笔墨点画之中。才情并茂而不浅露,字里行间充满禅意,似有一股静穆之气拂面而来。似近似远、似隐似现,让你如沐春风,如浴甘泉,忘却浮躁与喧嚣;让你静心省醒,如对高士,参悟大千哲理。独立特行而贯以众生共有的平常心、平等心的朴老,毕生走着佛、诗、书结合的道路。
2000年5月21日,先生乘鹤西去,留下遗偈:“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今天,值得告慰先生的是,赵朴初故居——“世太史第”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万后学在这里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面对他精审端雅、清新秀丽的融诗、书、禅于一炉的书法作品,寻觅它的妍润,寻觅它的骨力!
(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