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多元文化背景形成,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以期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创新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如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现代文化、通俗文化等,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创新改革途径,适应多元化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理论课教学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由于受到以往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单一,轻视教育过程,教学模式依然是凯洛夫的“五步法”,教学方法即旧有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讲述。相关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一般。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先改革教学内容,第二是改变单一模式,第三是改变授课方式,第四是改变教学实践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想价值观和意识涌现,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1]。
(二)忽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平等性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应该是一种双向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师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在主体位置,学生更像是听众,被动地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平等性能否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否健康发展,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从现代教育理念角度出发,教育应该平等,相互理解,提倡师生间的沟通,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2]。
(三)重视群体性教育而轻视个体性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我国重要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青年,有知识,有文化,有抱负,有道德,遵纪守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因材施教,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群体教育和个体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考虑学生的群体性,重视个体性教育。但是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只进行群体性教育,把学生放在同一间教室,即使在多元化背景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相同的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因材施教。只有通过对个性的培养,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的价值,个体性和社会发展才能更一致,以此促进社会共同发展。
(四)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经济脱节。
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多元化,新的利益格局不断形成,因此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受到影响,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高校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始与市场经济脱节,主要表现在:(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加大,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培养学生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还持续沿用以往教学模式必定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2)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传统教育矛盾凸显,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发展要求;(3)教学内容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受其影响,学生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实践[3]。
(五)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脱节。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脱节,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出现分歧,影响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各种文化相互摩擦和碰撞,导致一些大学生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另外,在多元化环境中,信息更新和传递速度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取信息的速度较慢。这对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建设又是一个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改变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受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更加重视自我精神培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改变单一模式,向沟通型和引导型转变。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入多元文化的培养方式,结合多元化环境,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入新的文化体系、哲学理论、现代文化、政治文化等与全球化接轨等方面的价值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相关讲座和培训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改变以往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方法创新,做到因材施教,提倡人文理念,以满足大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对大学生实施适合的教育方法,抓住大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开展培训和讲座。另外,也可以组织辩论会,让大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学习,了解社会发展状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及国际问题,在沟通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还要根据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性格特点,进行引导性教育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重建。
(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了技术支撑。在信息化时代下,以往的教学形式不断弱化,促进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高校可以建立一些热点话题的主题论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新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一些学科中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创新,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五)创新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自身出发,贴近时代发展的特征,不仅要开展理论知识教育,还要提高教师的网络技术和沟通能力,以及道德修养等。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具有时代特点,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应该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性,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多元文化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进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和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时机,将挑战化为契机,在新的形势背景下,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教育途径方法,完善教育体制,井然有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多元文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玉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2]王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郑新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2(09):58-59.
关键词: 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创新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如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现代文化、通俗文化等,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创新改革途径,适应多元化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理论课教学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由于受到以往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单一,轻视教育过程,教学模式依然是凯洛夫的“五步法”,教学方法即旧有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讲述。相关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一般。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先改革教学内容,第二是改变单一模式,第三是改变授课方式,第四是改变教学实践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想价值观和意识涌现,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1]。
(二)忽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平等性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应该是一种双向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师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在主体位置,学生更像是听众,被动地成为知识的灌输者,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平等性能否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否健康发展,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从现代教育理念角度出发,教育应该平等,相互理解,提倡师生间的沟通,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2]。
(三)重视群体性教育而轻视个体性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我国重要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青年,有知识,有文化,有抱负,有道德,遵纪守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因材施教,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群体教育和个体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考虑学生的群体性,重视个体性教育。但是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只进行群体性教育,把学生放在同一间教室,即使在多元化背景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相同的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因材施教。只有通过对个性的培养,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的价值,个体性和社会发展才能更一致,以此促进社会共同发展。
(四)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经济脱节。
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多元化,新的利益格局不断形成,因此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受到影响,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高校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始与市场经济脱节,主要表现在:(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加大,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培养学生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还持续沿用以往教学模式必定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2)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传统教育矛盾凸显,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发展要求;(3)教学内容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受其影响,学生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实践[3]。
(五)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脱节。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脱节,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出现分歧,影响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各种文化相互摩擦和碰撞,导致一些大学生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另外,在多元化环境中,信息更新和传递速度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取信息的速度较慢。这对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建设又是一个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改变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受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更加重视自我精神培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改变单一模式,向沟通型和引导型转变。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入多元文化的培养方式,结合多元化环境,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入新的文化体系、哲学理论、现代文化、政治文化等与全球化接轨等方面的价值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相关讲座和培训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改变以往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方法创新,做到因材施教,提倡人文理念,以满足大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对大学生实施适合的教育方法,抓住大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开展培训和讲座。另外,也可以组织辩论会,让大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学习,了解社会发展状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及国际问题,在沟通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还要根据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性格特点,进行引导性教育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重建。
(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了技术支撑。在信息化时代下,以往的教学形式不断弱化,促进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高校可以建立一些热点话题的主题论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新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一些学科中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创新,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五)创新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自身出发,贴近时代发展的特征,不仅要开展理论知识教育,还要提高教师的网络技术和沟通能力,以及道德修养等。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具有时代特点,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应该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性,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多元文化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进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和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时机,将挑战化为契机,在新的形势背景下,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教育途径方法,完善教育体制,井然有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多元文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玉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2]王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郑新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2(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