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对于个体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求比较高,同时需要一个人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创造力、合作意识、广阔的视野,还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语文教育应该顺应现代社会的形式,发展出一批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时候,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它的特点:
1.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运用上,而不像过去传统教学课文那样,只有语文单一学科,所以,这种特性要求学生知识的整合,全面立体的发展。
2.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并且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实践性关系密切。
3.师生互动性、个体主动性。师生互动可以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的沟通与交流,这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知识的整合,而个体主动性则不仅要求学生在求知的主动性上,还体现在对于生活实践、生活体验等方面的能动性,积极行动,勤于思考,将各种感觉体验和外部活动融为一体,感悟生活,形成语言,表达于外。
下面谈一些在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1.教师必要指导过少。在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编的一套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六次的综合性活动的主题安排,譬如“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足迹”、“科海泛舟”等等,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些规范,但是在真正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向。我们都知道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一切都处于发展阶段,包括思维模式也处在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过渡阶段,因此,老师的互动与点评指导也就至关重要。
对这样一个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阶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结构并不完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还不是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很难有一个筛选的标准,做出一个好的选择。而这时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大家探索关于人生、生活或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比如说“献给母亲的歌”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虽然主题有了,但还是较宽较大,所以就需要老师提醒学生,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情境,我们对于母爱的思索,进而引发学生对于母亲的理解,吟诵出自己对于母亲的爱的篇章。此时,教师要做的关键是将主题细化,让学生可以捕捉到,否则,综合性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2.课中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较小。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自主性,所以,应当尽量发挥学生的探讨探索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多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鉴于综合性学习的性质,课堂之上加入教师必要的指导以外,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来探索问题,引发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一堂好的综合性学习课可以拓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让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之间交流想法,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补充,全员参与。
3.只注重课堂效果,轻视课前准备。很多时候,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关注度仅仅在课堂中,因而会忽略课前的准备工作。其实,课前预习、搜集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推动课堂,提高上课效率。
那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畅快地交流并有所收获,就需要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和任务,就拿八年级下的一课综合性学习来做说明:“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搜集资料,翻阅古诗词,找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同时也可以查阅工具书,找到可以用来形容春季的成语,课前阅读优美散文,搜集美文美句,以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同时由于在上八下的这课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正直春天,可以让大家真正地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气象萌发、春季盎然的景象。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与情感,写作自然水到渠成了。
反馈与评价不可忽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些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综合性实践时所做的评价仅仅集中在知识上,我想这是不够全面的,还应该放在学生的准备程度、表达能力、学习效果之中,而同时评价应该以激励性和肯定性评价为主为好,这样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注意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也能调动起下次学习的积极性。行为研究学家斯金纳就认为“奖励更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综合性学习既然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科,就应该让学生尽显才能,多角度观察学生,多元评价学生。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平台,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亦或是在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面,综合性学习都是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互动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下去,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尽显自己的才能,张扬个性,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让我们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广阔的、丰富的环境,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努力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时候,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它的特点:
1.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运用上,而不像过去传统教学课文那样,只有语文单一学科,所以,这种特性要求学生知识的整合,全面立体的发展。
2.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并且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实践性关系密切。
3.师生互动性、个体主动性。师生互动可以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的沟通与交流,这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知识的整合,而个体主动性则不仅要求学生在求知的主动性上,还体现在对于生活实践、生活体验等方面的能动性,积极行动,勤于思考,将各种感觉体验和外部活动融为一体,感悟生活,形成语言,表达于外。
下面谈一些在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1.教师必要指导过少。在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编的一套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六次的综合性活动的主题安排,譬如“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足迹”、“科海泛舟”等等,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些规范,但是在真正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向。我们都知道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一切都处于发展阶段,包括思维模式也处在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过渡阶段,因此,老师的互动与点评指导也就至关重要。
对这样一个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阶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结构并不完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还不是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很难有一个筛选的标准,做出一个好的选择。而这时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大家探索关于人生、生活或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比如说“献给母亲的歌”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虽然主题有了,但还是较宽较大,所以就需要老师提醒学生,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情境,我们对于母爱的思索,进而引发学生对于母亲的理解,吟诵出自己对于母亲的爱的篇章。此时,教师要做的关键是将主题细化,让学生可以捕捉到,否则,综合性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2.课中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较小。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自主性,所以,应当尽量发挥学生的探讨探索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多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鉴于综合性学习的性质,课堂之上加入教师必要的指导以外,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来探索问题,引发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一堂好的综合性学习课可以拓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让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之间交流想法,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补充,全员参与。
3.只注重课堂效果,轻视课前准备。很多时候,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关注度仅仅在课堂中,因而会忽略课前的准备工作。其实,课前预习、搜集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推动课堂,提高上课效率。
那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畅快地交流并有所收获,就需要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和任务,就拿八年级下的一课综合性学习来做说明:“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搜集资料,翻阅古诗词,找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同时也可以查阅工具书,找到可以用来形容春季的成语,课前阅读优美散文,搜集美文美句,以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同时由于在上八下的这课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正直春天,可以让大家真正地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气象萌发、春季盎然的景象。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与情感,写作自然水到渠成了。
反馈与评价不可忽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些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综合性实践时所做的评价仅仅集中在知识上,我想这是不够全面的,还应该放在学生的准备程度、表达能力、学习效果之中,而同时评价应该以激励性和肯定性评价为主为好,这样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注意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也能调动起下次学习的积极性。行为研究学家斯金纳就认为“奖励更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综合性学习既然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科,就应该让学生尽显才能,多角度观察学生,多元评价学生。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平台,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亦或是在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面,综合性学习都是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互动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下去,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尽显自己的才能,张扬个性,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让我们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广阔的、丰富的环境,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努力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