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学做人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先成人,再成才,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一个思维灵活、知识丰富的人,若是做出对祖国不利、对人民不利的事情,我们将会更加束手无策。那么,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呢?我是从以下三点做起的,愿意与大家分享。
  一、从课文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是一个永恒主题,爱国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学科的课文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狼牙山五壮士》我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引读,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充沛的感情,树立了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为国家勇于牺牲的信念也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告诉我们,13岁的周恩来因为看到中国人受欺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周恩来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刻苦学习、努力读书上。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对待自己的祖国呢?我给同学讲了当时祖国贫穷落后、遭人欺负的局面,孩子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推荐给孩子们——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从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成了我们的班规,《少年中国说》贴在教室里,成了我们的班训,人人会背诵,激励每个学生努力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这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啊!
  二、从课文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现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
  《检阅》是一篇很好的培养集体观念的课文。我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是俱乐部的一员,你会赞成哪种对待博莱克的建议?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仿佛不是课文中的人物在讨论,倒变成他们在讨论了。在七嘴八舌中,孩子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我们抛弃任何一个人,我们任何一个人也都要为集体做出贡献。
  《五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最后阐明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为了帮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我设计了“五指争论”这个环节。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我顺势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从课文入手,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育人教育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
  《与时间赛跑》是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课文。课堂上,我兴致勃勃地与他们算起了“帐”:每天有24小时,睡觉大概用去九小时,吃饭要用两小时,那大概还剩七小时,去哪里了?同学们也纷纷惊异:是啊,那七小时干什么了?比上课还要长的七小时上哪去了?我见同学们的兴趣来了,便又做了个实验:我计时间,看同学们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结果出来了,同学们大都能读三百字以上。接着我们算了算:一小时我可以读一万八千字,七小时呢?十多万字!大家瞪大了眼睛,相当于我们二三本语文书呢!
  虽然我没再说什么,但在同学们的眼中,我看出了震惊,看到了决心。课下同学们在日记里,有的回忆了以往浪费的时间而后悔不已,有的谈了时间的宝贵,也有的定下了学习计划。看着这些发自内心的语句,我知道,学生们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知道了时间就是生命。
  另一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文章是朱自清的《匆匆》。我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深刻感受——有的学生说,自己体会到了作者因挥霍时间而无所作为的黯然神伤;有的学生说,自己随意挥霍时光,致使学业退步,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并决心要发奋向上,把丢失的功课补回来;有的学生说,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只有珍惜时光努力工作,才不会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教育了学生必须珍惜时间,做到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文章类似的课文不少,《尊严》告诉我们——只有先付出再得到的人是有尊严的;《桃花心木》告诉我们——唯有经得起各种不确定因素磨练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更顽强、更灿烂地生活与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了解某种知识,而是在学习了解的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爱国、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珍爱生命、如何担当责任、如何做到谦虚上进,只有让学生学会了这些,我们的这些教者才算完成了我们的任务。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论和强劲的态势冲击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从这些全新教育理念出发,我们必须在许多方面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作为最能折射语文教育光辉的一环,一直在低谷徘徊,这是大多数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深切感受。怎样才能走出低谷,凶恶作文教学的改观呢?我在此谈两点浅薄认识。  一、打破形式主义 树立大作文教学观  作文教学效率低,效果不佳的
期刊
有效教学现已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是所有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忽视数学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缺失,易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加之学习负担重,束缚了学生潜力和智力的发展。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的体会是要从下列幾方面入手。  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
期刊
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课堂高效率是每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和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是师生最完美的配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我校在学习了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的基础上形成“预习-讨论-展示-反馈”四个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老
期刊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因此初中英语老师急需接受知识观、学习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用全新的教育观念来指导自己开展英语教学工作。下面我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反思,与各位同行共享。  一、下大力
期刊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改革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作业批改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采用全批全改。但全批全改存在许多问题。(1)教师花费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充分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然而现在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现实,语文教师虽忧心忡忡、极其努力却收效甚微的阅读教学现状,已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怎么办?这是一个令语文教学头痛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政性等为一体的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教好这门课,说实话,很多时间觉得力不从心。想要教好,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很让人苦恼和困惑,甚至一度想放弃,再也不想教了。因为有些时候虽然付出了很多,成绩却不理想。痛定思痛,还得面对现实,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多去摸索,经过摸打滚爬,形成一点自己的教学见解。  一、结合实际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哪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呢?  首先,我们应该自身作则大胆改革创新,不沉溺于古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无力。我们要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去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而不是他们的负担。创设丰富的情景,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
期刊
摘要: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运用中掌握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中数学  1.相关概念内涵  合作探究式教学最早由著名教育家施瓦布提出来的,施瓦布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主动探索,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索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主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意向性心理因素。我国古代交予学者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响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兴趣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谈几点感受:  战士教学风采,就是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先入为主给学生以良好的印象,认为你是他在求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