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 。本文通过对当前公共娱乐场所的特点和当前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探究,旨在找出强化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从而全面推进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进程。遏制火灾发生,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探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198-01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公共娱乐场所大批涌现,如:KTV,舞厅,酒吧,桑拿浴室等。然而大多娱乐场所安全管理严重滞后,有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2005 年6 月10日,广东汕头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死亡31 人,重伤3 人;2005 年12月25 日,广东中山老虎酒吧发生特大火灾,死亡26 人,伤11 人;2008年9月20日,深圳龙岗俱乐部大火,死亡44人。2009年1 月31 日福建长乐 “拉丁”酒吧发生重大火灾,15 人死亡,22 人受伤。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本人在以下方面对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探究进行了探究。
1 公共娱乐场所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特点探究
1.1 建筑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建筑形式多样复杂,内部结构复杂,经常翻修,多改造而成,场内通道窄小。不能满足消防设计的特殊要求。
1.2 人员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人员错综复杂,流动性大,素质高低不一,管理也混乱。这些场所为了迎合顾客、招揽生意,防火意识和要求不高。娱乐状态下的人们的警觉性普遍较低,防火意识差。
1.3 火灾突发性强
由于公共娱乐场所用电设备多,功率大,连接的电气线路多,火灾隐患也多。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建筑内部装修为了追求豪华绚丽,大量采用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这样火势会迅速向四周蔓延,立体燃烧,难以控制。
1.4 火灾发生后控制性差
1)为了满足场内音响效果和环保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门窗一般情况下是关闭的,发生火灾时烟雾不能够及时排出,在室内大量积聚,加上可燃荷载多,如果未能及时通风,那么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物而形成浓烟将造成人员窒息,浓烟造成能见度低导致于开展疏散与救人灭火行动困难。
2)人员疏散难,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公共娱乐场所人员随意性大,流动性大,高峰期人员密集。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再加上场内环境昏暗复杂,通道狭窄,拥挤,人员大量无序涌出,堵塞出口,造成人员互相拥挤践踏,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2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究
2.1 经营者淡薄安全意识,对消防安全管理不重视
1)消防器材设施不足,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公共娱乐场所没有按规定要求设置室内外消防栓给水系统、未安装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场所上下层连通,面积超过防火分区要求而没有采取防火分隔等措施、大量采用木质等可燃构件和材料,致使建筑耐火等级降低、灭火器材严重不足等等。还有部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栓锈蚀严重、栓口缺失,或者室内消防栓已被遮挡,出现险情时很难使用消防栓;部分灭火装置长期不使用,筒体锈蚀严重,标签模糊不清,要求压力达不到;一些消防通道堆积杂物,发生事故时,消防车辆不能正常进出,人员疏散速度受到严重影响。
2)忽视消防安全整改,未建立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部分场所经营者对消防部门检查、审核不理解不配合,忽视存在的安全隐患,将整改工作挥之脑后。内部防火设计改建扩建不送消防机构审核,一旦达不到规范要求便埋下了先天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娱乐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未建立严格的,内容全面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缺乏对从业人员消防知识培训。未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公共娱乐场所大多数从业人员上岗前未经过消防教育和培训,未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及自救逃生知识,不懂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组织引导顾客疏散。 大多数娱乐场所也未曾组织消防演练导致员工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失去镇静,不会报警,从而使更多人员伤亡。部分娱乐场所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无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对场所内部进行消防安全巡视检查,对场所内吸烟、使用明火等现象不以制止,让单位始终处于防火的不利局面。
2.2 监管失控,执法不严
1)部分消防监管漏管失控。目前各级公安消防人员少,消防任务比较繁重,对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消防的检查、宣传和管理力度不大,导致部分场所出现了无人管理,无人控制状态。
2)追求利益,以罚代处。部分部门受利益驱使对消防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忽视,未进行规范全方位的审核就允许开业,使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先天带有隐患。有的仅仅以罚代处、以罚代停,并未实施行政处罚和停产停业。有的和一些娱乐场所结成利益之貉让其在没有消防措施保障下经营。因此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未能及时解决的另一主因就是消防执法不严。
3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探究
3.1 把住审批发证“四道关”,消除产生火灾隐患源头
有关机构应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设计、审图验收、建设过程、竣工验收等各个关口的监管。公共娱乐场所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审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部分老式建筑在改造成公共娱乐场所后未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扩建,内部装修、用途变更时没有达到消防要求,也不予以使用。公安消防机构和各派出所应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隐患。督促其及时依法报审和整改。在源头上遏制住先天性火灾隐患的滋生。
3.2 各部门联联齐手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
工商、治安、文化等部门应该将消防审查作为公共娱乐场所办理相关证件的前置条件,摒弃以往“重许可、轻监管”的传统做法。政府应针对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协调发动工商、治安、文化
和消防等部门共同进行综合治理。应及时向工商部门通报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娱乐场所。配套使用法律、法规切实形成整治娱乐场所安全消防问题的合力。
3.3 加强娱乐场所自身消防建设,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公共娱乐场所应建立健全和严格贯彻执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消防检查、值班、巡查制度,消防器材日常维护管理制度,配电房操作规程,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规范从业人员、顾客的行为,能有效遏制火灾隐患的形成。还可以建立消防疏散、灭火、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检验场所的自救能力。
3.4 加強宣传教育力度,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提高经营者业主安全责任意识:在营业中自觉提高消防意识,主动消除火灾隐患。
2)加强员工消防培训,合格上岗:培训内容应包括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火灾报警方法、疏散在场群众。
3)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在公共娱乐场所内通过张贴安全消防知识图片、设置消防安全标牌和新型媒体传播的方式,向顾客和员工宣传防火灭火和疏散逃生常识以及发生火灾事故时的逃生指南。
参考文献
[1]苏振华.罗庆华.公共娱乐场所消防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8: 20.
[2]杨师.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5(35):71.
[3]韩丁.公共娱乐场所应采取哪些消防安全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6,2:50.
关键词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探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198-01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公共娱乐场所大批涌现,如:KTV,舞厅,酒吧,桑拿浴室等。然而大多娱乐场所安全管理严重滞后,有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2005 年6 月10日,广东汕头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死亡31 人,重伤3 人;2005 年12月25 日,广东中山老虎酒吧发生特大火灾,死亡26 人,伤11 人;2008年9月20日,深圳龙岗俱乐部大火,死亡44人。2009年1 月31 日福建长乐 “拉丁”酒吧发生重大火灾,15 人死亡,22 人受伤。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本人在以下方面对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探究进行了探究。
1 公共娱乐场所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特点探究
1.1 建筑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建筑形式多样复杂,内部结构复杂,经常翻修,多改造而成,场内通道窄小。不能满足消防设计的特殊要求。
1.2 人员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人员错综复杂,流动性大,素质高低不一,管理也混乱。这些场所为了迎合顾客、招揽生意,防火意识和要求不高。娱乐状态下的人们的警觉性普遍较低,防火意识差。
1.3 火灾突发性强
由于公共娱乐场所用电设备多,功率大,连接的电气线路多,火灾隐患也多。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建筑内部装修为了追求豪华绚丽,大量采用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这样火势会迅速向四周蔓延,立体燃烧,难以控制。
1.4 火灾发生后控制性差
1)为了满足场内音响效果和环保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门窗一般情况下是关闭的,发生火灾时烟雾不能够及时排出,在室内大量积聚,加上可燃荷载多,如果未能及时通风,那么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物而形成浓烟将造成人员窒息,浓烟造成能见度低导致于开展疏散与救人灭火行动困难。
2)人员疏散难,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公共娱乐场所人员随意性大,流动性大,高峰期人员密集。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再加上场内环境昏暗复杂,通道狭窄,拥挤,人员大量无序涌出,堵塞出口,造成人员互相拥挤践踏,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2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究
2.1 经营者淡薄安全意识,对消防安全管理不重视
1)消防器材设施不足,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公共娱乐场所没有按规定要求设置室内外消防栓给水系统、未安装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场所上下层连通,面积超过防火分区要求而没有采取防火分隔等措施、大量采用木质等可燃构件和材料,致使建筑耐火等级降低、灭火器材严重不足等等。还有部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栓锈蚀严重、栓口缺失,或者室内消防栓已被遮挡,出现险情时很难使用消防栓;部分灭火装置长期不使用,筒体锈蚀严重,标签模糊不清,要求压力达不到;一些消防通道堆积杂物,发生事故时,消防车辆不能正常进出,人员疏散速度受到严重影响。
2)忽视消防安全整改,未建立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部分场所经营者对消防部门检查、审核不理解不配合,忽视存在的安全隐患,将整改工作挥之脑后。内部防火设计改建扩建不送消防机构审核,一旦达不到规范要求便埋下了先天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娱乐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未建立严格的,内容全面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缺乏对从业人员消防知识培训。未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公共娱乐场所大多数从业人员上岗前未经过消防教育和培训,未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及自救逃生知识,不懂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组织引导顾客疏散。 大多数娱乐场所也未曾组织消防演练导致员工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失去镇静,不会报警,从而使更多人员伤亡。部分娱乐场所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无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对场所内部进行消防安全巡视检查,对场所内吸烟、使用明火等现象不以制止,让单位始终处于防火的不利局面。
2.2 监管失控,执法不严
1)部分消防监管漏管失控。目前各级公安消防人员少,消防任务比较繁重,对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消防的检查、宣传和管理力度不大,导致部分场所出现了无人管理,无人控制状态。
2)追求利益,以罚代处。部分部门受利益驱使对消防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忽视,未进行规范全方位的审核就允许开业,使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先天带有隐患。有的仅仅以罚代处、以罚代停,并未实施行政处罚和停产停业。有的和一些娱乐场所结成利益之貉让其在没有消防措施保障下经营。因此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未能及时解决的另一主因就是消防执法不严。
3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探究
3.1 把住审批发证“四道关”,消除产生火灾隐患源头
有关机构应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设计、审图验收、建设过程、竣工验收等各个关口的监管。公共娱乐场所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审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部分老式建筑在改造成公共娱乐场所后未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扩建,内部装修、用途变更时没有达到消防要求,也不予以使用。公安消防机构和各派出所应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隐患。督促其及时依法报审和整改。在源头上遏制住先天性火灾隐患的滋生。
3.2 各部门联联齐手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
工商、治安、文化等部门应该将消防审查作为公共娱乐场所办理相关证件的前置条件,摒弃以往“重许可、轻监管”的传统做法。政府应针对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协调发动工商、治安、文化
和消防等部门共同进行综合治理。应及时向工商部门通报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娱乐场所。配套使用法律、法规切实形成整治娱乐场所安全消防问题的合力。
3.3 加强娱乐场所自身消防建设,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公共娱乐场所应建立健全和严格贯彻执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消防检查、值班、巡查制度,消防器材日常维护管理制度,配电房操作规程,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规范从业人员、顾客的行为,能有效遏制火灾隐患的形成。还可以建立消防疏散、灭火、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检验场所的自救能力。
3.4 加強宣传教育力度,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提高经营者业主安全责任意识:在营业中自觉提高消防意识,主动消除火灾隐患。
2)加强员工消防培训,合格上岗:培训内容应包括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火灾报警方法、疏散在场群众。
3)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在公共娱乐场所内通过张贴安全消防知识图片、设置消防安全标牌和新型媒体传播的方式,向顾客和员工宣传防火灭火和疏散逃生常识以及发生火灾事故时的逃生指南。
参考文献
[1]苏振华.罗庆华.公共娱乐场所消防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8: 20.
[2]杨师.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5(35):71.
[3]韩丁.公共娱乐场所应采取哪些消防安全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