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要素”。自走进新课程以来,我们初步尝试了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入手,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所谓的动手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动手操作,去感知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清新的数学概念,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思维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说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是提高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在讲“三角形的面积”一节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凑,有的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拼成一个正方形,大部分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形状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形状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含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接着再让学生用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凑一凑,结果都是些不规则的多边形,由此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乘积再除以2。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借助于实际操作的全过程而发展的。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口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实物动态变化及思考过程在小组里互相讲,互相补充,再讲给全班同学听,通过语言表达操作过程,是加强实际操作,提高语言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负迁移是学生学习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防止知识的负迁移。但对负迁移也不必一律取回避态度,有些教学内容不妨放手一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我防止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 一块纸板长25.5厘米,宽12.7厘米,用它能剪成多少个半径为3厘米的小圆片呢?马上有不少学生列式计算为:
  25.7×12.7÷(3×3×3.14)≈11.4≈11(个)
  表面上看解题思路清楚,计算正确,但与实际相比,却有很大的出入。题中所求的圆片,直径是6厘米,纸板的长是25.5厘米,为直径的4倍多一些,纸板的宽是12.7厘米,为直径的2倍多一些,所以纸板最多能剪8个圆片。
  分析错的原因是受了包含关系的影响,那么怎样纠正其错误呢?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照题意进行实际操作,实际剪一剪,果然最多只能剪8个。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仅可以纠正其错误,而且自我纠正了知识的负迁移,明白了求两种圆形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完全直接运用包含除法去求得,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合理的处理。
  
  四.加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数学是一门美感性很强的学科,正如华罗庚教授指出:“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不论是从概念到结论,从定义到公式,从表面到结构,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美的特征,体现了数学的独特风貌。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学生动手与美育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初步掌握了对称图形的概念,就可以引导学生剪纸,剪一些对称的几何图形。如等腰三角形、圆、小松树、蝴蝶、飞机等,并画出对称轴,然后全班同学比一比,选出好的展示在黑板上,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仅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法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审美素质,防止知识的负迁移,是走进新课改,渗透新理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芳溪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把众多的知识“点”串成“线”,并由“线”连成“面”。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形成三种知识结构体系——历史知识的章节结构,国别朝代结构和分类结构。  中学《历史》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了历史知识的连贯和系统性。由于任何一项知识的积累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量经验
期刊
摘要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Weber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建立了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引入了基于政府管制的影响作用、沿河流域的水用户的实际消耗水量、实际排放水量、河流中可供使用水量及所排放污水水质水平等5个变量函数,通过政府管制下的水质和水量的河道内流量需求等环境约束条件,确保水资源利用始终满足最小基流水量。通过求最优解,计算得出在环境约束下达到最优配置时各个变量函数与对下游地区外部性
期刊
兴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非常引人入胜,富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有趣,才能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让学生学得“简单一点、有趣一点、鲜活一点”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共同追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本着“让所有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的原则,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与感悟,变害怕数学为喜欢数学。现在仅就本人的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借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学习数学    素材是否有趣,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
期刊
在数学课的学习上好多同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以至于数学成绩上不来。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必须得改变错误的认识,那样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有的同学认为课上听懂了,知识就掌握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就无所适从。这说明上课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所举例题范例也是思维训练的手段,作为学生不应该只学会题中的知识,更要学会
期刊
物理学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    我们教师要正确看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满腔热情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但是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和冷静、理智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常见的问题有:  1.小组合作学习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形式
期刊
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纠正了以往教学偏重于研究教法的现象,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其它各种能力培养的基础,自学能力培养起来了很容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自学,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多种自学方法。提高掌握知识的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然而在全国大多数农村中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仍占重要地位。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才,加强农村中学语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刻不容缓。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的电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展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