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苹果手机最新版(iPhone7)发布后,市场喝彩声稀稀拉拉,质疑声倒是此起彼伏。
较之前款产品,iPhone7只是微弱升级,除了双摄像头和防水防尘设计外,鲜有让消费者心动的地方。加之智能手机正进入性能过剩时代,iPhone7即便增加点性能“噱头”,也很难点燃起市场热情。
前有高山,后有“追兵”
过去5年,苹果凭借技术上的绝活,在智能手机市场高歌猛进、一路领先。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吃尽了供应链创新红利之后,苹果似乎已疲惫不堪。与此同时,后面的“追兵”却已攻至城下:苹果市场份额被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国产品牌不断“蚕食”,华为更是一骑绝尘,将苹果甩到了身后。
苹果公司4月27日发布的201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显示,本季度营收506亿美元,与2015年同比减少了13%,这也是苹果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该季度利润105亿美元。苹果预计第三季度的营收将下降15%。
这令苹果焦虑不安,亟须一款新颖产品超越竞争对手,向消费者宣示它依然代表着创新的江湖老大地位,并重新夺回被同行吞噬的市场份额。但也许是江郎才尽,iPhone7难言惊爆。尽管有苹果公司CEO库克在发布会上忘情献歌,撩拨消费者的心房,但市场反应还是不温不火。
仓促上市,暴露技术软肋
有人把苹果的技术创新比喻为世界短跑冠军博尔特刷新百米纪录,要在巅峰上继续创造奇迹,很难。人类生理有极限,即便是以洪荒之力,也不太可能轻易打破世界纪录。
但技术创新又不同于百米短跑,宇宙浩瀚,IT技术难以穷尽,技术创新的空间还很丰沛,iPhone7技术突破有限,不代表智能手机没有颠覆性创新的可能。苹果尚在摸索,也许眼前的iPhone7只是一种技术过渡,苹果正蓄势待发,有一天会撒豆为兵,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重新激起iPhone的热浪。
不过,一种技术的重大突破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展示实力,仓促上阵,只会显露技术软肋。从iPhone6到iPhone7,间隔不过才1年时间,苹果迫不及待地将iPhone升级换代,情急之下,难免露出了技术瓶颈,只是小修小补,没有颠覆性的突破。
此时,苹果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就像博尔特在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100米决赛中以9秒58获得冠军,7年过去了,至今无人撼动这一纪录,但并不意味着博尔特等世界短跑运动健将在平日里的训练中就不刻苦、不卖力。
苹果急于向市场展示肌肉,反而弄巧成拙。有市场评论家甚至给iPhone7描绘了一幅黯淡的前景,认为这是苹果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节点。
也许是苹果背后的投资者们等不及了,资本嗜血鬼的天性,决定其要在最短时间内寻求最大的利润。2016年5月13日,苹果宣布投资滴滴出行10亿美元就是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苹果不再专注iPhone,而是移情别恋,由钟情技术开发转为迷恋财务投资。但苹果其实不缺钱,2014年第四财季,苹果的现金储备有1780亿美元,已超141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但苹果的东家已失去耐心,急于要求经理人改善苹果的资产负债表,而短平快的财务投资比耗费时间和巨大资金的技术开发更容易见成效。
技术开发被资本操作掩盖?
不过,苹果的优势其实还是技术开发,这是乔布斯时代奠定的战略定位。苹果的目标是永远比竞争者领先至少两年,它的研发能够直接预测到几年后消费者将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做业界产品创新的标杆。
但这几年,接替乔布斯职位的库克似乎偏离了苹果原先的战略定位,大把烧钱,疯狂并购,资本操作风生水起,技术开发却鲜有亮点。近年来,人们分明感觉苹果在智能手机世界已不是什么神话。
而历数苹果这几年的运作失误,感觉苹果的战略定位正发生犹疑。先是苹果“金刚之身”也染毒,苹果产品在不断推陈出新中,系统安全隐患也日趋增多。接着是苹果与三星恩断仇生,走了一步市场化倒退的“臭棋”。后来又在生产苹果手表上掐错市场“生物钟”,苹果手表充其量只能作为奢侈品,充当富人们炫富的标配。再就是投资滴滴打车这个与其业务沾不上边的行业,试图得到一个更加了解中国市场的机会,并获得强劲的资本回报。
这一连串的操作,偏离了苹果聚精会神搞iPhone技术开发的“初心”。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4月28日,苹果公司达到最高的7672亿美元市值,在iPhone7发布的当日,苹果市值为5839亿美元。1年多以来,苹果公司市值跌去了近2000亿美元。在此情势下,可能资本操作比技术开发更能在短期内能改变苹果的财务状况,使投资者满意。
苹果技术开发正在遇到天花板,于是想另辟路径,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与库克的职业背景不无关系。相比乔布斯技术开发偏好,库克全无乔布斯的技术灵性,更注重于商业操作。
眼下,苹果似乎在迷茫,又像是蓄势以待。有人说,苹果将嬗变为一家资本帝国,将自己排斥于科技企业之外。苹果究竟走向何方,还需静观其变。
(作者系财经媒体专栏作家,现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较之前款产品,iPhone7只是微弱升级,除了双摄像头和防水防尘设计外,鲜有让消费者心动的地方。加之智能手机正进入性能过剩时代,iPhone7即便增加点性能“噱头”,也很难点燃起市场热情。
前有高山,后有“追兵”
过去5年,苹果凭借技术上的绝活,在智能手机市场高歌猛进、一路领先。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吃尽了供应链创新红利之后,苹果似乎已疲惫不堪。与此同时,后面的“追兵”却已攻至城下:苹果市场份额被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国产品牌不断“蚕食”,华为更是一骑绝尘,将苹果甩到了身后。
苹果公司4月27日发布的201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显示,本季度营收506亿美元,与2015年同比减少了13%,这也是苹果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该季度利润105亿美元。苹果预计第三季度的营收将下降15%。
这令苹果焦虑不安,亟须一款新颖产品超越竞争对手,向消费者宣示它依然代表着创新的江湖老大地位,并重新夺回被同行吞噬的市场份额。但也许是江郎才尽,iPhone7难言惊爆。尽管有苹果公司CEO库克在发布会上忘情献歌,撩拨消费者的心房,但市场反应还是不温不火。
仓促上市,暴露技术软肋
有人把苹果的技术创新比喻为世界短跑冠军博尔特刷新百米纪录,要在巅峰上继续创造奇迹,很难。人类生理有极限,即便是以洪荒之力,也不太可能轻易打破世界纪录。
但技术创新又不同于百米短跑,宇宙浩瀚,IT技术难以穷尽,技术创新的空间还很丰沛,iPhone7技术突破有限,不代表智能手机没有颠覆性创新的可能。苹果尚在摸索,也许眼前的iPhone7只是一种技术过渡,苹果正蓄势待发,有一天会撒豆为兵,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重新激起iPhone的热浪。
不过,一种技术的重大突破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展示实力,仓促上阵,只会显露技术软肋。从iPhone6到iPhone7,间隔不过才1年时间,苹果迫不及待地将iPhone升级换代,情急之下,难免露出了技术瓶颈,只是小修小补,没有颠覆性的突破。
此时,苹果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就像博尔特在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100米决赛中以9秒58获得冠军,7年过去了,至今无人撼动这一纪录,但并不意味着博尔特等世界短跑运动健将在平日里的训练中就不刻苦、不卖力。
苹果急于向市场展示肌肉,反而弄巧成拙。有市场评论家甚至给iPhone7描绘了一幅黯淡的前景,认为这是苹果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节点。
也许是苹果背后的投资者们等不及了,资本嗜血鬼的天性,决定其要在最短时间内寻求最大的利润。2016年5月13日,苹果宣布投资滴滴出行10亿美元就是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苹果不再专注iPhone,而是移情别恋,由钟情技术开发转为迷恋财务投资。但苹果其实不缺钱,2014年第四财季,苹果的现金储备有1780亿美元,已超141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但苹果的东家已失去耐心,急于要求经理人改善苹果的资产负债表,而短平快的财务投资比耗费时间和巨大资金的技术开发更容易见成效。
技术开发被资本操作掩盖?
不过,苹果的优势其实还是技术开发,这是乔布斯时代奠定的战略定位。苹果的目标是永远比竞争者领先至少两年,它的研发能够直接预测到几年后消费者将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做业界产品创新的标杆。
但这几年,接替乔布斯职位的库克似乎偏离了苹果原先的战略定位,大把烧钱,疯狂并购,资本操作风生水起,技术开发却鲜有亮点。近年来,人们分明感觉苹果在智能手机世界已不是什么神话。
而历数苹果这几年的运作失误,感觉苹果的战略定位正发生犹疑。先是苹果“金刚之身”也染毒,苹果产品在不断推陈出新中,系统安全隐患也日趋增多。接着是苹果与三星恩断仇生,走了一步市场化倒退的“臭棋”。后来又在生产苹果手表上掐错市场“生物钟”,苹果手表充其量只能作为奢侈品,充当富人们炫富的标配。再就是投资滴滴打车这个与其业务沾不上边的行业,试图得到一个更加了解中国市场的机会,并获得强劲的资本回报。
这一连串的操作,偏离了苹果聚精会神搞iPhone技术开发的“初心”。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4月28日,苹果公司达到最高的7672亿美元市值,在iPhone7发布的当日,苹果市值为5839亿美元。1年多以来,苹果公司市值跌去了近2000亿美元。在此情势下,可能资本操作比技术开发更能在短期内能改变苹果的财务状况,使投资者满意。
苹果技术开发正在遇到天花板,于是想另辟路径,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与库克的职业背景不无关系。相比乔布斯技术开发偏好,库克全无乔布斯的技术灵性,更注重于商业操作。
眼下,苹果似乎在迷茫,又像是蓄势以待。有人说,苹果将嬗变为一家资本帝国,将自己排斥于科技企业之外。苹果究竟走向何方,还需静观其变。
(作者系财经媒体专栏作家,现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