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力支撑,亟需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论,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职业能力分析与综合,构建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题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力支撑,亟需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论,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职业能力分析与综合,构建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题体系。
  二、课程开发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工作工程导向,岗位能力需求”的原则,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紧密地匹配起来,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顺序,构建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职业能力分析与综合,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工作场景都紧密相关,构建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教学和第二课堂六大模块组成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人类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机关联,实现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的素养,实现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协调全面发展,同时掌握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专业课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工程制图与CAD”、“数字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高频电子线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SP技术与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现代通信原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EDA技术与应用”和“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电子测量与虚拟仪器技术”和“物联网组网与集成技术”等课程。
  (三)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两种: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即课程设计,包括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和DA技术课程设计;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即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如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
  (四)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实践训练为手段,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四个模块。思想道德素质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旨在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校内外活动,如“道德银行”、“绿心行动”、各类文化艺术竞赛等。社会实践能力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并利用假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适应能力,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生产实践等。创新创业模块旨在鼓励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努力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科技成果并开展各种创业实践。
  四、小结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注重顶层设计,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地位相适应。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积极探索新时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第二课堂+集中实践性教学”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为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建议和最佳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群慧.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2013.
  [2]王艳春.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82-84.
  [3]罗仲伟.“十三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与路径[J].全球化,2016(3):102-113.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美化生活的同时也对审美产生影响。中国传统色彩历史悠久,色彩丰富、色泽持久、自然环保。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认识、应用、发展及研究,有利于人们对本民族色彩的认知和判断,提升色彩的使用和传播,让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艺术发挥其独特的优越性。  关键词:传统色彩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b)-0186-02
摘 要:中学物理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的基础课程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建模能力的关键课程,对于学生的各项素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学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弱点,该文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就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展开探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中学 物理 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MISER是为满足现代可靠性工程中,对动态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能力的要求而开发的一个多模型集成的性能可靠性分析软件,它支持简单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过程,提供多种层次的多模型建模和异构模型集成技术,支持建模—试验—分析一体化过程,同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论文主要介绍MISER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包括系统结构和功能、MISER的一体化建模与分析设计、主要的接口集合、多模型建模框架和模型交互结构、不同类型建模语
主要对履带车辆在粗糙地面行驶时车载火炮系统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主要有:通过基于三角函数相位的随机抽样法建立双侧不平地面模型、建立三维车体、双侧任意车轮、任意位置座椅在内的坦克底盘的振动模型、车体与火炮的相互作用模型。本文的分析方法将履带车辆的振动对火炮运动的影响体现出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反映了履带车辆行进过程中火炮的运动机理。通过对不同参数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定量的得到各参数变化
摘要:在整个石油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油田化学等化学类的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概念原理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广泛应用到。化学课在本专业中的授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化学知识,为提高分析解决石油工程专业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石油工程;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9-01  为了提高石油工程专业中
引入1/1Pade逼近处理纯滞后环节,利用二步法设计内模控制器,运用单层Adaline神经网络参数辨识算法得到被控对象的稳态增益,并用于内模控制算法中,以此来自动调整被控对象模型增益,实现增益自适应控制。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此控制方法能克服系统增益变化对控制品质的影响,具有鲁棒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本文以机构数字图书馆为基础,通过检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我校收录在CNKI中文献发表的年度、数量、著者人数、学科产出量、获得资助、下载/被引频次的分析,实现数字资源的增值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大学教育,本文从大学新生入学着眼,首先分析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随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的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生入学教育的举措,希望可以有利于大学新生入学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教育;新生入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39-01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意
电解质多组分的在线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是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和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针对营养液成分的在线检测,根据机理分析,利用各离子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虚拟离子电极,并进行了详细分析。虚拟离子电极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予以算法实现。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克服目前离子电极的限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飞行时间短、速度和高度变化快、工作环境又十分严酷的飞行器,结合航空和航天领域现有相关技术,提出了适合于高空高速飞行的地面物理仿真试验方法——瞬态热平衡物理仿真试验技术。其中,气动热环境下蒙皮表面温度的计算机仿真和物理仿真是瞬态热平衡物理仿真试验技术的中心环节。阐明了把蒙皮表面温度仿真结果作为试验控制参数的思想,并着重介绍了高空高速飞行过程中蒙皮表面温度的动态仿真方法、物理仿真方法以及基于模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