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栖身于北京大学校园之中,耳濡目染北大的风气,一贯秉承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自由民主的学术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附小这片育人的沃土上生机勃勃、扎扎实实地进行着。
一、底蕴丰厚的学校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浸染
学校文化,一靠历史的积淀,二靠自觉地建构。附小人有着自觉构建的激情与信心,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努力构建一种科学的、人文的、健康的、充满特色与生机的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文化体系。
1.温馨、雅致的校园环境 ——“生态花园”
校园内点缀着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王家花园(王世蘘先生故居);拥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等名人大家居住过的三栋欧式别墅;还有包含二百多棵老树在内的千余棵植物,再加上假山、奇石、流水、红廊、雕塑、喷泉交相成趣,古朴、典雅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生态花园”。
2.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
——“精神家园”
学校坚持以美育德,通过走廊文化,科技长廊、艺术长廊、生命园地、德育长廊等,把世界——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北大附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深刻寓意都精心浓缩于其中,形式多元、异彩纷呈。“校园十二景观”的打造,师生共同创作校歌,校园景观配诗等活动更是把教育融于文化熏陶和精神感悟之中,挥洒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文化乐园”
学校每年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以近两年为例有:“奥运文化中陶冶心灵”的多种奥运教育活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公益宣传捐助活动;“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是一个兵”的国防教育活动;“环保节能从我做起”的环保宣传、参观、公益活动;“我是小小理财家”的儿童金融经济教育活动;还有各种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等等。同时,学校的艺术、科技、体育、古诗文诵读、国际交流、网络教育等活动一直是生机勃勃并硕果累累。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风采、张扬个性的舞台,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锻炼了意志品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极佳途径。
二、和谐卓越的教师团队
——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学识、境界、人格、性格等均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学校努力以战略的眼光来充实附小教师的精神内涵,形成团结、凝聚、豁达、开拓、向上、进取的健康、和谐、卓越的教师团队。
1.卓而不群,和合相长;尊重个性,挖掘潜力
在一个好的团队里,生命影响着生命,心灵融汇着心灵。人,只有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中,潜在能力和创造精神才得以激情发挥。学校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教师的每一点个性,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教师的每一个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教师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分享教师的每一点成功。关心、包容、欣赏、奉献已成为学校的独特文化,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不断传承和蔓延。
2.主动思考,专家引领;依托课题,深入研究
学校经常聘请专家、学者来为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引导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学校为教师订阅大量有关心理学方面书籍,为教师学习、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们通过学习,在问卷调查、座谈、个别交流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针对孩子们出现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提炼出主要问题,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学校先后就“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动机及相关因素”、“小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其学习成就的影响”、“小学生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以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0—18岁少年儿童生理、心理、性格特征与发展研究”中的子课题“北大附小学生创造力倾向、经济决策和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等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践研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的殿堂
1.全员参与,在各学科的课堂从不同角度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们充分相信教师时时处处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尤其是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润物无声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向善、向上、阳光;自尊、自立、自强、自爱;宽容、开朗、大度,志趣高雅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面向全体,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进行初步的辅导)
2000年起,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特点,使用《小学生心理导向》一书作为心理辅导课教材,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成长中带有的普遍性问题,在尚未出现或刚刚出现时,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同时,教师通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也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如家庭问题、特殊困难、身体不适、行为问题等等),更多关注个别学生(如特殊家庭的孩子、个性较强的孩子)的发展状况,注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了解、及时指导,使个别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不良行为及时得到纠正,苦恼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
3.建立个案,科学记录学生成长情况
面对比较特殊的学生,比如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除了了解孩子的各科学习情况,还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成长情况、身体状况等,按学年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及时记录相关的情况。同时,请教专家,查阅相关书籍,制定方案,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取得进步。
4.重点培训,提供面向个体的心理培训活动
我们曾利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测试,筛选出48名感觉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征得本人和家长同意,分12人一班,在美国心理学博士俞大维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开设了为期30学时的“乐观人生训练课程”。课中通过轻松自然的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激烈紧张的竞赛,积极参与的小品表演,再加上热烈的讨论、形象的练习、积极的反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训练效果很好。
5.广开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从2003年开始,我们把附小网站上的留言板改为“真情互动” 论坛,孩子、家长、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形式(如一对一的网络短信、E-mail、一人对全班的论坛等等)和班里的一个或几个或全班甚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交流。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经常针对学生们、家长们提出的不同问题或是安抚,或是指导,或是提供方法,或是解决困难,师生情意浓浓,其乐融融。学校还经常通过广播、专题讲座、班队会、外出拓展活动、年级联合活动、学校主题活动、家校联合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的本质意义是尊重人的生命。我们理解的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体会到现在以及未来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让他们有强健的体魄,阳光灿烂的心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兴趣与习惯,开阔的胸怀与包容的心态,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我们相信,教育是一种浸润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种真诚的、全身心投入的心灵交流。因此,在今后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常态的、自然的、充满勃勃生机的生命本色,让这片教育的乐土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涌动生命的活力、跳跃生命的律动、成就生命的辉煌。
责任编辑/赵煦
一、底蕴丰厚的学校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浸染
学校文化,一靠历史的积淀,二靠自觉地建构。附小人有着自觉构建的激情与信心,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努力构建一种科学的、人文的、健康的、充满特色与生机的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文化体系。
1.温馨、雅致的校园环境 ——“生态花园”
校园内点缀着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王家花园(王世蘘先生故居);拥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等名人大家居住过的三栋欧式别墅;还有包含二百多棵老树在内的千余棵植物,再加上假山、奇石、流水、红廊、雕塑、喷泉交相成趣,古朴、典雅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生态花园”。
2.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
——“精神家园”
学校坚持以美育德,通过走廊文化,科技长廊、艺术长廊、生命园地、德育长廊等,把世界——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北大附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深刻寓意都精心浓缩于其中,形式多元、异彩纷呈。“校园十二景观”的打造,师生共同创作校歌,校园景观配诗等活动更是把教育融于文化熏陶和精神感悟之中,挥洒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文化乐园”
学校每年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以近两年为例有:“奥运文化中陶冶心灵”的多种奥运教育活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公益宣传捐助活动;“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是一个兵”的国防教育活动;“环保节能从我做起”的环保宣传、参观、公益活动;“我是小小理财家”的儿童金融经济教育活动;还有各种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等等。同时,学校的艺术、科技、体育、古诗文诵读、国际交流、网络教育等活动一直是生机勃勃并硕果累累。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风采、张扬个性的舞台,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锻炼了意志品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极佳途径。
二、和谐卓越的教师团队
——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学识、境界、人格、性格等均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学校努力以战略的眼光来充实附小教师的精神内涵,形成团结、凝聚、豁达、开拓、向上、进取的健康、和谐、卓越的教师团队。
1.卓而不群,和合相长;尊重个性,挖掘潜力
在一个好的团队里,生命影响着生命,心灵融汇着心灵。人,只有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中,潜在能力和创造精神才得以激情发挥。学校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教师的每一点个性,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教师的每一个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教师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分享教师的每一点成功。关心、包容、欣赏、奉献已成为学校的独特文化,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不断传承和蔓延。
2.主动思考,专家引领;依托课题,深入研究
学校经常聘请专家、学者来为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引导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学校为教师订阅大量有关心理学方面书籍,为教师学习、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们通过学习,在问卷调查、座谈、个别交流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针对孩子们出现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提炼出主要问题,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学校先后就“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动机及相关因素”、“小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其学习成就的影响”、“小学生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以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0—18岁少年儿童生理、心理、性格特征与发展研究”中的子课题“北大附小学生创造力倾向、经济决策和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等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践研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的殿堂
1.全员参与,在各学科的课堂从不同角度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们充分相信教师时时处处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尤其是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润物无声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向善、向上、阳光;自尊、自立、自强、自爱;宽容、开朗、大度,志趣高雅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面向全体,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进行初步的辅导)
2000年起,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特点,使用《小学生心理导向》一书作为心理辅导课教材,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成长中带有的普遍性问题,在尚未出现或刚刚出现时,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同时,教师通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也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如家庭问题、特殊困难、身体不适、行为问题等等),更多关注个别学生(如特殊家庭的孩子、个性较强的孩子)的发展状况,注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了解、及时指导,使个别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不良行为及时得到纠正,苦恼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
3.建立个案,科学记录学生成长情况
面对比较特殊的学生,比如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除了了解孩子的各科学习情况,还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成长情况、身体状况等,按学年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及时记录相关的情况。同时,请教专家,查阅相关书籍,制定方案,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取得进步。
4.重点培训,提供面向个体的心理培训活动
我们曾利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测试,筛选出48名感觉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征得本人和家长同意,分12人一班,在美国心理学博士俞大维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开设了为期30学时的“乐观人生训练课程”。课中通过轻松自然的导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激烈紧张的竞赛,积极参与的小品表演,再加上热烈的讨论、形象的练习、积极的反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训练效果很好。
5.广开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从2003年开始,我们把附小网站上的留言板改为“真情互动” 论坛,孩子、家长、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形式(如一对一的网络短信、E-mail、一人对全班的论坛等等)和班里的一个或几个或全班甚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交流。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经常针对学生们、家长们提出的不同问题或是安抚,或是指导,或是提供方法,或是解决困难,师生情意浓浓,其乐融融。学校还经常通过广播、专题讲座、班队会、外出拓展活动、年级联合活动、学校主题活动、家校联合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的本质意义是尊重人的生命。我们理解的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体会到现在以及未来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让他们有强健的体魄,阳光灿烂的心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兴趣与习惯,开阔的胸怀与包容的心态,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我们相信,教育是一种浸润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种真诚的、全身心投入的心灵交流。因此,在今后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常态的、自然的、充满勃勃生机的生命本色,让这片教育的乐土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涌动生命的活力、跳跃生命的律动、成就生命的辉煌。
责任编辑/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