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秋降至,万户欢声庆团聚。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不经意间,又到中秋,又见月儿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喜爱寄情于中秋,借中秋之圆月抒心中之感叹。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有“明月异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的哀婉,亦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而更多表达的则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对亲人及故乡的思念。
中秋,又称团圆节、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一个饱含浪漫、温馨、思念和团圆的日子。“中秋”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据古籍记载,古代帝王多将祭祀拜神的日期定于农历八月十五,因此时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节成为特定的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在中秋节这一天,月相圆满,象征团圆。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有:“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中秋节这天,各地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等一系列传统庆祝活动外,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品桂花酒、点橘灯等活动。除月饼外,糍粑、菱角、桂花鸭以及各种时令鲜果、干果都是中秋夜的美食。现在,随着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的“团圆味”变淡了不少。在中秋期间来一场短途旅行,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但不论人们的观念如何变化,追求团圆的那份真情不变,与家人沟通交流的渴望不会减少。
世界各地的中秋节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
韩国
同中国一样,韩国也有阴历的算法,在韩国,阴历八月十五被称为“秋夕”。秋夕是韩国人一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庆祝丰收及感恩怀祖的节日。韩国的秋夕节每年会放假三天,如遇到周末则会连放,全家团聚和“上山”是过秋夕节最主要的活动。每到秋夕假期,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家庭成员都要回家团聚,这也使得秋夕期间韩国的交通运输压力大大增加,火车和大巴一票难求。“上山”指的是祭扫祖坟,在秋夕当天的清晨,每个家庭成员会身着韩国传统服饰,在家中举行祭祖活动,祭祖完毕后便是扫墓。因为大多数韩国人的祖坟都在山上,故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
“花松饼”是韩国秋夕的传统食物之一,是一种类似于年糕,夹有毛豆、芝麻、板栗做馅的糕点,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韩国民间认为,如果松饼做得精致漂亮便可以遇到好看的新娘、新郎,或是生下可爱的孩子。所以人们在制作松饼的时候,会用染上彩色的米面团做出花、树叶、鸟等形状粘在松饼上,做成花花绿绿好看的花松饼。
在秋夕期间,除了扫墓祭祖外,韩国市民还会去到市内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场所玩翻版子、投壶、踢毽子等传统游戏,秋夕假期间全国各地免费的文艺演出也是韩国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日本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虽然日本已不再使用农历日期,但中秋赏月的日子依旧按照农历计算。十五夜赏月的习俗早在中国唐朝时就已经传入日本,起初只在日本贵族中盛行,后来逐渐扩散到民间。边赏月边举行宴会,是日本十五夜的传统活动,被称为“观月宴”。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没有吃月饼的习惯,十五夜期间最常见的食物是“月见团子”,“月见”即指赏月,而“团子”则是一种日本人非常喜欢的糯米糕点。日本人喜欢用芒草来装饰月见团子,以做辟邪、驱魔的寓意。现在,不少商家为了迎合这一节日,会在十五夜期间推出限定版商品。比如某快餐连锁品牌每年都会推出的“月见汉堡”以及夹有红豆馅的“月见派”。
泰国
泰国的中秋节被称为“祁月节”。节日前夕,各家各户便开始张灯结彩,街头巷尾逐渐呈现浓郁的节日气息。泰国素有拜神习俗,祁月节拜月祭神便是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也使得泰国的中秋节增添了几抹宗教色彩。从祁月节当天中午开始,便会有人开始布置当晚的祭拜场地,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并在拜月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画像或塑像,在月亮升起后便拿出寿桃、水果、月饼、云片糕等供奉月神。泰国民间传说,飞升月亮的是观音,中秋之夜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在月圆之夜供奉八仙及观音会为全家带来平安。
越南
农历八月十五是越南的中秋节,也是当地儿童和青年的节日。在越南,中秋节称为“节中秋”,节日期间除了阖家团圆外,更重要的是为儿童过节。据越南民间说法,由于中秋节前是越南的农忙之时,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所以将农忙结束后的中秋节作为对孩子表达亲情关怀的日子,同时庆祝这一年的丰收。到了中秋节这一天,孩子们多会点着装饰华丽的鲤鱼灯笼走上街头,去相聚,去游园。提鲤鱼灯笼出游代表祈福平安和“鲤鱼跃龙门”之意。
受到中国两广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越南中秋节的特色食物为“猪仔饼”,因形状酷似小猪而得名。在过去,制作月饼的师傅会先将未包馅的面团放入烤箱以测试烤箱温度,用这种方式烤出来的饼便是“猪仔饼”。
柬埔寨
柬埔寨的中秋节是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被称为“拜月节”。在拜月节当天,人们会精心准备供品,除了传统的月饼、水果、糖果外,还有柬埔寨特色的供品,例如木薯汤、甘蔗水,以及最具特色的扁米。扁米呈淡青色,又扁又大并散发有特别的香味,故名“扁米”。与普通大米相比,扁米更加香嫩滑口,它的主要吃法在于嚼,细嚼慢咽,才能品尝它特有的美味。
在中秋之夜,柬埔寨人会在地上铺一张席子,摆放好供品,等到月亮升起时便开始虔诚拜月。柬埔寨人笃信中秋夜吃扁米会得到幸福,于是大人們通常会往小孩嘴里塞扁米,直到嘴里塞得满满的,嚼不动为止,以求“幸福美满”。
伊朗
伊朗中秋节的历史已有4000年之久,在波斯语中称之为“迈赫尔甘节”,意为光明、友好、爱情,设立此节的目的也是为了感谢神对人的祝福以及巩固人们之间的友好情谊。伊朗中秋节的时间是伊历的7月16日开始至21日结束,对应公历日期为10月7日至12日,依照伊朗的历法,在7月16日这一天昼夜时间刚好一样长。在节日期间,伊朗当地人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李子、梅子、榛子、核桃、葡萄干,特别是刚刚收获的石榴,都是迈赫尔甘节特色的传统食物。迈赫尔甘节是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共同的民族节日。 由于亚洲不少地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庆祝中秋节的国家还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在西方国家,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但有像中秋节一样追求阖家欢聚、品尝美食的节日,例如美国的感恩节等。
海外学子的中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留学生来说,尤其是第一年独自前往国外读书的留学生,中秋节是第一个身处他乡的团圆佳节,同时也是他们寄托思念的载体。月圆之夜,念国思乡的情绪难免会在这样特殊的日子中发酵,学子们怀念的不仅是家里的团圆饭,更是全家围坐一起说笑时满溢的亲情。其实,随着我国留學人员数量的逐年增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随着海外华人的日益增多而不断向外输出。近年来,不少国外高校的华人组织、学生会、社团会在中秋节这天开展丰富的庆祝活动,如中秋节联欢会、音乐会、文化周等,海外华人、学子齐聚一堂的同时,也可与当地各界朋友共度佳节,增进文化交流。
海外的唐人街也会在中秋节这一天张灯结彩、装扮华丽地庆祝中秋,不少唐人街中的商户还会举行舞狮、巡游、民族歌舞等传统活动以增添喜庆气氛。美国旧金山市唐人街的中秋街会已经延续了30年之久,已成为唐人街的一大传统盛事。活动期间,当街充满各种摊位,红灯笼高挂街头,人们可以采购应景的中秋月饼、鲜花、手工艺品,熙熙攘攘的人群通常会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另外还有为游人助兴的有中秋元素和其他中华文化展示,一片热闹非凡。
即使身在异乡,也要品尝传统美食。月饼,是象征团圆、美满的不可或缺的中秋元素。临近中秋,各国当地的华人超市都会开始售卖月饼,让在外留学的学子一尝家乡的味道。不少留学生表示,“在国外吃自家的月饼有种别样的感觉”。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准备一餐佳肴,在聚餐中互相交流情感,共度中秋。有些留学生会提前将聚餐活动的通知在网上发布,吸引新学期到来的留学生和学者。参与这样的聚餐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家共享节日氛围,更是一起相互认识的绝佳机会,方便以后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相互照应。当然,在中秋节这一天,与家人通一则电话聊聊最近的生活,送去对家人的问候和祝福,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海外求学,艰难且漫长。身处海外,虽每逢佳节倍思亲,却也可以赋予传统节日不一样的内涵,可能是牵挂、是思念、是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文化传播的促进。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祝愿每一位在追梦途中的伙伴能够享受旅途的美好,珍惜每刻好时光的同时,也能保持内心如明月一般的皎洁。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不经意间,又到中秋,又见月儿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喜爱寄情于中秋,借中秋之圆月抒心中之感叹。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有“明月异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的哀婉,亦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而更多表达的则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对亲人及故乡的思念。
中秋,又称团圆节、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一个饱含浪漫、温馨、思念和团圆的日子。“中秋”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据古籍记载,古代帝王多将祭祀拜神的日期定于农历八月十五,因此时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节成为特定的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在中秋节这一天,月相圆满,象征团圆。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有:“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中秋节这天,各地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等一系列传统庆祝活动外,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品桂花酒、点橘灯等活动。除月饼外,糍粑、菱角、桂花鸭以及各种时令鲜果、干果都是中秋夜的美食。现在,随着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的“团圆味”变淡了不少。在中秋期间来一场短途旅行,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但不论人们的观念如何变化,追求团圆的那份真情不变,与家人沟通交流的渴望不会减少。
世界各地的中秋节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
韩国
同中国一样,韩国也有阴历的算法,在韩国,阴历八月十五被称为“秋夕”。秋夕是韩国人一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庆祝丰收及感恩怀祖的节日。韩国的秋夕节每年会放假三天,如遇到周末则会连放,全家团聚和“上山”是过秋夕节最主要的活动。每到秋夕假期,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家庭成员都要回家团聚,这也使得秋夕期间韩国的交通运输压力大大增加,火车和大巴一票难求。“上山”指的是祭扫祖坟,在秋夕当天的清晨,每个家庭成员会身着韩国传统服饰,在家中举行祭祖活动,祭祖完毕后便是扫墓。因为大多数韩国人的祖坟都在山上,故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
“花松饼”是韩国秋夕的传统食物之一,是一种类似于年糕,夹有毛豆、芝麻、板栗做馅的糕点,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韩国民间认为,如果松饼做得精致漂亮便可以遇到好看的新娘、新郎,或是生下可爱的孩子。所以人们在制作松饼的时候,会用染上彩色的米面团做出花、树叶、鸟等形状粘在松饼上,做成花花绿绿好看的花松饼。
在秋夕期间,除了扫墓祭祖外,韩国市民还会去到市内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场所玩翻版子、投壶、踢毽子等传统游戏,秋夕假期间全国各地免费的文艺演出也是韩国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日本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虽然日本已不再使用农历日期,但中秋赏月的日子依旧按照农历计算。十五夜赏月的习俗早在中国唐朝时就已经传入日本,起初只在日本贵族中盛行,后来逐渐扩散到民间。边赏月边举行宴会,是日本十五夜的传统活动,被称为“观月宴”。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没有吃月饼的习惯,十五夜期间最常见的食物是“月见团子”,“月见”即指赏月,而“团子”则是一种日本人非常喜欢的糯米糕点。日本人喜欢用芒草来装饰月见团子,以做辟邪、驱魔的寓意。现在,不少商家为了迎合这一节日,会在十五夜期间推出限定版商品。比如某快餐连锁品牌每年都会推出的“月见汉堡”以及夹有红豆馅的“月见派”。
泰国
泰国的中秋节被称为“祁月节”。节日前夕,各家各户便开始张灯结彩,街头巷尾逐渐呈现浓郁的节日气息。泰国素有拜神习俗,祁月节拜月祭神便是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也使得泰国的中秋节增添了几抹宗教色彩。从祁月节当天中午开始,便会有人开始布置当晚的祭拜场地,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并在拜月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画像或塑像,在月亮升起后便拿出寿桃、水果、月饼、云片糕等供奉月神。泰国民间传说,飞升月亮的是观音,中秋之夜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在月圆之夜供奉八仙及观音会为全家带来平安。
越南
农历八月十五是越南的中秋节,也是当地儿童和青年的节日。在越南,中秋节称为“节中秋”,节日期间除了阖家团圆外,更重要的是为儿童过节。据越南民间说法,由于中秋节前是越南的农忙之时,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所以将农忙结束后的中秋节作为对孩子表达亲情关怀的日子,同时庆祝这一年的丰收。到了中秋节这一天,孩子们多会点着装饰华丽的鲤鱼灯笼走上街头,去相聚,去游园。提鲤鱼灯笼出游代表祈福平安和“鲤鱼跃龙门”之意。
受到中国两广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越南中秋节的特色食物为“猪仔饼”,因形状酷似小猪而得名。在过去,制作月饼的师傅会先将未包馅的面团放入烤箱以测试烤箱温度,用这种方式烤出来的饼便是“猪仔饼”。
柬埔寨
柬埔寨的中秋节是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被称为“拜月节”。在拜月节当天,人们会精心准备供品,除了传统的月饼、水果、糖果外,还有柬埔寨特色的供品,例如木薯汤、甘蔗水,以及最具特色的扁米。扁米呈淡青色,又扁又大并散发有特别的香味,故名“扁米”。与普通大米相比,扁米更加香嫩滑口,它的主要吃法在于嚼,细嚼慢咽,才能品尝它特有的美味。
在中秋之夜,柬埔寨人会在地上铺一张席子,摆放好供品,等到月亮升起时便开始虔诚拜月。柬埔寨人笃信中秋夜吃扁米会得到幸福,于是大人們通常会往小孩嘴里塞扁米,直到嘴里塞得满满的,嚼不动为止,以求“幸福美满”。
伊朗
伊朗中秋节的历史已有4000年之久,在波斯语中称之为“迈赫尔甘节”,意为光明、友好、爱情,设立此节的目的也是为了感谢神对人的祝福以及巩固人们之间的友好情谊。伊朗中秋节的时间是伊历的7月16日开始至21日结束,对应公历日期为10月7日至12日,依照伊朗的历法,在7月16日这一天昼夜时间刚好一样长。在节日期间,伊朗当地人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李子、梅子、榛子、核桃、葡萄干,特别是刚刚收获的石榴,都是迈赫尔甘节特色的传统食物。迈赫尔甘节是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共同的民族节日。 由于亚洲不少地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庆祝中秋节的国家还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在西方国家,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但有像中秋节一样追求阖家欢聚、品尝美食的节日,例如美国的感恩节等。
海外学子的中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留学生来说,尤其是第一年独自前往国外读书的留学生,中秋节是第一个身处他乡的团圆佳节,同时也是他们寄托思念的载体。月圆之夜,念国思乡的情绪难免会在这样特殊的日子中发酵,学子们怀念的不仅是家里的团圆饭,更是全家围坐一起说笑时满溢的亲情。其实,随着我国留學人员数量的逐年增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随着海外华人的日益增多而不断向外输出。近年来,不少国外高校的华人组织、学生会、社团会在中秋节这天开展丰富的庆祝活动,如中秋节联欢会、音乐会、文化周等,海外华人、学子齐聚一堂的同时,也可与当地各界朋友共度佳节,增进文化交流。
海外的唐人街也会在中秋节这一天张灯结彩、装扮华丽地庆祝中秋,不少唐人街中的商户还会举行舞狮、巡游、民族歌舞等传统活动以增添喜庆气氛。美国旧金山市唐人街的中秋街会已经延续了30年之久,已成为唐人街的一大传统盛事。活动期间,当街充满各种摊位,红灯笼高挂街头,人们可以采购应景的中秋月饼、鲜花、手工艺品,熙熙攘攘的人群通常会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另外还有为游人助兴的有中秋元素和其他中华文化展示,一片热闹非凡。
即使身在异乡,也要品尝传统美食。月饼,是象征团圆、美满的不可或缺的中秋元素。临近中秋,各国当地的华人超市都会开始售卖月饼,让在外留学的学子一尝家乡的味道。不少留学生表示,“在国外吃自家的月饼有种别样的感觉”。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准备一餐佳肴,在聚餐中互相交流情感,共度中秋。有些留学生会提前将聚餐活动的通知在网上发布,吸引新学期到来的留学生和学者。参与这样的聚餐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家共享节日氛围,更是一起相互认识的绝佳机会,方便以后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相互照应。当然,在中秋节这一天,与家人通一则电话聊聊最近的生活,送去对家人的问候和祝福,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海外求学,艰难且漫长。身处海外,虽每逢佳节倍思亲,却也可以赋予传统节日不一样的内涵,可能是牵挂、是思念、是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文化传播的促进。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祝愿每一位在追梦途中的伙伴能够享受旅途的美好,珍惜每刻好时光的同时,也能保持内心如明月一般的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