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种程度上,电影可以在两个层面引发哲学思考:一是针对议题或主题的讨论;二是观众将自身经验带入电影所引发的共鸣,从而理解和思考相关哲学问题。《致青春》不仅彰显了“青春”这一永垂不朽的主题,更是从观众自身生活出发来探讨人物本身。与存在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有密切的契合点,如存在主义关注人自身知觉内的世界,是世界的某种再现;存在主义讨论人自身对生命意义的选择和创造性阐释,电影故事中也是选择与阐释性的叙事;海德格尔“此在与此在物”的关系在电影中也展现社会对人的影响。
一、在“选择”中展现“此在的存在”
人类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关系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当人被抛于世而与他人共在时,他总是感到他人和世界是陌生的、疏远的,感觉自己处于一种孤独的、无家可归的状态’。而孤独封闭的自我所导致的神秘性乃是存在主义挥之不去的色彩。”[1]这样贯穿整个过程的状态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在《致青春》中,各个角色都笼罩在自我彷徨孤独的矛盾中不可自拔,陈孝正作为男主人公,他的出现,影片中采用闪回的方式叙述,交代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境遇,以烘托出他孤僻、严谨的性格。他的座右铭是“我的人生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为了一个建筑模型不惜与他人“为敌”,此角色刻画的非常极端,这是一种迷惑,沉浸在自我中的矛盾。矛盾推动情节,使“此在的存在”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导演的意图。这是一个动态而并非静止的过程。
在影片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林静,他的不辞而别,郑薇的回忆都使林静离开的原因变得扑朔迷离,促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叙事效果使故事更加具有“韵味”和“悬念”,激活观众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 其目的都是为了烘托“此在”本质。为林静后来的出场作铺垫。对于这个角色的描述,影片从一开始一直贯穿到结束,所以他的神秘感与孤独感尤为突出,他作为整部戏的一个“引言”,一开场便先声夺人,他懦弱的性格特点,更是烘托出郑薇日渐成熟蜕变的整个过程。
看似爱得轰轰烈烈的人们在人生选择时,他们选择了放手,去追求自己认为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东西,他们忽视了“此在”本身,而着重于由“此在”所延伸出的存在物,就是在这些选择中,人们感觉到人生的不确定性,个体的孤独感与神秘感也油然而生,什么才是自身想要追求的呢?
陈孝正曾以为,毫厘不差的人生能给予他安全感,可当他功成名就时,他仍深感空虚与孤独,回国后他仍旧秉承一贯作风,这样的矛盾使观众心中充满质疑,他的出现、到来、沉寂、消失、再次出现,从来没有征求过郑薇的意见,他的想法本身就是个迷,顺理成章又出人意料。影片中的人物也就是在一个个小细节中拼凑成他本身的性格。
二、在“存在物”的探索中找寻“此在” 的本质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关于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海德格尔对个体和他者之间关系的共同思考即两者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立和冲突。”[2]回到影片的前半段,陈孝正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做事一丝不苟。当他从美国回来,毫无顾忌的坐在地上,熟练的打开打火机,郑薇感慨“人生真是讽刺”,这种习惯的改变并不一定是社会的影响,更多是自身迎合的结果。
片中飞舞的通知书,舒缓的音乐,一方面是林静与郑薇内心情绪的外露,对自己未来的美好向往,飘忽不定的通知书也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影片中以存在物“通知书”的形态加以暗示与烘托,使得影片的情感更加充盈。如果说艺术的来源是现实,那么现实的来源便是理念,它是人本质的源泉,存在物是为了烘托本质而存在的。
陈孝正曾认为他从小到大的道路都精确无比,可他到达“成功与理想”后发现,错过了最美的风景。郑薇为了林静考上的大学,却被告知林静不在的事实,这对于简单、执着的郑微来说是一种打击。 这一系列的矛盾贯穿着整个的影片,《致青春》情节紧凑,故事生动,人物得到了画龙点睛式的刻画。就是在此在与其它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作用中体现的。
三、在“非本真”存在中展现“本真的自我”
在海德格尔看来,本真或者非本真的存在,都是内在于存在本身的先验的可能性。“本真”与“非本真”是共同存在的。但是,“本真”是更为基本的存在状态,非本真在本真的映衬下才显现出来的。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的辩证的关系。
“我”和“我自己”便是“非本真”和“本真”联系在一起最好的范例,“本真”是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本真更讲究一种“超脱”。《致青春》中郑薇可以用“本真”两个字来概括,她对感情的追求,对于陈孝正的由恨及爱,她自己本身的哀怒哀乐,都丝毫没有掩饰。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还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朱小北,影片前半段,朱小北不屈服于命运,勤奋上进,不敢表白,对人友善,这些正能量的“外在”恰衬托出她内心的自卑,当自卑再次显现时便成了骄傲与不屑。超市事件,原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是长期压抑的情绪被无限放大,直到不可收拾的事态,这是朱小北情绪的真实体现,若干年后,当朱小北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身为记忆老师的她却“失忆”了,颇为讽刺,此时的她是在刻意伪装自己。“非本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让我们逐渐磨平棱角,朱小北再次出场的表现说明,在人成长的某一时期,非本真状态是占主导地位的。选择遗忘过去,来保护武装自己。 而工作之后的郑薇,感情方面也变得暧昧,再也不似以前那样纯真。“因为,他们在现实和社会面前变成了‘常人’,‘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3]
结语
整体来看《致青春》其存在主义色彩非常浓重,不仅体现在情节内容上,在结构的叙事上也随处可见存在主义的影子。存在主义关心个人的生存,反映在影视中,更加着重于人的存在状态与特点,故事的迂回,这使得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反思人生、反思社会。本文仅仅从存在主义方面思考了人的存在问题,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对人的 “存在”进行研究,我们也将继续思考下去。
参考文献:
[1] [2]陈静.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存在主义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2007(5):97-102.
[3]王干才. 海德格尔、萨特存在主义比较[J]. 唐都学刊,1999(4):1-6.
一、在“选择”中展现“此在的存在”
人类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关系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当人被抛于世而与他人共在时,他总是感到他人和世界是陌生的、疏远的,感觉自己处于一种孤独的、无家可归的状态’。而孤独封闭的自我所导致的神秘性乃是存在主义挥之不去的色彩。”[1]这样贯穿整个过程的状态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在《致青春》中,各个角色都笼罩在自我彷徨孤独的矛盾中不可自拔,陈孝正作为男主人公,他的出现,影片中采用闪回的方式叙述,交代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境遇,以烘托出他孤僻、严谨的性格。他的座右铭是“我的人生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为了一个建筑模型不惜与他人“为敌”,此角色刻画的非常极端,这是一种迷惑,沉浸在自我中的矛盾。矛盾推动情节,使“此在的存在”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导演的意图。这是一个动态而并非静止的过程。
在影片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林静,他的不辞而别,郑薇的回忆都使林静离开的原因变得扑朔迷离,促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叙事效果使故事更加具有“韵味”和“悬念”,激活观众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 其目的都是为了烘托“此在”本质。为林静后来的出场作铺垫。对于这个角色的描述,影片从一开始一直贯穿到结束,所以他的神秘感与孤独感尤为突出,他作为整部戏的一个“引言”,一开场便先声夺人,他懦弱的性格特点,更是烘托出郑薇日渐成熟蜕变的整个过程。
看似爱得轰轰烈烈的人们在人生选择时,他们选择了放手,去追求自己认为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东西,他们忽视了“此在”本身,而着重于由“此在”所延伸出的存在物,就是在这些选择中,人们感觉到人生的不确定性,个体的孤独感与神秘感也油然而生,什么才是自身想要追求的呢?
陈孝正曾以为,毫厘不差的人生能给予他安全感,可当他功成名就时,他仍深感空虚与孤独,回国后他仍旧秉承一贯作风,这样的矛盾使观众心中充满质疑,他的出现、到来、沉寂、消失、再次出现,从来没有征求过郑薇的意见,他的想法本身就是个迷,顺理成章又出人意料。影片中的人物也就是在一个个小细节中拼凑成他本身的性格。
二、在“存在物”的探索中找寻“此在” 的本质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关于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海德格尔对个体和他者之间关系的共同思考即两者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立和冲突。”[2]回到影片的前半段,陈孝正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做事一丝不苟。当他从美国回来,毫无顾忌的坐在地上,熟练的打开打火机,郑薇感慨“人生真是讽刺”,这种习惯的改变并不一定是社会的影响,更多是自身迎合的结果。
片中飞舞的通知书,舒缓的音乐,一方面是林静与郑薇内心情绪的外露,对自己未来的美好向往,飘忽不定的通知书也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影片中以存在物“通知书”的形态加以暗示与烘托,使得影片的情感更加充盈。如果说艺术的来源是现实,那么现实的来源便是理念,它是人本质的源泉,存在物是为了烘托本质而存在的。
陈孝正曾认为他从小到大的道路都精确无比,可他到达“成功与理想”后发现,错过了最美的风景。郑薇为了林静考上的大学,却被告知林静不在的事实,这对于简单、执着的郑微来说是一种打击。 这一系列的矛盾贯穿着整个的影片,《致青春》情节紧凑,故事生动,人物得到了画龙点睛式的刻画。就是在此在与其它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作用中体现的。
三、在“非本真”存在中展现“本真的自我”
在海德格尔看来,本真或者非本真的存在,都是内在于存在本身的先验的可能性。“本真”与“非本真”是共同存在的。但是,“本真”是更为基本的存在状态,非本真在本真的映衬下才显现出来的。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的辩证的关系。
“我”和“我自己”便是“非本真”和“本真”联系在一起最好的范例,“本真”是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本真更讲究一种“超脱”。《致青春》中郑薇可以用“本真”两个字来概括,她对感情的追求,对于陈孝正的由恨及爱,她自己本身的哀怒哀乐,都丝毫没有掩饰。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还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朱小北,影片前半段,朱小北不屈服于命运,勤奋上进,不敢表白,对人友善,这些正能量的“外在”恰衬托出她内心的自卑,当自卑再次显现时便成了骄傲与不屑。超市事件,原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是长期压抑的情绪被无限放大,直到不可收拾的事态,这是朱小北情绪的真实体现,若干年后,当朱小北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身为记忆老师的她却“失忆”了,颇为讽刺,此时的她是在刻意伪装自己。“非本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让我们逐渐磨平棱角,朱小北再次出场的表现说明,在人成长的某一时期,非本真状态是占主导地位的。选择遗忘过去,来保护武装自己。 而工作之后的郑薇,感情方面也变得暧昧,再也不似以前那样纯真。“因为,他们在现实和社会面前变成了‘常人’,‘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3]
结语
整体来看《致青春》其存在主义色彩非常浓重,不仅体现在情节内容上,在结构的叙事上也随处可见存在主义的影子。存在主义关心个人的生存,反映在影视中,更加着重于人的存在状态与特点,故事的迂回,这使得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反思人生、反思社会。本文仅仅从存在主义方面思考了人的存在问题,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对人的 “存在”进行研究,我们也将继续思考下去。
参考文献:
[1] [2]陈静.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存在主义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2007(5):97-102.
[3]王干才. 海德格尔、萨特存在主义比较[J]. 唐都学刊,199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