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就知道西安音乐学院有个“特能写”的副院长,2015年4月参加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峰会时,与他相识。
崔炳元的穿着打扮加长相,没有一点儿“艺术范儿”,说起话来笑容可掬,那经过风吹日晒的古铜色皮肤,刮着“西北风”的影子。若是把他放到人堆里,那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汉子,生活中没有人会把他当成作曲家。正是这种生活里的“接地气儿”,使他的作品也有了浓郁的地域色彩。
6月,我和几个搞旅游策划的朋友去西安办事,正好赶上邵恩指挥西安交响乐团排演崔炳元的新作品、交响组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到这个消息,我直奔乐团排练场。
进了排练场,看见邵恩正在指挥乐队排练第二乐章“刘志丹”。我和邵恩算是老朋友了,走到台侧挥挥手就算打招呼,然后转身找到了作曲家,坐在他旁边一起听。
排练之后,我和崔炳元聊了起来。我问他:“你在基层,拿到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作为交响乐团的作曲家和管理者,你是怎么看待新作品的创作难和推广难的?现在有些作曲家已经走入迷途,刻意强调技巧,强调曲式,恨不得把能用的乐器都用上,让演奏者也以猎奇的心态去演奏,留给演奏者的印象就是难、不好拉,留给听众的印象就是不好听、不是给人听的。一部音乐作品到底怎么能够做到又好听、又有技巧呢?”
崔炳元回答说:“我并不是反对近现代派的作品,他们采用某种方式,是他们对于音乐发展的一种认知。音乐必须有这种探索,有这种实验,必须允许也必须包容作曲家在音响范畴的某种探索和某种实践。在构成音乐这个大的范畴和概念时,并不是作曲家之间互相写,但是社会上职业音乐家的从业比例,特别是在我们二线地区,可能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另外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他们有权利享受音乐,有权利构建包括音乐在内的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他需要什么?”
说到这里,崔炳元的话匣子打开了:“我是金湘的学生,也跟施万春学过,在学校的时候正赶上‘新潮音乐’在中国调门最高的时候;走出校门以后,也尝试着用当时比较通行的手法写作品,结果呢,就是‘曲高’还是不高先不考虑,但是‘和’肯定是‘寡’的。尤其是我们在地方音乐团体工作,这个问题很严峻。往极端上分析,无论它是‘皇帝的新衣’,还是集体无意识,甚至是集体有意识地进入到某一种状态,在一些犀利的乐评人笔下,对这种现象都有所抨击。”
作为一名作曲家,肩上又扛着领导一支交响乐团的重担,崔炳元可以说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有经验的前沿战士。
“我是个‘三实’的人——实干、实战、实在。”崔炳元给自己这样点评道。崔“三实”集中体现在他对乐团的建设上,几年来,他的“实战”思想,把乐团的保留曲目从简单扩展到颇有分量的大型交响乐作品;他的“实干”,把只能坐满音乐厅三分之一的观众,做到现在八九成的上座率;他的“实在”,使他即便乐团工作非常紧张,也没有随便应付自己面对的那些学生。
“崔三实”在对于乐团的发展上,尤其是对地方乐团的发展,有他自己比较周全的考虑。“我们是植根在西安土地上的作曲家,我们从事的音乐创作,可以是多维的、多元的,在地方院团从事作曲的人应该“放下”——佛学中的“放下”概念在这里其实是有其价值的。从作曲家的角度来看,‘放下’是一个根本概念。作为地方的作曲家,你当然有权利、有资格去参加全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比赛,只要你有兴趣,但是这种比赛所把持的标准和你所在的地域、这块生你养你的土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作家也好、作曲家也罢,他的风格不可能跨越得太大,所以我强调要放下身段,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为高、为大、为洋,而应该瞄准一个目标:音乐。音乐是一个非常广泛、浩淼的概念。你看看,现在世界上大概得有80%的作曲家的80%的作品,依然是按照传统方式创作的。不写那些偏颇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你水平低。我最佩服的作曲家就是,不管是‘学院派’也好,还是用现代先锋观念,你让他写一部能够跟老百姓接地气的音乐,不管它是什么载体、什么题材,同样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这是最好的。”
记得当年媒体在北京采访英国作曲家J.L.韦伯时,他也说过大意相似的话:“那些作曲家同行都去追求怎么写曲式,怎么当先锋,我写的这类旋律作品他们不屑一顾。因为他们不愿意写,所以我写,听众也喜欢听,实际上是他们成就了我。”
那么,说到崔炳元,是谁成就了他呢?崔炳元说:“我们是整个文化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怎么能够做到和上下链条一道,为本地区的文化做出贡献,让本地区的受众从美术、文学、音乐各门类艺术中都能够获得一种满足?如果作曲家能够和本地区的文化相结合,走到一起,那么对于本地区的受众来说是大有好处的。放下身段等于放下包袱,这样能够进入一种好的创作状态,轻松,为自己心里的东西在写,而不是我要为什么在写。说俗点,作曲家就是要说人话。”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创作模式,成就了崔炳元写出一大批接地气的作品:《炎黄颂》《貂蝉》《唐诗之路》《西藏素描》、《飞天——敦煌舞韵》《大唐》《九曲秧歌黄河阵》《望长安》。
看到崔炳元的作品,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作品多为‘标题音乐’?是你有意为之还是有偶然因素,你有没有写过无标题作品?”
“崔三实”回答说:“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能够受到音乐普及教育的人数也有限,去音乐厅、歌剧院接受熏陶的人更少,这都是残酷的现实。在大的范围内,音乐的人口在作曲家心中应该是有位置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都好解决。说大了,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更具体点呢,就是我们所从事的这个音乐创作,能够让这大多数人认同。至于写不写标题作品,我觉得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习惯。 陕西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就我们自己所触及到的素材,我的创作就应该给观众一个指向性的提示,而这个指向性的提示最好的就是标题,老百姓能够很快进入状态,这种朴素的做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种欣赏上的便利,音乐的多元性也不能受到影响。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来说,这是老百姓最熟悉的旋律,每个指挥家都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比如有人把它当老歌处理,也有人就看到了六幅风俗画。“兰花花的故事”描绘了一个腼腆的少女,“秋收”涂敷出一幅收获的金黄色画面,“刘志丹”就是个英雄的素描。
我再问崔炳元:“对于这种基于成品的改编,你在乐曲的架构和节奏上是怎么处理的?改编作品改得好,人家说你讨巧,改编得不好,人家说你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崔三实”回答道:“二度创作的技法是一种升华,在构思当中,面对一个选题,作曲家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通常采用的是排除法。比如“刘志丹”就是给他做一个音乐小传,写的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个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我所写的传记主题就围绕着他的喜怒哀乐,讲述他百折不饶的干劲儿。
我告诉他,刚才听邵恩排练《秋收》时,觉得有点京剧“紧拉慢唱”的结构。
“崔三实”说:“的确。《秋收》来自陕北民歌和陕甘宁边区歌曲《军民大生产》,我就是采用了回旋曲的方法来处理《军民大生产》的。它缺少旋律,只是一个轮廓的动机,旋律线则交给了《秋收》,就是有京剧‘紧拉慢唱’的手法。这种叠加、复合、变通,到最后两个主题扣到一起,“大生产”紧拉,“秋收”慢唱。所以,我使用的是一种减法。做减法,有些讨巧,但是有听众基础,有听觉基础,大家再欣赏,就很顺畅。”
西方哲学家把人的总体关系归结为三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
而音乐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沟通工具,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但是又拘于人的思维模式之中。如何说人话,写出让人听的作品,崔炳元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在中国交响乐发展上摸索出来一条行得通的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国的地方交响乐团,就特别需要这种“很实在”“接地气”的作品。
崔炳元的穿着打扮加长相,没有一点儿“艺术范儿”,说起话来笑容可掬,那经过风吹日晒的古铜色皮肤,刮着“西北风”的影子。若是把他放到人堆里,那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汉子,生活中没有人会把他当成作曲家。正是这种生活里的“接地气儿”,使他的作品也有了浓郁的地域色彩。
6月,我和几个搞旅游策划的朋友去西安办事,正好赶上邵恩指挥西安交响乐团排演崔炳元的新作品、交响组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到这个消息,我直奔乐团排练场。
进了排练场,看见邵恩正在指挥乐队排练第二乐章“刘志丹”。我和邵恩算是老朋友了,走到台侧挥挥手就算打招呼,然后转身找到了作曲家,坐在他旁边一起听。
排练之后,我和崔炳元聊了起来。我问他:“你在基层,拿到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作为交响乐团的作曲家和管理者,你是怎么看待新作品的创作难和推广难的?现在有些作曲家已经走入迷途,刻意强调技巧,强调曲式,恨不得把能用的乐器都用上,让演奏者也以猎奇的心态去演奏,留给演奏者的印象就是难、不好拉,留给听众的印象就是不好听、不是给人听的。一部音乐作品到底怎么能够做到又好听、又有技巧呢?”
崔炳元回答说:“我并不是反对近现代派的作品,他们采用某种方式,是他们对于音乐发展的一种认知。音乐必须有这种探索,有这种实验,必须允许也必须包容作曲家在音响范畴的某种探索和某种实践。在构成音乐这个大的范畴和概念时,并不是作曲家之间互相写,但是社会上职业音乐家的从业比例,特别是在我们二线地区,可能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另外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他们有权利享受音乐,有权利构建包括音乐在内的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他需要什么?”
说到这里,崔炳元的话匣子打开了:“我是金湘的学生,也跟施万春学过,在学校的时候正赶上‘新潮音乐’在中国调门最高的时候;走出校门以后,也尝试着用当时比较通行的手法写作品,结果呢,就是‘曲高’还是不高先不考虑,但是‘和’肯定是‘寡’的。尤其是我们在地方音乐团体工作,这个问题很严峻。往极端上分析,无论它是‘皇帝的新衣’,还是集体无意识,甚至是集体有意识地进入到某一种状态,在一些犀利的乐评人笔下,对这种现象都有所抨击。”
作为一名作曲家,肩上又扛着领导一支交响乐团的重担,崔炳元可以说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有经验的前沿战士。
“我是个‘三实’的人——实干、实战、实在。”崔炳元给自己这样点评道。崔“三实”集中体现在他对乐团的建设上,几年来,他的“实战”思想,把乐团的保留曲目从简单扩展到颇有分量的大型交响乐作品;他的“实干”,把只能坐满音乐厅三分之一的观众,做到现在八九成的上座率;他的“实在”,使他即便乐团工作非常紧张,也没有随便应付自己面对的那些学生。
“崔三实”在对于乐团的发展上,尤其是对地方乐团的发展,有他自己比较周全的考虑。“我们是植根在西安土地上的作曲家,我们从事的音乐创作,可以是多维的、多元的,在地方院团从事作曲的人应该“放下”——佛学中的“放下”概念在这里其实是有其价值的。从作曲家的角度来看,‘放下’是一个根本概念。作为地方的作曲家,你当然有权利、有资格去参加全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比赛,只要你有兴趣,但是这种比赛所把持的标准和你所在的地域、这块生你养你的土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作家也好、作曲家也罢,他的风格不可能跨越得太大,所以我强调要放下身段,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为高、为大、为洋,而应该瞄准一个目标:音乐。音乐是一个非常广泛、浩淼的概念。你看看,现在世界上大概得有80%的作曲家的80%的作品,依然是按照传统方式创作的。不写那些偏颇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你水平低。我最佩服的作曲家就是,不管是‘学院派’也好,还是用现代先锋观念,你让他写一部能够跟老百姓接地气的音乐,不管它是什么载体、什么题材,同样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这是最好的。”
记得当年媒体在北京采访英国作曲家J.L.韦伯时,他也说过大意相似的话:“那些作曲家同行都去追求怎么写曲式,怎么当先锋,我写的这类旋律作品他们不屑一顾。因为他们不愿意写,所以我写,听众也喜欢听,实际上是他们成就了我。”
那么,说到崔炳元,是谁成就了他呢?崔炳元说:“我们是整个文化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怎么能够做到和上下链条一道,为本地区的文化做出贡献,让本地区的受众从美术、文学、音乐各门类艺术中都能够获得一种满足?如果作曲家能够和本地区的文化相结合,走到一起,那么对于本地区的受众来说是大有好处的。放下身段等于放下包袱,这样能够进入一种好的创作状态,轻松,为自己心里的东西在写,而不是我要为什么在写。说俗点,作曲家就是要说人话。”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创作模式,成就了崔炳元写出一大批接地气的作品:《炎黄颂》《貂蝉》《唐诗之路》《西藏素描》、《飞天——敦煌舞韵》《大唐》《九曲秧歌黄河阵》《望长安》。
看到崔炳元的作品,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作品多为‘标题音乐’?是你有意为之还是有偶然因素,你有没有写过无标题作品?”
“崔三实”回答说:“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能够受到音乐普及教育的人数也有限,去音乐厅、歌剧院接受熏陶的人更少,这都是残酷的现实。在大的范围内,音乐的人口在作曲家心中应该是有位置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都好解决。说大了,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更具体点呢,就是我们所从事的这个音乐创作,能够让这大多数人认同。至于写不写标题作品,我觉得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习惯。 陕西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就我们自己所触及到的素材,我的创作就应该给观众一个指向性的提示,而这个指向性的提示最好的就是标题,老百姓能够很快进入状态,这种朴素的做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种欣赏上的便利,音乐的多元性也不能受到影响。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来说,这是老百姓最熟悉的旋律,每个指挥家都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比如有人把它当老歌处理,也有人就看到了六幅风俗画。“兰花花的故事”描绘了一个腼腆的少女,“秋收”涂敷出一幅收获的金黄色画面,“刘志丹”就是个英雄的素描。
我再问崔炳元:“对于这种基于成品的改编,你在乐曲的架构和节奏上是怎么处理的?改编作品改得好,人家说你讨巧,改编得不好,人家说你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崔三实”回答道:“二度创作的技法是一种升华,在构思当中,面对一个选题,作曲家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通常采用的是排除法。比如“刘志丹”就是给他做一个音乐小传,写的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个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我所写的传记主题就围绕着他的喜怒哀乐,讲述他百折不饶的干劲儿。
我告诉他,刚才听邵恩排练《秋收》时,觉得有点京剧“紧拉慢唱”的结构。
“崔三实”说:“的确。《秋收》来自陕北民歌和陕甘宁边区歌曲《军民大生产》,我就是采用了回旋曲的方法来处理《军民大生产》的。它缺少旋律,只是一个轮廓的动机,旋律线则交给了《秋收》,就是有京剧‘紧拉慢唱’的手法。这种叠加、复合、变通,到最后两个主题扣到一起,“大生产”紧拉,“秋收”慢唱。所以,我使用的是一种减法。做减法,有些讨巧,但是有听众基础,有听觉基础,大家再欣赏,就很顺畅。”
西方哲学家把人的总体关系归结为三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
而音乐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沟通工具,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但是又拘于人的思维模式之中。如何说人话,写出让人听的作品,崔炳元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在中国交响乐发展上摸索出来一条行得通的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国的地方交响乐团,就特别需要这种“很实在”“接地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