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化学课要想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积极的思考,“设问”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最为基本又最直接的手段,“设问”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的捷径,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极为重要的方法。化学课堂教学针对授课内容,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我认为,这是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内涵十分丰富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好的设问应具有的作用
1.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的老师。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设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讲晶体结构时,我发现有的同学把金刚石中的“刚”字写成“钢”字,于是上课时问学生金刚石的刚怎样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刚才的刚。我顺手就在黑板上写出“钢材”二字,学生看到之后都哈哈大笑,在此以后,再也没有同学写错了。同样的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提问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兴奋地积极思考。
2.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主要看学生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否掌握,所以设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设计以下问题:
(1)實验室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的,分析CH3CH2OH→C2H4各种原子数有何变化?(2)能把有机物中的氢和氧按水的比例脱出来,什么物质有这个作用?(3)对药品乙醇又有什么要求呢?(4)采用怎样的制气装置?(5)怎样才能知道反应温度达到170℃?(6)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何?是在液面以下,还是液面以上呢?(7)能否接触烧瓶底部呢?(8)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时会有暴沸现象,为防止暴沸应采取什么措施?
设置问题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形成连续的思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也将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
3.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答问,即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4.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盐类水解的应用时问FeCl3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什么物质?学生讨论完毕,有的学生马上又提出问题: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什么物质?而这正是我要提问的第二个问题,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例如讲到铁的化学性质时,有一个实验是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同学们发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问怎么有气泡呢?我立即提出表扬大家观察地非常仔细,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原电池原理。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
5.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
这样做的目的:其一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得到发展,避免常常遇到的那种“高分低能”的现象。其二使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得到发展,消除由于学习跟不上而辍学的现象,使所有的人而不只是特选出来的一部分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不是与我们今日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吗?因此,老师的课堂设问要分层次,不论学生基础好还是差,都要给予更多的肯定与鼓励,要面对全体学生,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学生的热情。
二、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1.激发情境式设问
它是用于激励学生思维能动性和知识追求欲方向上的一类设问,常用于新课的引入。例如讲解胶体新课时展示一张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从树叶间透过一道道光柱的照片,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一自然现象,可以说,就这一问题来说,大多数同学都未想过,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不少同学难倒了。这一问就立即引起了同学的求知欲望,进而对本堂课以后要讲的内容也产生了急于想了解的心理要求,这就为本堂课的正常教学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启发引导式设问
它是运用于使课堂教学正常展开而设计的起承上启下作用或以达到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教学思路相一致的目标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有帮助,故是课内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设问。例如在讲酸碱中和滴定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定量实验和定性实验的区别设计以下问题:1.如何鉴定一瓶溶液中是否含Cl-?2.如何测定一瓶溶液中Cl-的多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导学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由已知领域自然过渡列未知领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探究式设问
它是用于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全面思维、探究问题实质、追求深刻理解而设计的设问。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逻辑性的很有效的手段。例如讲苯分子的结构时,因为前面已学过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对于苯的特殊结构设计以下问题: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试根据苯的分子式写出其可能的结构?(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3)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若苯分子为多环的结构,试画出可能的结构?(4)用现代苯分子的结构观点看凯库勒的苯分子结构有无缺限?按照凯库勒单双键交替的苯分子环状结构,苯环上的二取代物应该有几种?
教师运用灵巧多变、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安置在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结合基础知识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结论。通过提问和讨论,开阔眼界,启发心智,既训练了思维的开放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创造力。
4.开放式设问
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利用这类设问常可使学生开拓思维的宽广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讲完原子结构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思考:
(1)原子核外电子如果不是分层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2)电子为何在距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空间运动?为什么不能脱离原子核?(3)如果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吸引,世界会变得如何?(4)电子云理论是绝对正确的吗?
总之,学起于思而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展示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样才能使“问”真正起到它应有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好的设问应具有的作用
1.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的老师。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设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讲晶体结构时,我发现有的同学把金刚石中的“刚”字写成“钢”字,于是上课时问学生金刚石的刚怎样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刚才的刚。我顺手就在黑板上写出“钢材”二字,学生看到之后都哈哈大笑,在此以后,再也没有同学写错了。同样的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提问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兴奋地积极思考。
2.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主要看学生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否掌握,所以设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设计以下问题:
(1)實验室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的,分析CH3CH2OH→C2H4各种原子数有何变化?(2)能把有机物中的氢和氧按水的比例脱出来,什么物质有这个作用?(3)对药品乙醇又有什么要求呢?(4)采用怎样的制气装置?(5)怎样才能知道反应温度达到170℃?(6)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何?是在液面以下,还是液面以上呢?(7)能否接触烧瓶底部呢?(8)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时会有暴沸现象,为防止暴沸应采取什么措施?
设置问题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形成连续的思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也将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
3.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答问,即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4.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盐类水解的应用时问FeCl3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什么物质?学生讨论完毕,有的学生马上又提出问题: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什么物质?而这正是我要提问的第二个问题,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例如讲到铁的化学性质时,有一个实验是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同学们发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问怎么有气泡呢?我立即提出表扬大家观察地非常仔细,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原电池原理。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
5.把握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
这样做的目的:其一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得到发展,避免常常遇到的那种“高分低能”的现象。其二使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得到发展,消除由于学习跟不上而辍学的现象,使所有的人而不只是特选出来的一部分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不是与我们今日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吗?因此,老师的课堂设问要分层次,不论学生基础好还是差,都要给予更多的肯定与鼓励,要面对全体学生,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学生的热情。
二、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1.激发情境式设问
它是用于激励学生思维能动性和知识追求欲方向上的一类设问,常用于新课的引入。例如讲解胶体新课时展示一张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从树叶间透过一道道光柱的照片,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一自然现象,可以说,就这一问题来说,大多数同学都未想过,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不少同学难倒了。这一问就立即引起了同学的求知欲望,进而对本堂课以后要讲的内容也产生了急于想了解的心理要求,这就为本堂课的正常教学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启发引导式设问
它是运用于使课堂教学正常展开而设计的起承上启下作用或以达到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教学思路相一致的目标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有帮助,故是课内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设问。例如在讲酸碱中和滴定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定量实验和定性实验的区别设计以下问题:1.如何鉴定一瓶溶液中是否含Cl-?2.如何测定一瓶溶液中Cl-的多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导学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由已知领域自然过渡列未知领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探究式设问
它是用于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全面思维、探究问题实质、追求深刻理解而设计的设问。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逻辑性的很有效的手段。例如讲苯分子的结构时,因为前面已学过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对于苯的特殊结构设计以下问题: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试根据苯的分子式写出其可能的结构?(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3)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若苯分子为多环的结构,试画出可能的结构?(4)用现代苯分子的结构观点看凯库勒的苯分子结构有无缺限?按照凯库勒单双键交替的苯分子环状结构,苯环上的二取代物应该有几种?
教师运用灵巧多变、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安置在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结合基础知识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结论。通过提问和讨论,开阔眼界,启发心智,既训练了思维的开放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创造力。
4.开放式设问
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利用这类设问常可使学生开拓思维的宽广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讲完原子结构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思考:
(1)原子核外电子如果不是分层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2)电子为何在距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空间运动?为什么不能脱离原子核?(3)如果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吸引,世界会变得如何?(4)电子云理论是绝对正确的吗?
总之,学起于思而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展示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样才能使“问”真正起到它应有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