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背景材料,即有利于学生体会原著信息、鉴赏原作者写作意图、深入理解原文的所有材料,一般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创作情况、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相关的研讨、批评、社会影响等情况的文字、影音、图像、实物等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背景材料的应用应该有的放矢,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应用。
一、使用原则
目前许多中职语文课堂对背景材料的使用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比如,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关雎》,课不可谓不精彩,但看全课的结构,差不多就是分析诗句,背景材料基本不去讲,这是不使用背景材料的典型例子。近日又听了一节也是有关诗经的课,授课教师整整一节课都是在讲诗经的源流、六义。讲者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听者晕晕忽忽。一节课下来,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这一节课学生的收获很少。根据课堂记录一分析,这位老师把中职生当成了大学生来教,显然是对背景材料的误用,也是对教学规律的漠视。
同样也是教授《诗经》,怎样讲效果会更好呢?由初中的《蒹葭》导入,风雅颂赋比兴娓娓道来,有详有略,“风”多一些,“比”多一些,各举一二例,点到为止,不多扩展也不照本宣科,让学生既了解了《诗经》的源流,又能掌握重点篇章《关雎》的主要艺术特色。一节课就行云流水般地上下来了。所以,背景材料的使用必须恰到好处,根据教材的安排、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结合高职升学的试题情况讲授,中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用原则
与前一个原则相比,大部分教师在这一原则上更容易忽视。凭着教科书的安排,教参的介绍,背景材料都能介绍一些,这就是使用。但是不是实用呢?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大量应用的情况下,背景材料滥用的情况日益严重了。很多教师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多媒体背景材料,幻灯片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多达十几张全都是背景材料,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不加选择地逐一放个不停,而没有考虑到这对学生掌握了解文本究竟有什么作用。
例如有一位教师上《故都的秋》,事先从网上下载了现成的数张幻灯片,然后组合在一起。导语过后就一张接一张地播放讲起来,有郁达夫的生平简介、故居图片、著作版次、坟墓图片,甚至还有王映霞从青年时期到老年的图片,林林总总,不下十几张。相信听课的教师对那些图片也是大部分都没见过。但这一课是《故都的秋》,介紹一点郁达夫的生平和北京的四合院就足够了,过多的话就影响对文本的分析把握了。
比较一下另一位教师的上示范课《荷塘月色》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背景材料,实用的技巧简直就是艺术处理。这位教师只是通过预先安排的学生的介绍,让全体同学简明扼要地了解朱自清的生平、文学活动、著述情况。教师略加补充之后就导入了新课。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首先出现一幅夜晚月下荷塘的幻灯片,同时关闭教室的主光源,利用教室壁灯和窗外自然光营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研讨教师的提问,和朱自清进行着对话,进行着心灵的交流,使学生在如梦如幻的意境中研讨完成了该课。分析这一节课,教师表面上没有运用大家熟知的背景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处处节制着学生对文本的把握,非常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是一节很好地利用了背景材料的好课。
所以背景材料的实用原则:一是必须运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二是必须贯穿课堂的始终,背景材料的制约力无处不在。
三、服务主课堂需要的原则
背景材料的内容很多,运用不恰当会影响主课堂的进展。如果运用不恰当,造成主客颠倒,那就成为一节糟糕的课了。课的类型多种,那么复习课上、习题课上还需不需要背景材料的有效运用呢?回答是必须的。比如诗歌鉴赏课。如一道习题陆游的《初发夷陵》,背景材料介绍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介绍多了,影响问题的回答就少了,怎么能透彻的理解题意呢?尾联出句“今朝喜处君知否”喜在何处是一个很不好理解的问题。不介绍一点背景,陆游为何有喜呢?陆游不总是处于忧伤之中吗?如果介绍多了,这节课的授课时间不就没有了吗?简洁扼要又必须服务于课堂的需要就是处理这一难题的钥匙。这就需要精心备课,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出题者的命题意图,训练的重点,有所侧重简要介绍,起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一、使用原则
目前许多中职语文课堂对背景材料的使用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比如,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关雎》,课不可谓不精彩,但看全课的结构,差不多就是分析诗句,背景材料基本不去讲,这是不使用背景材料的典型例子。近日又听了一节也是有关诗经的课,授课教师整整一节课都是在讲诗经的源流、六义。讲者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听者晕晕忽忽。一节课下来,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这一节课学生的收获很少。根据课堂记录一分析,这位老师把中职生当成了大学生来教,显然是对背景材料的误用,也是对教学规律的漠视。
同样也是教授《诗经》,怎样讲效果会更好呢?由初中的《蒹葭》导入,风雅颂赋比兴娓娓道来,有详有略,“风”多一些,“比”多一些,各举一二例,点到为止,不多扩展也不照本宣科,让学生既了解了《诗经》的源流,又能掌握重点篇章《关雎》的主要艺术特色。一节课就行云流水般地上下来了。所以,背景材料的使用必须恰到好处,根据教材的安排、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结合高职升学的试题情况讲授,中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用原则
与前一个原则相比,大部分教师在这一原则上更容易忽视。凭着教科书的安排,教参的介绍,背景材料都能介绍一些,这就是使用。但是不是实用呢?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大量应用的情况下,背景材料滥用的情况日益严重了。很多教师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多媒体背景材料,幻灯片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多达十几张全都是背景材料,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不加选择地逐一放个不停,而没有考虑到这对学生掌握了解文本究竟有什么作用。
例如有一位教师上《故都的秋》,事先从网上下载了现成的数张幻灯片,然后组合在一起。导语过后就一张接一张地播放讲起来,有郁达夫的生平简介、故居图片、著作版次、坟墓图片,甚至还有王映霞从青年时期到老年的图片,林林总总,不下十几张。相信听课的教师对那些图片也是大部分都没见过。但这一课是《故都的秋》,介紹一点郁达夫的生平和北京的四合院就足够了,过多的话就影响对文本的分析把握了。
比较一下另一位教师的上示范课《荷塘月色》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背景材料,实用的技巧简直就是艺术处理。这位教师只是通过预先安排的学生的介绍,让全体同学简明扼要地了解朱自清的生平、文学活动、著述情况。教师略加补充之后就导入了新课。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首先出现一幅夜晚月下荷塘的幻灯片,同时关闭教室的主光源,利用教室壁灯和窗外自然光营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研讨教师的提问,和朱自清进行着对话,进行着心灵的交流,使学生在如梦如幻的意境中研讨完成了该课。分析这一节课,教师表面上没有运用大家熟知的背景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处处节制着学生对文本的把握,非常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是一节很好地利用了背景材料的好课。
所以背景材料的实用原则:一是必须运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二是必须贯穿课堂的始终,背景材料的制约力无处不在。
三、服务主课堂需要的原则
背景材料的内容很多,运用不恰当会影响主课堂的进展。如果运用不恰当,造成主客颠倒,那就成为一节糟糕的课了。课的类型多种,那么复习课上、习题课上还需不需要背景材料的有效运用呢?回答是必须的。比如诗歌鉴赏课。如一道习题陆游的《初发夷陵》,背景材料介绍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介绍多了,影响问题的回答就少了,怎么能透彻的理解题意呢?尾联出句“今朝喜处君知否”喜在何处是一个很不好理解的问题。不介绍一点背景,陆游为何有喜呢?陆游不总是处于忧伤之中吗?如果介绍多了,这节课的授课时间不就没有了吗?简洁扼要又必须服务于课堂的需要就是处理这一难题的钥匙。这就需要精心备课,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出题者的命题意图,训练的重点,有所侧重简要介绍,起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