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国际标准化头皮针和体针配合应用补泻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共86例,应用头针加体针随症选穴,采用迎随补泻手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结论:该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采用标准化治疗针灸治疗方案有利于针灸在国际间交流。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头皮针 体针 国际化标准方案
资料与方法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6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遗留右侧或左侧肢体瘫痪,要求进行针灸治疗。男48例,女38例,年龄40~80岁,以60~70岁为多。脑溢血31例,脑血栓、脑栓塞54例,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41例。
取穴:头针取顶颞前斜线即从前顶穴至悬厘穴和顶颞后斜线即百会穴至曲鬓穴,体针取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四强、阳陵泉、丰隆、绝骨、太冲。伴语言障碍者加廉泉、哑门,伴吞咽困难者加天突、廉泉。
操作方法:头针取0.35mm×40mm毫针,于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上、下点(无语言障碍或口歪斜者只取其上3/5)常规消毒后,垂直于该线快速进针,斜刺至帽状腱膜下肌层为度,快速捻针得气后30分钟内每隔10分钟采用补泻手法行针1次,然后留针12小时。体针取0.35mm×(40~75.7)mm毫针,常规消毒后,按针刺法快速进针,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每隔10分钟用迎随补泻手法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7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①治愈:无口眼歪斜,说话清楚,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或从事轻体力活动;②显效:口眼歪斜不明显,说话好转,上下肢功能明显改善,肢体肌力恢复到4级(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但仍有部分轻瘫表现,需拄杖行走;③好转:语言及上下肢功能改善,生活需人帮助;④无效:语言及上下肢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结 果
总疗效观察:痊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
病程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以发病到开始进行针灸治疗时间为界,分为两组,<4周组(49例)和>4周组(37例)。<4周组痊愈23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96%;>4周组痊愈8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89.19%;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头皮针取穴配合体针方案根据“分区定经,经上选穴,结合透刺”的原则制定。顶颞前斜线在头部側面,即从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此线斜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主治对侧肢体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将全线分为5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中枢性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中枢性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顶颞后斜线在头部侧面,从百会穴至曲鬓穴的连线,此线斜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主治对侧肢体中枢性感觉障碍。将全线分为5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疗对侧上肤感觉异常,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感觉异常。本组方案所选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分别跨越督脉、膀胱经、胆经等,加以透刺使头部诸经气血通畅;现代解剖通过尸体观察主要脑回的位置和头针治疗区的对应关系,表明多数刺激区的位置均在相应的脑回范围内。
中风之病有虚实,故在头针针刺手法上,应根据病情虚实而辨证施以补泻手法。本组资料所用手法徐疾补泻手法、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刘氏[1]治疗中风,显示头针补泻手法治疗中风疗效优于捻转手法,补泻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可见不同的针刺手法影响着针刺疗效。侯氏[2]研究表明,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优于单一疗法。最近有研究认为“神经可再生、重塑”,经治疗可使后遗症得到康复[3]。
总之,标准化头皮针方案与体针配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有利于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进光,陈静操,江永生.头针治疗脑血管疾病10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1,(4):8.
2 侯凤琴.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2):7-8.
3 魏岗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新概念.中华内科杂志,1996,35(8):509.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头皮针 体针 国际化标准方案
资料与方法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6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遗留右侧或左侧肢体瘫痪,要求进行针灸治疗。男48例,女38例,年龄40~80岁,以60~70岁为多。脑溢血31例,脑血栓、脑栓塞54例,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41例。
取穴:头针取顶颞前斜线即从前顶穴至悬厘穴和顶颞后斜线即百会穴至曲鬓穴,体针取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四强、阳陵泉、丰隆、绝骨、太冲。伴语言障碍者加廉泉、哑门,伴吞咽困难者加天突、廉泉。
操作方法:头针取0.35mm×40mm毫针,于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上、下点(无语言障碍或口歪斜者只取其上3/5)常规消毒后,垂直于该线快速进针,斜刺至帽状腱膜下肌层为度,快速捻针得气后30分钟内每隔10分钟采用补泻手法行针1次,然后留针12小时。体针取0.35mm×(40~75.7)mm毫针,常规消毒后,按针刺法快速进针,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每隔10分钟用迎随补泻手法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7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①治愈:无口眼歪斜,说话清楚,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或从事轻体力活动;②显效:口眼歪斜不明显,说话好转,上下肢功能明显改善,肢体肌力恢复到4级(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但仍有部分轻瘫表现,需拄杖行走;③好转:语言及上下肢功能改善,生活需人帮助;④无效:语言及上下肢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结 果
总疗效观察:痊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
病程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以发病到开始进行针灸治疗时间为界,分为两组,<4周组(49例)和>4周组(37例)。<4周组痊愈23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96%;>4周组痊愈8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89.19%;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头皮针取穴配合体针方案根据“分区定经,经上选穴,结合透刺”的原则制定。顶颞前斜线在头部側面,即从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此线斜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主治对侧肢体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将全线分为5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中枢性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中枢性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顶颞后斜线在头部侧面,从百会穴至曲鬓穴的连线,此线斜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主治对侧肢体中枢性感觉障碍。将全线分为5等分,上1/5治疗对侧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疗对侧上肤感觉异常,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感觉异常。本组方案所选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分别跨越督脉、膀胱经、胆经等,加以透刺使头部诸经气血通畅;现代解剖通过尸体观察主要脑回的位置和头针治疗区的对应关系,表明多数刺激区的位置均在相应的脑回范围内。
中风之病有虚实,故在头针针刺手法上,应根据病情虚实而辨证施以补泻手法。本组资料所用手法徐疾补泻手法、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刘氏[1]治疗中风,显示头针补泻手法治疗中风疗效优于捻转手法,补泻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可见不同的针刺手法影响着针刺疗效。侯氏[2]研究表明,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优于单一疗法。最近有研究认为“神经可再生、重塑”,经治疗可使后遗症得到康复[3]。
总之,标准化头皮针方案与体针配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有利于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进光,陈静操,江永生.头针治疗脑血管疾病10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1,(4):8.
2 侯凤琴.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2):7-8.
3 魏岗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新概念.中华内科杂志,1996,35(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