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这样一个经济下滑、企业裁员的环境下谈创业怎么听都觉得不合时宜。但是仿佛印证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一般,往往伟大的企业都是在危机中诞生的,如1937年经济恐慌中诞生的宝洁和通用,而19世纪末经济大衰退则诞生了IBM,或许几十年之后,中国基业常青的企业名录中,就会有诞生于此时的企业,而这个伟大的企业是由几十万的小生意起家的也未可知。
但是今天的创业环境,和十年前相比,创业者不仅是面临进入下行通道的经济周期那么简单,还有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另外各行业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更加趋于细分的商业模式都是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你想创业,你会发现围绕在你生活周围的这些商业机会,几乎大多数都是在过去十年间涌现的。年薪百万的女CEO习惯于网上购物,邻居家的阿姨尝试新菜式之前,也会上网搜索它的做法,APP上几乎涵盖了所有你需要的生活应用软件,甚至你常去的连锁快餐店,它们中的大多数也是在这十年间发展起来的。
好吧,现在你不能不面对的是,十年间,你错失了创业的好时机。
但是我们仍有机会。
找人、找钱、找模式哪个更重要?
如果我们做一个勾勒,十年前典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不是这样的:创始人可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基于在国外求学期间的积累,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项目,回到国内后,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一个科技公司。但是在组建团队中他会发现,找到合适的人非常困难。技术好水平高的人才会更倾向于去大公司、外企,而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往往会把创业型企业作为跳板,他们会在这里积累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经验后,匆匆离开,去条件更优越的大企业。在当时的求职者眼中,创业型企业就代表着“待遇低,未来发展不明朗,关键是随时可能会关门”。
2004年左右,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在当时,高薪水、高福利、人性化的办公氛围是外资企业的标签,求职者热衷于去外企工作。职场畅销书《输赢》的作者付遥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在某国企工作,工作几年之后,跳槽到IBM工作。
事实上,十年后,创业型企业则不会“被鄙视”,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大型企业的高管,他们并不认为创业型企业代表各种的“无保障”,相反,他们会认为创业型企业很有吸引力,“和一个企业共同成长挺好的,待遇不够吸引人只是暂时的,未来会好的。”一位刚刚跳槽到一家成立仅半年的做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求职者说道。
相比十年前,求职者对创业型企业有这样的“信任感”,是基于在这十年间,成长起来并获得成功的创业型企业的数量。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基于某科技项目所成立的企业和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成长起来的有上千家。
组建团队是十年前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姑且创业者可以凑齐一个队伍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去哪儿找钱则是第二个生存难题。
十年前的资本市场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大部分的外资PE/VC还没有进入中国,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创业者除了通过抵押自有房产的方式可以从银行拿到钱之外,几乎很难从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中拿到钱。
不过非常有趣的是,在十年前,如果你英语好,你是可能会获得好的投资的。当时的创业者想要获得投资,纷纷借道国外资本市场,马云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样的情形在十年后则不会出现,一位与熊晓鸽一起做天使投资十余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的外资风投都被要求说中文,对于创业者来说,语言不会是他们融资路上的阻碍。”
事实上,创业者有足够的底气不去搭理外资风投,“现在国内的钱都用不完,大把的国内有钱人拿着钱到处找好项目呢”。
如果说十年前的创业者找人难、找钱难,但是找项目容易,那么十年后的创业者,则是找人容易,找钱容易,但是找项目难。
就互联网行业来说,如果把创业比作占山为王,那么十年前的创业者占据的都是基于互联网大应用的“大山头”,而十年后的创业者则只能选择基于互联网小应用的“小山头”了。
事实上,根据风投机构的研究显示,小应用用户每日习惯使用的软件数量不能超过5个,数量不会再多,如果5个应用市场饱和了,那么后来者只有挤掉前面的名额占有者。而目前已经有两个半“小山头”被占据了,其中包括微信、微博,还有半个则是电子邮件。
现在留给互联网创业者的是基于APP应用上的细分领域。有趣的是,目前的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无论是朝向哪个方向,你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腾讯。而十年前的创业者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相较十年前,创业者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推广费用的增加。十年前一两百万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最醒目的位置上做推广,但是现在没有几千万你休想在门户网上出现。
十年前的创业型企业人力成本占比很高,而今天,营销成本则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一部分,按照比例来说,人力成本则不那么让创业者为难了。
大城市机会少了,小城市也不错
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看到来自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人会非常有好感,因为就在2008年他关掉美国本土600家星巴克门店的同时,星巴克的门店如同潮水般,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涌向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中。
在这十年间,看到二、三线城市有好感的不只有星巴克,上到GUCCI、Prada等奢侈品类,下到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等快餐连锁,在一线城市几乎饱和的市场情况下,开始纷纷向二、三线城市发力。
除了这些连锁巨头,做小生意的老板也有同样的发展路径。
刚刚逃离北、上、广的王哥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左右,王哥从老家东北一个重工业城市来到北京,经过几年的打拼后,王哥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亲戚朋友的“融资”,在北京东三环开了一家东北菜馆,自己创业做老板。
王哥在东三环的饭馆面积在100平米左右,饭馆开在老居民社区附近,十年前的店租在每年10万元左右,饭馆一共招聘了5位后厨和前台人员,平均薪水在2000元左右,而十年后,店租涨到每年20万元左右,工作人员的平均薪水在3000元左右。饭馆的菜价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动,“来这里就餐的都是周围社区的居民,对价格都很敏感,一份菜涨个几块钱都会有很多客人抱怨”。
王哥饭馆所在地处于旧的居民社区中,流动人口少,常去的客人都是老熟人,菜价上涨过高会流失掉部分老顾客,这是王哥的为难之处。
最近几年,王哥饭馆的盈利状况大不如从前,在各项固定成本和浮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王哥的利润空间非常小,他开始琢磨回老家开饭馆的事儿。
就在今年年初,王哥离开北京,回到东北老家继续开饭馆,店面租金不到此前的三分之一,人工成本也低,但是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不低。
虽然不知道王哥的餐馆未来的盈利状况如何,但是成本的降低还是让王哥松了一口气,“成本低了,能先站住脚活下来,以后就好说了。”王哥总结道。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过去的十年间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发展,十年前,各项资源都涌向一线城市,而十年后,创业者在一线城市找不到“蓝海”的时候,纷纷回流到二、三线城市。
在北、上、广之外,中国至少有120个城市人口超百万,而根据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并不低。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让二、三线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与一线城市越来越接近,他们渴望在自己的县城里可以买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网上讨论的品牌,也希望可以和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有同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消费更倾向于生活用品消费和大众消费,而这些统统是创业者的“蓝海”。
在商业地产的助力下,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二、三线城市纷纷复制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在这样的趋势下,在一线城市的创业者同样可以“复制”一线城市的商业模式,稍加变化在二、三线城市创业。
做小生意的创业者,十年前,他们要想赚钱,一定要到大城市去,十年后,他们不妨试试小城市。
但是今天的创业环境,和十年前相比,创业者不仅是面临进入下行通道的经济周期那么简单,还有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另外各行业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更加趋于细分的商业模式都是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你想创业,你会发现围绕在你生活周围的这些商业机会,几乎大多数都是在过去十年间涌现的。年薪百万的女CEO习惯于网上购物,邻居家的阿姨尝试新菜式之前,也会上网搜索它的做法,APP上几乎涵盖了所有你需要的生活应用软件,甚至你常去的连锁快餐店,它们中的大多数也是在这十年间发展起来的。
好吧,现在你不能不面对的是,十年间,你错失了创业的好时机。
但是我们仍有机会。
找人、找钱、找模式哪个更重要?
如果我们做一个勾勒,十年前典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不是这样的:创始人可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基于在国外求学期间的积累,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项目,回到国内后,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一个科技公司。但是在组建团队中他会发现,找到合适的人非常困难。技术好水平高的人才会更倾向于去大公司、外企,而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往往会把创业型企业作为跳板,他们会在这里积累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经验后,匆匆离开,去条件更优越的大企业。在当时的求职者眼中,创业型企业就代表着“待遇低,未来发展不明朗,关键是随时可能会关门”。
2004年左右,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在当时,高薪水、高福利、人性化的办公氛围是外资企业的标签,求职者热衷于去外企工作。职场畅销书《输赢》的作者付遥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在某国企工作,工作几年之后,跳槽到IBM工作。
事实上,十年后,创业型企业则不会“被鄙视”,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大型企业的高管,他们并不认为创业型企业代表各种的“无保障”,相反,他们会认为创业型企业很有吸引力,“和一个企业共同成长挺好的,待遇不够吸引人只是暂时的,未来会好的。”一位刚刚跳槽到一家成立仅半年的做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求职者说道。
相比十年前,求职者对创业型企业有这样的“信任感”,是基于在这十年间,成长起来并获得成功的创业型企业的数量。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基于某科技项目所成立的企业和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成长起来的有上千家。
组建团队是十年前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姑且创业者可以凑齐一个队伍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去哪儿找钱则是第二个生存难题。
十年前的资本市场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大部分的外资PE/VC还没有进入中国,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创业者除了通过抵押自有房产的方式可以从银行拿到钱之外,几乎很难从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中拿到钱。
不过非常有趣的是,在十年前,如果你英语好,你是可能会获得好的投资的。当时的创业者想要获得投资,纷纷借道国外资本市场,马云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样的情形在十年后则不会出现,一位与熊晓鸽一起做天使投资十余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的外资风投都被要求说中文,对于创业者来说,语言不会是他们融资路上的阻碍。”
事实上,创业者有足够的底气不去搭理外资风投,“现在国内的钱都用不完,大把的国内有钱人拿着钱到处找好项目呢”。
如果说十年前的创业者找人难、找钱难,但是找项目容易,那么十年后的创业者,则是找人容易,找钱容易,但是找项目难。
就互联网行业来说,如果把创业比作占山为王,那么十年前的创业者占据的都是基于互联网大应用的“大山头”,而十年后的创业者则只能选择基于互联网小应用的“小山头”了。
事实上,根据风投机构的研究显示,小应用用户每日习惯使用的软件数量不能超过5个,数量不会再多,如果5个应用市场饱和了,那么后来者只有挤掉前面的名额占有者。而目前已经有两个半“小山头”被占据了,其中包括微信、微博,还有半个则是电子邮件。
现在留给互联网创业者的是基于APP应用上的细分领域。有趣的是,目前的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无论是朝向哪个方向,你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腾讯。而十年前的创业者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相较十年前,创业者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推广费用的增加。十年前一两百万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最醒目的位置上做推广,但是现在没有几千万你休想在门户网上出现。
十年前的创业型企业人力成本占比很高,而今天,营销成本则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一部分,按照比例来说,人力成本则不那么让创业者为难了。
大城市机会少了,小城市也不错
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看到来自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人会非常有好感,因为就在2008年他关掉美国本土600家星巴克门店的同时,星巴克的门店如同潮水般,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涌向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中。
在这十年间,看到二、三线城市有好感的不只有星巴克,上到GUCCI、Prada等奢侈品类,下到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等快餐连锁,在一线城市几乎饱和的市场情况下,开始纷纷向二、三线城市发力。
除了这些连锁巨头,做小生意的老板也有同样的发展路径。
刚刚逃离北、上、广的王哥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左右,王哥从老家东北一个重工业城市来到北京,经过几年的打拼后,王哥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亲戚朋友的“融资”,在北京东三环开了一家东北菜馆,自己创业做老板。
王哥在东三环的饭馆面积在100平米左右,饭馆开在老居民社区附近,十年前的店租在每年10万元左右,饭馆一共招聘了5位后厨和前台人员,平均薪水在2000元左右,而十年后,店租涨到每年20万元左右,工作人员的平均薪水在3000元左右。饭馆的菜价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动,“来这里就餐的都是周围社区的居民,对价格都很敏感,一份菜涨个几块钱都会有很多客人抱怨”。
王哥饭馆所在地处于旧的居民社区中,流动人口少,常去的客人都是老熟人,菜价上涨过高会流失掉部分老顾客,这是王哥的为难之处。
最近几年,王哥饭馆的盈利状况大不如从前,在各项固定成本和浮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王哥的利润空间非常小,他开始琢磨回老家开饭馆的事儿。
就在今年年初,王哥离开北京,回到东北老家继续开饭馆,店面租金不到此前的三分之一,人工成本也低,但是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不低。
虽然不知道王哥的餐馆未来的盈利状况如何,但是成本的降低还是让王哥松了一口气,“成本低了,能先站住脚活下来,以后就好说了。”王哥总结道。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过去的十年间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发展,十年前,各项资源都涌向一线城市,而十年后,创业者在一线城市找不到“蓝海”的时候,纷纷回流到二、三线城市。
在北、上、广之外,中国至少有120个城市人口超百万,而根据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并不低。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让二、三线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与一线城市越来越接近,他们渴望在自己的县城里可以买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网上讨论的品牌,也希望可以和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有同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消费更倾向于生活用品消费和大众消费,而这些统统是创业者的“蓝海”。
在商业地产的助力下,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二、三线城市纷纷复制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在这样的趋势下,在一线城市的创业者同样可以“复制”一线城市的商业模式,稍加变化在二、三线城市创业。
做小生意的创业者,十年前,他们要想赚钱,一定要到大城市去,十年后,他们不妨试试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