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教学已逐渐走进课堂,原因在于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的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的转化,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创设实验”作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一种,它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与探索,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实验创设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90-01
现行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应当在教学中体现大纲精神,同时更应体现新教材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因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主要应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的改变上。在教学中应该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去学,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更应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启发与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当然,教与学的模式与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有教法,学无定法,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有所选择。以下是笔者对教材的几点愚见和实验初探:
1 创设实验情景,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实验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丰富的表情,将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满足情感需要。更重要的是,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和教师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习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案例:在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时,老师一开始不需要大量的语言导入,可以直接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如:“啊,同学们,请大家帮我观察一个有趣的实验好不好?”。同学们听这么一说,肯定急不可待,精神振奋。这时老师拿出一瓶氧气,问:“同学们,瓶子里有东西吗?”,通过上节课空气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回答:“有!”。那么老师可以继续问:“那是什么物质呢?”,肯定有许多学生回答:“是空气!”,“是吗?”,此时老师不必急于回答,“看好了,下面我要做實验了!”,老师可以强调一下注意观察。用坩埚钳夹住准备好的两根细铁丝(已经事前在火柴棒上绕好的细铁丝),分别在酒精灯点燃,其中一根拿出在空气中观察,另一根待火柴即将燃尽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当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时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肯定达到了高潮,可一会儿后就会听到“嘣”的一声(集气瓶底部炸裂),声音虽不是很大,但肯定犹如晴天霹雳,让同学们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跌入谷底,这时老师若也伴随一点惊恐的表情,就会把同学们带入紧张的情绪与疑惑中。这时老师发出疑问:“同学们,这瓶气体能是空气吗?”。接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观看今天新课的标题,同学们自然知道是氧气,并且由此对氧气产生极大的兴趣与探究欲望,这就为新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考,但不一定能趋向于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掀起思维冲突的狂澜,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仅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矛盾。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有些化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案例:物质燃烧的条件必需满足哪些条件呢?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把问题抛给学生,充分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实验。先向500ml的烧杯中倒入沸水约四百毫升,先将一小块白磷放入烧杯中,再将一小块白磷放入一只试管,把试管也放在烧杯内,请同学们观察两块白磷有何变化;再将一些红磷放在另一支试管内,也把试管放在烧杯里,请同学们观察红磷的变化情况;最后,把装有一些粉笔灰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粉笔灰有什么变化。接下来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红磷,粉笔灰没有燃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呢?”。老师不用马上解释,可以请同学们阅读书本上的知识点并思考。最后请学生回答。然后师生一起归纳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小实验:小木条、小煤快、大理石分别在酒精灯上灼烧,蜡烛在倒扣烧杯中的燃烧等实验。然后分别让学生自己回答现象和原因。这种创设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方法,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误概念
为了纠正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错误观念,建立正确概念,恰当地运用对比性实验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新编教材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有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书本上只是作了简单的概念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概念看上去似乎很好理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一语带过,或者再加上一个例子如:在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那么将会很容易让学生肤浅的认为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蔗糖是溶质,所以能溶于水的物质都是溶质;孰不知蔗糖在该温度下加多了,有多余的不能被溶解的蔗糖是不能称为溶质的。溶质概念不清楚,就会为后面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以及有关溶液的计算埋下隐患。比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在200C条件下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求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许多同学在概念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很容易盲目计算,造成解题错误。所以在该课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比如:在讲解溶质、溶剂概念前,先让学生阅读概念,然后请同学们先观察一组对比实验:准备好三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倒入体积相同的水,再分别加入少量的蔗糖,过量的蔗糖(充分搅拌后有蔗糖剩余),泥土,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观察;再发出疑问:“泥土是溶质吗?未溶解的蔗糖是溶质吗?”这种做法直观简单,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印象深刻,老师少讲,学生多看多想,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概念的领会。
4 创设探究性实验,辅助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对许多同学来说都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成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同学,于是很多老师就认为这是智力天分所决定,无法改变,或是怀疑练习太少,于是大搞题海战术。但本人认为智力因素、作业量是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理解承受能力,增加一些辅助措施帮助学生理解或解决问题。比如在化学上可以设法增加实验帮助降低计算题的难度。
案例:初中化学第六章第三节中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溶液的计算一直是个难题,所以新编教材将有关溶解度、结晶的计算删去,但溶液的计算总归要涉及到溶解度,当然还有部分老师可能将计算内容拓展加深,如果没有好的方法解决的话那将是个很大问题!所以本人在教学中创设实验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溶解度概念时可以创设一个实验,准备好两个烧杯(大的为1号,小的为2号),请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0ml的水倒入大烧杯,同样用50ml的量筒量取50ml的水倒入小烧杯,再请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假设200C),然后老师拿出事先称好的KNO3两包(40g、20g),分别倒入1号和2号烧杯中搅拌溶解,两个烧杯中肯定都有固体剩余,然后将两烧杯的上层液体分别倾倒入编好号的甲和乙空烧杯中,剩下的分别过滤,过滤好的两份固体分别转移到对应的1号和2号坩埚中(事先让学生称好质量的两个坩埚,假设分别为42g,45g),烘干固体,再请同学分别称量坩埚的质量,记录数据(假设1号为50.4g;2号为49.2g);接下来提问:
(1)刚才得到的两份上层液体是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
(2)一号烧杯里溶解了多少KNO3;2号烧杯溶解了多少KNO3;这两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吗?然后请同学们计算验证,最后给出结论:“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所有饱和溶液性质相同,即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的密度相等”。这时再提出溶解度概念,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质溶解的质量。继续提出疑问:200C时KNO3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同学们不难回答:40g—(50.4g—42g)=31.6g;这也为简单的溶解度计算作了很好铺垫,例如:200C,9gNaCl溶于25g水刚好达到饱和,求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同学们很容易计算出36g;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下去,如:提出已知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求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样一问下去,肯定有部分同学很感兴趣,积极动脑动手,并也不难解出w(NaCl)=_____;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公式表述为:w(x)=_____。
总而言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时,我们应该尽可能首选实验的方法,这样做不仅直观、更可以让难以讲授的知识点变的通俗易懂,最主要的是通过实验能大大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兴趣,在兴趣的促使下同学们自然积极动手动脑。对知识的掌握最主要是理解,只要想办法让学生们理解了,那么知识点就是少练习、或者说不练习,同学们遇到题目也会做。所以对于书本上没有设置实验的知识点我想作为化学老师要尽可能创设实验,设置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做比单纯的传授要来的有趣、来的容易接受、更容易知识点的理解。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性实验,揭示隐藏其中的化学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对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实验创设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90-01
现行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应当在教学中体现大纲精神,同时更应体现新教材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因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主要应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的改变上。在教学中应该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去学,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更应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启发与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当然,教与学的模式与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有教法,学无定法,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有所选择。以下是笔者对教材的几点愚见和实验初探:
1 创设实验情景,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实验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丰富的表情,将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满足情感需要。更重要的是,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和教师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习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案例:在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时,老师一开始不需要大量的语言导入,可以直接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如:“啊,同学们,请大家帮我观察一个有趣的实验好不好?”。同学们听这么一说,肯定急不可待,精神振奋。这时老师拿出一瓶氧气,问:“同学们,瓶子里有东西吗?”,通过上节课空气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回答:“有!”。那么老师可以继续问:“那是什么物质呢?”,肯定有许多学生回答:“是空气!”,“是吗?”,此时老师不必急于回答,“看好了,下面我要做實验了!”,老师可以强调一下注意观察。用坩埚钳夹住准备好的两根细铁丝(已经事前在火柴棒上绕好的细铁丝),分别在酒精灯点燃,其中一根拿出在空气中观察,另一根待火柴即将燃尽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当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时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肯定达到了高潮,可一会儿后就会听到“嘣”的一声(集气瓶底部炸裂),声音虽不是很大,但肯定犹如晴天霹雳,让同学们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跌入谷底,这时老师若也伴随一点惊恐的表情,就会把同学们带入紧张的情绪与疑惑中。这时老师发出疑问:“同学们,这瓶气体能是空气吗?”。接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观看今天新课的标题,同学们自然知道是氧气,并且由此对氧气产生极大的兴趣与探究欲望,这就为新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考,但不一定能趋向于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掀起思维冲突的狂澜,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仅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矛盾。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有些化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案例:物质燃烧的条件必需满足哪些条件呢?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把问题抛给学生,充分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实验。先向500ml的烧杯中倒入沸水约四百毫升,先将一小块白磷放入烧杯中,再将一小块白磷放入一只试管,把试管也放在烧杯内,请同学们观察两块白磷有何变化;再将一些红磷放在另一支试管内,也把试管放在烧杯里,请同学们观察红磷的变化情况;最后,把装有一些粉笔灰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粉笔灰有什么变化。接下来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红磷,粉笔灰没有燃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呢?”。老师不用马上解释,可以请同学们阅读书本上的知识点并思考。最后请学生回答。然后师生一起归纳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小实验:小木条、小煤快、大理石分别在酒精灯上灼烧,蜡烛在倒扣烧杯中的燃烧等实验。然后分别让学生自己回答现象和原因。这种创设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方法,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误概念
为了纠正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错误观念,建立正确概念,恰当地运用对比性实验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新编教材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有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书本上只是作了简单的概念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概念看上去似乎很好理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一语带过,或者再加上一个例子如:在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那么将会很容易让学生肤浅的认为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蔗糖是溶质,所以能溶于水的物质都是溶质;孰不知蔗糖在该温度下加多了,有多余的不能被溶解的蔗糖是不能称为溶质的。溶质概念不清楚,就会为后面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以及有关溶液的计算埋下隐患。比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在200C条件下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求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许多同学在概念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很容易盲目计算,造成解题错误。所以在该课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比如:在讲解溶质、溶剂概念前,先让学生阅读概念,然后请同学们先观察一组对比实验:准备好三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倒入体积相同的水,再分别加入少量的蔗糖,过量的蔗糖(充分搅拌后有蔗糖剩余),泥土,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观察;再发出疑问:“泥土是溶质吗?未溶解的蔗糖是溶质吗?”这种做法直观简单,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印象深刻,老师少讲,学生多看多想,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概念的领会。
4 创设探究性实验,辅助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对许多同学来说都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成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同学,于是很多老师就认为这是智力天分所决定,无法改变,或是怀疑练习太少,于是大搞题海战术。但本人认为智力因素、作业量是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理解承受能力,增加一些辅助措施帮助学生理解或解决问题。比如在化学上可以设法增加实验帮助降低计算题的难度。
案例:初中化学第六章第三节中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溶液的计算一直是个难题,所以新编教材将有关溶解度、结晶的计算删去,但溶液的计算总归要涉及到溶解度,当然还有部分老师可能将计算内容拓展加深,如果没有好的方法解决的话那将是个很大问题!所以本人在教学中创设实验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溶解度概念时可以创设一个实验,准备好两个烧杯(大的为1号,小的为2号),请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0ml的水倒入大烧杯,同样用50ml的量筒量取50ml的水倒入小烧杯,再请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假设200C),然后老师拿出事先称好的KNO3两包(40g、20g),分别倒入1号和2号烧杯中搅拌溶解,两个烧杯中肯定都有固体剩余,然后将两烧杯的上层液体分别倾倒入编好号的甲和乙空烧杯中,剩下的分别过滤,过滤好的两份固体分别转移到对应的1号和2号坩埚中(事先让学生称好质量的两个坩埚,假设分别为42g,45g),烘干固体,再请同学分别称量坩埚的质量,记录数据(假设1号为50.4g;2号为49.2g);接下来提问:
(1)刚才得到的两份上层液体是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
(2)一号烧杯里溶解了多少KNO3;2号烧杯溶解了多少KNO3;这两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吗?然后请同学们计算验证,最后给出结论:“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所有饱和溶液性质相同,即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的密度相等”。这时再提出溶解度概念,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质溶解的质量。继续提出疑问:200C时KNO3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同学们不难回答:40g—(50.4g—42g)=31.6g;这也为简单的溶解度计算作了很好铺垫,例如:200C,9gNaCl溶于25g水刚好达到饱和,求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同学们很容易计算出36g;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下去,如:提出已知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求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样一问下去,肯定有部分同学很感兴趣,积极动脑动手,并也不难解出w(NaCl)=_____;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公式表述为:w(x)=_____。
总而言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时,我们应该尽可能首选实验的方法,这样做不仅直观、更可以让难以讲授的知识点变的通俗易懂,最主要的是通过实验能大大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兴趣,在兴趣的促使下同学们自然积极动手动脑。对知识的掌握最主要是理解,只要想办法让学生们理解了,那么知识点就是少练习、或者说不练习,同学们遇到题目也会做。所以对于书本上没有设置实验的知识点我想作为化学老师要尽可能创设实验,设置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做比单纯的传授要来的有趣、来的容易接受、更容易知识点的理解。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性实验,揭示隐藏其中的化学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对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一定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