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习题安排对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练习设计不仅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更是凝聚了教材编写者的智慧,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却发现有的教师对教材习题设计的意图把握不准,练习的形式简单,没有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练习效果。下面仅从本人平时听课中收集的三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案例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
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每组里各题的得数。)
师:谁来说说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得数,教师呈现结果,指出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反思:这里教师对习题的处理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简单,没有发掘题组的习题意图,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中,哪一个乘数没有变,哪一个乘数变化了,分别是怎样变化的,积应该怎样变化。
改进: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每组里各题的得数并交流得数,呈现结果。)
师:每组题你是怎样算的?也可以怎样算?
生1:先算30×2=60,再算30×20,因为30不变,2×10=20,直接用60×10=600,所以30×20=600。
生2:因为30×2=60,2×100=200,直接用60×100=6000,所以30×200=6000。
……
生:计算30×400,先算3×4=12,再在12后面添3个0。
师:每组题里都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而且每组都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按上面第一个乘数乘几在变化,所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按第一道的积,看乘数每次乘的几,把原来的积乘几得出结果,也可以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一共有几个0,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几个0。
案例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
师:32+50等于多少?怎么想的?
生:32+50=82,先算30+50=80,再算80+2=82。
师:82+7等于多少?怎么想的?
生:82+7=89,先算2+7=9,80+9=89。
师:32+57等于多少?
生:32+57=89
师:做得全对的同学举手。
……
反思:教师对习题的处理停留在简单的练习、反馈、对得数,忽视了题目本身蕴含的数学思考价值。即通过对每组三道算式的比较,认识到口算第三题时,要按前两道题的顺序进行思考,同时结合第二、三组中对口算过程的分解,引导学生体会口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
改进: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
师:比较每组的前两题和第三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口算32+57就是先算32+50=82,再算82+7=89.
生2:我发现口算每组第三题时就是按前两题的顺序进行计算。
生3:我发现每组的前两题就是第三题的计算过程。
……
师:同学们真厉害,其实每组的前两题的口算就是第三题的口算过程,也就是说口算第三题时,可以按前两题计算过程来算。
案例三:教学《两步混合运算》
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师:17×4+2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7+4×20呢?
生:17×4+2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31+5×3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1+5)×30呢?
生:31+5×3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1+5)×30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
师:大家做的全对的举手,有谁错了,错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习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结合计算,回顾在混合运算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说说计算时各应遵循哪些运算顺序,即算式里全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而案例三中教师在处理习题时,只是让学生就各组题目分别说说运算顺序,缺少引导学生总结两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教学的思维层面仍然比较浅,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改进:
(学生独立练习,板演,集体评析)
师:为什么每组中两题的得数不一样?
(学生讨论、交流 ,说说每组题的异同点,重点是运算顺序的不同。)
师:谁能结合这三组题完整地说一说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试试看?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回顾总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谁来说说计算两步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教材中的习题是组织课堂练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充分专研教材,领会和吃透习题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习题,特别是题组题,适时地改编和补充习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交流、合作,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
案例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
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每组里各题的得数。)
师:谁来说说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得数,教师呈现结果,指出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反思:这里教师对习题的处理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简单,没有发掘题组的习题意图,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中,哪一个乘数没有变,哪一个乘数变化了,分别是怎样变化的,积应该怎样变化。
改进: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每组里各题的得数并交流得数,呈现结果。)
师:每组题你是怎样算的?也可以怎样算?
生1:先算30×2=60,再算30×20,因为30不变,2×10=20,直接用60×10=600,所以30×20=600。
生2:因为30×2=60,2×100=200,直接用60×100=6000,所以30×200=6000。
……
生:计算30×400,先算3×4=12,再在12后面添3个0。
师:每组题里都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而且每组都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按上面第一个乘数乘几在变化,所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按第一道的积,看乘数每次乘的几,把原来的积乘几得出结果,也可以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一共有几个0,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几个0。
案例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
师:32+50等于多少?怎么想的?
生:32+50=82,先算30+50=80,再算80+2=82。
师:82+7等于多少?怎么想的?
生:82+7=89,先算2+7=9,80+9=89。
师:32+57等于多少?
生:32+57=89
师:做得全对的同学举手。
……
反思:教师对习题的处理停留在简单的练习、反馈、对得数,忽视了题目本身蕴含的数学思考价值。即通过对每组三道算式的比较,认识到口算第三题时,要按前两道题的顺序进行思考,同时结合第二、三组中对口算过程的分解,引导学生体会口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
改进: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
师:比较每组的前两题和第三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口算32+57就是先算32+50=82,再算82+7=89.
生2:我发现口算每组第三题时就是按前两题的顺序进行计算。
生3:我发现每组的前两题就是第三题的计算过程。
……
师:同学们真厉害,其实每组的前两题的口算就是第三题的口算过程,也就是说口算第三题时,可以按前两题计算过程来算。
案例三:教学《两步混合运算》
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师:17×4+2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7+4×20呢?
生:17×4+2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31+5×3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1+5)×30呢?
生:31+5×3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1+5)×30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
师:大家做的全对的举手,有谁错了,错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习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结合计算,回顾在混合运算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说说计算时各应遵循哪些运算顺序,即算式里全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而案例三中教师在处理习题时,只是让学生就各组题目分别说说运算顺序,缺少引导学生总结两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教学的思维层面仍然比较浅,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改进:
(学生独立练习,板演,集体评析)
师:为什么每组中两题的得数不一样?
(学生讨论、交流 ,说说每组题的异同点,重点是运算顺序的不同。)
师:谁能结合这三组题完整地说一说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试试看?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回顾总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谁来说说计算两步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教材中的习题是组织课堂练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充分专研教材,领会和吃透习题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习题,特别是题组题,适时地改编和补充习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交流、合作,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