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软实力是体育教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职专业体育教育软实力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结合传统体育教育经验,就如何提高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 启示
前言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上来的,因此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1]。这种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新的形势下,势必不能满足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种需要。高职体育教学必须围绕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在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材等方面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从而使高职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汉语大辞典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的打造需要来自高职体育教学各方面的软硬实力。与硬实力相比,以文化、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为表现方式的软实力更能体现出某一事物的特色与风格,因而从软实力视角探讨高职特色的体育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究竟什么是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当前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发展如何?提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有哪些策略?这些问题则是首先要思考的。
1.软实力、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界定
1.1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最流行的关键词,是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约瑟夫·奈在其著作中提出“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良性对外政策。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又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3]。根据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解释,软实力的内涵大致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等方面。近年来,软实力问题在我国备受关注。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发表讲话,明确指出:“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2]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也将软实力引入到各自的研究中,并对软实力内涵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1.2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界定。
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是指体育工作者在选择体育教育目标时,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基本活动能力方面,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基础上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行职业的专业技术;获得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重点在“软”字上,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目前大力发展高职硬件设施,使高职体育硬实力大大提高,但是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软实力上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是指根据高职自身的专业性强,培养的学生是各个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具有特殊专业的特点,确定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理念,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融入职业体育教育的特色。
2.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困惑
根据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关于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指示精神,要求各高职院校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随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它已成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
2.1目前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过于陈旧。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一种师生间单向传习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始终处在统一化和简单化的氛围之中,体育教学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很少有突破,内容陈旧、方法重复,个性发展、健身体育的内容较少。因此很难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需求,体育教学的对象、层次的变化、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主要有:目标定位难、教学内容无创新、缺乏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教学方式简单陈旧、教学设备欠缺及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不够重视等[3]。
2.2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理念需要转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上工作的“准职业人”。为了有效地保证“准职业人”获得适应未来职业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在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注重体能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对“准职业人”进行必要的职业性身体训练。
2.3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缓慢。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组织没有取得突破的进展。在课程目的上,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繁、难、偏、旧的现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竞技项目的设置,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间接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在课程组织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独立研究的学习方法。
3.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提升策略
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对于全国高职而言,在高职专育教育发展初期或处于较低水平时,它的作用似乎还不那么明显。但当高职体育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将来遇到高强度工作挑战时,其作用就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应该根据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制定相关的身体锻炼的培养策略,从点滴做起,推进软实力建设。
3.1继承高校传统体育教育,结合高职职业特色创造个性体育教育方法。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应用和实践,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而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比如: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要求学生的心理素质好,注意力高度集中,稳定性特别高,具有良好的方位判断能力及反应能力;从事运输行业的学生经常在公路和铁路上跑,需要有较强的平衡能力和克服晕车等一些特殊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意识到职业实用性体育开展的必要性,却将职业实用性体育简单地理解为对特定劳动动作的模仿,认为只有在形式上与职业劳动中的运动动作相类似的练习才可以作为合适的手段,这自然陷入了一种误区。我们必须强化学生工作中需要的一些能力,例如:克服晕车可以强化学生的前庭器官锻炼,平时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增强前庭器官的耐受性;秋千、滑梯、单双杠、垫上滚翻等运动项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适应能力;铁路供电专业检修电路需攀爬能力,可以运用爬杆练习、单双杠练习等一些练习方法手段。现代劳动在要求劳动者动作协调、技术高超的同时,也使劳动者智力、心力及体力高度紧张。为了培养能够胜任现代化劳动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还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育健康、传授未来专业需要的运动技能的任务。这一特殊的教育目标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根据体育具有多功能性特点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3.2创新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理念,提高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理念水平。
方向是行为的先导,只要高职学院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把握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沿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特殊行业一线的工作能力,进行思考,就一定能使得高职院校专业体育教学达到新高度。因此,我们要正确面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积极探索。体育教学应该趋于多元化发展,应该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现状和新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要注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须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一线工作和特殊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针对特殊的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练习技巧、锻炼方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对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努力把握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3加快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创造不同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独特风格。
以学生未来职业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凸显职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适度削减竞技教材的内容(如: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等),删除与中学教材相重复的内容,加强适合职业特点的课程开发和创设。课程内容应关注共性职业素养,除了关注职业特有的身体素质需求之外,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有些共性要求,比如合作、进取、自信乐观等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采取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手段,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4.结语
当前,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迫切需要我国高职体育教育重视传统体育教育与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综合建设,两者须合二为一,融为一体。首先,体育教育应当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教育,中国体育教育与中华文明有着同样悠远的五千年的历史。先不言古代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单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培育和弘扬的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就适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体育教育。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在创造风格时,不要受传统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育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适用于综合性大学,我们可以借鉴,借鉴传统教育是必需的,也是可取的,但不能一直缺乏自己的职业特色风格。我国的每一所高等职业学院都应思考以下问题:在借鉴继承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之后应该怎么办;没有自己的创新与风格,怎能体现出具有专业性强,培养一线工作人员的中国高规格的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软实力;又怎能更好地应对将来学生工作在第一线时受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朱刚.建立高职体育教学多因素质量评价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42-43.
[2]饶曙光.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与电影[J].当代电影,2008,(2):18-21.
[3]初立光,刘凤勇,李鑫.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J].成人教育,2010,(6):66-67.
[4]袁大任.强化中国体育软实力可选方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1):1-3.
[5]羌梦华,崔思栋.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实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91-94.
[6]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 启示
前言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上来的,因此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1]。这种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新的形势下,势必不能满足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种需要。高职体育教学必须围绕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在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材等方面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从而使高职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汉语大辞典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的打造需要来自高职体育教学各方面的软硬实力。与硬实力相比,以文化、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为表现方式的软实力更能体现出某一事物的特色与风格,因而从软实力视角探讨高职特色的体育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究竟什么是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当前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发展如何?提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有哪些策略?这些问题则是首先要思考的。
1.软实力、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界定
1.1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最流行的关键词,是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约瑟夫·奈在其著作中提出“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良性对外政策。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又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3]。根据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解释,软实力的内涵大致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等方面。近年来,软实力问题在我国备受关注。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发表讲话,明确指出:“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2]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也将软实力引入到各自的研究中,并对软实力内涵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1.2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界定。
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是指体育工作者在选择体育教育目标时,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基本活动能力方面,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基础上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行职业的专业技术;获得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重点在“软”字上,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目前大力发展高职硬件设施,使高职体育硬实力大大提高,但是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软实力上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是指根据高职自身的专业性强,培养的学生是各个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具有特殊专业的特点,确定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理念,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融入职业体育教育的特色。
2.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困惑
根据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关于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指示精神,要求各高职院校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随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它已成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
2.1目前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过于陈旧。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一种师生间单向传习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始终处在统一化和简单化的氛围之中,体育教学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很少有突破,内容陈旧、方法重复,个性发展、健身体育的内容较少。因此很难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需求,体育教学的对象、层次的变化、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主要有:目标定位难、教学内容无创新、缺乏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教学方式简单陈旧、教学设备欠缺及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不够重视等[3]。
2.2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理念需要转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上工作的“准职业人”。为了有效地保证“准职业人”获得适应未来职业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在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注重体能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对“准职业人”进行必要的职业性身体训练。
2.3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缓慢。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组织没有取得突破的进展。在课程目的上,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繁、难、偏、旧的现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竞技项目的设置,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间接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在课程组织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独立研究的学习方法。
3.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的提升策略
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软实力,对于全国高职而言,在高职专育教育发展初期或处于较低水平时,它的作用似乎还不那么明显。但当高职体育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将来遇到高强度工作挑战时,其作用就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我国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应该根据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制定相关的身体锻炼的培养策略,从点滴做起,推进软实力建设。
3.1继承高校传统体育教育,结合高职职业特色创造个性体育教育方法。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应用和实践,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而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比如: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要求学生的心理素质好,注意力高度集中,稳定性特别高,具有良好的方位判断能力及反应能力;从事运输行业的学生经常在公路和铁路上跑,需要有较强的平衡能力和克服晕车等一些特殊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意识到职业实用性体育开展的必要性,却将职业实用性体育简单地理解为对特定劳动动作的模仿,认为只有在形式上与职业劳动中的运动动作相类似的练习才可以作为合适的手段,这自然陷入了一种误区。我们必须强化学生工作中需要的一些能力,例如:克服晕车可以强化学生的前庭器官锻炼,平时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增强前庭器官的耐受性;秋千、滑梯、单双杠、垫上滚翻等运动项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适应能力;铁路供电专业检修电路需攀爬能力,可以运用爬杆练习、单双杠练习等一些练习方法手段。现代劳动在要求劳动者动作协调、技术高超的同时,也使劳动者智力、心力及体力高度紧张。为了培养能够胜任现代化劳动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还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育健康、传授未来专业需要的运动技能的任务。这一特殊的教育目标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根据体育具有多功能性特点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3.2创新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理念,提高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理念水平。
方向是行为的先导,只要高职学院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把握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沿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特殊行业一线的工作能力,进行思考,就一定能使得高职院校专业体育教学达到新高度。因此,我们要正确面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积极探索。体育教学应该趋于多元化发展,应该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现状和新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要注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须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一线工作和特殊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针对特殊的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练习技巧、锻炼方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对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努力把握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3加快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创造不同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独特风格。
以学生未来职业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凸显职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适度削减竞技教材的内容(如: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等),删除与中学教材相重复的内容,加强适合职业特点的课程开发和创设。课程内容应关注共性职业素养,除了关注职业特有的身体素质需求之外,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有些共性要求,比如合作、进取、自信乐观等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采取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手段,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4.结语
当前,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迫切需要我国高职体育教育重视传统体育教育与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综合建设,两者须合二为一,融为一体。首先,体育教育应当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教育,中国体育教育与中华文明有着同样悠远的五千年的历史。先不言古代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单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培育和弘扬的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就适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体育教育。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在创造风格时,不要受传统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育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适用于综合性大学,我们可以借鉴,借鉴传统教育是必需的,也是可取的,但不能一直缺乏自己的职业特色风格。我国的每一所高等职业学院都应思考以下问题:在借鉴继承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之后应该怎么办;没有自己的创新与风格,怎能体现出具有专业性强,培养一线工作人员的中国高规格的高职职业特色体育教育的软实力;又怎能更好地应对将来学生工作在第一线时受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朱刚.建立高职体育教学多因素质量评价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42-43.
[2]饶曙光.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与电影[J].当代电影,2008,(2):18-21.
[3]初立光,刘凤勇,李鑫.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J].成人教育,2010,(6):66-67.
[4]袁大任.强化中国体育软实力可选方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1):1-3.
[5]羌梦华,崔思栋.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实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91-94.
[6]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