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概念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是属于既不容易教也不容易学的内容,学生普遍反映学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课后不会运用做题。该怎样认识和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中学物理课学习中,有很多物理概念,例如:速度、机械运动、力、重力、摩擦力、密度、压强、液体压强、浮力。然而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会涉及到很多物理量及符号,与其相对应的单位符号。在概念教学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可以使我们的思路变得清晰,也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公式,以及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等等。
【关键词】思维导图 概念课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19-01
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所有进入人们大脑的资料,例如感觉、记忆和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颜色、气味、节奏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这些“中心主题”向外发散出其他分支,每一分支表示与“中心主题”联接的一个“次级主题”,而每一个“次级主题”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其他分支。从而形成了发散性的思维网络,建立一个有序的图,即“思维导图”。新课标要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优势: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板书时只需书写重要的观点和关键词,学生做课堂笔记时只需记录关键词可以节省记笔记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面;课程中的关键词处在同一个笔记平面内能够改善学生的创造力和记忆力;使用思维导图来做物理学习笔记,采用了多重色彩、多维度、对记忆有视觉刺激,因此学生更易接受,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成为了一种乐趣而不在是烦恼。
教师备完教材后,将这节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并作为上概念课教学时的课件使用。在绘制该思维导图时,需要教师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清楚,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都绘制清楚。重点是绘制教学过程,应该将概念作为中心主题并添加相应的中央图形,有利于向学生传达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该概念的意义、符号、单位等绘制出来并附带相应的图片。对于学生在上概念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并且绘制该节内容的思维导图,把不理解的地方标上问号,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课将其理解,在上课过程中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课后复习时将该节内容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本文以力的概念教学这节内容为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概念教学。
一、情景引入
问:小树为什么弯腰?
引导学生,小树受到了风的作用,受到力所以弯腰;简单向学生介绍关于神舟五号飞船升天的相关知识,问神舟五号飞船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飞向天空?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神舟五号飞船在剧烈燃烧燃料过程中向下排放巨大的气流,使神舟五号飞船受到向上的巨大反冲力,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向学生分别介绍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力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力气、大力士等,但物理学中的力又具有什么物理意义以及如何定义?首先从力的作用效果开始认识物理学中的力。
1.力的作用效果
第一、先学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与转弯。在这里使用思维导图,清晰的表明需要通过探究什么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什么结论都会很清楚,逻辑性强;像演示实验三可以用一张实验的图片展示,教师只需对图片信息作出相应解释,做课件时可以减少很多文字说明,图片也比较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让学生自己动手拉橡皮筋,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橡皮筋变长;引导学生得出橡皮筋形状发生改变。让学生动手压直尺,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生:直尺变弯;引导学生得出直尺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得出结论。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起来回答生活中有哪些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并说明是属于改变运动状态,还是改变形状。
2.力的单位
询问学生力的英文单词(Force),用英文单词的首字母F表示力,为了纪念牛顿在力学中所作的贡献将其名字作为力的单位,并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牛顿的一些个人趣事,学生既知道了力的单位,同时也给学生补充了课外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力的三要素与示意图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与力的作用点,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得出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在物理学中如何用力的三要素来表示力呢?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将作用点涂成实心圆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学生练习画力的示意图)在学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符号,力的三要素,以及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之后,那么到底什么叫力?力有何物理意义?
4.概念
让学生体验相关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手对橡皮筋施加了作用,也就是手給橡皮筋一个力,归纳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此把手称为施力物体,橡皮筋叫受力物体;由于手拉橡皮筋的同时,感觉到橡皮筋也在拉手,此时橡皮筋是施力物体,而手是受力物体,所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里使用思维导图,学生观察实验图片,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处于同一平面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总结与教学反思
力的概念教学是比较抽象的,例如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需要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才能归纳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展示了所要完成的实验,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都绘制在一个平面内,学生易于接受。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概念教学的思路清晰,知道每一个环节该怎么做。整个过程使用了很多图片,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思维导图做成课件进行物理课教学,可以清晰的辨别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符号;有的概念教学中还涉及到公式,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辨别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使学生理解、形成、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概念课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19-01
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所有进入人们大脑的资料,例如感觉、记忆和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颜色、气味、节奏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这些“中心主题”向外发散出其他分支,每一分支表示与“中心主题”联接的一个“次级主题”,而每一个“次级主题”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其他分支。从而形成了发散性的思维网络,建立一个有序的图,即“思维导图”。新课标要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优势: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板书时只需书写重要的观点和关键词,学生做课堂笔记时只需记录关键词可以节省记笔记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面;课程中的关键词处在同一个笔记平面内能够改善学生的创造力和记忆力;使用思维导图来做物理学习笔记,采用了多重色彩、多维度、对记忆有视觉刺激,因此学生更易接受,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成为了一种乐趣而不在是烦恼。
教师备完教材后,将这节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并作为上概念课教学时的课件使用。在绘制该思维导图时,需要教师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清楚,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都绘制清楚。重点是绘制教学过程,应该将概念作为中心主题并添加相应的中央图形,有利于向学生传达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该概念的意义、符号、单位等绘制出来并附带相应的图片。对于学生在上概念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并且绘制该节内容的思维导图,把不理解的地方标上问号,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课将其理解,在上课过程中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课后复习时将该节内容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本文以力的概念教学这节内容为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概念教学。
一、情景引入
问:小树为什么弯腰?
引导学生,小树受到了风的作用,受到力所以弯腰;简单向学生介绍关于神舟五号飞船升天的相关知识,问神舟五号飞船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飞向天空?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神舟五号飞船在剧烈燃烧燃料过程中向下排放巨大的气流,使神舟五号飞船受到向上的巨大反冲力,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向学生分别介绍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力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力气、大力士等,但物理学中的力又具有什么物理意义以及如何定义?首先从力的作用效果开始认识物理学中的力。
1.力的作用效果
第一、先学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与转弯。在这里使用思维导图,清晰的表明需要通过探究什么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什么结论都会很清楚,逻辑性强;像演示实验三可以用一张实验的图片展示,教师只需对图片信息作出相应解释,做课件时可以减少很多文字说明,图片也比较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让学生自己动手拉橡皮筋,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橡皮筋变长;引导学生得出橡皮筋形状发生改变。让学生动手压直尺,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生:直尺变弯;引导学生得出直尺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得出结论。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起来回答生活中有哪些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并说明是属于改变运动状态,还是改变形状。
2.力的单位
询问学生力的英文单词(Force),用英文单词的首字母F表示力,为了纪念牛顿在力学中所作的贡献将其名字作为力的单位,并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牛顿的一些个人趣事,学生既知道了力的单位,同时也给学生补充了课外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力的三要素与示意图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与力的作用点,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得出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在物理学中如何用力的三要素来表示力呢?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将作用点涂成实心圆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学生练习画力的示意图)在学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符号,力的三要素,以及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之后,那么到底什么叫力?力有何物理意义?
4.概念
让学生体验相关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手对橡皮筋施加了作用,也就是手給橡皮筋一个力,归纳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此把手称为施力物体,橡皮筋叫受力物体;由于手拉橡皮筋的同时,感觉到橡皮筋也在拉手,此时橡皮筋是施力物体,而手是受力物体,所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里使用思维导图,学生观察实验图片,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处于同一平面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总结与教学反思
力的概念教学是比较抽象的,例如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需要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才能归纳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展示了所要完成的实验,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都绘制在一个平面内,学生易于接受。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概念教学的思路清晰,知道每一个环节该怎么做。整个过程使用了很多图片,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思维导图做成课件进行物理课教学,可以清晰的辨别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符号;有的概念教学中还涉及到公式,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辨别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使学生理解、形成、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