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高中阶段学校的考试招生要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要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特别强调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之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这一重大改革思路与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认真谋划,全面部署,推进体育中考的全面实施。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体育中考的重要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倍受关注和重视。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作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重要部署。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广大教育工作者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但如何使学校体育工作真正做到有实也有效,避免口号喊得很响、声势造得很大而实际效果不佳的尴尬局面,一直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体育中考。一些地方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证明,实施体育中考的地方或学校,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就能得到提升;反之,未實施体育中考的地方或学校,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不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不高或出现下降。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实施了体育中考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步提升,但因某种原因取消体育中考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立即出现下降,而且拐点十分明显。
  正因为如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不少社会有识之士不断建议和倡导要用体育考试的办法促进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不容置疑,体育中考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具有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杠杆效应,是学校体育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通过体育中考可以有效促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尤其是可以充分促进学生及其家长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把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因此,必须把体育中考作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安排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和谋划。
  二、要立即行动,抓紧做好体育中考的全面部署
  国家体育中考的大政方针已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将这件事做实做细。按照中国的管理体制,要将这件事做实做细,必须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去推动、去落实,缺少任何一个层级,这一落实的链条就会断裂,就不能传导至处于具体落实的末端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当前,各地及时的部署是推进体育中考的首要任务,没有及时的工作部署就难有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因此,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迅速制订体育中考的路线图、时间表,并逐级向所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体育中考的工作动员和工作部署,层层下达指令,逐级提出要求,确保国家体育中考政策信息迅速下传,确保信息传导不中断、不衰减;也要按照国家有关体育中考的精神,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体育中考政策不出偏差、不走样,具体措施和要求接地气、可操作。
  三、要加强配合,形成实施体育中考的合力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管理职责的分工,体育中考由教育行政部门内的体育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在体育中考的推进过程中,虽然得到了基础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还没有完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或者说,还没有将体育考试完全融入整个中考,作为整个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同步进行部署和安排。在体育中考推进过程中,更多的是体育管理职能部门就体育中考谈体育考试,在学校体育管理这条线上进行部署,提出要求,没有完全将体育中考作为整个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考虑和部署。
  这次教育部印发的《指导意见》,是对整个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是从高中阶段学校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入手,将体育考试作为整个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源头上为体育考试融入整个中考奠定了基础并搭建平台。体育管理职能部门要主动与基础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研究和推进体育中考的实施,尤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体育考试的整体设计,按照《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提出体育考试的具体办法,使体育考试真正融入整个中考,协调发展。
  四、要集思广益,认真做好体育中考的整体设计
  要做好体育中考,必须科学安排考试内容,要按照“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要求,从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采取锻炼的过程性评价与锻炼的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体育中考进行整体设计。既要重视锻炼效果的评价,用体育项目测试的方法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进行客观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换算成学生体育考试分数,检验学生的锻炼效果;又要重视锻炼的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平时的体育课成绩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按一定比例计入体育考试总分,以此促进学生重视日常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五、做好体育中考,还须周密设计和严密组织实施考试过程
  不管是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还是现场的体育测试,都必须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进行周密的设计,严密组织实施,严格按照体育考试办法和项目规则,用合理的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确保体育中考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经得起社会、家长、学生的检验。
  六、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中考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体育中考的目的、意义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为实施体育中考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体育中考顺利实施。尤其要面向家长和学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将体育中考的具体要求向家长和学生讲清楚、说明白,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实际行动迎接体育中考。要以体育中考为契机,大力宣传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和价值,形成崇尚体育、以体育为荣的社会氛围,让有体育爱好、有体育特长的孩子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的称赞,引导和培养更多的学生形成体育爱好、具有体育特长,让每一名学生从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在体育锻炼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为了做实、做新、做强小学镇级体育教研,优化教研活动质量,提高体育教师教研意识和能力,打造镇级体育教研特色。本学期,镇里依据学期镇级体育教研方案,以各校办学理念、文化特色、校本资源、人文环境等为载体,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所需为目标,开展了针对性强、有特色的镇级体育教研活动,并以小学中心校为“龙头”,辐射村小,齐抓共管,示范引领,帮扶协同,合作发展,整体推进了镇体育教研活动的高效发展。  一、扎根课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3月14-16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主办,重庆市铜梁区教育委员会、文化委员会、旅游局协办,重庆市铜梁二中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在铜梁二中举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华爱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常务副主
2018年1月20-24日,由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山东省体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会”在山东大学顺利举办。《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副主编李晓佳,“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孙晋海,《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常波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韩春利教授,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社科联副主席周忠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副主编李军教授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等结缔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一般以人体运动时关节(骨骼)活动的范围和幅度来体现。因此,对柔韧素质的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测量关节(骨骼)的最大活动幅度。最典型的测试方法是“坐位体前屈”:主要测量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肩、脊柱、髋、膝等关节可能达到的综合活动幅度,以此反映这些部位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等结缔组织的伸展能力。  柔韧素质,其生理机
协调性(coordination)是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协调性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肌力和肌耐力、速度和速度耐力、身体平衡、肌肉放松和收缩、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有关。  协调性是人体运动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的前提和基础。近期,人体运动协调能力成为了教育学门类中儿童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不仅仅是在体育教育中有所涉及,舞蹈教育、器
烟台市历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自2012年起,烟台市教育局以“科研引领、行政推动、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实践。确立了“健康的体育、科学的体育、全员的体育”的理念和目标,构建并实施了学校体育的课程、竞赛和评价3个体系,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校内外联动,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自2013年起,烟台市开始进行体育
案例:仰卧起坐练习前,教师采用倒计时督促学生迅速自由结合并站在练习垫子的旁边,对于不能及时站到垫子旁边及没找到同伴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下蹲练习,多数学生的行动迅速了许多,有位男生却总是挨罚,他甚至说:“罚就罚呗,反正我不想做仰卧起坐。”  分析:教师采用倒计时的方式督促学生迅速到位,有一定的效果,让学生用下蹲动作代替仰卧起坐,也有一定的效用,但这些学生没有完成仰卧起坐的练习,不想做仰卧起坐的学生就顺势
一、沟通的主要内容  通过研讨活动并查阅相关材料,主持团队总结出有“六大方面”和“五种情况”需要与领导、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1.“六大方面”  体育教学方面,如,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上课状态、教学中发现优秀运动人才、个别问题学生、突发身体状况或教学矛盾等;体育比赛方面,如,学校的运动会、校内体育比赛、区级以上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及训练相关問题等;体育器材方面,如,体育器材的维护、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保罗·史托兹教授在《逆境商数》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逆商”的概念。逆商(AQ)全称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处理、摆脱、超越挫折与困难的能力。国内关于逆商的研究大多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极少涉及小学生,更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分析和调查。本文从逆商角度分析留守儿童,旨在提高留守儿童应对逆境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研
编者按:本期话题研讨是续“案例研析”栏目关于“如何合理制订单元计划”的第6次专题系列,以“操作性动作技能教学单元计划”为主题,以水平二(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例展开的话题研讨,旨在引导参与研讨的教师能够理解“感知身体”及其价值。本次研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博士带领全国一线教师以“感知身体”为主线探讨课时内容、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结合案例,促使参与研讨的教师思考其价值的同时,也为教师在设计单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