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本文从消费文化语境的角度,运用后现代理论,分析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美感形态的变迁。认为在中国初露端倪的消费社会中,文学创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已日益走向商业化,从而深刻影响了文学的美感特征,显示出明显的物化倾向。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后现代理论 美感形态 物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B83-02;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6-0110-05
   相形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作家的写作姿态、文学创作与生产方式以及读者的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对此,许多批评家已进行了探讨,如以欲望化、平面化、肤浅化来概括商业化浪潮下的90年代文学,但这些探讨还只是停留于表层。本文试图从消费社会中所特有文化语境和文化症候的角度,深入分析90年代以来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
   一、消费社会文化语境之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迅速崛起的商业文化,使长期占据主流和主导地位的严肃文化与精英文学仿佛一夜之间被边缘化,丧失了昔日的辉煌。由于9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语境所发生的悄然变化,使文学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既有的文学评价尺度已无法评判商业社会中种种新的文学现象。旧尺度的逐渐失效与新尺度孕育的过程中,必然导致批评的某种混乱与失衡。这一状况使人们无法对90年代文学的美学特征作出准确地把握。为此, 从消费文化语境角度来考察,将有助于揭示这一 时期文学美感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走向。
   通常意义上,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的总和。“文化中那些影响人类消费行为的部分,或文化在消费领域中的具体存在形式,都可称之为消费文化”。 ① 不同的历史阶段其消费文化的内涵虽有内在联系,但往往存在质的区别。我们这里所说的消费文化,则是特指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文化,它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表征,与后现代理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后现代消费社会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商品的文化化。这种文化化不仅体现于商品本身,而且体现于商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后现代社会中,商品的价值主要由其文化价值所决定,而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再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同时,商品文化价值的构成也更为复杂化———品牌、媒体炒作、文化渊源、体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商品的文化含量。正如后现代思想家波德里亚所指出:“今天,很少有物会在没有反映其背景的情况下单独地被提出来。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而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铺天盖地的现代消费品已“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 ① 很显然,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行为已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形态。换句话说,与其说人们是在选择商品,不如说是在选择文化。商品的吸引力事实上已体现为一种包括文化观念、文化意味和美学内涵在内的文化魅力。商品正是借助其特有的符号价值而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除了商品的符号化特征外,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商品的选择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的丧失。由于生产者与当代传媒的操纵,不仅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受外在因素的支配和左右,而且人们的消费欲望也日益受制于传媒的诱发和影响。在传媒的诱导与煽动下,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欲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另一方面人们消费什么、怎样消费均已身不由己,传媒成为消费时尚和潮流的倡导者甚至决定性因素。
   后现代社会中商品消费的文化化,其根本动因在于资本的扩张本性———鼓励、激发和刺激消费,并通过时尚的制造与更替,以获得最大利润。基于相同的动因,以往追求永恒审美价值的文化作品,逐渐被商业集团与媒体所利用和改造,被纳入商业化的运作轨道,成为消费社会供人们消遣、娱乐的文化商品。于是,大众文化的崛起成为必然,通俗文学的兴盛势不可挡。文学的美学追求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渴望审美的永恒到追求感官的快乐。由此呈现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当商品向美学求援之时,文学却向商品靠拢。不仅文学如此,“现代社会艺术家和思想家的艺术创作和精神创造活动又比以往更多地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制约,艺术、学术及相关 的一切活动正日益被生活化、平庸化,所有文化 行为都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是那些为填补人们空虚灵魂进行批量生产的生意人和工匠。” ② 这正是后现代消费文化最典型的特征。
   二、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与文学审美趣味的移变
   消费社会在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新变化,不仅使物质商品而且使精神产品具有了新的特征与内涵。我们已然知晓,消费社会是个物质和文化丰盈的社会。但丰盈并不意味着从此人们就可高枕无忧。在商场中,为了击败对手、赢得市场,实业家和商人们必须挖空心思地将人类的智慧与技术成果运用到商品生产中去,当商品的实用功能已尽数满足了人们的种种需要之后,赋予商品更多更奇异乃至奇特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便成为开发商品新的价值空间的主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淡化,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开发商品的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借助于文化。与商品消费中商品使用价值被淡化和符号价值的凸显相反,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不再体现于它的文化内涵,而更多地体现于其商业意义。这种商业意义往往通过其特有的美感形态表现出来。
   迄今为止,人们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美学走向所作的种种阐发中,虽然联系了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这一背景,由此概括出诸如欲望化、平面化、肤浅化等特征,这无疑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美感特征的一种阐发。但这些阐发显然还只是流于一种表面的、简单化的阐述。事实上,90年代以来文学的美感形态有更为复杂的表现,同时也有更深刻更内在的形成因素。人们不难推断,90年代的文学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许多美感特征早在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就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追溯、探究90年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并就其美感特征进行把握,显然不能将目光局限于9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先锋小说的出现被普遍视为在艺术上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具有创新性突破:从建立于作家主观现实和想象世界基础之上的叙事迷宫的营造,到彻底颠覆传统小说情节所遵循的线性时间和因果关系律,“而完全根据作者企图达到的文体效果来安排,” ① 从语言修辞上以心理真实的感受性、想象性表达代替客观事物的叙述性、状物性描摹,到抛弃历史的客观性与完整性而仅仅将历史素材作为零散的碎片进行主观化美学建构———马原、苏童、格非、余华洪峰等先锋作家的小说无疑实现了一次意义不凡的艺术创新实践。很显然,在众多的评论家眼中,先锋小说理所当然属于精英写作,属于现代主义范畴。诚然,从总体上说,先锋小说所进行的艺术革命尚未逾越出现代主义的疆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批作家的一些艺术观念以及小说实践中呈现出的某些特征,已非现代主义所能涵盖。
   先锋小说在进行艺术实验的过程中,表现了不凡的艺术创造性,也确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表现了深刻的题旨和对人性的独到发现,但也于不自觉中显露出一个征兆:消解意义、本质和历史存在,在缺乏现实根基、心理逻辑的感觉表现中,在语言表现力的开掘中,呈现出话语自身的观赏性和文本的可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文学审美的后现代倾向。
   如果说先锋作家在艺术探险中,无意地在性和暴力的艺术叙写中赢得了一定的读者,那么,90年代初贾平凹的《废都》与随之出现的1994年的肉身潮,则是有意识地借助性的表现,获取文学在大众读者中的市场。《废都》以情欲为标签获得的商业成功,令人们幡然领悟到商业社会中怎样的“文化”具有商业价值。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大批仿《废都》的作品纷纷出笼,形成蔚为壮观的“肉身潮”景象———《媾疫》《阴缺阳缺》《荒诞斯人》《圈女》《瞳人》《妻命》《春梦》《妾艳》《三代寡妇》与《我的情人们》等,仿佛是不约而同地
   被召唤到肉体欲望的旗帜下,加入到商业社会制 作文化消费品的行列之中。这批作品将性作为醒目标签而展开的滥情、畸恋、异俗、肉欲的书写,构建起了一个由情色、性欲望组成的图景,直逼人的视觉感观,由此动摇了传统社会长期以来建立的关于文学的整个观念体系。
   完全降服于市场的肉身写作,显然在赢得一部分读者的同时,也将失去另一部分读者。试图一举超越既有审美观念的写作行为,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众多读者的厌弃。也许是出于对肉身写作的调整,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以女作家为主的身体写作,以及号称为“断裂”一代的新生代欲望书写。虽然这些作家在本质上也在拒绝意义,只关注个体自身的心理渴念与性爱欲望,但在表现方式上却体现出独特之处。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以她们特殊的方式摹写出现代女性身体解放的现实诉求。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作家以大胆、直露的躯体欲望书写,表现了女性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消费社会的需要,但由于作家是以认同女性躯体欲望、探究女性性意识与女性独特心理之关系的姿态进行描写,这导致“私人化”写作成为一个独特的现象:一方面其探索性而非表现性的躯体欲望书写,使之并未受商业原则的强力制约,另一方面作品在与世隔绝的幽闭空间展开的关于女性生命体验的描写,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其理性蕴涵的丰富性。这使“私人化”写作既无法在市场方面获得成功,也难以在艺术独创方面赢得广泛的赞誉。
   新生代写作则完全摈弃对形而上的思考,以袒露、直白的欲望表现,描画出商业社会具有主导性意义的价值取向。与先锋作家和女性作家不同的是,新生代小说家不论在写作姿态、价值取向,还是在作品所呈现的美学形态上,都表现出对传统小说彻底而鲜明的背弃倾向和“断裂”痕迹,成为消费社会中特殊的文化语境的组成部分。时至20世纪末,身体书写和欲望表现走向了一个极端: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新人类写作,连调侃、戏谑的审美遮掩都抛弃殆尽,直接撑起性爱欲望的旗帜,在酒吧、舞厅、豪华酒店等充斥着后现代符码意味的场景中,演绎着一幕幕放任感性欲望、耽于性爱享乐的现世图景。尽管这一赤裸裸的性爱表现潮流很快遭到抨击与指责,但进入新世纪后,十年前人们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所表现出的对人文精神的渴盼,在今天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迎来人文精神的回归,消费文化语境下依旧呈现出与人们意愿相背离的景象———精英文学日渐衰微、大众文学却持续兴盛。与之相应,一大批文学新秀带着新异的后现代体验进入文坛,鄢然、钟物言、虹影、海男、荆歌、李师江以及BOBO族作家们的创作,均在相当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的本质命题。试图以传统的眼光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寻找审美价值无疑将是徒劳的。这些作家的作品显然是一个新的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是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逻辑的表征,呈现出一种新的美感形态,其文化价值的定位也就必然要放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之中加以判定。
   三、文学美感形态“物化”之内涵分析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形态表现出的一系列转换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已不再为大多数作家所热衷追求、潜心营造,在消费文化语境和当代传媒的诱导下,作家们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新的审美建构。批评家所概括的世俗化、欲望化、平面化、肤浅化特征,不免失之笼统、浅显。事实上,在消费社会中,对文学审美形态的考察不能忽视两个重要的视点:其一,在传媒发达的消费社会,一部作品的审美价值往往并不单纯取决于作品本身,而是与其产生的种种复杂背景相维系———媒体操纵、资本运作、文化事件、话语权力等,都可能影响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与评判,因此新批评和形式主义一类的批评方法显然不适用于分析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作品,而应从作家、作品、读者及其现实语境的多维视角来考察;其二,消费社会普遍遵循的商业原则或市场原则,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文化产品,都处于无所不在的商业原则支配之下。传统社会中为抒写胸臆、表达性情、追求审美理想而进行创作的情形,在今天已成为极少数人的文学行为,而众多作家的写作均已被纳入商 业化的文化生产之中,成为一种为市场利润而存在的文学制作。
   从这两个视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出,90年代文学审美形态具有“物化”倾向,这一倾向包括的内涵如下:
   1.从审美功能看,由于深度模式被摈弃,意义被放逐和解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不再具有以理性内涵的深邃撼动读者的力量,因而也失去被阐释的可能与必要。作品存在的价值主要在于让人获得一种心理快慰,一种感官刺激,一种消闲娱乐,一种好奇心的满足和新异的体验,如此等等。正如杰姆逊所言,苏珊•桑塔格早在60年代就看到文学出现的表面化倾向并加以肯定,“她说我们不需要那帮教授、批评家来告诉我们文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不需要他们无止无休地来解释一部作品。她认为我们不需要解释文学,而是去体验文学;我们需要的新的经验,文学应该给我们带来新的经验。文学的刺激性就是目的,而不是要去寻找隐藏在后面的东西。”这无疑是与传统文学理论截然不同的一种新的文学观念、理论视野、思维模式,“所有当代的理论都抨击解释的思想模式,认为解释就是不相信表面的现实和现象,企图走进一个内在的意义里去。所有以这种解释性方法思维的思想模式,都被后结构主义理论抛弃了。” ① 于是,后现代消费社会中,文学所显示的审美功能,与文化化的物质商品所具有的消费功能已趋向一致。也就是说,人们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美感享受,与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常常是十分接近和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形态具有明显的“物化”倾向。
   2.从文化品格看,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不仅文学的理性价值被摈弃,而且情感内涵也被各种欲望所取代,爱情被性爱所取代,激情被狂热所替换,友情被肆意放逐,亲情由契约来体现。传统文化中维系情感、规范行为的伦理观念体系也被悬置。于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写作已不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因而也不再具有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品格,而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还被称作文学,仅仅是因为运用了文学的语言、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但这种运用的结果已无法产生既往文学所具有的审美品格,这是后现代写作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在这里,文学的艺术技巧已然成为强化作品的消遣娱乐功能的手段,并由此赢得市场、获取利润。从这个角度看,作品的美感形态在美学上的意义已十分有限,而更主要的是具有商业意义和市场价值。很显然,这种美感形态事实上已被物化了,而作品也因此成为消费品。
   3.从创作目的看,传统文学以及精英文学的写作,不是出于作家自身独特的审美理想的建构和人文精神表达的需要,就是为抒发作家积郁于胸或沉潜于心的某种情绪和情结。总之,是作家独立的人格精神与意志、独特的艺术观和人生观以及个性化的心性情感的表达与体现。与此相应,这些作家是以艺术创造而获得自身的文化身份的,他们于社会的存在地位和价值,取决于其创作是否具有文化创新。而后消费社会中的文学,则基本取消了审美建构和价值理性表达的努力,完全从市场角度,按照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时尚进行写作,其价值追求体现在经济利益而非文化建设上。尽管在写作过程中难免要考虑到如何调动文学手段、如何增强吸引力等与审美相关的问题,但这一切都必须依照读者的需要来进行,按照一套大众认可的模式化的话语系统进行写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市场效应,在这一点上与物质商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学的美感形态是直接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它已不具备传统意义上审美品格,而成为一种吸引读者的符号表征。
   不难看出,90年代以来文学美感形态具有的物化倾向,是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所特有的现象。与既往社会相比,这个时期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精神领域,文化人也不再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高高在上;文化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开始走向并融入整个社会,文化人也开 始走出狭小的圈子,扮演着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杰姆逊敏锐察觉到消费社会的这种文化扩张现象,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无处不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 ①
   必须注意的是,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写作虽然不断地走向商品化,但由于文学生产毕竟不同于物质生产,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遵循精神生产的某些规律。从这个角度看,以商业为目的的写作,在将传统的文学手段和技巧运用于创作过程以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的同时,还需遵循和掌握这类商业化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话语体系,对这种话语体系运用得如何,常常决定着作品的市场前景。因此,商业化写作是一种具有一定精神文化特质的文化产品制作,它所体现出来的商品性带有更多的文化内容,这正好适应了消费社会对商品文化内涵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商业化写作生机勃勃、方兴未艾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作者单位:《福建论坛》杂志社责任编辑:杨立民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基于油气资源禀赋的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联研究》(项目编号:08JBL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同时本文还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基于陕西的案例分析》(项目编号:09XJC790012)资助。 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对罗默模型的扩展,构建了一个包括最终产品部门、资源部门和研发部门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
期刊
内容提要 中韩电影的市场消费、情感结构与人物形象出现了明显差异。中国电影强调传统的现代性消费,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断裂;韩国电影从提炼文化优质的角度出发,通过血缘亲情的现代性维护,传统与现代性价值的转换自然流畅,是基于对传统双重维度的肯定。从这个角度说,韩国电影及其大众文化之所以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国家地区风靡一时,不在于文化的亲缘性,也不是现代性,而是给其他后发现代性国家提供了一种经由本民族文化传统特
期刊
内容提要 作为精神生产的《资本论》创作必须有相应的“生产资料”,《资本论》所需“生产资料”主要来自英国出版物及伦敦博物馆免费提供的各种纸质文献。英国不仅是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典型地点”,而且也是马克思当年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理想场所。如果说《资本论》作为精神产品而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指向,那么它唯独在英国才可能创作完成的事实也表明,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典型地点”,
期刊
内容提要 地方社保资金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扩面空间和提高费率的限制以及通货膨胀的侵蚀,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社保资金保值增值就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社保资金的多元化投资从经济上是可行的,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投资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的重塑。在对陕西省社保资金运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政策许可范围内社保资金投资运营的具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
期刊
世纪之交往往是人才辈出,学术转型的良好契机。反思历史,足以使人醒悟。二十世纪的前半载,是“五四”精神的  荡与歧出,造就了颇为壮观的“大师群”;二十世纪的后半载,中国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就学术而言,最有价值的,却是周扬—巴金们的“忏悔录”,以及老一辈学者的“反思”话语。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又处于世纪之交的变幻中。人们呼唤大师,已近似笑话。仿佛只有“从头做起”,“回到原点(原典)”,才是
期刊
内容提要 两宋时期,在中日之间没有国交的情况下,商人和僧侣成为中日两国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宋代的中日关系表现出不同于唐代的特点,具有平等性、多样性。日本僧戒觉于元丰五年,携带弟子二人偷渡入宋,首先抵达明州,经大运河至宋都汴京,谒见宋神宗,又远赴五台山,后卒于中国。其日记《渡宋记》 ① 简略地记述了戒觉旅华经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可以使我们通过来宋日僧的描述,从新的视角来了解宋代中国。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统区分,澄清解释学与认识论之间的那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合理性。在今天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存在着通过解释学进行融合的大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不加区别地用解释学代替认识论,或把解释学等同于认识论。   关键词 解释学 认识论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精神科学  
期刊
阎树群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学风”的最终成果,在对党的学风建设的历程和经验进行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党的三代领袖的学风思想,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重要学术价值和强烈现实意义。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学风理论的形成、发展为主线,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学风建设的丰富经验。该书以党
期刊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在语言资源问题上对民间语言的自觉吸纳和对西方语言的互文策略,这一变革,对于20世纪以来汉语现代性的又一次重建,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语言变革 语言资源 汉语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27;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4-0109-06  
期刊
内容提要 制度设计提供社会的共同基础,反映社会系统的规范追求,昭示人们行为的去向和禁区。社会理性是社会结构性关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是规范体系科学化的内在动力,社会理性是制度设计的基础,制度安排是社会理性的外在表现。用社会理性指导制度设计是理性概念应有的含义,社会工程学要做的不是理性的排斥,而是社会理性的张扬。   关键词 制度 制度设计 理性 价值 社会理性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