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小学语文课程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出发,通过分析“以生为本”教学的内涵、重要性、遵循的原則以及有效策略等,来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改成效,促其“生本教学”不断朝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以生为本;有效策略
目前,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在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创新空前活跃,各种教学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给小学语文新课改注入鲜活的动力。在收获这些喜人变化的同时,每一位语文教师也开始不断思考和探索应当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使语文新课改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基于此,作者从生本理念出发,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一步转变传统模式,有效落实生本教学理念,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高质、高效。
一、 “以生为本”的内涵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教改重要的创新模式之一。当前,在包括小学语文课程在内的一众学科教育教学中,都提倡教学要落实“以生为本”理念。从实质上看,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以生为本”教学,其主要内涵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立场、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进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站在“生本”教学角度可以看出,该模式主张教师少教、学生先学,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
二、 小学语文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生本教育理论指出,小学语文课堂落实生本教学能够赋予教学课堂更多的探索性,能够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积极、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整合知识,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教师学习的状况。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积极地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索,从而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二)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该时期,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一些原本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落后的学生,可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不断进步,一跃成为班级前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学生一时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能力,而应当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落实以生为本,多加关心和鼓励学生,使其身心愉悦,从而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三)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其实质在于落实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轻易地布置学习任务,而应当让学生用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等,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锻炼了学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进而实现有效教学。
三、 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贯彻落实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上文提到,“以生为本”课堂的本质在于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众所周知,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体,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多为“灌输式”“填鸭式”。此类做法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且容易限制学生思维及能力的发展。针对此,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摒弃上述做法,并且有效落实“以生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
(二) 和谐发展的原则
在打造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以此来保障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实现。
(三) 差异性原则
此外,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以生为本”本身就涵盖了对学生差异性特征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中,要遵循差异性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并掌握其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一) 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以生为本课堂中,要做到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二是注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教师要进一步弱化自身在语文课堂中的“存在感”,同时强化对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行为的引导,在“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让学生的学习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多种机会、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和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当中,其不仅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且还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成一个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生本”课堂,最终达到学生个体与团体共同成长的效果。
(二) 完善“以生为本”的目标和制度
要实现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有效教学这一目标,教师除了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和制度。简单地说,即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应当是学生个体目标与班级整体目标的有机统一。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制定个体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科学设置班级整体目标,确保学生个体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且满足班级整体目标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完善“以生为本”落实保障制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也要对其安排一定的制度约束,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自身观念转变,加强对“以生为本”理念的学习,自觉提升对“生本语文”教学的理解度,以此为“以生为本”教学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并将“以生为本”的教学内涵渗透至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以确保“生本语文”目标的实现,同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朝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以生为本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
[2]李爱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生为本[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9).
作者简介:
诸慧玲,上海市,奉贤区金水苑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以生为本;有效策略
目前,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在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创新空前活跃,各种教学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给小学语文新课改注入鲜活的动力。在收获这些喜人变化的同时,每一位语文教师也开始不断思考和探索应当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使语文新课改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基于此,作者从生本理念出发,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一步转变传统模式,有效落实生本教学理念,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高质、高效。
一、 “以生为本”的内涵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教改重要的创新模式之一。当前,在包括小学语文课程在内的一众学科教育教学中,都提倡教学要落实“以生为本”理念。从实质上看,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以生为本”教学,其主要内涵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立场、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进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站在“生本”教学角度可以看出,该模式主张教师少教、学生先学,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
二、 小学语文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生本教育理论指出,小学语文课堂落实生本教学能够赋予教学课堂更多的探索性,能够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积极、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整合知识,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教师学习的状况。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积极地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索,从而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二)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该时期,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一些原本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落后的学生,可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不断进步,一跃成为班级前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学生一时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能力,而应当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落实以生为本,多加关心和鼓励学生,使其身心愉悦,从而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三)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其实质在于落实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轻易地布置学习任务,而应当让学生用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等,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锻炼了学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进而实现有效教学。
三、 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贯彻落实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上文提到,“以生为本”课堂的本质在于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众所周知,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体,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多为“灌输式”“填鸭式”。此类做法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且容易限制学生思维及能力的发展。针对此,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摒弃上述做法,并且有效落实“以生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
(二) 和谐发展的原则
在打造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以此来保障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实现。
(三) 差异性原则
此外,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以生为本”本身就涵盖了对学生差异性特征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中,要遵循差异性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并掌握其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一) 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以生为本课堂中,要做到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二是注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教师要进一步弱化自身在语文课堂中的“存在感”,同时强化对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行为的引导,在“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让学生的学习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多种机会、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和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当中,其不仅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且还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成一个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生本”课堂,最终达到学生个体与团体共同成长的效果。
(二) 完善“以生为本”的目标和制度
要实现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有效教学这一目标,教师除了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和制度。简单地说,即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应当是学生个体目标与班级整体目标的有机统一。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制定个体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科学设置班级整体目标,确保学生个体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且满足班级整体目标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完善“以生为本”落实保障制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也要对其安排一定的制度约束,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自身观念转变,加强对“以生为本”理念的学习,自觉提升对“生本语文”教学的理解度,以此为“以生为本”教学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并将“以生为本”的教学内涵渗透至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以确保“生本语文”目标的实现,同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朝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以生为本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
[2]李爱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生为本[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9).
作者简介:
诸慧玲,上海市,奉贤区金水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