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整体 关注联结 注重实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是统编教材编排的一大创新。 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就是以“提高阅读速度”为目标的策略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应对教材编排进行分析,对学生学情展开调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可从“树立整组意识”“展开精准教学”“加强策略迁移”这三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策略,养成正确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策略教学; 阅读速度;整组意识;精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01-04
  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的使用,重在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阅读学习策略,形成必要的阅读策略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教材在每一个年级(三、四、五、六年级)的上册专门设置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单元。这样的编排体例,就纵向而言,由易到难,始于学习兴趣的激发,终于阅读方法的运用;就横向而言,每个单元安排的课文、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循序渐进地呈现了从学到练,最后到用的完整性指导框架。
  一、“提高阅读速度”单元的内容编排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的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速度”。所谓阅读速度,就是读者阅读文本所需要的单位时间。这一策略指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標准(2011)版》第三学段中“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一阅读目标。而本单元提到的“阅读速度”并不是关注速度本身,而是要以理解文本为目的,有一定效率、效果、效益的阅读速度,重在让学生在原有阅读速度的基础上,掌握提升速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时效性。
  与普通阅读单元的双线结构不同,本单元围绕“提高阅读速度”这一教学策略,无论是选文还是活动设计都进行了有层次、有梯度的编排。从单元篇章页到四篇精读课文,再到《语文园地》,从每篇课文的课前阅读提示到课后学习“小伙伴”及思考题,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结、相互配合,使单元形成一个纵横联系的知识结构体系,为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的机会。(如左图)
  单元篇章页通过主题语“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揭示了学习内容。导语部分再次点明了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单元内的四篇精读课文题材、体裁各不相同,所承载的学习目标既有衔接又有递升。《搭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地阅读,不回读”的阅读方法。《将相和》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由“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文章篇幅较长,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扩大视域”的阅读方法,连词成句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说明文,文章的段落结构相似,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语句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红色经典文章,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不同文章的选材,其目的是要告诉学生,阅读任何类型的文章,都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形成速度意识。同时,这四篇课文均在课前设置了阅读提示,旨在明确本课应习得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方法进行阅读实践。与之相照应的课后练习,以学习“小伙伴”的形式,进一步将这一阅读方法具体化。此外,课后思考题也是围绕阅读策略展开,通过记录时间、概括内容、交流感受等来检验快速默读后的阅读质量,实现了速度、质量相辅相成的效果。
  “交流平台”以四个学习伙伴对话的形式,对本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词句段运用”的两项内容更体现了双向思维的特点。前者是把长句概括成短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揭示了提高阅读速的另一种方法——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后者是把成语描述成具体的情境,训练学生的具象思维的能力。两项内容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边阅读边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与习作《“漫画”老师》中如何写具体、写形象建立起联系。
  二、从学生阅读速度的现状看教学的必要性
  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本单元的教学呢?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问卷以《冀中的地道战》(全文约1068个字)为例,选取了薄弱完小、普通完小、中心小学三所学校的122个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问题包括阅读时间、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的重要性等方面。
  调查显示,93.5%的学生能在3分钟内读完这篇文章,其中60.7%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2分30秒。但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仅有45.1%的学生表示完全了解。此外,71.3%的学生认为提高阅读速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提高理解能力”“更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提高注意力”“快速地查找资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平时,你在阅读中会采取何种阅读方法?”的调查,其结果如下(表1):
  可见,学生的阅读呈现出两种极端,一部分学生还停留在逐字逐句的阅读模式,但另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速度,如采取“连读”“跳读”等形式。同时,调查中还发现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学生的阅读速度虽然较快,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扫”完课文,而非实质上读懂课文。这是教师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三、“提高阅读速度”单元的教学建议
  基于上述学生阅读速度的现状,结合本单元的内容特点及编排意图,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瞻前顾后——树立整组意识
  本单元聚焦“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以“点明要素—学习策略—总结梳理”为主线,单元内的各项内容之间有着递进性和发展性的内在联系。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应具有单元整组意识,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结,凸显单元核心要素。   纵向而言,四篇精读课文的编排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连接:前一篇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会成为后一篇课文学习的起点,而后一课的学习也会成为前一课学习的巩固。如,只有在学习《搭石》“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将相和》中的“连词成句读”的阅读方法;《将相和》要求在扩大视域”阅读中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是为学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借助关键语句读”的方法打下基础。可见,这几种阅读方式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阶梯式编排,教师切不可打乱课文的先后顺序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课文教学与《语文园地》的教学也是密不可分的:“交流平台”中提炼出来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应该结合课文教学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从横向来看,每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学习小伙伴”这两个助学系统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前者提出具体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后者则针对文本内容提出细化的策略学习步骤(如表2)。
  教材中每条主线的各项内容之间都有关联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整体把握教材的意识,权衡各个教学目标,努力让每一次教学都成为“策略教学链”中的一环,瞻前顾后,实现阅读速度的有效提升。
  (二)关注联结——展开精准教学
  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教师要以阅读策略为中心,依托文本特点,既要关注内部各阅读方法之间的联系,又要关注与外部其他要素的融合,从而展开精准教学。
  1.阅读方法与实施路径的相互联结
  “提高阅读速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策略,需要有相应的方法来支撑,而每种方法都需要有恰当的路径才能得以真正实施。如,《搭石》一课,可采取遮挡法来训练学生“不回读”的能力。课件逐行出示课文内容,学生读完一行就自动挡住一行,以推动学生往下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不回读”。由于不能回看,学生在阅读时就要专心致志,主动记忆。《将相和》则可以采取“色块区分”来扩大阅读的视域。如,第七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用荧光笔涂出描写两个人不同言行的句子,根据色块辅助训练连词成句读的能力。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通过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可见、可感、可模仿的环境中把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落到实处。
  2.各种阅读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结
  随着学习的深入,阅读策略的运用逐渐由单一发展为综合。虽然提高阅读速度的四种方法是在不同的课文中呈现的,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联系、有机融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多种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这既是对新授阅读方法的集中学习过程,也是对已学阅读方法的反刍实践过程。如,教学《冀中的地道戰》一课时,笔者在初读环节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文本。教学片断如下:
  师:同学们,在前三课中我们已经学到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呢?
  (学生交流——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读;借助关键语句读)
  师:这篇课文的导语又告诉了我们一种新的阅读方法,一起读一读。
  师:读一读课题,关于地道战,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交流,教师梳理)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读完后记录阅读的时间。
  师:大家读得很快,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阅读的?又了解到哪些内容呢?(点评的时候关注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
  生1:我知道了地道的式样很多,因为第四自然段写到“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师:你抓住了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就读明白了。
  生2:我知道了地道可以作战,很厉害,能挡住水攻、火攻。
  师:看来你读第六自然段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很多内容。
  ……
  《冀中的地道战》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既要学习“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的方法,又要对前三篇课文中学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进行巩固和综合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前,回顾已学的阅读策略,再试着用上新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大大提高了初读的效率。
  3.阅读方法与阅读理解的相互联结
  策略的学习与课文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千万不能把阅读策略单元变成专项训练单元。就本单元而言,理解是速度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理解的速度是没有意义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既要以文本为载体教学策略,又要以策略为媒介推进内容的理解。如,教学《搭石》,可以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读的过程中,想象美好的画面,体会真挚的情感;教学《将相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连词成句的默读形式,一边读一边画出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从而感悟人物的品质。宁波市的姚斌老师在执教《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时,就呈现了“阅读速度与课文理解”的完美融合,下面是教学片断。
  第一板块:利用策略,了解文本内容。
  (1)引导学生运用前两课习得的“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的阅读方法,结合本课阅读提示的“借助关键语句读”的阅读方法,快速地默读课文,并反馈阅读时间。
  (2)在初读后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提问:“课文写到了哪些事物?”并交流梳理。
  (3)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教师小结:抓住课文中有特点的关键句,能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第二板块:运用策略,明晰段落表达。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有表达特点的关键语句,进一步明晰课文中的每个自然段介绍的都是“一个事物的速度比另一个事物的速度快”。
  (2)教师梳理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语句,按照运动速度的快慢给课文中的事物排序,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3)教师再次小结:这些关键语句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板块:借助策略,促进深度理解。   (1)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2)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并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记录阅读时间。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后习题,激活学生的先备知识,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课文阅读。每一次默读,都指向不同的阅读要求,学生获得的阅读体验自然也是不同的。在姚老师的课堂中,比较学生前后两次阅读的时间,平均提高了11.23秒。可见,理解速度的提高确实能带动阅读速度的提高。这也就真正发挥了阅读策略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三)注重实践——加强策略迁移
  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策略作为一种程序性的知识,仅靠教材中几篇课文的示范、训练是不足以真正达到目的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强化、拓展、运用,使学生对这种阅读策略从有所认知到掌握能力,再到养成习惯,最终形成素养。
  1.链接教材
  虽然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第二单元学习的阅读策略,但本册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渗透了这种策略的运用。如,第三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牛郎织女(二)》,就要求学生“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第八单元《忆读书》的课后习题提到“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链接,除了有默读速度要求的课文外,其他课文的教学也应该渗透速度意识。这样,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阅读中,进一步提升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
  2.延伸课外
  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更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进行不断地练习。
  在课上,教师可选取与文本结构相似或者文体相同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展,引导学生将阅读策略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如,教学《搭石》时,教师可以拓展朱俊平的《美丽乡村的牵挂》一文,记录学生阅读文章的时间,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学完《将相和》后,可以补充同样是描写历史人物故事的《舌战群儒》,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扩大视域的阅读方法快速默讀,并感知诸葛亮、张昭等人的人物形象。这样的“1 X”的课堂阅读拓展模式,达到了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的目的,使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情感。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材,架起了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桥梁,达到阅读策略的有效迁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后,教师还可以选择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或者是“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图书,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实践,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素养。
  当然,提高阅读速度的学习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对阅读速度的教学也并非一课之力。在未来的阅读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以文本的理解为基础,让学生不断体验和感受,逐步养成有一定阅读速度的习惯,真正实现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双重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廖丽萍.“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教与学,2020(4).
  [2] 何致文.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科书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与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2019(10).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曾针对1000名微信群友做过调研,调研题目是“最反感微商的地方是什么”,结果99%以上的朋友都说最讨厌刷屏,其中80%以上的朋友都说已经直接把刷屏者屏蔽或拉黑了。因此,不懂得社群营销的精髓是用心交朋友,只会狠狠地刷屏、加粉,甚至骗粉的人,只能努力地让别人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拉黑!  就像微信圈曾流行一个冷笑话一样:“有一哥们儿在朋友圈卖东西,开始时完全没人搭理他。但他每天都坚持上货、拍照、修图,然后
唐人陈玄祐有传奇《离魂记》,脱胎于南朝《幽冥录》中的《石氏女》,篇幅长此一倍,虽仍短小,但文辞优美,突出了爱情的主题,尤为难得的是初露了写知己之爱的端倪。自此而后,大量优秀爱情小说才开始兴起。《离魂记》中,倩娘和表兄王宙相爱,父亲却将她许配他人,于是倩娘的生魂随王宙逃遁,身体则卧病闺中,后倩娘回家探亲时,二者重合为一。情之所至,不能开解,上有“父母之命”,下有“礼教之大防”,倩娘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
夏日炎炎,强光刺眼,经常外出尤其是户外工作的人,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否则等到年纪大了眼睛出现了白内障,则悔之晚已。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照射是发生白内障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性也越大。到了夏季,除了选择合适的太阳镜保护眼睛外,在饮食上也应该有所调整。    据统计,60~80岁白内障发病率已接近80%,9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失明率亦随年龄
夏天一到,防晒霜又开始热销。走进商场,各种品牌、功效、剂型的防晒霜琳琅满目,销售小姐的热情介绍更是让人没了主意,这款不错,但似乎那款更好。防晒霜到底该怎么选呢?选贵的一定没错吗?防晒指数越高,效果一定越好吗?是防晒霜好还是防晒露好呢?到底哪种防晒产品最适合你呢?不妨让专家替你决定吧!    人物:李小姐,女,25岁,公司职员  需求:朝九晚五,公司要求化妆,上下班路上需防晒。  支招:李小姐为朝九
40岁的张老师,年轻时人见人爱,夫妻关系和谐,可一到40岁,就出现身材变形、满脸色斑、脾气暴躁、夫妻关系紧张,看上去像50多岁的阿姨,比同龄人老了一大截,到医院检查为提前进入更年期,属于当下比较流行的易衰族。  易衰族写真  易衰族,其实并非新名词,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而已。到底什么是易衰族?用老百姓的话讲,是指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脏;或者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身体机能
每次遇到高冷,总有一种现行犯被逮的错觉。这么个俊美清朗的男神,在他面前的姑娘,真应该是端庄大方、顾盼生姿的宋慧乔。哪像我,脏衣服,乱头发,蹲在大排档撸羊肉串。  烧烤小哥还来了记神补刀:“姑娘,你的大腰子。”  我赶紧否认:“不不不,是你的大腰子。”  高冷扑哧一声笑了:“你俩演广告呢。照她那样给我来一份,再加两瓶燕京。”说着还扭过头问我:“今天可以喝冰的吧?”  我点点头,问:“麦先生呢?”  
生活实例  我脸上长了很多“痘痘”,这几年花了不少钱。总治不好。听说有一种“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特别有效,我就按网上广告里说的找去了。  在诊所里,我看见医生不洗手也不戴手套,就用个一次性针管从一个女孩的手臂里抽血、然后再注射回女孩膝盖下面的小腿上。针打了一半,医生就去接听电话,针头插在女孩小腿上,一摇一晃特别刺眼。我吓得逃了出来。  在门口,我又遇到了两个来打针的女孩,她们脸上已经没有痘了。她们说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    教育法学研究领域对教师的法律地位的具体定义虽因人而异,各有己见,但是概括起来,大都认为教师的法律地位的核心内涵是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而本文所讨论的教师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师的权利、义务以及其在各种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与教师有关的主要三种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师与政府、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1 教师与政府的关系  公办中小学教师与
温长路,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中医药科普分会前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小儿经常会在夜间发生磨牙现象,民间传说中药白术可以治好这种病,故有民谚“小儿磨牙,白术可拿”。事实果真如此吗?  磨牙多缘于脾胃问题  小儿发生夜间磨牙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当发育尚不完备,自身脾胃功能
口语教学虽然有了比较统一的专项课安排,但在很多地方,仍有很多情况往往有名无实,往往被读写替换,致使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缺乏言语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逻辑性;惧怕与人交流,课下是多话的孩子,课上却噤若寒蝉,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走入了“哑巴语文”的死胡同,陷入师生两难的尴尬境地。 反思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敢说、不善说的现象,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寻找改变这一现象的策略:丰富学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