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在不断的科研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与共同信仰即为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就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下文就从多方面探索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策略,以达到培养小学生求知探索、实践创新等的科学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教学;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4-0127-02
【Abstract】The scientific spirit is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common belief formed by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scientific spiri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compulsory education,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especially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teacher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scientific spirit. However,it is not an easy thing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o the following chapt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from various aspect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of knowledge exploration,practice and innovation.
【Keywords】Scientific spirit;Science teaching;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科学精神是在古今中外不同科学家的思想中、各种科学活动中所提炼出来的科学中心思想,同时,科学精神的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地丰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加需要从小就培养自身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长大后才能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这门课程是传递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主要学科。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找寻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结合点,助力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优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实践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渐渐构成自身的科学知识体系。比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节中蚕的生长变化时,学生就需要有养蚕的经历,要自己真正的养蚕并对卵、幼蚕、蛹一直到成虫进行观察才能获知到蚕在不同成长时间段的形态变化,如果只是通过课本的阅读,则无法真正地理解蚕的成长活动。
(2)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代表的是食用油,另一组代表的是水,两组分别进行组内讨论,再派代表分别说出自己那组的特性,这样的分组学习的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有竞争意识,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3)有助于树立小学生正确的科学信仰
进入21世纪以来,伪科学的现象依然大行其道,封建迷信思想也没有彻底消失。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正是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有责任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在看待问题学会科学的判断,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三思而后行,保持自身的意志坚定、头脑清醒。
2.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会方面
1.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近些年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使得普通民众也能起到很好的网络监督作用。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比比皆是,很容易对小学生的三观进行误导,同时,现在的小学生也喜欢借助手机百度、小猿搜题等APP来抄答案,抄作文,学习不经过大脑思考,显然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2.应试教育教学体系的不合理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应试教育中,教师还是只把数学、语文、英语放在主要科目的位置,像科学、自然等学科则被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有时候主课教师甚至还会占用科学等学科的课时。这种片面地看重应试学科而忽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体系是不合理的,破坏了小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也潜移默化地只看中学科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結构的改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2)学校方面
1、专业化科学教师的缺乏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科学因被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科学教师也不受重视,上科学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教学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所以教师自身都没有掌握科学授课的方法,而是对着课本给学生灌输书上的知识点,学生也习惯了被动式的接受,缺少批判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观察植物”这节时,直接就给学生灌输教材上写的植物特征的知识点,而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去户外观察,也不会把植物搬到课堂内让学生自己通过眼睛来观察。
2.科学实验资源缺乏
很多小学都缺少实验资源,因此教师没有办法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学生们连实验室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硬件设备的缺少客观上就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3)家长方面
培养孩子科学精神的意识淡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首先,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往往更加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他们眼里,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大过一切,成才比成人更重要,因此片面地逼迫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为人处世、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另外,很多家长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在忙于工作之余很难分出精力再去关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没有耐心去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孩子没有机会去体会生活中的科学乐趣,自然很难形成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
3.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策略
(1)设置问题陷阱,培养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慢慢地独立思考,不盲从于他人,对待事情能够多角度、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会把教师的话当做“圣旨”,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和想法,与此同时,小学生还有随大流、从众的心理特征,当大部分人都具有同一看法时,他们往往也会保持同一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给学生“挖坑”,先让学生掉进坑内,然后再对其引导,让他们慢慢地从坑里爬出来,之后再学会自我反省,吸取教训以后下次就不会容易被带偏了。
比如,笔者在给学生教学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单元时,在课前教学导入的部分笔者说:8月9日早上,家住长沙的小明奶奶给小明做早餐,小明看到奶奶煮的鸡蛋还没到水沸腾就端上了餐桌,小明说“奶奶,我知道鸡蛋要等水冒泡了以后才会熟的,这个鸡蛋肯定没熟。”奶奶跟小明说“现在是夏天,天气气温高,鸡蛋熟得快”,小明想了想,觉得奶奶的话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在说完这个故事后,我反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奶奶说的话是正确的吗?学生们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有学生弱弱地举手了,我鼓励他大胆地站起来,他说:“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天气气温高只能加速水的升温,但是并不代表水不用达到冒泡就能够煮熟食物,所以这个鸡蛋肯定没熟”,“真棒”我对这位学生表示了鼓励,紧接着更多学生举起了小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好多食物里面有很多细菌,所以要在100摄氏度的沸水里面煮熟才能吃”,另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判断水有没有100度,可以看水有没有冒气,因为水要100度才能蒸发成气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位学生带头发言后,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勇于质疑、发现问题。最后笔者进行总结:你们看,家长说的和老师说的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哦,所以同学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小事,遇到困惑就要大胆地说出来,科学就是要从质疑开始。
(2)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极其看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人类历史以来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是通过科学实践或实践所得来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实验过程,在实验中去积极思考、探索发现,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科研精神。
比如,在学习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在固体一端加热与在固体中间加热的两种不同的热传递情况”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很有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一起来进行分组的热传递实验,用蜡烛和金属条作为实验材料,学生通过实验得知:当从一端加热,热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传递;当从中间加热,热从中间向两端传递。通过实验,学生理解了合理猜想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科学结果不能仅靠猜想来获得,而是要通过严密的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3)树立典型榜样,坚定科学理想
小学科学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小时候就会热爱科学,树立自身崇高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积极引学生的价值观走向和情感态度的选择,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愿意长大以后投身于伟大的科学事业,用科学成果来为祖国做贡献。教师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科学家的典型案例用以教育小学生,教会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甘于奉献的伟大理想。
比如,教师在讲《光和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里引入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他在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以后才发现了钨这种金属最适合做灯泡的材料,让人类远离了夜晚的黑暗;在讲《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时候,也可以把达尔文走遍世界找寻生物进化证据,并最终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故事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介绍一下学生们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是哪位,钱学森、屠呦呦、霍金、杨振宁等都是学生们最常说的答案,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们对伟大的科学家们表示了崇敬与向往,更加坚定了他们要从小热爱科学,长大以后投身科研事业的伟大理想。
4.结语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不仅是为了实现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这门课程肩负着培育小学生科学精神的使命,因此,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培养质疑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坚定科学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孟作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浅探[J].中华少年,2017(12).
[2]赵坤平.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陈龙.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小學科学(教师版),2019(5):55-57.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教学;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4-0127-02
【Abstract】The scientific spirit is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common belief formed by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scientific spiri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compulsory education,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especially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teacher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scientific spirit. However,it is not an easy thing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o the following chapt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from various aspect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of knowledge exploration,practice and innovation.
【Keywords】Scientific spirit;Science teaching;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科学精神是在古今中外不同科学家的思想中、各种科学活动中所提炼出来的科学中心思想,同时,科学精神的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地丰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加需要从小就培养自身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长大后才能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这门课程是传递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主要学科。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找寻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结合点,助力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优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实践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渐渐构成自身的科学知识体系。比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节中蚕的生长变化时,学生就需要有养蚕的经历,要自己真正的养蚕并对卵、幼蚕、蛹一直到成虫进行观察才能获知到蚕在不同成长时间段的形态变化,如果只是通过课本的阅读,则无法真正地理解蚕的成长活动。
(2)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代表的是食用油,另一组代表的是水,两组分别进行组内讨论,再派代表分别说出自己那组的特性,这样的分组学习的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有竞争意识,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3)有助于树立小学生正确的科学信仰
进入21世纪以来,伪科学的现象依然大行其道,封建迷信思想也没有彻底消失。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正是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有责任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在看待问题学会科学的判断,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三思而后行,保持自身的意志坚定、头脑清醒。
2.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会方面
1.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近些年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使得普通民众也能起到很好的网络监督作用。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比比皆是,很容易对小学生的三观进行误导,同时,现在的小学生也喜欢借助手机百度、小猿搜题等APP来抄答案,抄作文,学习不经过大脑思考,显然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2.应试教育教学体系的不合理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应试教育中,教师还是只把数学、语文、英语放在主要科目的位置,像科学、自然等学科则被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有时候主课教师甚至还会占用科学等学科的课时。这种片面地看重应试学科而忽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体系是不合理的,破坏了小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也潜移默化地只看中学科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結构的改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2)学校方面
1、专业化科学教师的缺乏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科学因被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因此科学教师也不受重视,上科学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教学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所以教师自身都没有掌握科学授课的方法,而是对着课本给学生灌输书上的知识点,学生也习惯了被动式的接受,缺少批判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观察植物”这节时,直接就给学生灌输教材上写的植物特征的知识点,而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去户外观察,也不会把植物搬到课堂内让学生自己通过眼睛来观察。
2.科学实验资源缺乏
很多小学都缺少实验资源,因此教师没有办法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学生们连实验室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硬件设备的缺少客观上就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3)家长方面
培养孩子科学精神的意识淡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首先,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往往更加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他们眼里,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大过一切,成才比成人更重要,因此片面地逼迫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为人处世、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另外,很多家长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在忙于工作之余很难分出精力再去关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没有耐心去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孩子没有机会去体会生活中的科学乐趣,自然很难形成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
3.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策略
(1)设置问题陷阱,培养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慢慢地独立思考,不盲从于他人,对待事情能够多角度、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会把教师的话当做“圣旨”,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和想法,与此同时,小学生还有随大流、从众的心理特征,当大部分人都具有同一看法时,他们往往也会保持同一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给学生“挖坑”,先让学生掉进坑内,然后再对其引导,让他们慢慢地从坑里爬出来,之后再学会自我反省,吸取教训以后下次就不会容易被带偏了。
比如,笔者在给学生教学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单元时,在课前教学导入的部分笔者说:8月9日早上,家住长沙的小明奶奶给小明做早餐,小明看到奶奶煮的鸡蛋还没到水沸腾就端上了餐桌,小明说“奶奶,我知道鸡蛋要等水冒泡了以后才会熟的,这个鸡蛋肯定没熟。”奶奶跟小明说“现在是夏天,天气气温高,鸡蛋熟得快”,小明想了想,觉得奶奶的话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在说完这个故事后,我反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奶奶说的话是正确的吗?学生们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有学生弱弱地举手了,我鼓励他大胆地站起来,他说:“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天气气温高只能加速水的升温,但是并不代表水不用达到冒泡就能够煮熟食物,所以这个鸡蛋肯定没熟”,“真棒”我对这位学生表示了鼓励,紧接着更多学生举起了小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好多食物里面有很多细菌,所以要在100摄氏度的沸水里面煮熟才能吃”,另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判断水有没有100度,可以看水有没有冒气,因为水要100度才能蒸发成气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位学生带头发言后,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勇于质疑、发现问题。最后笔者进行总结:你们看,家长说的和老师说的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哦,所以同学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小事,遇到困惑就要大胆地说出来,科学就是要从质疑开始。
(2)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极其看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人类历史以来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是通过科学实践或实践所得来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实验过程,在实验中去积极思考、探索发现,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科研精神。
比如,在学习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在固体一端加热与在固体中间加热的两种不同的热传递情况”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很有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一起来进行分组的热传递实验,用蜡烛和金属条作为实验材料,学生通过实验得知:当从一端加热,热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传递;当从中间加热,热从中间向两端传递。通过实验,学生理解了合理猜想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科学结果不能仅靠猜想来获得,而是要通过严密的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3)树立典型榜样,坚定科学理想
小学科学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小时候就会热爱科学,树立自身崇高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积极引学生的价值观走向和情感态度的选择,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愿意长大以后投身于伟大的科学事业,用科学成果来为祖国做贡献。教师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科学家的典型案例用以教育小学生,教会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甘于奉献的伟大理想。
比如,教师在讲《光和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里引入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他在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以后才发现了钨这种金属最适合做灯泡的材料,让人类远离了夜晚的黑暗;在讲《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时候,也可以把达尔文走遍世界找寻生物进化证据,并最终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故事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介绍一下学生们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是哪位,钱学森、屠呦呦、霍金、杨振宁等都是学生们最常说的答案,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们对伟大的科学家们表示了崇敬与向往,更加坚定了他们要从小热爱科学,长大以后投身科研事业的伟大理想。
4.结语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不仅是为了实现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这门课程肩负着培育小学生科学精神的使命,因此,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培养质疑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坚定科学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孟作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浅探[J].中华少年,2017(12).
[2]赵坤平.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陈龙.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小學科学(教师版),2019(5):55-57.